伞降训练时着两型伞兵保障系统的人体应激反应比较

来源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0821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伞降训练时着两型伞兵保障系统的人体应激反应程度. 方法 20名空降兵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每组n=10),分别着A、B型伞兵保障系统进行跳伞和着陆后约30 min的战术演练.动态监测试验日基础状态、跳伞前、跳伞及着陆、战术演练过程中的过载值、心率和体表温度,对试验日基础状态、跳伞前、着陆后等阶段的尿液进行分析,采用自认疲劳分级量表进行跳伞前后的主观疲劳感自评. 结果跳伞不同阶段的载荷值有明显变化.与基础值相比,两组跳伞前,尤其是开始跳伞时、着陆时及演练中的最大心率均显著增加(tA=3.75~19.54,tB=5.66~20.71,P<0.01);跳伞前、后的尿比重降低(tA=4.02、2.77,tB=2.76,P<0.01);着陆后至展开、战术演练等阶段的疲劳评分明显升高(tA=3.34、4.90、2.89,tB=3.90、4.46、2.90,P<0.01).以上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B组跳伞中和着陆后的胸部体表温度均明显高于A组(t=3.99、2.94,P<0.05). 结论在伞训期间着两型伞兵保障系统人体的应激反应程度大体相似,但B型的热负荷大于A型,在湿热季节着B型伞兵保障系统的热负荷问题值得进一步观察。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分析外籍飞行员疾病的构成,为民航航卫决策部门和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深圳航空公司参加2006年度体检的89名外籍飞行员按年龄分布、<中国民航航空人员体检疾病分类统计表>疾病类别进行分类计数,并与同期体检的中国籍飞行员作比较. 结果 ①外籍飞行员疾病谱前3位是老视(68.5%)、高脂血症(48.3%)和屈光不正(46.0%).②外籍飞行员年龄主要分布在36~50岁,占71.9%.③外籍
目的 分析肥胖和年龄对飞行人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影响,评估其危险性,提出预测飞行人员OSAHS患病情况的简易指标. 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曾在本院睡眠中心和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的飞行人员的临床资料,依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OSAHS诊治指南(草案)进行临床诊断.收集飞行人员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价嗜睡程度,记录年龄、身高、体重、颈围和腰围,并研
目的 探讨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技术(EMDR)对军事飞行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应激反应的疗效,为战时心理创伤快速干预提供方法与依据. 方法采用焦虑水平主观不适评定单位(SUDs)、认知效度评定(VO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3名在不同时段经历飞行事故的飞机驾驶员进行评定,在此基础上采用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认知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和心理支持法进行心理治疗干预,并分组观察和随访对比疗效. 结果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接受屈光性角膜手术的人员逐渐增多.在招飞体检中,笔者亦发现部分屈光性角膜手术后的受检者,现将体检中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空勤人员中发生腰腿疼痛及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笔者对参加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地区2005~2006年度体检的空勤人员中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员进行了统计,报告如下。
目的 观察服用莫达非尼对雷达作业人员夜班作业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值夜班(0:00~8:00)的20名男性雷达作业人员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莫达非尼组和安慰剂组(每组n=10).于夜间2:00口服莫达非尼200 mg或安慰剂.在夜班前、后分别进行计算机模拟雷达信号及跟踪目标识别绩效、临界闪光融合频率(CFF)和数字划消成绩测试,夜班工作中对心电、心率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测. 结果安慰剂组夜班后的CFF值(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7岁,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飞行总时间900 h,其中高性能战斗机飞行200 h.以右眼间歇性视物模糊2月,加重1周于2005年10月11日人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眼视物模糊,无明显眼红、眼痛及头痛等不适,反复频繁发作,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给于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及全身激素等治疗,症状逐渐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一、临床资料  男性,58岁,民航波音747飞行教员,飞行时间20 700 h.2003年初开始出现右下腹隐痛,2003年2月上述症状加重伴腹胀、阵发性腹绞痛入空军总医院治疗.并于2003年3月住解放军第三○五医院行电子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有异物存在,诊断盲肠癌。
目的 研究模拟失重对离体大鼠肺血管调节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模拟失重对肺循环的影响和立位耐力降低的发生机制. 方法采用尾部悬吊(TS)大鼠模拟失重生理效应.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S 7 d和TS 14 d共3组.采用离体肺灌流技术,利用Power-lab生理系统记录恒流下大鼠肺循环灌注压的变化,并分别于苯肾上腺素(PE)、乙酰胆碱(Ach)和硝普钠(SNP)药物干预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