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位大骨瓣开颅治疗大面积脑梗死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6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科于2000年3月至2010年5月间,对6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其中35例采用超低位大骨瓣开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临床神经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承办的第11届东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大会(OCIN)暨第8届国际脑血管病论坛及世界颅内支架大会(ICS)、第6届东亚神经介入治疗大会(EACoN),将于2011年9月8日-11日在中国上海隆重召开。会议将由国际知名脑血管病专家作专题发言,深入探讨脑血管病的热点、难点及争议问题,推介神经介入治疗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届时,还将现场演示高难度神经
期刊
患者男,28岁.因“脑室-腹腔分流术后1年,昏迷1 d”入院.1年前因“先天性脑积水”在外院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流管为美敦力标准型中压分流管,术后半年患者感头痛头晕,站立时明显,平卧后减轻.l周前头痛加剧,外院头颅CT示“右侧脑室前角及左侧脑室枕角扩张、环池消失”,予脱水利尿治疗,病情加重。
期刊
例1 女,32岁.2年前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2个月,因妊娠致头面部广泛皮疹,切口后缘前方(非切口位置)出现皮肤小结搔抓后破溃1个月就诊.局部破溃1 cm,钛板外露,有炎性渗出,创面瘢痕老化。
期刊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独特的脑缺血病,死亡率高.初步探索认为CVST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1].我们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对3例CVST患者实施静脉窦血栓接触溶栓、机械碎栓并结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报告如下。
期刊
由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承办“国际神经内镜研讨会”将于2011年10月21日-23日在重庆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神经外科界著名专家,就神经外科基础及常见疾病的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同与会学者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期刊
枕神经痛是神经科常见的头痛原因之一,虽然可见于枕大神经、枕小神经、颈丛皮神经和锁骨上神经[1],但是绝大部分是由于枕大神经受累所致.临床诊断以往主要依靠症状和体征及封闭治疗反应,缺少客观的检查方法.由于是周围神经受累所导致的疼痛,理论上神经传导应成为客观的检查手段,但是由于对枕神经传导速度目前没有标准的正常值作为参考,临床上未见有相应的检查统计报道.2009年10月至2011年2月,我们对26例非
期刊
目的 探讨经颅入路显微切除蝶眶脑膜瘤的手术方法、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 对18例蝶眶脑膜瘤患者选用额颞入路、眶颧入路或眶颧结合扩大前颅窝底入路硬膜外结合硬膜内切除肿瘤,在硬膜外磨除增生的蝶骨大翼骨质、眶上裂、视神经管开放减压,其中经额颞入路15例,眶颧入路2例,眶额结合扩大前颅窝底入路1例,术前、术后均有视觉功能评价、手术录像及术后影像评估肿瘤切除程度.结果 肿瘤切除程度:Simpson Ⅰ级2例,
滑车神经鞘瘤发病率极低,临床少见,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非常困难.自2004年至今,共收治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滑车神经鞘瘤患者,现报告如下,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例1男,47岁.5个月前出现进行性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及步态不稳.无神经纤维瘤家族史.查体未发现皮肤斑块,视野正常.瞳孔等大,直接及间接光反应灵敏.向右下方凝视时,患者有复视,表明右侧滑车神经麻痹.角膜反射灵敏,面部感觉正常。
期刊
上个世纪50-60年代,临床医生认为引起重型颅脑创伤(TBI)死亡的原因是脑肿胀和颅内压增高,因此认为如果能很好地控制高颅压可改善TBI的预后。
期刊
对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AVM)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是一个风险较大的工作,不恰当的栓塞易导致脑功能区受损,出现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1].因此对功能区AVM在栓塞前进行神经功能的评估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为1例35岁的位于右额叶功能区的AVM患者在血管内治疗前进行超选动脉内注射丙泊酚Wada试验,对脑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增加栓塞治疗的安全性,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