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在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角色与责任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niao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精神的熏陶起始于语文学习,语文学科具有深厚蕴藉的鲜明人文特征与深厚感召力,因而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的突出功能。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综合性和人文性特征,超过了其他任何学科。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学科在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角色重要,责任重大。改变旧的语文教学模式,对人的培养模式提供新的思考角度,会对学生语文素质、人文素质乃至综合素质的培养大有裨益。语文教改出路的突破口在于把语文教学上升为灵魂的教育。
  
  一、 人文素质的内涵与语文教育的理念
  
  我国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儒家学说中,《四书》《五经》就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现代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汲取了传统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的精华,内涵更为丰富。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对文学、哲学、艺术、伦理、社会、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教学,并把人文学科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外显为行为习惯,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主要标志
  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是指以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思想和理想,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的提升和对人的灵魂的塑造以及引导人们对智慧的追求,主张教育要关注人的生命、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引导人们去认识自己、理解生命、追求价值、活出人的意义来。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真正的教育。
  语文教育如何体现教育的灵魂呢?我想,应该确立以下三个理念。
  1.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语文教育要为学生的后继教育打好基础,养成习惯与能力,获得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语文教学必须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把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形成完满美好的人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
  2. 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语文能力是语文素质的核心和表现,对语文能力的形成直接起作用的因素有六个方面:生活体验、基础知识、文化教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思想品德。语文教育应当重视对人的生命的终极关怀 ,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注。
  3. 着眼于学生的主体人格。要以人文主义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的核心,切实确立起“人”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人文素质教育要达成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主体性、创造性的独立个体。
  
  二、 语文学科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角色与责任
  
  语文学科具有的深厚蕴藉的鲜明人文特征与深厚感召力而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的突出功能。“文学”即“人学”,语文学科最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情操、意志、品性、爱好、禀赋、性格、才能、气质等方面的丰富内容,通过语文学习达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尤其是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必经之路。
  语文教学有较深的历史文化背景,母语的学习有继承文化传统,陶冶健全人格的深层意义。不能忘记、偏离或丢失中华民族的民族感情、民族道德、民族精神、民族的审美观念,不能停留在促进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交际工具的表层上,而应在相当程度上促进学生语言习得过程中培养人文精神,获取个体人文素质的提高。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大大加强了文化的分量。教材编选了占课文40%以上的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和大量的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化著作,民族文化气息浓厚,闪烁出民族文化的光芒。教材还编选了相当数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化著作,让人闻到股股外国文化的芳香。新编高中语文教材洋溢着时代的气息,现、当代作品占50%以上,体现了21世纪社会对语文教育的要求。文学作品占60%,既可进行语言教育,又可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新编高中教材,增选了外国,尤其是外国的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化论文,表现出一种开放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增进对世界文化的了解,用全人类的进步文化来塑造高素质的学生。
  语文教学不能令人满意,有诸多原因,未能进入文化层次恐怕是主要原因。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语文放在文化的大框架中来考察。语文构建的是人的文化精神世界,语文教学承担着文化传承任务。把语文课当成纯知识、技能课来教,或浅层次的解析,外部强加的理性解析等,都无法进入文化的层次。这就叫“有知识无文化的语文课”。语文之于文化,应表现在人的精神底子以及运用语言表述交流的本领这两方面。语文教学,“教”出智慧、见识,教得有成效,就得进入文化,从文化角度来审视语文。语文课进入文化,无非以“人文”“教化”为前提。“文”即“人文”,“化”即“教化”。人文,强调人的培养和个性的关注;教化,属规范,包括语言规范、个人的行为规范及学习的基本规律。
  
  三、在人文素质培养中语文学科角色的演绎与责任的承担
  
  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可分解(本来应该是整合的)为语言素质(语文素质中最基本、最稳定的部分)、智能素质(语文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品德素质(语文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心理素质(语文素质中最活跃、最富于实践性的部分)和审美素质(语文素质中最高层次、最富于艺术性的部分)五个部分。只有遵循语文教育规律,才能提高语文素质。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是书声朗朗,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议论纷纷,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情趣融融,以丰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关键是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塑造。
  (一)建立开放的教学模式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开放。宜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体系。要提高文学水平,应把大量时间放在读书上,而不是放在研究文章的句段、语法上。其次,是教学空间的开放。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堂理应向社会延伸。教室之外,图书馆、阅览室、体育场、各类基地、风景名胜等等,都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求知、感悟生活的课堂。这样会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弘博大胸襟的培养。第三,是训练手段的开放。训练手段多元化应是中学语文教师探索的方向。第四,是教学模式的开放。无模式的语文教学,很可能还处于教学的幼稚阶段;而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的语文教学,也可能是在呆板地演练一套机械的程序,这也许是有些老师模仿钱梦龙、魏书生诸教学大家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大凡有生命力的教学模式,总是随着教学实践、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语文教师,应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二)课堂教学应以学为本
  以学为本,确认学生素质提高的根本动因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注重学习动机、目的教育,通过多方劝学,激发兴趣,把教师的外部教导转化为学生的内源性动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细水长流地进行人格教育。以学生真正学到手学成功作为教学目标,以学会学习作为成功的根本标志。美国教育目标分类学创始人布卢姆教授曾说:“目标是描述要学生达到的行为。”这一见解明确了学生是目标教学的行为主体。由此而引出的结论是:制定教学目标必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教学目标应该既是教师“教”的目标,更应该是学生“学”的目标,对教学目标的描述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展示学生的目标行为。
  如何授之以渔,教会学习?做法之一就是指导学生归纳整理知识,形成网络结构。以高一文言文的教学为例。学生刚上高一,所学的文言文数量不多,语感也不强,学习文言的习惯、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与培养。归纳整理就显得相当重要,因为这既是习惯,又是方法。文言知识点的归纳无非就是词语、句式、文学文化常识。我给学生的归纳提纲包括:1. 生字生词(流畅的读出,理解了一半;不但流畅,而且句读停顿准确、节奏抑扬合理,就有六七成的理解了;能背诵出来,我想对一篇古文的理解也就差不多了); 2. 文学文化常识; 3.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4. 文言虚词;5. 通假现象; 6. 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 7. 名言警句。这是学习每一篇文言文必须做的常规作业。
  (三)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生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语文无所不在,它在书本里,也在生活中。书本以外的生活,更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它是人生的教科书。聆听音乐美,发现绘画美,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社会美、生活美,都可以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反过来,它们又无一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学好语文无非是两条:一是广泛地阅读;二是经常接触生活。“时文”要读,广播要听,中外名著要看,名胜古迹要赏,山川河流要游。总之,重视语文实践活动,使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与课外紧密结合,学生才能学得又快又好,学得生动活泼,才能不断扩大知识面,丰富情感,提高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和善于品味生活,真正走向学语文、用语文的广阔而丰厚的天地。一句话,结合生活去解悟,走进生活去创造,创设情景(境)去体味。
  (四)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思维训练
  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重视学生语言积累和思维训练。语言积累,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就是积累,是语文知识的积累;“不会吟诗也会吟”,就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体现。没有相当的积累,语文素质就不可能提高。语言积累与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节课都应让学生有所积累应是语文教师的追求,没有积累就没有创造,要让学生记住最该记住的东西,教文育人。语文课的意义不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
  授课过程,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学生“说”的能力差。主要的问题在于语言积累不够和思维训练不够。学生说话不流畅,反映出来的其实是思维跟不上。作为语文老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们“说”起来。流畅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认真而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观点,是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说”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使学生能够出口成章。语言是思维的直接体现,思维靠语言来组织。口语表达是思维活动最直接最迅速的反映,口语训练就是最好的思维训练。
  (五)重在引导
  语文课重在引导。看一个语文教师教学成功不成功,主要就看他引导得成功不成功。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听课笔记做得很好,很详细,课后巩固也非常到位,老师上课讲的东西都记住了,但语文就是学不好。而那些平时喜欢读、喜欢写的学生语文程度常常比较高。因此,看一个语文教师有没有本领,判断一个语文教师是不是优秀,就看他能不能让学生喜欢看书,喜欢写文章,能不能激发起学生读的兴趣和写的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关心“解决”了多少问题,而应该关心“引出”了多少问题,“引导”得好的语文课才算是效率高的语文课。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并不意味着要在课堂40分钟里面解决语文问题。讲深讲透的课不一定是好课,显然伴随着一个缺点,那就是一览无余,缺乏张力,激不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思考和对更新知识的追求。“讲深讲透”,其合理性也值得怀疑。教师应让学生理解那些他们能够理解的,或者说应允许有所懂有所不懂。要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鼓励他们参与对作品的阐释,不能把课文讲死。过分琐碎的分析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将不可分割的完整对象肢解得面目全非,而且由于将过多的时间、精力放在烦琐的内容分析上,也会直接妨碍学生语感的形成,以及对文章的整体感悟。老师讲得太多,不仅剥夺了学生思维的空间,也剥夺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创造的空间。解决了“引导”的问题,语文课便成功了一半。语文问题的解决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进行,教师应致力引导学生“自求得之”。要将“课堂教学”变为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直接指导下的“课堂学习”。“引导”不应局限于课堂,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养成广读博览的习惯与兴趣。读鲁迅的文章就是听鲁迅说话,读朱自清的文章就是听朱自清说话,读报纸上某某人的文章就是听某某人说话。语文教师能够为学生做的,仅仅是“引导”而已,引导学生向更好更多的不站讲台的语文老师学习,向鲁迅学习,向朱自清学习,向司马迁学习,向苏轼学习。总之,课堂教学以“精”取胜,课外阅读以“博”为佳。
  (六)贵在诵读
  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在于多读书。老百姓把上学叫做“读书”,可见,读书是多么重要,诵读是多么重要。青少年时期如果能背诵下来较大数量的诗文精品,那么成年之后,提笔为文,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辞意畅达、文从字顺。这就是语言学习的长期效应。中国现代文学的大文豪郭沫若、巴金、茅盾、文史大家吴晗对于背诵都讲过许多经验之谈,他们后来的成就都从童年的背诵得益不少。
   朗读是培养当众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也是锻炼思维、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还是是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重要途径。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维又和语言密不可分,朗读正是思维与语言的双重训练。新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及语文感悟能力,非常强调积累、感染、熏陶、沉潜涵泳,而诵读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重视诵读不单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而且也将是新教材使用越来越流行的处理方法。诵读可以让学生的情感得以陶冶,智慧得到启迪,心灵得到升华。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据搜狐读书频道消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的封笔之作《李白与杜甫》,被某出版社再次出版并与读者见面。这部书,它曾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几乎人手一册; Accordi
一、正确认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陛及其与中心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对先人和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In recent two years, we have made steady progress towards building Shanxi into a culture-rich province as we have already made an overall plan and set up eight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代大诗人李白,以其著名诗篇《赠汪伦》,让桃花潭誉满古今,名享中外;桃花潭潭水清泠皎洁,烟波无际,是历代文人墨客神往、诗礼之地;为传
教导队参加实战跳伞的前几天,老葛将我们从海南训练基地带回泰山营区。返回时,老葛给我们全部买了卧铺,我们也就等于包下了一节车厢。拿着卧铺票,我们高兴地以为可以大睡一觉
信息中心是公众了解当代英国的窗口。您可以免费咨询有关留学英国和其他关于英国的信息,免费上网以及阅读最新的英国报纸和期刊,我们的信息顾问会尽可能地为您提供帮助。信
写作文经常写到各种各样的事物,自然要经常用到表示事物名称的名词。准确地运用这类名词,会使描写或记叙更真切、形象、生动,使文章现场感强、生活气息浓、内容鲜活。 Wr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