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的解读和思想解放的活力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伯鍨先生不认为自己要自立一个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模式,而是主张在文本原义上“走进马克思”。这一“走进”的深层意蕴是,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卢卡奇在马克思主义正统性的理解上也倾注于方法的旨趣,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对这个
其他文献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指导下,以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为出发点和依归,科学判断了中国农民和资产阶级的分层,解决了"革命的首要问题",但
“以人为本”正在成为当下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它表明,执政党新的执政方略已成型。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人道观念在当代中国的合理转换,是中国共产党实现人的全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脉
人权观的实质是为多数人还是为少数人;我们的人权观必须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不仅强调生存权、发展权和国权,创造一个保护国家主权与人权的国内外环境,而且要在此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浪潮的涌入和哲学流派的迭起,西方文化似乎一片繁荣景象,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权则受到严峻挑战。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人们面
在基督教的信仰中 ,上帝从虚无中创造了世界 ,世界万物对上帝有着绝对的依赖性。范型论是基督教的柏拉图 -奥古斯丁主义的一种独特理论 ,其主旨就在于理解创造的本质 ,理解受
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角度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们就会更加准确深刻地把握其丰富的内涵 :以生产力最终动因论形成逻辑起点 ,按历史辩证法展开逻辑图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以民族发展观为核心的民族理论.本文总结了邓小平民族发展观的特点为:体现了创新精神,展示了世界眼光,根植于现实国情,发扬了务实作
孙伯鍨先生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其学术贡献是多方面的,而在我看来,细究起来当首推其将唯物辩证法较为彻底地和成功地贯彻于马哲史研究,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术形象。孙先生自己就特别强调:“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都应该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求真务实,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它使我们党的社会发展理念更加科学化、完整化、务实化.我们要在求真务实中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