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云:成长的代价

来源 :新浪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op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从部门级需求逐渐提升到企业级需求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缺乏战略上的远见和战术上的统筹,企业往往会为这样的“成长”付出不菲的代价。清华紫光的CIO王湘云以紫光的信息化发展历程现身说法,让许多参与CIO研讨会的嘉宾动容……
  “从公司的领导来讲,没有上信息化以前,领导永远是最后一个了解情况的,因为经营数据归集和整理分析需要经过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京城召开的某CIO论坛上,清华紫光的CIO王湘云甫一出场,就语惊四座,“信息化最终目的不光是为了让操作者更简便、更省时,而且是为了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拿到高质量决策的数据,为公司的整体管理和运营服务的。因此,信息化一定要站在全局角度上考虑问题,从管理和战略角度考虑问题。”
  拥有清华大学工程和管理双学位的王湘云身上既有工程师般的认真和严谨,也不乏管理者的角度和眼光。她非常熟悉清华紫光信息化的整个历程,经历过紫光早期信息化成长的挫折,也领导了后来覆盖紫光全国范围内所有业务的ERP(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系统的成功实施。
  
  吃粮一定要自己种吗
  
  在许多同行看来,清华紫光在IT圈里可谓系出名门,1999年顺利实现国内上市,目前的年收入在20多亿人民币,2004年预计会超过30亿,麾下IT精英云集,产品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不过说来惭愧,这个IT先锋的信息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王湘云的感慨是有理由的。原来,紫光内部很早就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从最早使用的单机版DOS软件到后来的万能财务软件,再到1997年使用金碟财务软件,公司采用的财务管理软件都是当时比较先进的。
  但随着公司业务量增加,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浮出水面,“由于财务软件是事后核算的系统,很难提供业务方面的准确信息,公司开始考虑上业务软件,比如说物流的软件,销售的软件。”由于清华紫光自身就是软件开发的先行者,对自己的IT能力非常自信,于是按照“吃粮自己种”的原则,他们选择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财力,跟清华大学的一些专家老师一道合作,力图开发出一套贯穿紫光整体业务的新的信息化系统。
  那个时候,紫光低估了管理类软件中对战略分解“制高点”把握的重要性,陷入对具体业务的低层次的不断解读中,恰逢紫光正处于“高速成长变动期”,旧的业务模式尚未准确定型,新的业务又不断上来。局限于部门的信息化思路,又使得软件的升级沦为满足“应用部门不断提升的基础操作层面的需求之中”无力自拔,“一直不能作为成熟的应用来正式的应用起来,这个阶段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对我们的业务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王湘云不无遗憾地说。经过一年左右的不断尝试后,这个一出生就明显“先天不足”的“婴儿”,最终不得不宣布“夭折”。
  
  都是仓促决策惹的祸
  
  按说,“吃一堑,长一智”,此时的紫光公司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信息化战略。但不成想由于自行开发浪费了公司太多时间,已经实现上市的紫光此时身躯日渐庞大,业务需求非常紧迫,紫光的业务系统不得不仓促上马。
  “当时,在没有更多的选择的情况下,紫光仓促地选择了某国内厂商提供的ERP软件。”王湘云说。因为紫光整个集团用户数、功能模块比较多。用了两年以后发现不能完全满足公司的需求——当时该软件提供的财务和业务两个系统是不集成的,“所以财务和业务似乎都是自说自话,各方都坚持自己系统中的数字是准确的,永远都在吵架,经常是半个月以后才能拿出一份报表出来,而且没有人敢说报表是对的,大家都处在‘拍脑袋’的状况”。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时候(2001年),紫光从上市之初的高歌猛进,骤然遇到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对外投资未能在短时间内赢利,公司开始出现亏损。由于无法拿到及时准确的业务数据,给公司的高层领导的决策非常大的被动。于是,从2002年开始,公司开始全面的管理变革。2002的变革重点主要集中于公司组织、流程和体制。顺利完成管理咨询、组织机构调整和销售平台改制之后,2003年,为了配合和固化公司整体管理变革的成果,紫光决定于2003年10月初正式把SAP的大型ERP系统正式推动上线,开始了第三次信息化革命。
  “信息化是有方法论的。”王湘云总结失败经验的时候这样说,“当时我们上国内ERP软件的时候,由于缺乏良好的沟通,事前没有对需求有一个规划,上马又非常仓促,几乎是将软件直接导入就开始使用,这样做可以说后患无穷。因为一个企业级的管理软件,有必要把业务模式梳理清楚,然后再通过软件固化下来,如果没有这样的过程,就意味着必须得通过后续的其他手段来满足需求,难免陷入被动。这也是紫光信息化付出的代价。”
  
  重敲锣鼓另开张
  
  IT圈里很流行的一句话叫“三分技术,七分系统,十二分数据”,意思是企业的管理决策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数据。“你的系统再好,你的数据进去不准,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还是垃圾。”两次不成熟的信息化表现,让紫光开始反省自己的信息化策略是不是正确。“如何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呢?”紫光开始把目光瞄准ERP系统,以期实现真正的资源整合。
  通过招标,紫光最终选择SAP作为新的信息化合作伙伴。这次,紫光开始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内部组织、管理架构的调整上,包括业务流程重新进行了梳理,做了大量工作,把所有的流程落实到纸面来,进行讨论,修改,“在我们实施信息化之前,至少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经过了业务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参与讨论以后形成的业务流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紫光广泛征求外部咨询顾问的建议。对管理架构也进行了重新调整,“不过,怎么保证上马的ERP系统按照原来设计的方式很好地贯彻下去”,就成为摆在紫光面前的新的难题。
  2003年“非典”最危险的时候,紫光启动了SAP项目,经历过管理变革洗礼的紫光对于适应变化的能力开始有了自信,基于充分和理智的考虑,紫光在ERP实施上没有采用传统的“先试点、再推广”的策略,而是实现了北京总部和外部分支机构一次性整体上线。4个月的实施周期,也创造了当时SAP的最快实施速度。
  “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分了5个阶段,首先是实施准备,其次是业务蓝图,即对未来业务流程和模式进行规划,这个阶段花了6周时间,保证了后面整个实施和应用,能够切实符合紫光的现实需要。”对于这套系统上马,王湘云花费了大量心血,“上线准备是很重要,包括用户的培训,包括数据的整理,都是非常关键的工作。”在上线准备阶段,紫光把所有未来系统用户手册,用户的操作手册,培训手册,编制出来进行全国范围用户的培训,这相当于一个系统导入过程,也为后期的上线、应用、维护支持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使用SAP以后,大家使用同样的语言,我们叫紫光人都讲普通话,没有你讲国语,他讲粤语这样的情况出现。包括整个报告体系,我们以往在传统的报告体系都是一套财务报表,我们现在的紫光报表体系是一套三类报表(财务报表、内部的管理报表、业务报表),它帮助紫光实现了财务、商务销售各个价值链环节之间的无缝联结,也实现了总部和分支机构两级、管理层和运作层之间信息共享,从而消灭了信息孤岛,为内部不同的层面提供不同的决策需求。”王湘云说。
  “经历了信息化道路的风风雨雨,付出了许多成长的代价,紫光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这其中有偶然也有必然。”王湘云意味深长地说,“紫光希望通过与大家分享经验,惠己及人,帮助更多成长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少走弯路。”
其他文献
新闻背景    国家版权局2004年12月3日发布消息称,2004年6月,国家版权局接到微软对中国两家光盘生产商投诉后随即展开调查,经查,北京中新联公司自2001年11月至2003年6月复制“联想操作系统恢复光盘”55000张,非法获利10405元;天津民族光盘公司于2002年复制“联想操作系统恢复光盘”4000张。  上述两公司在复制光盘时均未得到软件著作权人的授权,侵犯了微软公司的著作权。近期
期刊
世界经济:繁荣与隐忧并存    2004年,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但是,在经历了年初的高速增长后,美国等西方主要经济体出现了“疲软期”。目前看来,由于高油价以及一些主要经济体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等因素的影响,2005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放慢。  快速而广泛的经济增长是2004年世界经济最显著的特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4年9月底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5%,明显高于2003
期刊
企业的成长过程也与孩子有相似之处:只有四肢的壮大与头脑的发展、神经组织的更健全相协调,才能成为一个健康的人。生产企业的专卖店管理与供应链建设无疑是对四肢和神经的构建,双汇就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双汇国的冷鲜肉专卖店纷纷闭店已经敲起警钟:品牌企业在做强做大过程中应管理先行,谨慎扩张。  2004年11月16日,双汇成都办事处正式撤离蓉城。  它的撤离是因为那里已经无“事”可“办”,因为在那之前差不多半年
期刊
要成为一家百年老店,不仅要解决资本、技术的问题,更重要是解决理念的问题,如何赢的问题。我崇尚的是快乐和赢,如何赢得快乐,这是很值得思考的。华帝未来怎样走,能不能成为世界级的企业,能不能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潮中,文化是很重要的。  左边是态度,右边是技术,你说哪一个重要,肯定是态度重要。为什么?你有技术,可是不想做,永远也是做不好的,所以态度就是文化,也就是一种使命感,如果愿意认同这个目标和你一起做,
期刊
新闻事件    2004年12月28日,长虹发布了上市10年来首次预亏提示公告:长虹在美国的进口商APEX公司拖欠账款高达4.675亿美元,而可能收回的资金仅有1.5亿美元,这意味着最高可达3.175亿美元的欠款白白流失。于是,曾经让无数股民心驰神往的"长虹神话"灰飞烟灭了。  长虹与APEX的合作是长虹的老掌门人倪润峰3年前东山再起时的一项重大决策。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APEX成为长虹在美国
期刊
从上任之初的冷静变革,到凝聚着战友情怀的管理团队,再到提出自己的“平衡管理”理念,年轻的历军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技术人员到企业总裁的“角色演变”……    历军简历    1968年生于北京,毕业于清华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1988-1995年,北京无线电仪器厂应用技术部工作   1995年,调入中科院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研发部  1997年,进入曙光公司。   1999年被
期刊
一个行业的后来者,一个与竞争对手相比毫无优势的产品,它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定位、取名、讲故事是让其产品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   案例:庆威是一家方便米线生产企业,产品的品牌与公司名称相同,全称为庆威米线,产品投放市场后,销量平平,如何能让自己的产品从众多米线中脱颖而出呢?企业找到了营销专家,下面就是营销专家的品牌策划过程,《新浪潮》对此进行了全程跟踪。    第一步:定位    2004年5月8日,
期刊
更换经销商是很多厂家都会遇到的问题,有的厂家处理得好,对市场没有什么影响,有的厂家却不那么如意,市场搞得一团糟。那么,厂家该如何顺利更换经销商呢?    张经理的烦恼    洪仁公司的销售经理张经理最近十分烦心。他们公司年初更换了一个代理商,因为这个代理商把产品价格做得太高,不适合市场行情,市场一直没有做好。公司希望换一个代理商更好地开拓市场。谁知原来的代理商换掉之后,都大半年过去了,市场不但不见
期刊
在竞争激烈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上,中国企业如何杀开一条血路,创出名牌?来自中国鞋都晋江的特步公司通过不懈地努力,成功跨越小作坊时代和海外代工时代,走上了自创品牌的道路。其富有创新精神的差异化营销及成功的经营实践,对于中国成长型企业的营销实践,也有着诸多的借鉴意义。  2001年,经历过多年的代工积累,以及亚洲金融危机风暴的洗礼,特步公司对于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和经营企业的品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充分的
期刊
金融乃“百业之首”,企业的任何融资行为都只是企业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合资券商的出现,不但为企业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上的融资行为做出通盘考虑,而且以最佳的方式、最低的成本、最小的风险、最快的速度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福建七匹狼的保荐机构为长江巴黎百富勤、威尔科技的保荐机构为华欧国际,中航精机的保荐机构为长江巴黎百富勤……近段时间以来,随着保荐制度亮相中国的证券市场之后,合资券商的身影频频出现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