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北传统村落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cws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朱村坐落在河南西北部,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山前平原区农耕聚落。村内现保存有较多的传统民居建筑、保存完整的祠堂和品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地反映了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的演变方式和发展脉络。对北朱村村庄的选址、村落空间构成、地方建造技术和特征的调查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豫西北传统村落的价值和特点。
  关键词:北朱村;传统村落;空间构成;建筑特征
  豫西北地处太行山南麓,黄淮海平原西端与山西高原交接处。因太行山南段由南北向转为东西向而卧,阻隔了西北部的寒冷气流,自北往南飞瀑断崖林木渐秀,这种宜人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活动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豫西北地区历史遗迹众多,品类丰富,而传统村落资源也较为丰富,并且留存相对较多。这些村落的空间结构、民居院落布局、建筑构造和选材以及建筑造型细部特征都具有明显山区到平原的过渡性和一定的复合型特点。笔者近年来参与了豫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的调研,本文仅以焦作北朱村为例,通过对村庄的形成、村落空间构成、地方建造技术和特征的初探,以求较全面地呈现这处豫西北传统村落的特色价值。
  一、北朱村概况
  北朱村位于焦作市西部的中站区,东距市中心7公里,西距博爱县城11公里,坐落在豫北平原北端,北望太行,南眺黄河,地势平坦。2013年,北朱村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北朱村民居(含张呙祠)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北朱村历史悠久,是一个由家族聚集而居,人口繁衍而逐渐扩大形成的村落。在北朱村二道街西头路北西大庙遗址上存有石佛一尊,底座上有铭文“大唐咸亨朱邨(邨:义同‘村’,指乡村、村庄)大佛主朱××”(朱姓能辨清者13人),还有张、陶、苟等数人。具体署时为“唐咸亨元年岁次庚午九月辛未”,即唐高宗李治成亨元年九月初一,是为670年9月20日。这说明唐代初年已有朱村。北朱村东北侧隔河有后梁太祖朱温的墓地。明代之前,朱姓占朱村居民的绝对多数,朱氏兄弟的两大家族分居南北,名为南北朱村。明之后,朱姓逐渐外流,张、寇诸姓相继迁来,居此生活,繁衍生息,但一直沿用朱村之名。北朱村现有居民七千多人,张姓占绝大多数。北朱村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血缘聚落,随着人口的不断更替迁入和发展,促进了这处豫西北乡土聚居社会的文化融合。
  北朱村周边地势平坦开阔,村落形态未受到地形的限制,呈集聚形分布状态。从古至今,村民们一直以农耕为主。村落位于两水之间的区域,四周广袤的田园便于耕作,丰富的水源为村民带来饮水的便利。村内道路同外围道路或相连或相交,形成了四方通达的交通网络。
  二、
  北朱村历史发展环境
  聚落的地理区位极大影响着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北朱村北侧为太行山,南侧为平原,所处区域气候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年平均降水在600-7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4.9℃左右。煤矿、硫铁矿等储藏较为丰富并开采条件较好。农耕经济时代,土地是最宝贵的生产资源和财富。豫西北的众多传统村落分布在南太行冲积扇上,北朱村就是其中的一个。这片土地平整并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土壤肥沃,利于庄稼生长,能够让人们生活安稳、富足,没有后顾之忧,在农耕时代,这是最吸引人们留下居住的原因。
  焦作地处黄河南北通道,扼晋豫两省之要冲,自古就是豫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在中国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中,聚落的交通条件并非最主要的形成因素,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优越的交通条件一定会促进聚落的发展。交通往来方便,使聚落在与其他聚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占有有利地位,通过货物的转运、商品的集散而逐渐兴旺发达。北朱村西侧紧邻晋焦高速,同这条现代高速公路基本重叠的是太行山中重要的古陉道之一,连接晋豫两省。自古就有商人沿着这条古道穿越南太行的较大垭口,跨越丹河,最终到达晋城而进入山西。北朱村即在古道之侧,又是焦作进入该古道的门户,位置十分有利。从北朱村向西20公里的沁阳向北还有一条更著名的古道——太行八陉之一的太行陉。太行陉又称太行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沟通河南和山西的重要通道,是著名的“兵要首地”、“商旅通衢”。经过对北朱村民居建筑历史考证,村内部分较为讲究的住宅初建的主人就是从事煤炭生意的山西商人,证实了北朱村同这些商业古道的密切关系。
  北朱村历史格局东西长380米,南北宽400米,占地面积约15.2公顷。后随着人口的发展,村庄规模逐渐外扩,现村落东西长1100米,南北宽960米,占地面积约105.6公顷,是历史规模的近7倍。便捷的交通带动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刺激了聚落的形成和规模的扩大。北朱村现今仍是一个生命力旺盛并时序发展的人居聚落。充足的资源、优越的环境和通达的交通是这处传统村落选址、形成以及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村落的空间构成
  北朱村现有传统民居建筑、张氏祠堂、张呙墓等历史遗迹。现存传统民居建筑43处,计101座,多数为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所建,其中最早的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6年),最晚的建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时间跨度达315年。这些民居历代均有修补添建,绵延无断,至今大部分仍在使用中。
  1.村落的街巷空间
  北朱村的街巷构成是平原地区常见的横纵布局。历史街巷有5条,平面形态呈“三横两纵”的形态,三横即一道街、二道街、三道街,两纵即正阳大街、古槐街。横向和纵向的街与街之间保持着相互平行和垂直交叉的关系,在5条古街之间又分布众多巷道沟通南北。如果将5条古街看做是北朱村的骨架,这些巷道就好像是村落的脉络,以一条条线性空间的形式,通达到村落的各个角落。由这5条古街为骨架形成的北朱村,街巷青砖铺砌,规整平直,结构紧凑。古朴自然的街巷同两侧青砖垒砌的院落围墙构筑了带有历史沧桑感的街巷风貌。
  北朱村传统民居建筑大部分集中在古街巷框合的历史格局内,各院落组群围合成宜人的街巷尺度。街巷以宽窄不同的肌理将民居院落分隔出大小不同的单元。院落间紧密相邻,稍有空隙,连绵的围墙和间而出现的门楼构成街巷的主要景观。古街宽在4.5-7.5米之间,符合古时交通工具和行人通行的要求,两侧合院的门楼高约5米左右,比例控制在1:1-1:1.5范围内。合院的门楼同传统的街巷宽度对比稍显高大,符合豫西北地区“高门头”的做法,以彰显宅院主人追求社会地位的意向。乡民们社会交往聚集在村口、街巷的拐点、街巷交叉口的市场以及古树周边所构成的面状空间中。其中村西古槐街西侧的张呙祠和村东的奶奶庙,为村民集聚议事、拜祖祈福的主要场所。   2.院落空间
  北朱村传统民居院落内建筑互相独立,以院落组成群体,院落布局符合中国传统宅院布局特征,有三合院和四合院之分。建筑之间围墙封护,院落看起来整齐、方正。院落形式是以庭院为公共中心内向的家庭组合体,各单体建筑和外墙将每户人家围护起来,不受干扰,内外界限明确,形成较强的私密性,能有效地阻止室外干扰因素,保持清新宜人的室内空气质量和安静的小环境。
  北朱村各民居院落大部分按照南北纵轴对称布置,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择中”意识。中轴线建筑南北向布置,并遵循“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的主次、尊卑分明的布局。正房作为院落的主体建筑,是建筑群体布局的核心,布局在中轴线上,占据重要的位置。正房坐中,倒座相对,东西两侧置厢房。因为主体建筑的重要性,位居中轴线的正房在外形和体量上都明显的宏大于院内其他建筑。民居院落大多为长方形,南北长而东西窄。东西厢房间距较近,有的仅约3米,造成正房只露明间一间面阔。南北窄长的内庭,在基本满足内部建筑采光的生活需求下,使院落较多的处在阴影区内,在夏季酷暑时以求阴凉。
  北朱村传统民居院落平面布局有一进、二进、三进之分。各个庭院由中轴线上的门和厅堂连接。这类建筑起到了空间的分隔与引导,将院落空间扩展与界定,其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力求均衡对称,使庭院形态更加动人,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
  北朱村现存一进院落27处。大门的位置依院落所处街巷的方位而定,街北院落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街南院落的大门一般开在西北角,也有一些开在中轴线前端临街的位置。倒座位于大门的另一端或两侧,正房位于院落中轴。厢房位于倒座和正房之间,并东西对应坐落。二进院落,现存1 0处。中轴线上从前往后分别分布大门和倒座、二门或过厅、正房。中轴线三座建筑之间东西两侧分别为一进院的厢房和二进院的厢房。三进院落,现存6处。中轴线上从前到后分别为大门和倒座、二门或前过厅、正房、后楼,东西两侧仍然是各院落的厢房。
  3.传统民居建筑空间
  北朱村传统民居平面呈规整的长方形。长方形平面表现出一种天然的方向性,较长的为面阔,在面阔朝向庭院的方向设门窗;较短的为进深,是建筑桁架多少的表现。北朱村单体建筑的间数全部为奇数。奇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阳数,有阳刚的属性,可以平衡建筑室内之阴,还可以保证明间居中和中轴对称的传统格局。大门往往为一间,开在院落东南角或西北角,并以厢房山墙构筑照壁;开在中轴线前端的大门必有单独的照壁以遮挡视线。二门为一间,两边连接的内墙将院落分隔为内院和外院,有的则更简单的设为墙门。厅堂三间,中间的一间有南北贯通的隔扇门,便于通行。正房以三间为多,地方上称正房为“堂屋”。堂屋为院落内最尊贵的场所,在明间一般供有祖宗牌位,东西两次间供家庭中长辈居住。受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制约,“庶民房舍不过三间五架”。在不僭越规制的情况下,房屋的主人有的将正房营造为“明三暗五”的格局。东西厢房多为三间,为家族中子女居住。倒座的位置在北朱村称作“客房”,若位于大门左侧,多为三问,也有做四问的;若位于大门两侧,东西倒座各为两间。
  4.公共建筑与空间
  公共建筑是供乡民集体活动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公共场所。它们既能沟通各个家庭加强整个聚落联系,也是血缘地缘关系、宗教信仰情感、社会交往习俗的物质载体,同时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聚落形态的景观特色。
  据笔者现场勘察,北朱村现存的公共建筑有张昺祠和奶奶庙。
  位于北朱村古槐街西侧的张呙祠是张氏祠堂,建于清乾隆年间,坐北朝南,为两进四合院。南北长100米,东西宽13.5米,占地约0.14公顷。现存文物建筑7座21间。建筑群中轴线上由影壁、山门、中厅、大殿组成。前后院东西两侧各有对称厢房。张呙为山西泽州人,明代建文年间曾任北平布政使,负责监视燕藩,后为朱棣所执,遂遇害。明英宗时,为其平反昭雪,谥号“忠烈”。后明朝廷对其多有封赠。张昺祠作为张氏祠堂,既是家族的象征,又是必不可少的公共建筑。在祠堂里,张氏族人通过各类宗祠活动获得精神上和物质上的相互支持,具有维系血缘共同体的功能。同时,除了进行约定俗成的祭祖活动外,这里还开展宗教活动、教育甚至文化娱乐活动,从而成为族人聚集的重要公共空间。
  祠堂多为同姓人的集聚空间,呈血缘关系,村庙则是村民们都能够使用的公共空间,呈地缘关系。据记载,北朱村有村庙二处。一处位于北朱村二道街西头路北,村人称其为“西大庙”,惜已毁,仅存遗址。另一处为村东正阳大街中段西侧奶奶庙,现仅存一座建筑。奶奶庙作为世俗化宗教活动场所,承担着村民们希望得到救助和解困的精神寄托,是一个较为开放的村落活动中心。
  祠堂、村庙等公共建筑为村民进行社交活动提供了不可取代的公共场所,并能够反映当地民俗风情、生存方式以及当地最高的建筑技术与艺术水平。
  四、传统建筑特征
  1.建筑形式
  北朱村传统建筑形式分为单层硬山式、两层硬山式和三层碉楼式三种,以单层硬山式建筑为多。
  第一种,单层硬山式建筑。这类建筑为一层两坡木结构抬梁式,一般面阔三问,五架梁。民居类建筑多用仰伏板瓦覆顶,公共类建筑则为筒板瓦相扣和覆顶。墙体为砖和土坯砌筑,带前廊的建筑檐柱上置平板枋和额枋。前檐墙设隔扇门窗。隔扇门裙板上雕刻花卉图案,门楣上隽有题刻。不带前廊的建筑以砖砌墙体一直砌到檐部,前檐封护得较为严实,多为一门二窗,窗户开洞较小。带前廊民居建筑的开敞形式适合相对温和气流的平原环境,也为公共建筑中经常使用的形式;而檐口封护严实并且门窗较小的民居建筑多带有山区建筑防风防寒的功能和特点。
  第二种,两层硬山式建筑。这类建筑为两层两坡木结构抬梁式,屋面多用仰伏板瓦覆顶,少用筒瓦,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或五间。一般而言,一层布置为居室,用木檩搁置于墙,上铺隔板为二层。二层多是用来储放物品的仓库,所以层高较为低矮。二层硬山式建筑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檐柱直通二层,因为美观和采光的需要,一层和二层都为木作讲究的格扇门窗。第二种为檐墙封护一通到檐口,一层明间为门,次问为窗,二层或仅明间开窗或明次问各开有窗。第二种建筑如处主房的位置则明间开门,次间以及稍间开窗;如处厢房的位置则门和窗间设而开。以上两种建筑形式也主要区别在相对开敞和封闭的围合形式,同样各自携带着平原和山区建筑的特点。   第三种,碉楼式建筑。碉楼式建筑过去在村内保存有多座,惜已倒塌,现仅存一座。该建筑面阔三间。一层设拱券式门,无窗,二层开拱券式小窗3个。三层平顶,仅在东部楼梯间建有一间砖砌小房,为单坡顶。屋顶四周砌为矮墙并设垛口。砖材料实墙砌筑,门窗数量少并开洞较小,封护较严便于防御;建筑为三层,高于周边建筑,在战争频繁、社会动荡时利于瞭望敌情和加强防御,是带有明显军事防御性质的建筑。
  北朱村传统建筑墙体较厚,为70厘米左右,因为是抬梁式结构,所以墙体并不承重。墙体厚实,保温防寒及纳凉效果都较好。依照焦作地区历史气象数据,冬夏极度温差近40℃。民居正房多朝南向,炕的位置也多临南窗而置,这样能较好地沐浴在阳光之下。夏季炎热,北朱村民居建筑中檐廊的出现,增加了半室内空间,并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
  北朱村传统民居建筑和公共建筑在建筑类型上没有明显区别,只是功能不同。公共建筑中处在中轴线的建筑多带檐廊,不仅建筑形式更为讲究、美观,半开放空间的适当放大,更符合村人集聚、议事之需;而民居建筑前檐墙封至檐口的较多,主要是根据焦作地区气候特征,保暖胜能较佳利于居住。
  2.建筑材料
  村落的整体格局与环境的关系较密切,气候特征对建筑的朝向、构造方式的影响尤为重要,自然资源和能源制约着建筑的选材,表现出村落的整体色调,是地方特性的表现。北朱村环境宜人,土质肥沃,植被丰富。主要的植被有松、柏、槐、柳、榆、冬青、白杨、桑、椿以及各类果树。丰富的木材资源,为民居木构架结构提供了建筑材料。黄土资源丰厚,为生土所制的土坯和烧制的砖瓦提供了原材料。焦作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取暖、烧饭等日常生活所需,还为烧制砖、瓦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北朱村建筑形式多为青砖砌墙、青瓦屋面,大部分传统建筑椽子上铺设烧制的方形望砖,在20厘米厚的条石墙基上使用青砖砌至窗台以下。墙身为砖与土坯的结合体,外皮为五层顺一层丁砖砌清水墙,内皮多使用土坯,砖与土坯的结合部分由丁砖和条石压茬拉接以增强稳固性。土坯既有较好的恒温性,又造价低廉,施工方便。建筑内部全部使用的木构梁架,另外门窗和一些装饰构件也使用木材制作并雕刻。充足的建材资源对北朱村建筑的形制和特征产生了必然影响。
  3.建筑装饰
  北朱村传统建筑色彩以青灰色为主。屋顶多用灰瓦,墙面多用青砖,建筑的外部色彩呈现青灰色。在建筑上采用较深暖色涂饰木构,白色涂刷内壁。所以,北朱村传统建筑呈现素雅、自然的色彩装饰特色。
  北朱村传统建筑在屋脊、门窗、墀头等部位做重点装饰,以雕刻为主,分为浮雕和透雕。砖雕主要出现在门匾、墀头上,门匾多以文字刻画,内容为吉祥、兴业的词汇;墀头的纹饰以缠枝花卉、鹿衔灵芝、福寿图案为主;还有较为讲究的建筑将砖磨制砌为斗拱形式装饰在檐口位置,承袭木结构体系的特点;烧制的脊兽也是传统的式样,瓦当上多为花卉和八卦纹。石质雕刻主要用于柱础、抱鼓石、过门石、上马石上,影壁雕饰有蟾官折桂、双喜临门、林木花卉、祥云动物等图案。木雕主要出现在木作的隔扇门窗、雀替、叉手、梁头等处,装饰以垂莲、卷云纹、如意纹和荷兰梅菊、富贵平安等吉祥图案和文字。这些雕刻部位和构件形式丰富,图案优美,取意吉祥,表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表达了村民们对吉祥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五、传统生产方式、手工技艺及传统民俗、节庆
  北朱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有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现村内仍保存有许多传统民俗、民间节庆和传统生产方式、手工技艺。
  北朱村的传统民俗、节庆主要有火神庙会、春节庙会、祖坟祭祀、新婚礼以及建房、添丁、乔迁、过节、祈雨、敬神等活动。在春节庙会、正月初八火神庙会等传统节庆中,舞蹈腰鼓、民间武术、秧歌、抬皇杠、高跷、八音会、旱船等传统戏文杂耍丰富多彩。这其中颇具特色的背桩、红拳被列为焦作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背桩这项传统舞蹈形成于晚清时期,至今已有160余年历史,是当地传统庙会、祭祀和年节欢庆活动的主要项目之一。背桩的表演形式比较特殊,演出时由12个身着传统服装的成年背桩演员,每人肩扛一架铁桩,每个铁桩上面坐着一名身着传统戏曲服饰的少年背桩演员,在鼓乐声中呈纵向队形入场,按照顺序表演舞蹈、戏曲等节目。红拳是传承于北朱村的一种传统武术拳种,始于明朝洪武年间,由张呙心腹之交张红演练而成,至今已传承23代之久。北朱村红拳由5路拳架、对练和散打组成,其拳路攻防多样,跌、扑、滚、翻,动作朴实,步法稳健,刚劲有力,是一种健身强体、修身养性、防身自卫,深受人们喜爱的历史武术遗存。
  在北朱村传统街巷内还有小磨香油、不翻儿等民间特色传统美食。村内尚存大量传统的农耕器具,包括石质的磨盘、石碾、石盆等,木制的耕、犁、耙、纺花车、织布机等,以及八仙桌、太师椅等传统家具。民居建筑内还保存有楹联、中堂、灶台等传统生活元素。这些农业和生活用具在村内随处可见,丰富着传统农耕聚落的风景。
  六、保护与传承
  北朱村被誉为中原民俗文化和农耕文明的活标本,真实地反映了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的演变方式和发展脉络,承载着原住民生存的智慧,是地方建造技术、生活生产方式、社会伦理、审美观念等传统文化要素的综合体现,是地方传统民居建筑的经典之作。开展北朱村传统村落保护,有利于实现传统人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按照国家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部署要求,河南省已经采取开展调查、完善名录、督促指导编制保护规划、加大维修资金投入等方式,采取“规划引领、政策调控、部门协作、资本运作、专家介入、村民参与”的工作思路,以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2015年1月编制完成了《焦作市北朱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保护规划针对北朱村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制定了区域环境保护、风貌特色保护、建筑保护与更新、景观视廊保护、历史元素保护等措施。规划重点以传统村落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有效保护,突出保护北朱村的中原民居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原生态古村落氛围。
  在保护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实际统筹实施对应的保护措施,对村落环境、历史遗迹、传统建筑、公共设施、民俗文化和技艺进行保护与修正。在规划的指导下正确引导村民对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行动。通过积极开展民俗庙会和节庆等活动深入发掘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村民对传统村落价值的认识,并有序开展旅游,以刺激地方经济,提高村民收入。在满足现住民的需要的同时,保护与传承工作要与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保护修缮措施完成之后指导村民参与维护管理事物,以尊重村落历史治理方式的传承。对北朱村的保护,就是保护具有地方特点的绿色生态环境空间,使传统村落的风格和特点得以延续,使之成为“历史风貌完整、生态环境优美、民俗文化延续、以遗产保护为核心合理利用发展的豫西北地区的传统村落”。
  (责任编辑:文丹)
其他文献
遂宁吸纳外商投资、建设遂宁特色产业及推进深化区域合作方面,遂宁主要加强成渝配套服务设施的产业,以市场带动成渝配套的辐射面,实现产业提升及转型升级。特别注重产业链的延伸,深化长三角、珠三角的合作,突破环渤海、闽浙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化发展方向,遂宁与欧美地区也有着十分友好的合作关系,与马来西亚有着长期多项目的签约。  加强遂宁主导产业,以现代制造业方面来讲,重点发展锂电、天然气、机电、电子信息
期刊
此次亮相西博会8号展馆内的两款车,一款是12米的白底绿纹的纯电动城市客车,一款是白底蓝纹的气电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这两款车均是由蜀都客车与东方电气、西南交大联合进行新能源客车的研发的。研发时间仅用了35天,研发速度之快体现了客车的“成都速度”。这款纯电动客车百公里的电耗比原有产品降低了20到30千瓦时,而混合动力车也平均节能5%到10%。  蜀都客车是中西部最大的客车制造商,一年的销售额有15个亿,
期刊
华侨银行在1996年就已经进驻成都,十分看好成都金融的巨大市场,以后银行业务的重点仍然是在成都。华侨银行是第一家进驻成都的外资银行,也一直坚持走高端路线。此次西博会之行,我希望能带来更多的资源和客户,扩大我们的声誉,促进公司在西部地区的品牌推广。  华侨银行在“质”和“量”上,都将追求更高的标准。一直以来,华侨银行都定位于,为有海外需求的高端客户提供综合的金融业务的服务。业务提升的速度方面,个人业
期刊
成阿工业园区是由成都市和阿坝州合作共建的省级工业园区,是全国唯一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后异地重建的产业园区。目前,成阿工业园区已入驻企业85家,投产企业57家。在成阿工业园区全部完成后,可达367亿的销售额,15亿左右的税收。  对于入驻成阿工业园区的企业:一方面在产业上必须符合节能环保类型产业;另一方面每亩投资不低于200万人民币,税收不能低于20万人民币。  成阿工业园区吸引外来投资的优势主要有几方
期刊
此次西博会展出应急自动装置,这种装置在西南山区遇到泥石流、地震等重大险情时,就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装置能满足领导远程控制及应急救灾的交通部署,救援车辆的及时到来都靠这种装置,比如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尤其在地震救援、野外勘察、旅游、探险过程中能发挥作用。发改委和科技部都十分关注这些创新的专项产品。比如,我们根据九寨沟景区的需求,分析之后做成各种指标,然后设计出数字化景区的产品。  目前已经在启动阶
期刊
廖永忠,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1990年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光学材料专业后,在西南交大图书馆流通部、文献建设部、阅览部、信息服务部、电子阅览室、办公室等多个部门任职,现主要分管办公室及系统技术与数字资源建设工作。  在密集的论坛安排中,不少代表都感到分身乏术而不停地穿梭于三个分论坛之间,但有一个人却十分从容地选择着自己感兴趣的报告去听。他,就是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廖
期刊
APEC会议期间举行了两岸关注的“习萧会”,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萧万长先生时强调, “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双方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应对挑战。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建设,并更加重视促进产业合作。”这无疑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新的契机。另外新形势也为台商在中国大陆特别是西部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一是两岸经贸发展势头良好。2012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两岸双边
期刊
摘 要:在高职教育中积极发展校企合作,针对全球化进程、知识经济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新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以企业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实施“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毕业生市场就业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工作过程;项目引领;任务驱动
期刊
潘蕾,硕士,副研究员,历任浙江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务科科长、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实验室管理科科长、副处长,现任浙江师范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科技馆馆长、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经验,2010年开始投身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组织开展文科综合类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主持完成浙
期刊
摘 要:深入分析了当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堂教学现状,提出了自主式课题教学法即将课题制作与课堂上理论知识讲授融合在一起,通过制作课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关键词:自主式学习;综合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Autonomous teaching method with project work: the reform explorat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