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孟子论“仁政”思想与当代价值

来源 :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and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8-006-02
  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深远影响的文明古国。这种文明可认为是中国的儒家学说—孔孟之道。它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则,总结出了极其丰富的内涵。使中国的文化延续了两千多年。两千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前进和发展,但儒家学说的博大精深及它的伟大见解,对我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民族精神和道德观的形成以及文化建设,却是一部可贵的精神财富。凡是推行儒学的朝代,他的寿命就长。(周汉朝寿命长,秦元朝寿命短)当前学习孟子仁政思想具有他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结束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阳儒阴法。表面打着儒家的招牌,实际采取法家的手段。为什么儒学思想只能当招牌?难道儒家思想只是空想吗?孟子所说的仁政是怎么一回事。在这里我们和大家一起来解读。
  历代帝王总是希望能够无限提高皇帝的权威,压低臣子的价值,可以说,法家思想配合了这一需求。表面上打儒家招牌,是因为儒家的话很有道理,充满智慧,在民众那里容易有影响力,有号召力。如果我们请教孟子,说你那一套只能当招牌,实际上不能用,孟子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今天要把这个道理说清楚。
  大概可以分三方面来看,首先,孟子的仁政是建立在一定经济条件上的,政治要搞好,要先有经济作为必要的条件。接着,既然是仁政,国君,也就是最高领导者,应当如何?然后,再看大臣如何配合。古代社会比较单纯一些,统治者、被统治者泾渭分明。今天的社会当然不同,作为普通民众,我们有相当大的自主性,可以设法安排自己的生活,但是大的格局还是有人当领导,有人要被领导,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团体,形成一个国家。
  1965年全国发动文化大革命,开展批判孔孟之道,我是被批斗的对象之一,批斗地委书记,我也陪斗。因当时担任公司团委书记、工会主席,我在小时候读私塾时,学过论语、孟子,多次宣传儒家思想被造反派定为封资修保皇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孔孟之道孝子贤孙等罪名,要我消毒交待问题蒙受冤屈。心里不服,认为我是一个贫农出身的孩子,旧社会受尽苦难。1951年参加工作,获得了新生,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人民尽职尽责,怎么成了罪人呢?曾几何时,把孔孟创立的儒学,被当做“封、资、修”之罪来批,“四书五经”被当作“四旧”来破,说什么“革命无罪,造反有理”“不破不立”。昔日学校教材中,儒家做人之道的“忠孝仁爱”“礼仪廉耻”,作了批判和删除。这种“批”和“破”。是要人做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呢?还是要人做个无礼、无义、无廉、无耻的人呢?批了这些“封”,破了这些“旧”,那么后来又立了那些“新”呢?未之有也。
  今天,我们不是强调要讲政治吗?而数千年前孔孟之道的核心政治内容,讲的就是一个“仁”字。仁者昌,仁者盛,仁者德,仁者寿,这是我们常听到的一些话语。如果一个统治阶级对人民施“仁政”,则可达“仁者昌”的目的;反之,如果统治阶级对人民施“苛政”,则会失去民心,甚至被人民推翻,实践证明,历代王朝失败的原因就是不行“仁政”,落个“虐者败”的下场。“仁政”也是一种“德”,一种“道”,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是这个道理。胡锦涛总书记一贯关心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他常引用圣人名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提倡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我们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仁政”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的面也很宽广。这里只就施“仁政”于民,谈些肤浅的看法。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总结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思想。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有了赖以生存的财产,赖以创业的物质,就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安居乐业,就不会为非作歹。人民有了稳定的物质生活基础,在“仁政”下,就会出现良好的道德风尚,就会“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有人说我国实行一党执政,不如外国多党执政好,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只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什么不好呢?外国轮流执政乱的还轻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好孟子仁政思想,加强民族团结,提高战斗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乱和不安定的因素,如强制拆迁、征地引起的群体骚乱,以及野蛮拆迁中引起的致死人命事件,还有乱罚款乱没收而引起的斗殴问题,皆因人民财产受到侵犯而出现的“无恒产者无恒心”的豁出去的乱现象。孟子曰:“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忧民之忧,“乐民之乐”,“解民倒悬”。这样才能使人民思想平稳,生活安定,达到社会和谐稳定。而诸如此类问题的出现,皆“民为贵”、 “君为轻”的思想倒置所致,也是今天的官僚主义,官僚作风所致。中共中央胡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报告会中,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党内社会不正之风要坚决改正,对违法乱纪行为要坚决严惩,受到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支持。
  如此看来,孔孟之道,不但不是“封建”,而是包含着安民治国之道的哲理。所以,今天我们看到西方国家纷纷办起“孔子学院”,国内建立孟子学院、孟子研究院。移中国的孔盂之道于本国,宣传儒家思想,儒家学说,不无道理。应当说孔孟之道的儒家学说,不仅可适用于中国,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国安邦的思想学说,也是启迪人们道德精神的伟大学说。针砭时弊,不是要批儒批孔的“破”,而是要将孔孟之道的精髓之闪光点“立”起来,孔孟学说是批不倒的,应当发扬光大。不久前我接待一位俄罗斯学者送他一本《论语》他高兴极了,表示回国后翻译俄文好好学习。2010年秋天我和孟秀兰、孟祥龙宗亲赴挪威、丹麦、瑞典参加中国文化节活动深受感动。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狮子舞、太极拳特别感兴趣。2012年2月下旬,我跟旅游团到台湾,访问了台北中学校长孟庆赣等,并参观了孔庙儒学演讲。考察台湾广大人民,多数能接受儒学教育,认识比较深刻。   当然人生在世,除应有的仁义道德修养以外,酒色财气,往往也是人的欲望和追求的一种,当欲望达不到时,就会产生夺,当求之不达时,就会产生邪。所以,孟子提倡人不分贵贱,都要保持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做“仁人”、“君子”。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因此要用人类社会道德之心教育人,感化人。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些都是做人的道德观和立世之本。如果人人都能具有和发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皆可为先贤。如一国之君都能为民作到这些,此乃尧舜之世,“仁政”之果也。学习西方国家文化,同时也出现人自私自利,西方国家只讲利不讲德,因此社会上出现行行色色的歪风邪气。西方文化是:“竞争—斗争—战争—毁灭”;中国的文化是: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核心是:“仁爱—友好—互助—大同”。这是孔孟之道教人做事的大智慧。与西方文化有根本的不同。当前世界不少国家混乱,就是不施“仁政”造成的。(如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
  在今天拜金主义盛行之时,人们言义者少,谈利者多,当此再温孟子的“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这就是提醒人们,做一切事不要见利忘义。但是,总有一些忘了义和“四心”的人,一旦坠入腐败泥潭之中,就使人在社会活动中失去了道德基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主要的,应有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文化主心骨。昔者,我们民族的灵魂伦理道德的基准是孔孟之道,是儒学,而今天的破旧立新,所谓之“新”就是创新。那么作一个“仁人”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对此孟子有许多关于作“仁者” 的格言,如“穷不失志,达不离道”。做人要做一个刚强的人,正直的人,讲义气的人,守信用的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做人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的人格。
  我们党一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发扬浩然正气,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团结各族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在解放战争中,打败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然而,今天由于缺少对人的思想品德的教育,缺少仁义礼智信德教育,就出现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之风,富贵者淫乱之风。有了权,有了钱,就变态,正不压邪,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屡见不鲜。孟子曰:“非其道一箪食不可受于人,为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民对于“非其道而受其食的人,自然要愤慨.自然要唾弃,这种失德丧良心,无廉耻的人,也理应受到国法的惩罚,他最后也必自绝于人民。(举傅××)所以说以“仁”的精神教育人民去做一个“仁人君子”,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发扬孔孟之道之核心之本。对这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绝不可当“四旧”当“封建”学说而弃之。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传承我们先祖美德,亚圣先师为我们创造做人的先例,我们中华民族更要感到光荣自豪,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先师的教诲。回忆1960年春天使我永生难忘的一年,那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月凭票只供应一斤肉,为了解决人们吃肉的困难,毛主席提出:“以猪为纲,六畜兴旺,大养特养其猪”号召,我积极响应号召下放到东贺村新建“万头养猪场”当队长,一天到晚忙着与猪打交道,收集加工代饲料,学习为猪打针、接生,当我遇到困难时,我便联到孟子“仁政”于民的格言,鼓起勇气,增强养好猪的信心,供应城市人民急需。并写出“养猪的哲学”文章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发表,当时在养猪事业中发挥一定的推动作用。
  1962年我被调回原食品部门,担任政工工作,先后任团委书记,工会主席,厂党支部书记,公司党委书记,任职期间处处为民着想,经常走访职工家庭,为职工排忧解难。我做了一点应该做的事,党给我多次荣誉,出席过省、地、市先代会授予市劳模评选人大代表和高级政工师等光荣称号。我常想从一个饲养员能当上大企业党委书记获得多次荣誉孔孟之道的儒家学说的根本,是以德教育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都成“仁人”、“君子”。德是做人之本,也是一个国家行“仁政”之基,“德者,事业之基,未见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孔孟之道是一部道贯古今的伟大著作,是一部人生的必修课。它博大精深的内涵,含盖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理和广泛深刻的内容,是治国之法典,是民生之基石。我到各地演讲孝道文化时,“感恩爱心教育进校园,关爱父母百善孝为先”,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国家教育方针。学习贯彻孟子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思想,受到各地学校师生家长的欢迎。
  (本文作者系中国江苏孟子学院副院长)
其他文献
2月25日,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刘永瑞,党组成员王三堂,受省政协党组委托,走访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通报省政协2014年重点工作安排,听取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意见建议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4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2.引导学生在小
<正>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和现代科技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和对科技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来源
教学内容:自创美术教材2年级下学期《为儿歌配画》。教材分析:(《为儿歌配画》是教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设的。)这是一节绘画创作课。根据学生的年
1938年,时值抗日战争初期,正当众多爱国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后方广大同胞和海外侨胞全力支援祖国抗战之际,在海外的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多次风闻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主张
摘 要:“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精髓,它集中反映在一所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校训等方面。将大学精神文化融入到高校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中,可以切实改善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还可以影响教师的教育观与人生价值观,引领每位教师树立社会理想,坚定人生信念。借助大学精神文化力量从可以三个层面引领高校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以高度文化认同,增强教师凝聚力;抓住契机,将大学精神文化融入到教师理论学
新闻是书写明天的历史,讲的是新闻一定要忠实反映事实原貌;新闻是易碎品,指的是新闻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落地,否则成为明日黄花。不管讲究真实性也好,强调时效性也好,离开了思想
诺如病毒(NoVs)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性急性胃肠炎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个年龄段中NoV都有很高的感染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估计,仅美国每年有至
一、研制 大直径加筋铸石管是选用储量极丰富的辉绿岩作为主要原料,配以白云石、石灰石或萤石,再加入一定数量铬铁矿渣作为结晶剂,经高温熔化,离心浇铸成型而得到的产品。工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了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贸易影响,提出了有效应对绿色壁垒的农产品贸易策略,对于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By studying and analy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