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职院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职能研究综述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aso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地方职院校企合作现状的调查,分析地方职院校企合作中政府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在借鉴国外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地方职院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职能的四个对策:即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产业职教对接、建立合作保障机制。
  关键词:地方职院;校企合作;政府职能;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3年度立项青年专项资助课题“地方职院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职能研究”(项目编号:XJK013QZY005)
  作者简介:张锋,男,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企业管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32-0003-03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
  为了解地方职院校企合作的现状,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课题组以株洲市年产值过亿元企业为对象进行了专题调查。发放问卷120份,回问卷收106份,有效问卷93份。
  (一)参与动力不足
  调查发现,愿意与本地职院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只有35家,比例为37.63%,还有58家企业不愿意与本地职院开展校企合作,比例高达62.37%。可见,株洲企业参与地方职院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内在动力不足。究其原因,就是校企合作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
  (二)合作层次较低
  企业与本地职院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就是接收学生实习(91.40%)和学生就业(73.12%),其他形式的校企合作形式比例不高,数据表明目前株洲市地方职院的校企合作大多是短期的、临时性的低层次合作,校企之间的合作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合作深度不够
  地方职业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中,进行课程开发、专业建设、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比例不高,校企合作内容单薄,取得实效的不多,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现象。校企分属不同社会领域,核心利益和文化存在着差异,校企之间合作的深度还不够。
  (四)政策支持不力
  没有出台相应的校企合作法规,明确学校和企业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校企合作处于民间状态。由于没有政策和法规来制约双方的合作行为,出现“校热企冷”现象。地方政府政策保障和监管不到位,也是制约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显示: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有67.4%的企业希望政府出台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参与主体权责的政策文件,推动组建职教集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校企合作的氛围不浓,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职业教育办学主体较为单一,结构不尽合理;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株洲市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就业准入制度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株洲市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二)政府角色定位不准
  没有成立负责管理校企合作的专门机构,政府在统筹和引导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不明显。由于校企合作中政府职能的缺位,全市校企合作工作处于无序状态,校企合作是以学校为主,很多校企合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无人管或多头管等现象。地方政府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准,已成为制约地方职院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政府政策导向不力
  有关校企合作鼓励政策法规尚不健全,校企合作多为自发性,导致各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工作开展不平衡,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够,整体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1]政府在校企合作的推进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不能对自身在校企合作中所应承担的角色做出准确定位,风险贯穿于校企合作的始终,阻碍了我市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四)政府经费投入不足
  “十一五”期间,株洲市GDP总值为4560.9亿元,全市教育经费支出总额76.37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仅为1.67%。职业教育在我市仍处于弱势地位,投入不足造成职业教育举步维艰,很多职业院校的实训设备陈旧老化,且配置不足,难以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企业的用工要求,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开展。
  三、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启示
  (一)出台政策法规,规范校企合作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十分完备,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操作实施有章可循。我国对校企合作的规定较为笼统,缺乏刚性的规范和要求,对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地方政府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可出台相关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办法,明确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职责,充分保护各方利益。通过立法赋予行业组织应有的法律地位,大力推行职业资格制度,为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系统完善的法律保障。
  (二)加大财政支持,保障校企合作
  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应给予政策方面的鼓励和支持,建立政府财政为主,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共同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成本的机制,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专项资金,借鉴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返税方式,建立地方职业教育返税制度,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企业实行如政府补贴、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以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三)对接地方产业,推进校企合作
  加强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把职业院校的发展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职业院校布局,引导和鼓励区域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并积极指导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整合优质资源,促进校企合作   地方政府要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建立和完善地方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要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指导机,建立校企合作公共网络信息平台,促进合作资源的共享。行业组织要在政府引导下,鼓励、指导和规范下属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合作。要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校企合作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考核评估,并推广成功的模式和经验。[2]
  四、完善地方职院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职能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
  校企合作是一项涉及学校、企业、政府、行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地方政府牵头,统筹协调各方关系,从资金上给予支持,从法规政策上进行规范,通过设立相应机构加强工作的落实,还要做好政策的制定者、合作的推动者、利益的协调者、过程的监督者和成果的评估者等五种角色,才能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地方政府要建立由相关职能部门、行业企业和院校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制定出台校企合作的相关配套政策,统筹协调本地区、本行业以及所属企业、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资源调控优势和公共管理优势,指导、协调校企合作的有序开展。
  (三)推动产业职教对接
  地方政府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面向区域主导产业,规划本地区的职业教育布局结构,重点加强服务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优化区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布局职业院校和学科专业。建立专业设置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对地方支柱产业的覆盖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能力。[3]
  (四)建立合作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可以出台一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通过对已经出台的地方相关政策措施进行整合,并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明确职业院校、企业和政府职责,规范校企合作行为,充分保护各方利益。
  2.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活力机制。地方政府要建立社会力量办学机制,全面落实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的财税、土地、金融等各项政策,建立企业参与办学机制,建立行业指导服务机制,建立职业资格准入机制,建立职业院校现代治理机制。
  3.建立校企合作的考核评估机制。地方政府要制定校企合作工作的考核标准,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考核,组织开展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工作的评估督导,对校企合作办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促进地方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4.建立校企合作政策的激励机制。地方政府必须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企业利益补偿机制,落实职业教育投入政策,加大对校企合作工作的扶持力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年增加校企合作经费,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要加大校企合作税收优惠扶持政策。
  5.建立校企人才合理的流动机制。地方政府要构建促进高技能人才技术交流和合理流动的平台,制定并实施鼓励各类人才向职业教育、经济发展重点领域流动的倾斜政策,引导人才科学流动。同时,探索建立人才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规范人才流动秩序。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3-64.
  [2]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28):15-1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7-30].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2292564.html.
  [责任编辑 李 漪]
其他文献
摘要:“仓储管理与配送”是技工学校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小组讨论法,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小组讨论法的实施过程为:明确小组讨论主题,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课前准备;讨论过程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效果检测与反馈;课堂总结。  关键词:技校;仓储管理与配送;课程教学;小组讨论法  作者简介:李叶,女,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工程。  中图分类号:G712文
期刊
摘要:科学构建五年制高职校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是在五年制高职校在校系二级建制的基础上,赋予系部德育管理一定的责与权,将原有的以职能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变为以系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以无锡地区5所五年制高职校为调研对象,进行了科学构建德育工作校系二级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校;科学构建;校系二级德育管理体制  基金项目: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改重点课题“
期刊
摘要:针对“PLC控制编程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的特点,提出基于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遵循认识规律,以三大教学模块(包含难度递增的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以无线遥控激光技术辅助现代电化教学,将灵活多样的混合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采取动静结合的考核方式考评学生。实践证明,采用该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关键词:高职;PLC控制编程技术;教学模式改革;项目导向  作者简介:季丽琴,女,
期刊
摘要:对高职院校生物制药专业顶岗实习进行探讨,重点从学生心理干预、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确立学校在顶岗实习中的主体地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从职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综合能力四个方面,对顶岗实习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以提高顶岗实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教育;顶岗实习;生物制药;评价体系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3年度立项课题“高职制药专业顶岗实习网络平台开发及自主学习
期刊
摘要:以斯蒂芬·罗宾斯综合激励模型为理论基础,从个人目标、个人努力、个人绩效和组织奖励四个维度着手,对辽宁部分高职教师采取抽样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统计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提升教师的工作学习能力;建立教师个人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客观公正的组织奖励机制。  关键词:综合激励模型;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  作者简介:张国静,女,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规划与科研处副处长,主要研
期刊
摘 要:基于对长沙市100位农民工及50位市民的问卷调查,全面分析两代农民工在闲暇理念、时间、内容、方式及文化等方面的差距,以及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同龄市民在闲暇时间、闲暇环境、闲暇经济、闲暇内容及闲暇覆盖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湖南省新生代农民工闲暇现状总体表现为经济条件受局限、闲暇时间欠充足、闲暇设施和活动供给欠补给、闲暇方式与内容欠丰富、闲暇技能需提升、闲暇满意度欠提高。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
期刊
摘要: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按照“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理论,对高职“典型结构冲压模具的测绘与设计”课程进行了改革实践。通过课程定位和职业能力分析,明确课程设计理念,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设计,制定课程评价体系。使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技能,形成职业素养。  关键词:高职;“典型结构冲压模具的测绘与设计”课程;改革实践;工作过程  基金项目: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期刊
摘 要:随着当今高校分校区的日益普遍,分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遭遇了诸多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在分析新建分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普适性问题的基础上,从专业社团建设的视角创新分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以期为分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专业社团;校园文化;分校区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高技能人才技术创新活动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R30068)  作者简介:汪建
期刊
摘 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度,推进校企融合,培养现代高技能人才,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把握现代学徒制规律,制订明确发展目标,明确实施的条件,实现了以制度保障,探索出了一条基于校中厂平台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模式。在实践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效显著。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目标;保障;实施  作者简介:单艳芬,女,常州刘国钧
期刊
摘 要:当前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还不够,仍停留在学历教育补偿层面,整个教学环节与学科设置只是简单沿用普通高等院校的模式,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从“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出发,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提出将与某专业相近的一线岗位具备的基本技能作为该专业培训模块的基本架构并嵌入专业素养课程,对进一步提升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有着重要价值。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