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见真情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8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要是想教学生,却不按照他们能领会多少,而是按照教师所希望的多少,这完全是愚笨的行动。学生所要求的是扶持,而不是压迫;而且教师,就好像医生一样,只不过是病人的仆役,而不是其主人翁。”这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担任中学校长时,对一堂所谓“优课”的评价。读着夸美纽斯掷地有声的教诲,“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声更嘹亮地响彻耳畔,静心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我强烈地意识到:要想真正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那么教师必须要学会在“问”中反思,通过“问”来调整教学:
  一、你收获了吗?——调整预设的目标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所以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合理、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在认知领域、技能领域、情感领域要实施的教学任务,以及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此时制定的教学目标只是预设,而非“圣旨”,不是不全面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就不行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勃勃地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人,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因此,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在丰富多变的课堂教学中,无论达标与不达标,甚至超标都是正常现象。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师生互动、教材与学生的互动中,及时调整预设目标,收起期望的目标,生成、完善新的教学目标。
  二、你同意吗?——放下揽有的权利
  教与学,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研究和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认知、探索。我在讲《把微笑带回家》这篇文章时,有这样一个题目:面对父亲的微笑,“我”的感情在不断变化,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按照一定顺序填写。参考答案是:气愤——难堪——同情——可敬——骄傲, 有学生提出疑问:“难堪”只能是“我”当时的心理和处境,不是“我”对父亲的情感,此时的感情应该是“蔑视”。事先我没想过这个问题,而且试卷已改过,但我还是和学生一起探究,在文中找到了“我对父亲由憎恨变成了蔑视”这句话,最终证明学生是正确的。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也会偶尔拜学生为一字之师。师生间本就应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不要以为课堂上你是教师,把说话权掌握紧紧的,“课堂教学中蕴含巨大的活力,只有师生的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也才能体现出课堂教学的高效。
  三、你为什么这么想?——抓住教学的灵性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课堂教学需要灵性,充满灵性的课堂是创造性教学的根基。
  每次听完名教师的课,总有一些说不出的感受,他们的课没有华丽的形式,没有前卫的教学设计,可上起来却是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好像一切都在他们预料和掌控之中,听完后真是回味无穷、流连忘返。我也曾忍不住去模仿过,模仿他们的设计,模仿他们的语言,无奈总是形似而神不似。“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的境界和高度是多年“修炼”而成,岂是能模仿出的?百思之后的收获是:他们上课就像在放风筝。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风筝,教师把他们引到空中,他们就会飞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展示出绚丽的身姿,但每一根风筝线都牢牢地攥在教师的手中,每一个风筝都在教师的调控中。收放自如,顺水行船,这就是充满灵性的课堂。
  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上课过程中或提出一个问题后,突然间会有学生(大多是成绩不好或走神的)冒出一句答非所问的话,而且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上课的思路被打断,气氛被打破,让教师气不打一处来,有的教师甚至会恶狠狠地说“不说话能憋死你”,学生不敢说话了,课堂安静下来了,创造性思维也消失了。假如教师换个态度和说法,或者将计就计幽默一下,活跃气氛,或者把学生跑远、跑偏的思维,通过发挥教学智慧给拉回来,那结果肯定不一样。课堂插话是学生表达自我的外在表现,教师应顺着学生的“水”把自己的“舟”推出去,要有轻轻一点,便成“金”的智慧。教师的一句话可以让课堂“活”,也可以让课堂“死”,为此面对学生稍纵即逝的生成信息,教师必须有包容的气度和充分的教学机智。因势利导,精妙点拨,让教学充满灵性,使课堂焕发生机,体现课堂的高效。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2016年6月中旬以来,史无前例的特大暴雨袭击使湖北境内多地严重受灾,我的家乡黄石市也未能幸免于难。随着大冶湖水位的持续暴涨,我工作所在的汪仁镇辖区内多处堤坝、截流渠等发生散渗、管涌等险情,汛情十分严峻。  参加工作一年以来,虽也切实感受过基层工作“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的零散琐碎,也经历过“5 2”“白 黑”的连续作业……但像这次这样,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洪灾,亲身投入参与却是头一遭。  怀着一
这只破破烂烂的,只适合10岁以下孩子穿着的皮鞋是几十年前在哈尔施塔特盐矿发现的,它保存完好,有近3000年的历史。该拖鞋与在矿山隧道内的奥地利阿尔卑斯山深处发现的其他小鞋子、羊毛和皮革帽一起,将为考古学家提供在2600至3000年前的青铜和铁器时代哈尔施塔特生活的重要线索。  “当时对鞋进行分析后,我们得出结论……儿童经常被大量用于地下采矿”, 1992年考古现场负责人弗里茨·埃卡特·巴特写道。奥
善于从一些小腐小贪、小官小事上,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梳理分析乡镇乃至县委领导在政治站位、政治觉悟、政治责任等方面存在的偏差,是否真正做到了对标看齐、同频共振、步调一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九大后中央纪委发文,从2018年到2020年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出題人:江小白  难度:★☆  答题人:众小编  你参加跑步比赛,追过第二名,你是第几名?追过最后一名,你是第几名?
1  男孩把头从队伍里转过来,望着新来的老师。我有恨意。他说。我有恨意时就是这种眼神。他觉得这样说还不够酷,又把右手圈在眼睛上,戴上独眼龙望远镜似的,冷冷地补了一句:我是咸鱼眼。  男孩第一次见到新来的老师,是在几天前,课间休息时,他走进教室,发现多了一张陌生面孔。你有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蚊子?他经过她身边时,信手比划了一下。我见过了,都可以放到屁股下面骑了。哪儿呀?她转过身,好奇地打量着他。他指了指
三国中的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的人生信条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以“奸绝”著称。随着《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普及,这种认识“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认识《短歌行》中真正的曹操造成了障碍。光凭借注释,很难矫正人们根深蒂固的认识,所以需要补充《三国志》、《资治通鉴》中曹操的相关材料。还原曹操,是理解《短歌行》的前提。  (一)《三国志》、《资治通鉴》中的曹操。  1.
人的煩恼大多因为“事与愿违”。想年轻健康,却要面对老病死;想亲人团聚,却要爱别离;想成功发达,却所求不得。事与愿违,可能是努力不够,可再努力;可能是因为方法不对,可改进方法;事与愿违还常常可能是因为愿望本身不合实际——不是“事与愿违”,而是“愿与事违”,是愿望本身错了。错误的愿望即是“贪图”。这时只能放下贪图,放下错误的愿望和执着。这才是许多解脱的开始。  (小宝摘)
摘要:隐喻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话语蕴藉特征,归根结底是一种个人性的存在体验,具有生存论的现实依据和维度。身处抗战的生死场,萧红凭借隐喻的艺术将目光聚焦于老人、女人和孩子,不论是在生与死的极点考验母性,尖锐地触及人性,还是由性切入乡村社会,完成文化价值判断和批判,抑或是发掘出生的真相和死的必然,完成对个体的悲悯书写,萧红的人物隐喻书写都始于修辞隐喻而止于存在隐喻,從艺术直觉出发直抵生存真相,和鲁
笔者去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听到一个故事,杜郎口中学的校长崔其升有一次听到学生的言论,“老师讲的课,还没我们自己讲得好呢!要他们干什么?”这给了他深刻的思考,经过深刻的思考,崔其升决定让当时教学成绩最差的一位老师做一个大胆的实验,他没有把自己的考虑对这位老师和盘托出,怕伤了老师的自尊,只是说希望这位老师对课堂教学作一些调整,提高教学质量,此后,崔其升经常跟班听这位老师的课,与其商讨教学技巧。节骨眼上
雨林深处,一只变色龙遇上了麻烦,他的的颜色出乱子了。  “讨厌!”他苦恼地说,“趴在黄色的花上,我应该变黄色,可是你瞧瞧——我变成红的了!”  变色龙不甘心,还想再试试。他跳到石头上,变成了蓝色带粉点儿。  他走到草丛里,变成了橘黄色!全错了,真是乱七八糟的!  恰巧猴子和笔尾獴溜达过来,看到变色龙,他们说:“变色龙,今天你的颜色不对劲啊!”  “我的颜色全乱了!”变色龙叫起来,“都是因为昨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