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风格的真实美和协调美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bagg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实美和协调美是成功演讲必具的。
   真实美。一般地说,演讲者最终的目的是要听众为之信,为之动。要达到这个目的,演讲就必须保持真实性。
   历史上有过许多不同的演讲风格派别,其中一些人过分强调了艺术美,而忽视了真实美。比如,有些演讲者画眉毛、涂口红、抹油彩。我们并不否认这种浓妆打扮是美的。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样一化妆恰是走出了演讲的大门,进入了戏剧的迷宫,大有虚情假意、矫揉造作之嫌。
   因此,初学演讲者切记,在培养演讲风格中,无论是口头语言的表达还是态势语言的表达,都要坚持真实美,不要盲目地去追求那种艺术美;例如,陈毅同志在向士兵们作演讲时,喜欢解开上衣钮扣,敞开外套;斯大林演讲时则习惯手拿一只烟斗;孙中山先生在大庭广众演讲时常常随身带着手杖。这些表现形象,如果从舞台艺术的角度去看,也许并不算雅致美观,甚至破坏了那种艺术的美感。但是,由于它们都是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反映,其产生又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因此在那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们也就成为这些伟人的富有魅力的演讲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演讲史的研究中也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为了强调演讲风格的艺术美,而偏离了真实美,那么这种演讲的生命力是极其脆弱的。
   演讲美的最高要求是实现真善美的统一。演讲者在演讲实践中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正确反映事物的客观真理,也就是体现了真;如果再能通过演讲活动满足听众或社会的某种需求,实现了有利有益的功利性、目的性,也就体现了善;同时,真和善通过感性直观的演讲形象的有效显现,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充分统一,也就体现了美。真善美三者是始终体现在同一演讲过程之中的。
   协调美。演讲的风格美不仅要求演讲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形成高度的统一,而且还要求演讲形式各因素之间的协调美。
   为什么演讲风格还要讲究一个协调美呢?
   第一,演讲不是一种单因素的表达。它不但要用口头语言中的音色、音调、音量等许多要素,同时作用于听众的听觉器官,而且还要用态势语中的体态、手势、眼神和面部表情等许多要素,同时作用于听众的视觉。所以,我们说演讲是在多因素的同时表达中进行的;仅仅强调某个因素的美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多种因素的协调美,这样才能协调好整个演讲风格的美。
   第二,演讲是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过程。例如,演讲者的服装仪表是属于静态范围的,而音色音调和手势动作则属于动态范围,两者结合构成演讲过程。因此,在演讲风格方面,我们不仅要求有静态的美感,而且还要求有动态的美感,要使这两者融合一体,产生协调美,才得以体现演讲风格之美。
   人类社会不断地进步,人们的认识也就随之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演讲风格美的创造将是日益繁荣、无穷无尽的。
   拿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演讲来说吧,他们的演讲风格也不是都相同的。列宁同志的演讲以严格的逻辑性著称,而毛泽东同志的演讲则以语言通俗易懂、叙述形象生动见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这些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都是口才出众的演讲家,但他们并不是同一个人,而是有着明显差异的五个人,他们以自己演讲风格的个性美为无产阶级演讲史留下子光辉的一页。
   演讲者要敢于探索,培养自己演讲风格中的个性美。而有些演讲者却不重视“个性美”,他们从电影中见到了一些演讲家的姿势,崇敬之至,于是就一味地模仿,甚至连一些微小的细节也不放过,这种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固然可嘉,但这毕竟不是自己的演讲风格。这种“东施效颦”的做法,往往反而会引起听众厌恶的情绪。所以,我们不提倡毫无主见地照搬别人的演讲风格。别人的演讲风格再美,也是别人的,不是属于自己的。演讲者应当敢于创新,独树一帜,才能使听众耳目一新,领略其中的个性美。
其他文献
我曾经有一个不错的女伴,我们暂且把她称作雪梨。我们以前住得很近,她常来我家和我聊天。雪梨比我大五岁,是一个面色苍白的女孩,神情忧郁,有一张十分显眼的紫红色的嘴唇。当时我们住在一条巷子的深处,在一个拐弯口有一户人家种了许多神秘的植物,奇形怪状,还养了一只神情古怪的猫。雪梨很喜欢那个破烂的小庭园,经常一个人坐在那里,后来才知道,当时14岁的她爱上了那家的男青年。  下雨的时候小巷的路面会形成沼泽般的形
期刊
上大学时,正赶上各种辩论风生水起,有全校的、系里的、班里的,时不时的还和邻校来场辩论会。作为学生会干部,我义不容辞地站在了辩论第一线,得理肯定不让人,没理也要死争个有理。就这样,我弄了个“最佳辩手”。辩出了滋味,久而久之,就是在学习、生活中,我也喜欢事事与家人争、老师争、同学争。看我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样子,母亲不止一次劝我收敛些:得理也要饶人呀!清官都难断家务事,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分不出对错的…
期刊
三号楼最高也就三楼,在学校本部宿舍楼里属于比较破的一栋,据楼道阿姨说,是因为这幢楼一年住男生,一年住女生的缘故。当我们入住时还在墙上意外发现了上一届留下的值日表,但男女莫辨。  三号楼前面是一长排排球场,几乎天天爆满,年中无休,喧闹得很,楼后却是一大片林子,有参差的高树灌木和杂草,相当幽静,早晨的时候常传来清啭的鸟鸣,我是基本只闻其声,未见其鸟,偶尔看见,有人说,那不是乌鸦吗?  三号楼的地理位置
期刊
小平,高雄帅哥,有着台湾人少见的魁梧身材,一张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两条浓浓的剑眉下是孩童般没有邪气的大眼。认识他是在东京东中野的华人教会。  那时他刚到日本不久,被表妹带到教会,人很活跃,在以留学生为主的青年聚会上,总是很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也爱出头揽事,很有大侠风范。不过也有好笑的一面,这么个有先天阳刚条件,又在台军中被敲打过的人,有一股脂粉气,首先讲话的腔调就软软的,娘娘的。然后像女人一样爱装
期刊
《红楼梦》里的晴雯是大观园里的一个小角色,但在曹雪芹的笔下,晴雯却是一个极具特色的人才,名列金陵十二丫鬟之首,其最大的特点是擅长公关。  在封建社会里,在男尊女卑和“三从四德”的重压下,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偏见下,很少有女子能在交际场合显露头角,但“身为下贱”的晴雯却能勇敢地冲破樊笼,敢于大胆地表现自己,大步地走向“公关”舞台。  没话找话说、没事找事做是晴雯公关的拿手本领。晴雯深知两个陌生人相
期刊
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不亚于新媳妇初见公婆,说不出的小心谨慎,温文尔雅。过不了几天,则宛如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再也没有了以前的矜持。在这里,我要给咱们初进职场的朋友几条建议,有自我修养方面的、对待他人以及维护公司利益和形象方面的等等,综合在一起就成了今天所要说的“十不该”。  先从自我修养说起。  一不该迟到早退,这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可刚刚参加工作的人往往在开始的几天能够遵守,过不了几天,有的就能
期刊
我们的友情,他们的爱情,好像是井水不犯河水,两者会有什么冲突?原来还有一个叫“秘密”的东西,硬生生把“我”给拉了进来,要“我”做一道新的道德选择题。  有爱的地方,就有秘密,比如枕边人的“背叛”或者有什么难言“底案”,局内人的反应往往会慢半拍,于是朋友仿佛就有了用武之地,要揭穿真相还是保持沉默?  朋友的挚爱有了不伦之恋或者难言之隐,而朋友仍然蒙在鼓里,我们有义务去揭开那个烫手的盖子吗?如果真的有
期刊
在大大小小的写字楼、办公室,穿着得体、化妆精致的职场女子,往往容易受到男同胞们的欢迎与帮助,她们的工作乃至生活,也因此从中得益不少。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职场女子,把男人们的大度、包容和无私看成了他们的本分,常常做出一些得寸进尺之举,引起了男同胞们的反感和厌恶,以致男同胞们都避而远之,不愿再给她们以任何帮助。  下面是我对这些职场女子的一些善意提醒。  第一,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做。  我以前的办
期刊
足球励志电影《一球成名》在片头打出字幕:“人因为梦想而伟大。”  哪一个人没有梦想呢?梦想也许有大小之分,却没有贵贱之别,即使没有实现,你也照样伟大!这样的字幕不由得叫人热血沸腾。  周迅出道时是个“土丫头”,还嗓子沙哑,有口吃,既没有背景、靠山,也没有幸运之神的垂青。但为了实现梦想,她独自一人漂到北京,跟姐妹们合租住在地下室。刚开始到酒吧驻唱,每晚才七八十元。为了能挣得一个角色,她挥汗如雨地奔跑
期刊
音乐的标题是抽象的,但是,经由速度、节奏、旋律等组成的乐句——音乐语言,它沁入人的心扉后,其作用是任何语言所不能替代的。  曾与友人一起倾听韦伯的弦乐三重奏《回忆》。徐缓的节奏、深沉的旋律,不知不觉间拨动了各人心灵中的回忆之弦。一友人忆起“文革”中被逼疯而惨死的两个哥哥,并说大提琴低沉的弱音,仿佛是母亲经常出现的叹息;另一友人却忆起初恋时的女人;而我则忆起年轻时在一个山岗上的小学校,自己伫立在山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