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自己最具影响力的地方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w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掌握大量的资本、广泛的人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我们称之为“精英企业家”,这些企业家们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企业家的范畴,诸如李开复、王石、潘石屹、冯仑等等,近年来他们一个个投身公益等公共事务,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领头雁。龙应台曾受阿拉善生态协会之邀为一批精英企业家演讲,她说,当今21世纪,资本全球化的时代,此时的贵族就是企业家,他们是造就人文社会的推动力。
  作为IT精英的李开复,先后供职于苹果、微软、Google这3家大企业,这个特殊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10年来,出生在台湾、成长在美国的李开复,在中国大陆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人生格局,无论事业、生活,还是社会影响力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李开复的嘴里,你不常听到诸如社会责任感、社会理想这些大字眼,但他那些写给青年的信、创办的公益平台“我学网”,以及现在的创新工场使千万青年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与李开复交谈,你能强烈地感受到他冷静理性的思考方式,他懂得在自己最具影响力的地方去实践自己的社会理想。受父亲影响,李开复一直有个大学梦,希望在中国大陆建立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私立大学,然而前期的屡屡失败使他不由停下自己的脚步,思考自己的方向。2009年9月,李开复离开Google中国总部,创办创新工场,做起了企业家。眼下,正满两周岁的创新工场已经创造并投资孵化了34个项目,投资金额近1.5亿人民币,让年轻人的才华得以最低门槛的发挥,让无数青年实现了他们的梦想。
  李开复说,创新工场就是他实践教育梦想的新舞台。
  
  向乔布斯学习“失败”
  《南风窗》:最近IT圈比较火的新闻就是乔布斯辞职,您在微博上面也评论说他改变了全球的技术、媒体和生活。一个企业家为什么可以拥有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力?
  李开复:我认为乔布斯是百年才出一个的天才人物,他让大家对苹果的产品有高度的热爱,这一点很让人佩服。我们一天用的产品很多,但是我们真正从心里爱上的产品却不多,你爱你的TCL电视吗?你爱你的海尔冰箱吗?你爱你的苹果手机吗?如果问这样的问题,最后的答案至少有一部分人会说“我爱我的苹果手机”。
  《南风窗》:他的咸鱼翻身也是人们对他尊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吗?
  李开复:这是我特别尊重他的一个理由,但不见得是大多数人知道的,因为大多数人不一定知道这个细节。我自己在苹果工作过,看到过种种问题,我觉得从他的人生里面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教训,第一个就是从失败中学习是最重要的,最终他这样的天才还是有很多缺陷的,他是要失败一两次才能从中学习到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他经过失败以后就觉得我既然是这么有魅力的人,我这个魅力有时候要收敛一下,有时候要用不同的方法把它发射出去,不能用在证明自己多么聪明,别人多么的笨,还要用在吸引人才,让属下对他更忠心,更认可等等。这就是从失败中崛起、学习,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教训。另外还有几个就是追寻你心,做你爱做的事情,把每天都当作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用死亡来激励自己,让自己理解,不要没有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你就要离开人世间。
  《南风窗》:您希望年轻的创业者从乔布斯身上学习到些什么?
  李开复:从失败中学习。中国人比较爱面子,有时候失败了也不承认,公司做不成了,还要耗下去,这种事情还是很多的。要敢于面对失败,面对现实,比如Facebook的团购做得不好,做了4个月就被砍掉,承认失败才能学习,否则你的员工,你的客户会怎么想?你放一大堆失败的产品在你的首页上,这不是一件好事。追随心来做事,不要说哪个地方给我的钱多就跑去哪里,这样的话,你只是为了钱来做一些事情,那么你的钱到手以后怎么办,公司上市以后怎么办。所以你还是要做自己喜欢、擅长、加分的事情,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微博提升企业家影响力
  《南风窗》:从乔布斯回到中国,我们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包括您本人、王石、潘石屹等企业家的整体社会影响力不断地往上走,怎么理解这个社会现象?
  李开复:我觉得一部分是微博造成的。因为以前大家了解名人大多是通过媒体,而名人的微博,假设一天10条,一年就有3650句,其间很难隐藏名人真实的一面,这让社会大众更加贴近名人。还有微博上有很多人整天挑剌,比如郭美美、卢美美一大堆,使名人也不敢说假话,比如某人发微博说我曾在苹果做过什么产品,这时万一有苹果产品组说你骗人,那你不就暴露了吗?微博上存在非正式的群众监督机制,让你会更多地说实话,从而人们也更乐于看,更相信你。
  《南风窗》:我们怎么理解这股力量对社会的意义和影响?比如“微博打拐”,很多企业家都参与其中。
  李开复:我觉得这件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做好事的心一直存在,社交媒体让它的用户感觉到一种群众的力量,不管隐约也好,直接也好,人们会慢慢觉得打拐我转发了,我的几个粉丝也转发了,我就贡献了一点小小的力量,这样以后我与大家就是一个群体了,我们有一样的理想。另外,大家还是比较相信半实名制的微博,因为刚才已经说了做假人、假事,一旦被发现,新浪就会把你删除,你便没有粉丝了。
  
  让才华最低门槛地成功
  《南风窗》:听说创新工场有很多世界名牌大学毕业生和国内名牌大学毕业生,多元化的人才结构,这会不会产生一些意外的惊喜?
  李开复:最大的惊喜就是中国创业者的潜力真的是不可低估,过去一般的做法是只挑最顶尖的,然后让其残酷地在野蛮环境中求生、竞争、自生自灭。而我们这边的模式是提供一个学习、成长的环境,中国创业者的经验比起美国创业者而言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弥补这些不足,用一个全方位的平台来帮助他们。过去的工头在某些方面很突出,但是他们不是全才。你问他们法律,他们也只能帮你介绍律师,我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完整的团队,团队中每一个人都是自己领域的专家,最大限度激发创业者的潜力。
  《南风窗》:冯仑说他们那个创业阶段叫做“野蛮生长”,您觉得现在这个阶段用什么样的关键词来概括呢?
  李开复:中国互联网的竞争有时候是非常剧烈的,甚至是野蛮的,但这不代表你不可以找一个最棒的律师,最棒的招聘经理,最棒的谈房租的专家来帮助你。帮完一次以后你就会了嘛,所以我觉得环境有多野蛮跟一个人是否需要帮助是两回事,要解决问题的时候有人帮忙会更容易,没有人帮忙则会走很多弯路。
  当然创新工场不是温室,我带你做一次,下一次你就应该会做了,这是创业者最需要的。在我们的领域里时间就是金钱,所以一个创业者创业时最应重视的其实是两件事,第一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把事情做出来,第二是衡量成功概率有多大,在我们这里做事情的概率和周期一定会减少一半或者说更多,因为创业者的时间不会浪费在谈房租,谈数据中心等。
  《南风窗》:让才华最低门槛地创业成功,让有才华的人不用有那么高的门槛?
  李开复:对啊,就像新东方的作用,假如你是一个很不错的、很有潜力的学生,但英文不是你的强项或者你申请时不知道怎么做推荐信,那么你就去新东方接受指点,然后你就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更好学校的申请,当然成功与否还是要取决于你自己。
  《南风窗》:有没有把微软的导师制引到创新工场?
  李开复: 我们不但引了,而且每一个人可能有10个导师,法律导师,政府关系公关导师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是产品和技术、整个战略方向、产业分析等方面的引导。在创新工场创业者在很多具体的事情上都能得到帮助,比如一个创业公司和日本一个大公司谈判,搞不定,而日本那家公司的总裁跟我认识多年,我们只要见一次面就OK。或者我在微博上发一个这个公司的介绍,他们在某些方面就能获得巨大影响力,有时我们只要花一点点投入就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回报。
  
  发挥自己最具影响力的一面
  《南风窗》:我读过您的书,您说您当初想办大学,结果教育部门不给批,后来就办“我学网”,然后再来到创新工场,是不是还是有一个教育梦在您心中?
  李开复:对啊。人虽然要有很多的梦想,但还要跟自己的天赋和自己在社会上的成就或者说筹码相结合。我跳出去做教育,就像MIT的那个教授跳出来要做PC一样,是做不成的。MIT有一个教授,他说要非洲的每个小孩都能有一个百元以下的电脑,他跳出来做这个事情,最后惨败了。他心是好的,但他没有生产电脑的判断力和能力,同样我作为一个企业家也好,科学家也好,没有创办大学的资源,所以跳得太远反而不好。
  《南风窗》:如果将来创新工场走得更顺利的话,您是否会花更多时间来做公益的事情?
  李开复:我认为我会做自己有影响力的方向,而不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因为每一个人所发挥的不一样,我未来的公益方向还是会跟青年人的教育有关。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自己最有影响力的方面去承担社会责任,比如王石可以在房地产方面做出更多事情,那是他的资源,这样中国才会更好,每一个名人都出来做打拐,那就浪费了,对不对?
  我愿意以身作则,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好每一个作用,做好每件事情,也会投入一定精力在社会责任上面,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有实际效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需要符合自己的背景、能力和天赋,这是一个过程,随着一个企业家年龄的增加,他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社会责任感上面,缓慢退居公司二线。
  
  用行动来说话
   《南风窗》:王石说企业家不仅是拿钱来捐给社会,更重要是将自己的成功经营理念传授给更多的人,这好像是讲给您听的,他说要转换企业家单一的身份?
  李开复:我当然同意了,但传授的过程是因人施教,你不能期望在大讲堂上每个人都能够听得懂。作为一个导师你的水平肯定要比别人高,不懂的地方不能随意乱说。现在中国有一些老板做大了,什么事情都以为自己知道,这是很糟糕的。
  另外,不要使用说教的方式传播理念,比如你把一大批员工叫到这里说今天我来教你们诚信是怎么一回事,一、二、三、四、五、六、七,讲完了,大家也睡着了。你要教大家诚信最好的方式是以身作则,比如我们在筛选项目时,有一些创业者会暗示他偷了一些代码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就决定不再考虑他了。偷了代码,产品或许可以做得更快、更好,但是这样的公司如果成功了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效应呢?他以后的企业文化会是什么样的呢?企业家应该把握住每一次有教育价值的事情,然后根据这个事情把它的理念传达出去,这样大家才能更深切地了解,其实这跟教小孩子是一样的道理。
  《南风窗》:您愿意谈谈您的社会愿景吗?比如台湾高希均教授就提出:“读一流书,做一流人,建一流社会”,这是他的愿景。
  李开复:高教授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但他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人,在这种理想化学者跟实际赚钱派两者之间还是要找一个交集的。你拿高教授的话讲给那些最贪婪的创业者,是不会有效果的,但是你说我们看看那些特别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比如可口可乐、微软,慈善事业使它们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提升,然后它的利润相应得到了很大提高,这样至少他能够听得进去。所以我觉得要用他们能听得懂的、并且能接受的方式去打动他们,如果你单纯讲儒家思想,讲孔子的大爱,那等于是浪费时间。
  《南风窗》:台湾政论家南方朔说,这个时代应该是企业家出来把他的人文社会理想贡献给社会的时代,去帮助社会建立共识。他说台湾现在没有方向感。你觉得大陆有方向感吗?
  李开复:大陆有方向感,方向感就是赚钱,大家都要赚更多的钱,发更多的财,让一些人富起来,这就是大陆的方向感,这个方向感有一定的好处,但也有很大的杀伤力,但确实现在的方向感还是这个样子。
其他文献
这场地震海啸,日本只有天灾,没有人祸,甚至还因人的努力认真,降低了天灾的威力。我们有许多人非常痛恨日本,但痛恨归痛恨,在痛恨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日本的确是个很值得尊敬的对手。    古代的士兵里,希腊的重装步兵,罗马的军团重装战士,以及奥斯曼帝国的禁卫军,都早已成了传奇。但论先后他们都不及中古封建时代的骑士。在那个动乱的黑暗时代,缺乏家世背景的农民,只要有一匹骏马,一副盔甲,一柄长剑,即可奉上
人民想什么?人民满意什么?人民不满意什么?现在的民情、民声、民意、民怨、民诉等等这些问题。如果第一信号的脉搏号不准,能开出对症的药方吗?    法治有度,宽严相济    《南风窗》:处理群体性事件,领导者需要怎样“担当”?  桂维民:在危机面前的担当,首先,需要政治勇气,要对这个事件做好最坏的打算,要把个人的名利、地位,最简单来说就是把“帽子”放在地上,才可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应对它。其次,就是站
声音    为什么领导可以发脾气,群众不能发脾气呢?为什么领导可以骂娘,群众不能骂娘?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与网民开在线交流会时说,公众人物应该正确对待各种不同的意见,甚至是骂我们的意见。  中国的非政府组织(NGO),是政府组织的非政府组织。  ——中华慈善总会前任会长阎明复对特殊国情下非政府组织的解释。     红十字作为一个全社会、全球都认可的慈善机构,也就是它的社会信任度,需要充分利用
电荒提前来袭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电荒来得有点早。4月底至5月以来,夏季用电的高峰期尚未到来,湖南、安徽、浙江、陕西、贵州等多省就出现了大面积的电荒,拉闸限电甚至有波及居民用电的现象。在湖南,限电范围已达到全省电网的1/3,长沙等地居民用电严重受限。  中电联4月28日发布的报告称,今夏用电高峰时段用电缺口可能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中国目前可能面临着继2003年至2004年以来缺电最严重的一
冷眼看世界,常常有心情无法平衡的时候。最近,台湾军火大王单亦诚病逝上海家中,这则新闻就让我心情起伏良久。  20多年前,台湾爆发海军采购弊案,参与该案调查的尹清枫上校被杀害,由于该案始终扑朔迷离,无法侦破,该案主要关系人单亦诚遂于2002年以出国看病为由而到上海定居。由于单亦诚财产高达百亿,因而在此期间他仍过着高档大场面的生活。大陆“也没人敢动他”。而今单亦诚过世,该弊案将更加真相难明,尹清枫命案
你们,还好吗?  你们,还行吗?  这需要请那些依靠自荐投身中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的人来回答,在历时约10年的一个跨度里,数百位参选者先后高调宣布加入县一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而选民的拥戴又使得他们中的极个别脱颖而出。  他们曾被称作“人大代表独立候选人”,他们这种参选实践对传统人大代表产生机制构成微妙反证。在数以十万计的基层人大代表群体中间,相形之下,他们只是沧海一粟。这极容易令人丧失信心,一位基
奥巴马拉拢刚上任的罗塞芙,在皮涅拉就职届满周年之际亲访,并对赞成“反毒军事化”的富内斯表示支持,这些双边关系努力暂时遏止了美拉关系的离心倾向。但其中长期效果堪忧。    奥巴马上台两年多来,对拉美的眷顾甚少,仅在就职不久后的2009年4月访问了邻国墨西哥,接着出席了在邻近委内瑞拉的加勒比海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召开的美洲峰会,其间跟查韦斯握手,并许诺将与拉美构建“平等伙伴关系”,但之后长期没有新
在制造业领域,加工贸易的模式支撑中国走过了多年的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如何从低水平的出口主导转向内需扩大,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一个方向,因此政府和民间不断在讨论如何“出口转内销”的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外需萎缩导致一批中小企业倒闭,更凸显这一命题的重要性,在政府层面,也屡屡提出促进出口转内需的口号,但如同中国本身沉重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样,要改变长期形成的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畸型拉动的
通胀高企、货币紧缩、增长放缓,中国经济的下一步走向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6月11日,曾预测全球金融危机的“末日博士”, 纽约鲁比尼全球经济咨询公司董事长、纽约大学教授努里尔·鲁比尼在新加坡表示,由于过度依赖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而导致产能过剩,中国经济在2013年后将面临“硬着陆”风险。而金融界投资偶像级人物索罗斯随后也抛出“硬着陆”论,他认为中国已经错失了抑制通货膨胀的机会,中
还要天天重申基本的批评权利!    鄢烈山(知名评论家)  读完傅国涌兄的《重建批评之道=》,不禁一声长叹,借句名言表达感受就是“毕竟是书生”,太善良太忠厚了!综观傅文所谓“批评之道”,重点不是在论道而是在论“术”,即讲批评的修辞形态和手法。这种“反求诸己”(批评者)当然可以是一个立论角度,但未免舍本逐末。  事实上,强调批评的“善意”非常危险,这是有惨痛历史教训的。毛泽东讲过“言者无罪,闻者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