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嗜石兴味与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4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一生酷爱怪石 ,包括美石和丑石。对于他来说 ,怪石既是陶冶人格情操的“比德”的对象 ,也是归隐故乡和退避山林的虚拟替代物 ,甚至是人生虚幻不实的见证。苏轼嗜好怪石的兴味与其特有的辩证思维有关 ,“丑好相形”、“反常合道”、“大小相形”、“真妄不二”、“妙观逸想”等观念使他比常人能更多地发现怪石之美。苏轼的嗜石兴味中包含了宋代文人一些共同的审美观念 ,如孤高忌俗的精神追求 ,寓意于物的审美态度 ,尚健好古的审美趣味 ,心存目想的观照方式等等。
其他文献
矿业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古老领域之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矿业的继续深入发展和资本主义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西部地区开始将生态移民作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逐步实施并广泛推行,在理论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至今,有必要对生态移民多年的理论研
作为独立的有效的宪法组成部分 ,宪法序言不仅对宪法正文具有约束力 ,它本身也应具有法律效力。为避免频繁修改 ,写进宪法序言的内容要符合重大、长期、简约、原则的要求 ,要
中国遗产保护中对真实性概念的不同演绎展现了全球与地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过程。从梁思成的"修旧如旧"到《中国准则》,中国在不断学习国际准则的同时,也结合自身的遗产保护历史
魏晋时期 ,中国古典叙事在子史文体中发生了从“纯粹”到“模糊”的转变 :子书中充斥“谰言”“琐语” ,史部大量出现“杂史杂传” ,由此为叙事突破子史走向文学提供了契机 ,
对方兴未艾的乡村文化产业做出深入的理论思考是民族经济研究的新课题。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是一种可以满足多重意义目的的社会发展实践活动。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传统
道家所谓“先天”就是与生俱来和与道俱来的因素,所谓“后天”是人生后派生的东西。人的发育成长的过程就是由先天向后天转化的过程。先天人格就是由先天因素支配人的行为所
目的:评价武汉市武昌区7~18岁学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现状。方法:选取武汉市武昌区共91所中小学7~18岁在学的健康儿童共83 809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 248人,女性38 561人,由
动物文学(主体是动物小说)是当代文学的一个独具艺术魅力并拥有充分自主发展前景的文学门类。动物文学在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建设、少年儿童"精神成人"、"精神补钙"方面发挥着
公益性事业单位承接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充分提升事业单位组织效能,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手段。当前,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出现公共性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