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米除贪官

来源 :故事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贡米
  清朝康熙年间,徐黄府上砀县士子王全征考中进士,官授翰林院侍读,因业绩突出,受到皇上嘉奖。几年后,他衣锦还乡。盖一处宽敞明亮的大宅院,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这是他多年的愿望,如今终于可以实现了。
  当王全征踏上故土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家乡百姓生活依然困苦,讨饭者随处可见。身为朝廷官员,他却无能为力,不由得摇头兴叹。
  王全征回到家中,见过父母,两位老人喜极而泣。因为是村中有史以来职位最高的官,他的到来在村里引起了轰动,乡邻们纷纷到家中道贺,一家人自然十分高兴。傍晚时分,一家人吃过晚饭,王全征拿出全部积蓄交给父亲,要父亲翻新宅院,添置家具,如今做官有了钱,不能让父母日子过得太寒酸。
  父亲收下银子,却没有说房子买家具的事,而是话锋一转:“征儿,为父明白你的一片孝心,可眼下这些银两必须借给乡邻们。你在京城做了官,有了出息,可不能忘了本,当年要不是乡邻们相助,也就没有你如今的前程。”
  “谁家遇到了困难?能用得了这么多银子?”王全征疑惑地问道。父亲叹了口气,缓缓地说道:“征儿,咱这一带的官员一向贪赃枉法,鱼肉百姓。为了升官发财,他们千方百计地巴结朝中官员和皇上,把咱家乡特产黄淮米推上京城作为贡米。有了贡米做幌子,官员盘剥百姓更加肆无忌惮,搞得乡亲们苦不堪言。因他们官官相护,大家敢怒不敢言。两个月前,上砀县发生了洪涝灾害,接着又是大旱,很多百姓家粮食颗粒无收,吃饭都成问题。即便如此,官员们不仅不思救灾,反而逼迫乡亲们上缴贡米,无米上缴者折合银两抵账。拒不上缴者,按抗旨论处。眼看村民们受苦受难,咱们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既然发生灾害,县令为何不上报朝廷救灾?难道府中官员们也都视而不见?灾难之年逼迫百姓缴纳贡米,这不是官逼民反吗?”王全征愤愤不平地说道。父亲见儿子心中窝火,怕他惹出事端,急忙安慰道:“孩子,这事不是你一个翰林该问的,官员们贪污受贿,朝廷早晚會找他们算账;贡米不交,那可是忤逆大罪!有了你这些银两,村民的贡米款就有了着落。困难是暂时的,咬牙挺一挺就过去了。”
  王全征摇摇头说:“这些银子能救得了咱村里的邻居,能救得了全县的百姓吗?您常说‘做官应为百姓造福’,眼下乡亲们正遭受困难,孩儿岂能袖手旁观?”
  见儿子心意已决,父亲沉默了半晌,开口说道:“这事你怎么管?虽说你是朝中官员,可在利益面前,他们却不可能听从你的意见,弄不好会让你身陷囹圄的。”
  “既然问题出在贡米上,孩儿就恳求县令上报灾情,免除贡米,为乡亲们留条活路。这样做不会触及他们的官位,他们能够接受的。为了乡亲们,就是刀山油锅,我也要试一试!”王全征义无反顾地说道。
  斗法
  第二天一早,王全征就去了县衙。县令见到王全征,甚是吃惊,知道他是京官,自然不敢怠慢,那热情劲儿就别提了。一番客套之后,王全征说明来意,县令沉吟了半天,皱着眉头说道:“大人有所不知,敝县受灾,下官也多次向上反应,央求知府大人减免贡米,可知府大人却以受灾轻微,地方要为朝廷分忧解难为由不同意。官大一级压死人,下官不敢忤逆知府大人的意愿,只好催逼百姓。”他说话时眼珠咕噜噜转个不停,看得出有些心虚。
  “身为父母官,不能只迎合上级官员的意愿,不去关心百姓的死活。百姓受了灾,没有饭吃,哪里还能缴得起贡米?如果县令大人执意逼迫他们,他们就会反抗,一旦出现民变,大人如何向朝廷交代?贡米虽然是皇命,可皇上圣明,不会不顾忌百姓的苦难和社稷的安稳。既然大人说是知府大人不同意减免贡米,那本官就去州府看看,向知府大人求个情。”王全征知道他为了推卸责任,故意把责任推给上司,于是半是劝诫半是吓唬地说道。
  县令一听王全征要去州府,马上慌了神,急忙拦住他说:“此事哪里能劳烦大人?下官明日再去一次州府,向知府大人禀报,请求减免贡米。请大人回去静候佳音。”王全征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县令说多则5天,少则3日。
  5天后,王全征再次来到县衙,县令大人却不在。一问,衙役说是去州府未回。王全征心里清楚,不是县令未回,而是他故意拖时间,不愿面见,以逃避自己的责问。看来,他已经和州府官员串通一气,不会减免贡米了。果真如此的话,王全征还真没办法,毕竟他只是个翰林,手中没有实权,过问不了地方政务,即使写封奏折上报皇上,没有证据,又牵扯到贡米,皇上不一定会当回事。就是派人来查,但官官相护,有可能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能不了了之,到头来受苦受难的还是家乡的百姓。
  县令胆小,必须从他身上着手,如能让他手书一封奏折上报朝廷,减免贡米之事就有可能成功。打定主意后,王全征故意告诉衙役说,如若县令大人明天还不能回来,他就写封奏折上报朝廷,让皇上派人调查灾情。
  果然不出王全征所料,当天下午,县令就派人来传话,说他从州府回来了。王全征见到县令,问起贡米之事。县令语气明显硬了许多,他说知府大人有令,任何人都无权减免贡米之事,除非有皇上的圣旨。最后竟然警告王全征,不要干预地方政事,否则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王全征的计划落空了,看来劝诫官员们减免贡米,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回到家里,他闷闷不乐。父亲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后,劝他放手。
  巧计
  眼睁睁地看着乡亲们受苦,王全征心有不甘,既然不能硬碰硬,那就再想别的办法。经过一夜的辗转反侧后,他还真就想出了一条妙计。
  第二天,王全征把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直摇头,说这样做太冒险,损失钱财事小,惹下杀身之祸事大。王全征铁了心为乡邻造福,劝了父亲半天,父亲才勉强地点了头。
  3天之后,王全征又去了县衙。县令本不想见他,可他告诉衙役,说他有办法3日之内就能收缴齐贡米。县令正为贡米事发愁,于是便跟他见了面。
  县令问王全征有什么好办法?王全征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他贡米收缴了多少?县令如实相告:“刚刚有一半。”王全征呵呵一笑说:“剩下的贡米不要再催缴了,由本官一个人出!”县令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失声叫道:“真的?”“当然是真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县令大人如若不信,本官这就跟大人签字画押!”王全征一字一顿地说道。   “你不会玩什么花招吧?”县令半信半疑地问道。“大人如果不相信,本官就不多说了。告辞!”说完,王全征起身就往外走。县令急忙拦住他,满脸讨好地说道:“侍读大人莫生气!下官怎能不信呢?只不过见不到另一半贡米,下官心里不踏实。”王全征满脸不屑地说道:“一半贡米,不过区区1万两银子,你怀疑本官出不起这些钱?”说完便从怀里掏出一张1万两银票。
  “哪里,哪里。”县令看到眼里,乐在心头,知道王全征这样的京官个个都是财神爷,哪里还敢不恭?满脸笑容地喏喏着。王全征见县令上了钩,于是话锋一转:“县令大人,本官出一半贡米,但有一个条件,不知大人能否答应?”
  县令问什么条件?王全征说,过几天他就要回京复命,押送贡米进京的事必须由他来负责。1万两银子买一个立功机会,县令沉吟了半天,最后才算点了头。贡米的事早已让他焦头烂额,送上门来的好事岂能错过?虽然王全征是押送人,可主要功劳还是他这个县令的。
  银子变成贡米后,王全征押着米车去了京城。令人费解的是,赶车的人中多半都是体态畸形、五官丑陋的人。
  九九重阳节那天,贡米车队进了北京城,他们路过紫禁城旁时,恰好皇上正在城楼上登高望远。皇上看到这奇特的一幕,就让太监传旨,宣王全征觐见。王全征心中暗喜,他苦心经营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
  皇上见到王全征,问车里装的是什么?王全征如实相告。皇上大奇,问:“押车的人中为何有这么多歪嘴斜眼、跛足驼背之人?”王全征从容地答道:“皇上有所不知,这是他们长期吃黄淮米导致的结果。虽然这米味香爽口,可臣怕受影响,从来不吃。让臣想不明白的是,这样的米怎么能成为朝廷的贡米呢?”
  皇上听后,勃然大怒,并让太监传旨,再也不要黄淮府的贡米。王全征被任命为巡抚,彻查贡米一事。这正是王全征要达到的目的。他马不停蹄地带着贡米回到家乡,但并没有卖掉贡米,去当铺赎回皇上赏赐的玉佩,而是把贡米全部赈了灾。在他全力侦破下,黄淮府官员贪污案很快就东窗事发了。
  王全征巧计除贪官的事传遍了徐黄府的大街小巷。不过,他却高兴不起来,回京复命前,他为自己安排好了后事。
  皇上给贪官们定了罪,不仅没找王全征的麻烦,还给他升了官。后来他才知道,皇上知道真相后,感念于他的一片忠心,沒有追究他的责任。
  (图:萝卜)
其他文献
集团公司财务处的老处长最近要退休。  说起这个财务处的处长职位,那可是个肥缺。肥在哪儿呢?举个例子来说吧,集团公司每年10多亿元的原材料支出,就凭处长说了算,这原材料款怎么支付,先付给谁,后付给谁,是转账还是给现金,哪天能支出,就看处长如何“调配”了。你也许会说,只要老总签了字,那财务处就得付款。这话是事实,但人家财务处长说了,最近公司资金困难,倒不过来,暂缓几天吧,你就得等着。怎么等,那就看你会
期刊
这是民国十九年的夏天,西北地区旱情正紧。杨国瑞所在的村子也未能幸免。好在他是个猎户,靠着一身捕鱼打猎的本事,勉强维持住了他与妹妹的温饱。  妹妹名叫阿秀,那年正好19岁。兄妹俩相依为命,日子虽清苦,但还算苦中有乐。  那天晚上,邻居家的平二叔来国瑞家吃饭。酒过三巡,平二叔问国瑞道:“国瑞,最近村里在传一件事你听说了吗?”  “什么事啊?”国瑞问。  平二叔道:“听说今年大旱,是树神发威,顺便给村里
期刊
林业局工作人员微信圈搞了一个发红包接力活动,规定谁手气最差谁发红包。几轮下来,林中得了6次运气王,没发过一次红包。反过来,倒是新来的史局长连续几次运气最差。林中乐不可支地对老婆钟玉炫耀,说今年抢红包兆头好,运气肯定不错。老婆偏偏挖苦他,说他当了5年主任科员,连个副科长也没混上,狗屎运!林中的情绪一下跌到了冰点。他与朋友杜进财喝酒时说起了这回事。杜进财眨眨眼睛,建议他和新来的局长搞好关系,说:“自从
期刊
小美是个年轻母亲,和丈夫离异后,8岁的女儿甜甜归了她。甜甜上小学二年级了,每天接送她上下学,是小美的必修课。早晨,为了赶时间,她得早早把甜甜送学校,虽然很辛苦,但她不怕。唯一让她感到为难的是,甜甜放学时,她还没到下班时间,不得不每天跟领导请假,时间一长,严重影响了工作,领导对她很不满意。    万般愁绪之际,小美突然想到了母亲。一番深思熟虑后,她艰难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她当然不是让母亲来接送甜甜,母
期刊
洼里村村北有一条河沟,之所以叫河沟,是因为这条河沟很窄,只有二十几米宽。但河沟里的水很深很湍急。村里及附近村庄的村民要到镇上去,都得绕行六七里地的路程,很不方便。    这天早晨,林山早起来闲逛,不知不觉逛到了这条河沟旁。他望着河沟湍急的水流,脑海里突然蹦出个念头:“我为啥不在这里造个桥,收个过路费……”  这念头让林山着实高兴了一番。林山知道,现如今,许多人根本就不在乎那3块5块的钱,倘若自己在
期刊
改革开放后,孙大贵跑到城里包工程,用钱铺平了致富路,几年下来成了三乡八村知名的“孙大款”。  如果孙大贵从此改改吝啬的本性,拿出点钱为村里、家里做些好事,倒也不会招来暴死山林的横祸。但是本性难移,他是越有钱越抠门,做的那些事连他老伴儿都看不下去,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事出有因。孙大贵有个哥哥叫孙大富,与弟弟相反,家里窮得连房子都卖了,在山上盖了间破草房凑合着住。不是孙大富不努力,是病老婆把他拖
期刊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她蹒跚着回到家的时候,已经8点半了。她6点半出门,用两个小时去买一包盐,似乎怎么也说不过去。我铁青着一张脸,她肯定又站着看人家打麻将了,反正这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她老了,反应慢,没人和她打了,她就看,回来反复回味。砌“长城”也真是个好游戏,不说玩的人,连看的人也能这样沉迷其中,确实魅力无穷。  盐到底也没买回来,我们都沉默无语,吃着一盘黑黑的只有酱油没有盐的炒豆芽。她几次想缓和气
期刊
青春是8月的盛夏。海边灼热的太阳光和翻腾的浪花一起,叫嚣着毫不退让的狂欢岁月。  每个人都拥有青春。它或许在你经常迎接琥珀色阳光的靠窗座位,你悄悄地看着在球场挥洒汗水的清秀少年,眉里眼里都是星辰,纸笔和课本被安静地遗忘,可是四处都是粉色的泡泡。  它或许在你晶莹的汗水中慢慢蒸发,时光经过你的时候也许慢下了脚步,握着拳头为你加油。你的目光在试题中打转,你的欢乐在梦想中欢腾笑语,你的脚步在清晨的怀抱中
期刊
小周村一共有四大姓:李、王、周、江。小周村的来历,就因为最早来此定居的是一位人称小周的打铁师傅。虽然小周来得早,他家的人丁却不兴旺,至今他们祖孙三代也没多少人口,远不及后来的三大姓香火旺盛。小周初来时,有一算命的先生跟他说:“你其实命中没有子嗣。如果你修炼得好,也是一脉单传。”    小周听了算命先生的话后,大吃一惊,心里暗想:真让他说对了。我们老周家已经三代单传了,到我这代,难道还要绝户不成? 
期刊
我家原是大陆善城一带小有名气的大户,新中国成立前夕,我的爷爷陆宝贵卖掉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携家带口,来到了宝岛台湾。不久,爷爷用从大陆带来的钱,投资办起了陆仕实业公司。在爷爷的悉心经营管理之下,公司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爷爷喜不自禁。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一股浓烈的思乡之情,也一次又一次地袭进爷爷的心头。“一定要回故乡看看!”爷爷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故乡,尤其是年老之后,这种思念之情更是刻骨铭心、魂牵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