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管交叉新文科人才培养研究——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is_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文科建设是面向科技融合的时代发展诉求,是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的主要路径。培养既精通“法律”又深谙“管理”的法管交叉人才是新文科建设的内容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工科优势高校,其多年积累的文科大类培养机制、多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多家科研智库基地均为“法管交叉”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建设基础平台和人才培养支撑。在法管交叉人才培养举措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挥工科优势,强化科技融合、加大跨界整合、聚焦课程思政,建立了适应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法管交叉新文科大类培养模式,培养成效显著,为国家输送了大量急需人才。
其他文献
仪式是具有特殊符号象征意义的人类程序体系,它从宗教中抽离,成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直至融入班级场域。本研究以班级社会学为依据,审视班级场域中的仪式教育。首先,论证了班级作为场域存在的适切性,分析了仪式进入班级场域并成为一种教育方式的必然性;其次,总结班级仪式教育的特殊表征;再次,将班级仪式教育类型分为正式仪式活动与非正式仪式化表现;最后,论述了班级仪式教育的应然功能。选择H县九年一贯制学校为调研地点
岩土工程勘察是各项建设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它能够为开展工程设计以及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岩溶是一种不良地质,岩溶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岩面起伏较大,地下水径流强。溶(土)洞及溶槽、溶沟发育会带来塌陷风险,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在岩溶发育地区进行工程建设会给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及适宜性造成不利影响,也会给后续的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因此,勘察单位要在勘察过程中采用可靠的勘察方法和探测技术来掌握岩
黄秋葵是一种著名的药用和食用植物,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和保健功效,多糖是其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本研究以新鲜黄秋葵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相分离技术联合硫酸铵沉淀法(硫酸铵质量分数:50%)制备得到果胶多糖(OPS-50),评价其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果胶多糖OPS-50主要由有限的线性半乳糖醛酸(HG)作为主链骨架和丰富的鼠李半乳糖醛酸(RG-I)结构域作为侧链所构
受儒家教育思想影响,中国商人社会地位较低。晚清广东商人实力增强,为提高社会地位,他们通过商籍、捐纳捐输等方式与儒家教育传统进行对抗;同时,广东商人经商不忘儒业,通过亲自或鼓励子弟攻读、捐献租田、推动学校管理商业化及增进与士绅官交流等方式,加强与传统教育的融合。从岭南文化的特点及文化资本的作用分析了晚清广东商人与传统教育的对抗与融合关系。
<正>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至关重要的内容,而模拟法庭则是实施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模拟法庭顾名思义就是指由教师或学生自发组织,利用相关案例模拟真实审判过程的一项法治实践活动。通常会由学生扮演审判人员、原告、被告、公诉人以及诉讼代理人等角色,并严格按照真实审判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及判决。模拟法庭的引入,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法治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逐渐感知、理解、深化法律知识,加强法
期刊
新法科作为新文科的子学科,均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重任,呈现跨学科与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特点,学科之间的壁垒逐步被打破,这就需要加快创新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之下,作为一种新型且备受高等学校广泛关注的案例教学法如何更好地促进新法科的发展值得深入探究。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经验性的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它与法学这门学科的实践性特征紧密相关。作为法学教育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之一,案例教学法应遵循理论、规则联系实际,法律知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互相沟通的一种形式,它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是一种教学基本技能,精彩的提问能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问也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突出重点,巧克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四方平定巾棱角分明且各平面近呈四方形,后分衩处缝有两根系带用以调节适应头围大小,是明代的典型首服之一。根据时代变化其高低、佩戴方式、质料等均有变化,且与其他首服和主服的搭配也有一定范式。四方平定巾产生之初因具有四方平定的政治寓意而被推广,并成为明代士人儒生的标志,明代中晚期受社会风尚的影响产生了僭越奢汰等情况,至清代其成为怀念故国的标志,既是明代士庶首服审美的代表亦是社会变迁的缩影。
案例式教学方法在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大力推行。作者总结在党校干训教育中运用法学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实践,提出了对法学案例式教学方法的粗浅认识。
民商法教学内容较为艰涩,课程体系庞杂,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民商法教学活动已经无法满足法学教学需求,而模拟法庭教学模式为民商法教学提供了全新路径。通过在课堂上模拟法庭审判的全过程,帮助大学生直观了解庭审细节,利用所学的民商法知识完成法庭审判工作,在此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效融合,显著提高民商法教学效率,为提升大学生法律综合素养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基于此,分析了模拟法庭教学模式优势,探讨了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