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十年来,高职教育在教学改革与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果,尤其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对高职的快速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但目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之处,约束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高层次“双师型”的教师培养,探索出更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师培养模式。文章结合中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的改革与建设,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土建施工类;“双师型”;培养模式
近些年来,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其中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应当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而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双师型”的教师培养。湖南省某职业院校拥有“省级土建施工类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工程技术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本文以此探索了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一、确定师资的培养目标
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优良的教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擅长发现并解决建筑产业的关键技术,提高专业技能竞争力,引领土建施工类专业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高层次“双师型”教师。
二、建立“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
针对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项目,建立“高校、行业(企业)与政府”三位一體的协同合作委员会,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同参与专业教育教学、专业建设,共同进行专业应用技术研发,实现 “人才共育、过程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
1.以“协同合作委员会”为平台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合作体制
由湖南省建筑行业专家、建筑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指导中心专家、土建施工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组成协同合作委员会,形成“高校理事会宏观引领方向、协同合作委员会协调运作项目、专业教师团队具体执行项目”的合作体制。定期召开教师培养工作委员会会议,研究职业教育特点和建筑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参照职业教育教师整体水平制订培养方案,进行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调整,确保教师培养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调整。
2. 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
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优化整合教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培养、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积极利用培训基地优质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发挥协同合作委员会职能和功能,根据职业院校教师培养需要,逐步建设培养规划建设组、 培训基地建设组、组织教学团队组、教师培养评价组等,建立稳定可靠的长期合作网络,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三、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模式
1.改革培训学员报名方式,针对性选拔培训学员
在职业院校教师培养报名中,采用院校推荐与培训基地资格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审核环节主要考察学员的专业特长、职业教育理念和创新潜质,以及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拔对职业教育有贡献的优秀学员。
2.实施导师制,探索个性化教学的模式
参与高层次“双师型”培养的学员,双向选择一位培训基地教师和行业(企业)高级工程师为导师,每一位导师至多选择两位学员。导师指导学员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和专业技术学习。实现学员教研教改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
3.改革教学组织方式,突出因材施教
导师根据学员职业教育研究和专业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学员的特长和潜质,在保证教师培养中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导师可以为学员制订相应的培训课程学习计划和课题研究计划。
4.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课堂工地化”的教学方式
导师和学员之间积极交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优秀学员可以在培训基地的课堂上课,同导师一起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另外,通过企业导师的引导学习,不断丰富专业水平,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
5.依托培训基地和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培养学员的自主实践能力
导师对学员尽可能地提供专业学习和课题研究的资源,支持学员开展研究工作。积极开发现实和虚拟教学技术,应用推广“课程、实践和网络结合的学习平台”,形成创新型、智慧型教育的特色。为学员制订自主学习措施,协助学员建立一门优质课程网络资源。
6.支持学员积极参与专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开阔学员的国际视野
支持和鼓励学员参加专业教学交流和专业知识学习培训,每年参加专业建设研讨会不少于2次,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研究的交流合作能力。
7.培养教师教育技术信息化能力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慕课)MOOC的建设,完善教师个人空间建设,推动教师在专业建设和改革工作中提高教育技术信息化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学院提出重点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遴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有创新意识的专业教学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
1.建设高层次“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团队
对于教学团队学院实行高校、(企业)双方管理体制, 形成分工明确、有机协调的管理模式。教学团队制订明确的建设内容和发展目标,团队负责人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团队成员,学院对团队的建设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保证教学团队运行管理顺畅,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实现规划发展目标。
2.提供有力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培养计划
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出国进修学习等手段,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在岗位聘任、教学名师遴选方面,向教学团队成员倾斜,培育更多团队成员成为学术带头人、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不断促进团队师资水平整体提高。
3.搭建发展平台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有利的政策空间对团队极为重要。学院为教学团队提供充足的教学条件和继续教育学习深造的机会,使团队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建设中,为学院培育更多高质量的高层次“双师型”教师人才。
4.制定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
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探索,根据学院教师培养的规律和趋势,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一系列开放、动态的规章制度,不断吸收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方法。通过目标激励和过程监控等措施,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智慧和创造力,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训教师团队在学院教师评教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团队内部成员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制度,为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
通过实施土建施工类专业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培训基地培养出国家级教学名师和省级教学名师。依托“学院省级示范工程”,重点建设共享共用的示范性建筑工程实践教学基地,要不断完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具有培养职业院校高层次“双师型”教师的优秀师资培训基地。
参考文献:
[1]于永芳,刘常青,徐兴林.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2).
[2]王丽霞,刘金华,成玉莲.高职院校行业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4).
[3]李金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职业教育;土建施工类;“双师型”;培养模式
近些年来,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其中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应当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而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双师型”的教师培养。湖南省某职业院校拥有“省级土建施工类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认证培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工程技术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本文以此探索了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一、确定师资的培养目标
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培养一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优良的教师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擅长发现并解决建筑产业的关键技术,提高专业技能竞争力,引领土建施工类专业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高层次“双师型”教师。
二、建立“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
针对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项目,建立“高校、行业(企业)与政府”三位一體的协同合作委员会,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同参与专业教育教学、专业建设,共同进行专业应用技术研发,实现 “人才共育、过程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
1.以“协同合作委员会”为平台建立了“三位一体”的合作体制
由湖南省建筑行业专家、建筑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指导中心专家、土建施工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组成协同合作委员会,形成“高校理事会宏观引领方向、协同合作委员会协调运作项目、专业教师团队具体执行项目”的合作体制。定期召开教师培养工作委员会会议,研究职业教育特点和建筑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参照职业教育教师整体水平制订培养方案,进行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调整,确保教师培养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调整。
2. 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
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优化整合教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培养、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积极利用培训基地优质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发挥协同合作委员会职能和功能,根据职业院校教师培养需要,逐步建设培养规划建设组、 培训基地建设组、组织教学团队组、教师培养评价组等,建立稳定可靠的长期合作网络,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三、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模式
1.改革培训学员报名方式,针对性选拔培训学员
在职业院校教师培养报名中,采用院校推荐与培训基地资格审核相结合的原则,审核环节主要考察学员的专业特长、职业教育理念和创新潜质,以及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拔对职业教育有贡献的优秀学员。
2.实施导师制,探索个性化教学的模式
参与高层次“双师型”培养的学员,双向选择一位培训基地教师和行业(企业)高级工程师为导师,每一位导师至多选择两位学员。导师指导学员开展职业教育研究和专业技术学习。实现学员教研教改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
3.改革教学组织方式,突出因材施教
导师根据学员职业教育研究和专业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学员的特长和潜质,在保证教师培养中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导师可以为学员制订相应的培训课程学习计划和课题研究计划。
4.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课堂工地化”的教学方式
导师和学员之间积极交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优秀学员可以在培训基地的课堂上课,同导师一起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另外,通过企业导师的引导学习,不断丰富专业水平,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
5.依托培训基地和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培养学员的自主实践能力
导师对学员尽可能地提供专业学习和课题研究的资源,支持学员开展研究工作。积极开发现实和虚拟教学技术,应用推广“课程、实践和网络结合的学习平台”,形成创新型、智慧型教育的特色。为学员制订自主学习措施,协助学员建立一门优质课程网络资源。
6.支持学员积极参与专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开阔学员的国际视野
支持和鼓励学员参加专业教学交流和专业知识学习培训,每年参加专业建设研讨会不少于2次,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教师参与职业教育研究的交流合作能力。
7.培养教师教育技术信息化能力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慕课)MOOC的建设,完善教师个人空间建设,推动教师在专业建设和改革工作中提高教育技术信息化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学院提出重点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遴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有创新意识的专业教学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为教学团队的健康发展营造具有竞争性的政策环境。
1.建设高层次“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团队
对于教学团队学院实行高校、(企业)双方管理体制, 形成分工明确、有机协调的管理模式。教学团队制订明确的建设内容和发展目标,团队负责人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团队成员,学院对团队的建设进行跟踪检查和监督,保证教学团队运行管理顺畅,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实现规划发展目标。
2.提供有力的人才引进机制和培养计划
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高校进修、出国进修学习等手段,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在岗位聘任、教学名师遴选方面,向教学团队成员倾斜,培育更多团队成员成为学术带头人、教学骨干和科研骨干,不断促进团队师资水平整体提高。
3.搭建发展平台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有利的政策空间对团队极为重要。学院为教学团队提供充足的教学条件和继续教育学习深造的机会,使团队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建设中,为学院培育更多高质量的高层次“双师型”教师人才。
4.制定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
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探索,根据学院教师培养的规律和趋势,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一系列开放、动态的规章制度,不断吸收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新方法。通过目标激励和过程监控等措施,强化团队带头人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智慧和创造力,形成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训教师团队在学院教师评教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团队内部成员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制度,为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机制。
通过实施土建施工类专业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训项目,培训基地培养出国家级教学名师和省级教学名师。依托“学院省级示范工程”,重点建设共享共用的示范性建筑工程实践教学基地,要不断完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具有培养职业院校高层次“双师型”教师的优秀师资培训基地。
参考文献:
[1]于永芳,刘常青,徐兴林.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2).
[2]王丽霞,刘金华,成玉莲.高职院校行业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4).
[3]李金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