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 树突状细胞细胞株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h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细胞,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成为免疫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由于生存期短和难以大量的扩增等原因,限制了其抗原提呈功能及表达的表面分子的深入研究。为提供合理的研究材料,目前国外已成功的培养出大量增殖的树突状细胞株,本文综述了已建立的树突状细胞株并介绍了其主要培养方法和特性。
其他文献
期刊
AC133抗原是继CD34之后又一重要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表面标志,并且可能是更优于CD34的原始细胞标志,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有关AC133抗原结构、表达、功能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已
近几年来随着SAG(SAG)、SAG-MHCⅡ和SAG-TCR三维空间结构的确定,在SAG免疫识别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综述了细菌性SAG空间结构的共同特点,SAG与MHCⅡα链和β链相互作用形式的多样性,锌在SAG结构和功能中的关键作用,并探讨了SAG TCR Vβ特异性的结构基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神经节苷脂是一类细胞膜上的糖鞘脂类化合物,其伸展于胞膜表面的糖基具有免疫原性抗原决定簇,能够诱发IgM抗体反应。由于其在多种神经外胚层起源的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因此可作为肿瘤疫苗的靶分子。各种经过加工、处理的神经节苷脂肿瘤疫苗的免疫原性明显增强,诱导产生IgM及IgG。经多种动物模型及临床实验证明,其抗体产生的水平和持续时间与肿瘤患者的顸后明显相关,因此在肿瘤生物治疗上是一很有前景的研究目标。
自然杀伤细胞是抗肿瘤和抗病毒感染细胞,其介导的自然细胞毒效应主要依赖于表面众多的膜受体和膜分子接受刺激,通过Ca(2+)的信号传导作用而产生。这些膜受体和膜分子作用强度不一,缺乏典型的传导细胞毒信号的膜受体,但它们功能多样,作用协调,有效地调控了NK细胞功能的发挥。
病毒成功地感染宿主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逃逸免疫监视的机制。由于免疫细胞在抗病毒感染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逃逸免疫细胞杀伤的机制也就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仅就病毒逃逸CTL细胞、NK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杀伤的机制进行简要阐述。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是机体重要的天然免疫防御分子,其血清水平主要受结构基因点突变的影响和启动子区多态性的调控。本文简介其启动子区基因结构、多态性及生物学意义。
天然免疫系统的诱导性防御机制是由一系列模式识别受体对病原体的识别所启动的。这类受体识别一或几大组病原体所共有的分子模式,不但可发现入侵病原体的存在,而且能够识别其类
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可由免疫细胞及非免疫细胞分泌,近来研究证实在大多数肥胖啮龄动物模型中脂肪组织中的TNF α表达增加。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TNF α与葡萄糖代谢及脂代谢关系密切,并且在胰岛素信号转导、葡萄糖转运和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发挥作用。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