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静待花开

来源 :求学·教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gong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教师通过提出招聘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借助古人名言,明确化难为易的探究方向,遵照学生的意愿从最简单的数据开始探究,是学生经历解题方法多样性到最优化的思维过程。本课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解题方案,深化了对“一分为三”思想方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一分为三”地解决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猜测、画图、表演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经历从多样性到最优化的思维过程。
  (3)情感与态度: 享受自主探究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招聘难题
  1.出示相片,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大人物(手指马云的相片),他是谁呢?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生:马云,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
  生:马云,创造淘宝网的……
  师:有一次,阿里巴巴集团在招聘员工时出了这样一道题:
  2.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多媒体呈现问题)81个乒乓球中,有一个稍重,如果用没有法码的天平称,至少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到这个稍重的乒乓球?
  【评析】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结合五年级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挑战的年龄特点,创设阿里巴巴集团招聘员工的教学情境,提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找次品问题,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也为后面在教学中渗透“化难为易”的思想方法埋下伏笔。
  二、自主探究,寻求解题策略
  (一)理解题意,尝试解题
  1.理解题意
  师:从81个球中找什么?
  生:1个稍重的乒乓球。
  师:在众多产品中有一些不合格,比如比标准质量稍重或稍轻的产品,我们称之为次品。
  师:用什么工具找?(多媒体出示天平,并演示用没有砝码的天平称球时平衡与不平衡的状态)
  师随机提问:天平两边平衡说明什么?不平衡说明什么?
  2.揭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找次品”的方法。
  3.尝试解题
  师:要从81个球中找出一个稍重的球,你认为称几次可以找到?请同学们把答案写在纸上,准备汇报。
  生1:80次。
  生2:40次,两个两个来称。
  生3:1次,如果运气好,第一次就拿到稍重的球。
  师:有同学认为如果运气好称1次就可以找到稍重的球,你们同意吗?
  生:不同意,为保证找出次品应该从运气最坏的角度考虑。
  (二)确定方向 自主探究
  1.借用名言,明确探究方向
  師:看来要从81个球中保证找到一个稍重的球不容易,“81个”数量太大研究起来有难度,我们该怎么办呢?
  师:老师想起古代教育家老子的一句名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多媒体出示)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碰到难度大的事,从容易的做起。
  师:从古人的话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这道题中“81”数量太大,研究起来有困难,我们可以先拿数量少的球来研究“找次品”的方法,找到方法之后再解决这个数量大的题目。
  【评析】名言指引,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技能相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一些数学思考方法尤为重要。这里借用古代教育家老子的名言引导学生想到解决难题应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明确了探究方向。
  2.合作交流,探究解题方法
  师:受古人的启示我们就从最简单的数量开始研究吧。从多少个乒乓球开始研究呢?
  生:2个。
  问题(1):2个球中有一个次品(质量稍重),几次可以找到呢?
  师:可以用身体演示或者画图的方法展示自己找次品的方法。
  生:一次(摊开双手模仿天平的样子)。天平哪边下沉,哪边就是次品。
  教师板书图示(略)。
  问题(2):3个球中有一个次品(质量稍重),几次可以找到?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方法。交流结束后学生上讲台演示找次品的方法。
  生: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各放一个球,如果平衡了,那么次品是第3个球;如果不平衡,那么稍重的就是下沉那边的那一个。
  (教师板书图示)
  师:这位同学用“如果……那么……”描述了找次品的过程,同时配上他模仿用天平找次品的动作,思路清晰,非常形象。
  师质疑:为什么2个球要称一次,3个球也只要称一次呢?
  师:在找次品时,我们不但可以用天平称,还可以通过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来思考次品在哪里。
  问题(3):4个球中有一个次品(质量稍重),几次可以找到?
  生:可以把球2个、2个分开来,称一次就知道次品在下沉的那边,接下来把含次品的2个分别放入天平左右两边,再称一次,下沉的那边就是次品。
  师:前面我们都是用画图的方式来记录找次品的方法,随着研究数量的增加,感觉画图有点麻烦,是不是还有更简便的方式来记录找次品的过程呢?用数字表示:
  4个(2,2)→2(1,1) 2次
  4个(1,1,1,1) 2次
  【评析】自主探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依照学生的意愿从2个待测物品开始探究找次品的方法,让学生尝试用身体模拟天平(或者画图)等方法,演示找次品的过程,知道下沉的那边是稍重的次品。探究从3个待测物品中找次品的方法:3个待测物品,只要把2个放到天平上称,如果平衡了,那么次品是第3个球;如果不平衡,那么稍重的就是下沉那边的那一个。无论平衡与否,都能准确地找出其中的次品。这是解决“找次品”问题的基本模型。在此设置小组合作交流环节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与同学交流夯实这一思想基础。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肯定并强调学生用到的关键词“如果……那么……”“接下来……”来帮助更多的学生运用这些关联词有序地表达找次品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   问题(4):5个球中有一个次品(质量稍重),几次可以找到?
  问题(5):6个球中有一个次品(质量稍重),几次可以找到?
  问题(6):8个球中有一个次品(质量稍重),几次可以找到?
  8个(4,4)→4(2,2)→2(1,1) 3次
  8个(2,2,2,2)→2(1,1) 3次
  8个(2、2、4)→不平衡2(1,1)
  →平衡4(2,2)→2(1,1) 3次
  问题(7):9个球中有一个次品(质量稍重),几次可以找到?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写一写,小组交流讨论,集体汇报。教师板书。
  9(1,1,1,1,1,1,1,1,1) 4次
  9(2,2,2,2,1) → 2(1,1) 3次
  9(4,4,1)→4(2,2)→2(1,1)3次
  9(3,3,3)→3(1,1,1) 2次
  9(2,2,5)→平衡2(1,1)
  →不平衡5(2,2,1)→2(1,1) 3次
  师:比较上面几种分法,哪种分法所需称的次数最少?
  生:(3,3,3)的分法所需称的次数最少。
  师:刚才那位同学是怎么称的?(让更多的学生复述过程,争取让大家都理解这种分法)
  生:把9个待测物品分成(3,3,3),天平两边各放3个,如果平衡,次品就在第3份里;如果不平衡,次品就在下沉的一份里,接下来再按前面的方法把含次品的“3”分成(1,1,1),再称一次。一共称两次就可以找出次品。
  师:看来称的次数跟分法有很大的关系。
  【评析】由于这几次活动数量变化的梯度小,学生顺利地发现多种找次品的方案。在此,教师没有急于优化最佳方案,而是放手让学生继续探究,直到研究从9个待测物品中找次品时,学生发现把9个待测物品分成(3,3,3)去称,只要称两次就可找到次品,所需称的次数最少。初步感知所称次数与分法有关系。
  3.比较分析,优化解题策略
  师质疑(指黑板上的板书):为什么从9个球中找次品只要称两次,而从8个球中找次品却要称3次呢?
  师:从8个球中找次品会不会还有更好的称法?
  生:8个球分成(3,3,2),先在天平两边各放3个,平衡则说明次品在“2”里;不平衡则说明次品在下沉的“3”里,接下来把含次品的“2”或“3”再称一次就能找出次品。
  师板书:
  8(3,3,2)→平衡2(1,1) 2次
  →不平衡3(1,1,1) 2次
  师(板书):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从8个、9个球中找次品的各种称法,把待测物品分成几份所需次数最少?
  生:3份。
  师:为什么分成3份所需次数会更少呢?
  生: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称1次就知道次品在哪1份里,再称1次就能找出次品。
  师追问:把9个分为(2,2,5)这样的3份也能称两次就找出次品吗?为什么这样分要3次?
  生:“5”这一份数量太多。
  师继续追问:分成怎样的3份才不会使某1份的数量太多呢?
  生:平均分。
  师继续追问:像“8”,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怎么分好呢?
  生:为了不使某一份数量特别多,不能平均分的要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相差“1”。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用天平找次品时怎样分所需称的次数最少。
  生:用天平找次品,把所称物品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时,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相差“1”,所需称的次数最少。
  【评析】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经历从多样性到最优化的思维过程。教师通过质疑、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分法的优缺点,最终在众多方案中优化出最佳方案,理解了为什么要“一分为三”的道理。三、应用策略,解决招聘难题
  师:通过“化难为易”的方法我们总结了从众多物品中找到一个次品的最佳策略,你能应用这种策略解决马云公司的招聘题吗?(课件出示课始的招聘题)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81(27,27,27)→27(9,9,9)→9(3,3,3)→3(1,1,1) 4次
  2.拓展延伸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243个球中有一個次品(质量稍重),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到次品呢?
  四、总结反思,感悟学习方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碰到难题时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找出规律之后再解决难题。
  师:“找次品”的最优方案是什么?
  生:把所称物品平均分成3份,不能平均分时,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相差“1”,所需称的次数最少。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这个最优方案的?
  生:我们是从最小的数量开始研究,发现了很多不同的称法,当研究到9个待测物品时,发现称的次数与分法有关系,再通过比较不同分法的优缺点,找到了这个最优方案。
  【评析】及时反思,总结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一分为三”的解题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总结探究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起着统摄全局和凝心聚力的引领作用。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调查分析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探究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的多维路径,有利于中学生更加深入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深
期刊
摘 要: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必然有物理学科本身的课堂教学特点,为此本文提出培育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更提倡“物理味”课堂,根据辩证关系说明了什么是“物理味”课堂,并通过案例分析了坚持以实验为基础,坚持以思维为中心,坚持以情感为纽带的“物理味”课堂方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提倡;“物理味”课堂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
期刊
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北京市规划课题“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数学实验教学研究”负责人,参与多项国家级、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及高精尖项目外聘专家;国培计划主讲教师;参与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及教参第十七册编写工作;《中考数学专项练习》《中考数学实战演练》主编;多篇论文及课例荣获国家级、市级一等奖;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学数学》《中小学数
期刊
摘 要:本文对2018年全国卷Ⅱ文科数学第21题进行了试题分析、解法探究和解题反思,旨在掌握这类试题的解题策略和了解命题规律.  关键词:高考试题;解法探究;放缩法;命题规律  一、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道传统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和零点问题.试题以含参数的函数问题为载体,既考查学生的等价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函数方程及不等式思想,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由浅入深,对计算难度、思维
期刊
摘 要:文章对2018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理科第16题进行了多解法研究,探究了題目函数的几何意义,挖掘了命题背景,总结了一些教学思考.  关键词:函数;最值问题;素养  一、真题呈现  题目: (2018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Ⅰ理科第16题)已知函数f(x)=2sin x+sin 2x,则f(x)的最小值是 .  评析:本题以三角函数为背景,以函数的最值问题为设问,题干短小简洁,意在考查周期性、对称性、导
期刊
眾所周知,双曲线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双曲线虚半轴长b,由这一性质出发,在教学中我们又发现一条双曲线的新性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而且在解题应用中很是得心应手.  一、性质
期刊
一、 正确认识高考功能,理解对教学的引领作用 高考经历了不断改革逐渐明确了其功能:立德树人,选拔人才,引领教学。从哪些方面引领教学?如何引领?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引领”以便在教学和复习备考过程中体现,符合引领精神,适应改革要求,这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高考的新评价体系的建立,各学科《考试大纲》的颁布,高考命题的指导理念的转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对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原课标中“文化意识”的内涵提到一个新高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阅读是语言学习中输入的重要途径,本文尝试以一节九年级的课外阅读课课例分析为例,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方案到课后评价与反思等方面,分享在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意识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课设计的经验与启发。  关键词:文化意识;初中英语;阅读课;设计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
期刊
继2014年上海、浙江,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之后,2018年,湖南、湖北等14个省市将落实“新高考”政策。“新高考”,“新”在哪里?  2018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答记者问时说:“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居于龙头地位。”这告诉我们,“新高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选课走班”和高考科目“3+3”的问题,党和国家试图以“新高考”为杠杆撬动教育领域的综合
期刊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纯熟的手法和冷静的笔调,将“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小事剪裁在一起,表达了作者的反思与救赎的情感。作为经典名篇,《老王》自被选入初中和高中教材以来,就有不少关于该文本的深刻解读和经典课例。但纵观下来,无论是关于二人交往还是文末主旨的理解,大多数都是停留在老王与“我”之间存在着明显隔阂,或是认为“我”并没有平等对待老王这样的理解层面,即使是对于“愧怍”的解读,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