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记忆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ta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片废墟
  
  来的时候,只料想它换了新颜,即便与记忆有所差池,也在准备当中。未曾料想的是只遥遥一瞥,它就如同尚未讲完便突然画上了句号的神秘话语一样深深将我击中,唐突、残缺得令人难受。在无任何回旋余地的境地里,我的情感同它一般,残破如一片废墟。
  十四年来,它如同鬼魅一般,紧缠着我的梦境,驱之不散。
  十四年以来,它缠绵如情人,反复复制着我的记忆,在任何回忆的段落里,都可见它的踪迹。
  它是我的出生地,我成长的家园,我童年噩梦与幻想的发源地,是我无数次出现在文学作品当中可以喻之为原乡、梦境与孕育的神秘所在。而今,它竟然在我毫无防备之下,消失于一片废墟之中。
  残破的围墙、锈迹斑驳的铁门、遍地的残砖断瓦和土坯、茅草丛生的院落……它的猝不及防让我积蓄的情感来不及倾诉便彻底流产,它离去的绝决令我顿时失语,再没有任何申辩的能力和倾诉的欲望。
  
  记忆碎片之游戏
  
  记忆中,在县城西北角的山脚下,一片平坦的高地里三家单位如孪生姐妹一样相依相傍,它们分别是党校、农机站和良种场。它们之间亲密而简单的关系使得彼此间只有一堵低矮的围墙或是一扇单薄的铁门阻隔,党校依着农机站,农机站套着良种场。然而,那堵低矮的围墙和单薄的铁门注定是锁不住我们孩子的天性的,非但如此,为了节省时间,使两地距离变得更短,我们经常随便提提胯便从这个单位跨到那个单位了。看着眼前骤然变换的风景,我们惊异于“魔术”的神奇。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没有芭比娃娃、变形金刚、没有电动小摩托和碰碰车,更没有迪士尼乐园和电脑,可是我们有使不完的精力和时间,我们要玩、要游戏,这是任何困难年代都无法磨灭的孩子天性。
  没有,我们就来变。捡到的玻璃珠,泥地里挖个洞就可以弹珠子;差不多大小的石子,手背上一颠就可以抓子玩;一根旧毛线手指头一翻便是“翻股”;树上折下来的树丫杈皮筋一绑就可以打鸟;捡到的破轮胎皮转着圈细细剪下来就可以跳绳;沟边捡来的电池盖搞头更大,蓝色最少见,给它派个将军,黑色师长,红色士兵,咦里哇啦乱派一气,高高一撂猛砸下来,十几双眼睛就盯着散落一地的电池盖,正面是赢了的子,可以捡起来,玩家还有机会对着反面的电池盖尽力“呸”一下以赢取更多的“子”,因为“呸”那一下子,我们便形象地给这个游戏叫作玩“呸”。往往一轮下来,每个小伙伴都是灰头土脸,口干舌燥,却是不亦乐乎得很。
  三毛在《拾荒梦》里详尽描写过幼时捡东西的乐趣,每次看都哑然失笑,让人兴奋不已。其实,在物资匮乏年代的孩子,谁没有怀揣过一个美丽的拾荒梦呢?
  现在的孩子根本无法想象当年垃圾场对我们那一代孩子的诱惑。一个破旧的塑料发夹、半面镜子、几张亮晶晶的糖纸……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捡到一分或两分的一个硬币,在灿烂的太阳光下,这些东西无一例外都闪烁着灼灼的光芒,吸引着孩童贪婪的目光。当然,那个年代诸如塑料袋、卫生纸之类的白色垃圾也是极少见的,有的只是正反面都密密麻麻写满算满的小楷本、算术本的残张断片。除了我,其他孩子是不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而我,总是饶有兴味地将它们捡拼起来,独自猜度这字出自谁的笔下?这个句子造得如何?这篇无头无尾的作文作得怎样?接下来他会怎么作?这其中细细玩味的奥妙,只能独自体味。就如同当初在垃圾场撅着屁股翻找半天的独特感受,也是与人分享不来的。我们当然不满足于这些。我们希望生活是流动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就需要寻觅,不断开拓疆场。
  良种场的篮球场——说是篮球场,却从来没有见过篮球架。现在想来,那块特意用水泥打出来的硬化地叫做打谷场似乎更确切一些。闲话少说,在篮球场上追人、摸瞎子、跳班等游戏玩腻了以后,我们提提胯翻过围墙,一晃身来到农机站的地盘。农机站最引人关注的时常紧闭着的大铁门,我们十几个小伙伴,时常一窝蜂地顺着铁门一个劲往上攀爬。至今回想起来我仍然惊异于我们当初的胆量:两三个女孩、七八个男孩,最小的六、七岁,最大的也不过十来岁,竟然敢翻过那扇高达三、四米的单薄铁门。说它单薄,是因为门两边的卡榫似乎只是随意钻在了墙墩上,好像随意地和人勾着一个小指头。它的随意性使人缺乏安全感。但这些,又有什么可怕的呢?我们争先恐后地向上攀爬着,脚踩在铁门的铬花缝隙里,紧、疼,这使得我们必须不停地换脚。于是,越往上,铁门越不停地晃荡,我们像是行驶在风口浪尖小船上的水手,心里即便怕得要死也要拼命装出无所谓的模样。
  说到胆量,不可不提的还有农机站那排空空如也的楼房——实际上,到如今我也不知道那排房间是用来做什么的。当然不是用来住人的,人住的宿舍在它的对面,这我记得很清楚,它应该与“办公”之类的内容有关,但记忆里它似乎总是紧闭着房门,从玻璃窗望进去好像也没什么内容——也或许是,我的记忆出现了问题。人总是固执地强调自己记忆的可靠,孰不知,很多时候最不可靠的就是自己的记忆。我要说的是这排房子的二楼。二楼是一个宽阔的天台,一半有低矮的围栏。我们感兴趣的是没有围栏的另一半,那一半的水泥地面被雨水濡湿、浸泡、冲刷,又被太阳反复暴晒,于是,它呈现出黑、白、灰三种丰富而沧桑的肌理。在靠边的位置,它灰白的肌肤像是承受不住时光的折磨一样撕裂开来,可以看得见它诸如筋骨血肉一样的钢筋混泥土。只是,它欲断未断,以固定的姿式每天定格在那里。现在想来,那个年代就是那样奇怪,那样危险的建筑既不马上拆除也不设立警示牌,最大的安全保障就是临出门玩时大人含混不清的一句叮嘱:别到天台玩,那楼要塌了!
  当然,这绝对是一句被当作耳边风的话,没有谁会在意它。受伤?死亡?这是些什么东西?我们从未认识过它们。无知者无畏。谁都知道是无所不知,也就无所畏惧。我想,还可以将它理解成因为无知,所以什么都不怕。正因为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放松,使我能够深入和探索,甚至幸运地进入过非常玄妙的空间,我想,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财富。
  我不是讲鬼故事。我欣赏霍金,向往虫洞,相信三度空间,希望窥探到时间与空间不可言说的秘密。那是一个微雨的黄昏,正在篮球场上玩得忘形的我被妈妈喊回交待一件事,具体什么事已无痕迹留于脑海。奇怪的是前后只不过一分钟左右的时间,等我再跑回篮球场早已不见伙伴们的踪迹,只隐约可辨一墙之隔的农机站有他们的声音。
  我按捺住心中的狂喜,翻身过墙。料想他们一定又是在玩“过天河”的游戏。那道撕裂的天台裂缝,我们将它称为“天河”,有胆量跃过天河的人往往会赢来一片叹服的叫好声,当年的我是唯一一个敢跃过天河的女孩。穿过一条长满万年青的小过道,我从高大的缅桂花树缝隙看到了小伙伴们的身影,我加紧脚步跑上楼梯,爬上二楼天台。可是,紧接着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天台空无一人,寂静得有些可怕。但我更强烈的一种感觉是有什么东西一直在牵引着我向它奔去。的确,我穿过有围栏的天台,来到那条大裂缝前轻轻坐下了,细雨仍在洒,绵、密,舔舐着我的每一寸肌肤,我如被催眠般闭上了眼睛。我感觉天台在慢慢下沉,有种穿越时空隧道的眩晕,奇怪的是我不但不害怕,还生怕睁开眼这一切都会消失。在不断下沉中,我似乎又听到了伙伴们嬉戏的声音,开始声音是遥远而模糊的,渐渐地,声音犹如在耳畔了,只是这时竟真的睁不开眼了,情急中,肩头猛被人拍了一下,我惊得跳起来,猛然睁开眼,不可思议的一幕又出现了,小伙伴们在我身旁笑翻一地,都说我刚才闭目“打坐”的模样真是笑死人。我以为他们刚才故意躲藏起来逗我,可一问,竟都回答他们一直在天台上玩呀,可能是玩得太投入了,没注意我什么时候上来。看他们一个个不像撒谎的样子,我真懵了,心里惊异真是见鬼了。
  只是我并不害怕,相反更加有一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这以后我经常在微雨的黄昏独自爬上天台,我时常在天台一坐就是个把小时,看天台前那一片孤独的小树林——我已记不清它们是什么树,只觉得它们每一株的姿态都是孤独而严肃的。其中有一棵的一根枝条仍长长地吊在地面,像骨折的人或动物的臂膀。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吊在上面飞翔的身影。有一次我不知怎么松开了它的臂膀,沉入了大地的怀抱。那种疼痛并不尖锐,而像是一口气堵在了肋骨里直逼心脏,撑疼得像要爆炸。我动不了也不敢动,生平头一次,我觉得自己离死亡是那么近。
  尽管我一次又一次地在天台寻觅,那种奇特的情景和感受却再没出现过。而那条天台断裂带,也终于在一个狂风暴雨肆虐的深夜轰然坍塌。
  幼时无法解开的谜题不要妄想在成长以后就能找到答案,但至少可以有一个解释。以后迷上了科教频道,有一期“百科探密”讲了一个惊马槽的故事,说是阴雨天赶马经过那个地方马儿总是惊慌失措、止步不前。后来科学人员用科学仪器测出凡到阴雨天那个地方总会响起兵马厮杀之声,后又探寻到那地方在金戈铁马的年代曾有过一场非常著名的战争,而那山上一种具有现代录音功能的磁石将它的声音记录了下来,每到天气、时间都吻合的场景之下总会反复播放。这么说,那地方应是一个磁场。如此说来,当年的天台断裂带,是否也是一个玄妙的磁场呢?以后这样玄妙的离奇遭遇我又经历过几次,留在以后的文章里再讲。当然,我一再强调人的记忆兴许是最不可靠的东西。
  
  记忆碎片之等待无止境
  
  良种场大门外是一条终日弥漫着尘土的土路,蜿蜒通向县城。土路两旁是上百亩成片的试验田,四季里变幻着不同的色彩。蚕豆开花结荚的季节,我们吮吸豆花上的蜜汁,剥青蚕豆当零食,在揉皱的豆叶上吮出一个薄如蝉翼的泡,“啪嗒”一声让它在手掌里“爆炸”;收毛豆的季节,我们从家里“转移”来一只小铝锅,田埂边垒个土灶煮咸水毛豆吃;挖洋芋的季节,我们在田埂上挖个洞埋上洋芋,上面烧火,就可以吃到又面又香的烧洋芋;遍地金黄油菜花绽放的时节,我们兴奋地在花海间乱跑,满怀的爱和喜悦恨不能跟全世界分享。
  只有萧条的冬日我们无事可做。季节滞郁了一切,时间如固态般难于流动。及目所视,褐红色的冻土底下有希望和等待在蛰伏,一如我那干渴和迫不及待的内心。我只能在大门外土路一旁的那些长条石上打发一天又一天孤寂而漫长的时光。我躺在长条石上晒太阳,在堆得横七竖八的长条石缝隙间寻找一切能引起我关注的事物,有各种奇怪的昆虫不断伸出触角四处触探,有黄色和蓝色不知名的野花在角落里悄然美丽,在我晒太阳或寻觅的同时,一声声单调而有韵律的凿石声不绝于耳。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当时的他也不过二十来岁吧,居然甘于一刀刀将时光凿进了石缝里。所有事情都是需要时间来滋养的,石头“吃饱”了时间,于是,长成了它需要的姿态,有一对对威武的石狮子、一个个拱顶刻花纹的墓门,一块块整洁的墓碑。只是,墓碑干干净净,没有凿上一个字。我一天天好奇地等待,我期望他能在墓碑上凿上点什么,譬如我在房背后后山坟场上看到的诸如“妣考”、“严父、慈母、爱妻之墓”之类的东西。可是,一天天过去了,墓碑并没有显示出它个体的身份,它们一一都缄默着,最后被凿碑人抛在了身后,直到有一天,一辆东风车卸下新的石材,将这批打造好的墓碑装上车子拉走,我才幡然醒悟,其实这些墓碑和我一样,它们也在等待、在蛰伏,眼下它们将被拉到一个诸如门市的地方继续等待,等待生命的泯灭,等待它们的主人刻上名字将它们领走。和它们不同的是,它们等待的是死人,我等待的是活人,是希望,而不是泯灭。我永远等待着县城方向的土路尽头突然冒出一个或一群陌生人,他们都朝良种场这个方向走来,他们最好是走亲戚的俏皮人物,活泼、开朗,能带来一些闻所未闻的奇闻佚事。即便不是这样,他们就是补锅磨刀换谷花的小贩也是好的。能见到新面孔是我最迫切的需要。
  只是,这样的愿望极少能实现,好多次这些人远远地来,却没拐进通往良种场的小路,而是直直地顺着大路走向了通往前面村子的方向,他们不知道我内心里一遍遍的祈祷,看不到我眼里跌落的希望。我颓然坐在长条石上,目送着这些陌生人走远,孤寂、寥落得无所适从。
  孤独是人生的惯常形态。多少个凝滞而孤寂的冬日,我与墓碑相伴,将时光抵押在了通往县城的土路,望眼欲穿,期待着一个又一个未知突然出现。我不喜欢在这条预示变数的路上看到熟人,因为熟人代表着定数,定数满足不了我探求的欲望。只有变数,只有未知,流动,跳跃,才能带给我永远新鲜的感觉。
  一九九七年,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我们举家搬回了相隔七、八公里的小镇曲硐,此后我再没机会回来看一看。而时间一晃就到了现在。
  当年百亩连片的试验田如今已被成片的大棚蔬菜园和景观树园所取代,而当年小河边那个贫穷的小村子,也早已是一幢幢漂亮的西式洋楼耸立。唯一能寻到些许痕迹的是良种场那一段围起来的院墙,院墙还是当初的土基墙,憨厚、实在,院墙外那一段百米左右的煤渣路早已不见踪迹,只是我似乎仍能听到院墙里嗡嗡缭绕的机器声,闻到酸溜溜的酒糟味。那原是良种场的一个酒厂,巨型甑子成天释放着蒸汽,蒸熟的玉米未加酒曲前叫“酒饭”,我们经常一把把抓着当零食吃,加了酒曲发酵滤干了酒后的叫酒糟。酒糟人不能吃,只能喂牛马畜牲,听说能催膘。那时候,我们鼻腔、口腔里甚至每根汗毛里飘散的都是这种酸溜溜的气息,这种气息让我有一种家的归属感。
  只是,那样惬意的时光,已经永远停留在以前了。其实,时间是有生死的,发生过了,它就永远停在那里了。流动的永远是事物。
  残破的围墙、锈迹斑驳的铁门、遍地的残砖断瓦、茅草丛生的院落……正值大年初二,我们一家三口身穿喜庆的大红色衣服,在一片残破的废墟面前,显得是那么地突兀。
  正午的阳光当空照耀,眼前的一切是平静而真实的。只是,它不再是我熟悉的模样。举目四望,农机站那幢当年我搞不清楚用来做什么的空荡楼房并没有被拆除,遥想它残缺着一个角在风雨中撑了那么多年真让人感慨万千。在最边的一扇门上,依稀可辨几个“某某移民安置点”的字样,如此说来,这幢小楼,以及这三个单位的任何一间楼房,每一个角落,或许都已经更换过一茬又一茬不同的主人,只不过我看到的是静止的状态,流动的状态永远在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看到的只是结果,却很少能看到整个过程,但并不代表过程就不存在。因为过程是精致而具体的,需要付出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感受。于是,我看到了大院里忙碌的世俗场景,陌生的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只是,这一切都离我遥远起来,我不得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审视、观望和感受,尽管这一切,要接受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不过,结局却是注定的。
  每一段时间里,都有不同或相似的过程在每一个地方同时发生,它们也许是你心底最柔软最舍不得让人碰触的地方,只是,你却不能时刻守候着、见证着。你不得不接受的是,过程过后,它所留给你的物质形态,以及透过形态它已被改变的个性与品格。我不知道,下一次去探视那地方会变成什么模样,不过,不管它怎样改变似乎都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来过,验证过它在我心底。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改变,包括时间和空间。这就已经足够了。
  责任编辑 杨泽文
其他文献
自义来:1936年出生,家住弥渡县苴力镇苴力上村,从小受家庭影响与弥渡花灯文化熏陶,终生痴迷于花灯表演;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对弥渡县的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作出了突出贡献。一生演出、编导了多部花灯戏剧、曲调,荣获多次奖励。1981年12月赴京出席全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表彰大会,并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1985年被大理州文化局表彰为农村文化艺
期刊
缅甸“点灯节”    一年一度,在缅甸东枝,女孩子们都会手擎纸灯庆祝“点灯节”。缅甸传统节日之一的“点灯节”,标志着斋月结束与雨季即将过去。届时,人们张灯结彩,用点点灯光庆祝节日的到来,祈祷幸福与安康。  ——据新华社报道    一    穿越战乱造成的死寂  穿越部族争斗设置的荆棘  从古老缅寺游出的莲灯  沿着缅甸女孩子提灯的素手  一路欢笑——笑声浇绿了沿途的植物  缓缓流来  流成清澈透亮
期刊
公元618年,中华大地进入李氏唐朝时代,“安史之乱”后渐趋衰败,于公元907年后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大唐刚立国的第一年,就释放因反叛而遭前代隋朝镇压并“没为奴”的爨氏,开始经略云南地区。在唐朝的经略及云南地方势力的图存图强较量中,“唐封首领大将军建宁国王张乐进求”,因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梁建方击松外蛮、下其部落七十二所,遣使往西洱河(《旧唐书·本纪》、《唐会要·卷九八·昆弥国》的社会大势及地
期刊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人的死亡总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自然死亡似乎顺理成章,因疾病、灾难等引起的非正常死亡则往往让人难以接受,因而谁也不会在自己好好活着的时候,去考虑什么时候赴那个死亡之约。而事实上,死亡离我们却一点都不遥远。  死亡给我最早的印象,是我10岁时外公的忽然离去。那是我第一次目睹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在一瞬间消失,知道了人的死亡是不可逆转的……我的外公死于癌症。和大多数癌症病人一样,外公在癌症
期刊
四月的天空湛蓝得忧伤  一尘不染的蓝天上倒映着起伏的群山  在云南,山峦可以是流淌的羊群  山峦还可以是红土地喘息的乳房    就在这片云南的山地上  树树梨花在毫无节制地啜饮着天空的蔚蓝  山有多高,梨花就有多高  河流有多远,梨花就有多远    “我要是能变成一树梨花该多好!”  绕过梨花的白,你幽幽地说  “你看那些身姿绰约的火焰  正一朵一朵展开洁白的舞蹈  挪着细碎的脚步占领你内心的高地
期刊
一把小小的海琴  五色纹路  沉静如弦    蓝色的精灵蛰伏弦上  呼吸声隐隐  激荡如雷    用目光轻轻弹奏  一片海魂  澎湃再现     夜歌    夕阳一声叹息  将我反锁在一间黑屋子  那重重的关门声  带出几道血色霞光    繁星点点  把对光明的祭文  缀满天幕    夜海沉沉  不惜用心血编织美梦  一星一点  擦亮那乌黑的穹庐    穹庐如茧啊  待光明之喙将其啄破  索性一把
期刊
我没去过的地方有很多很多  但我不悲伤,我相信  随着我年岁的增长,这些地方  会渐渐少下去。我用它们  装饰我的梦,涂抹我的现实之伤  那些我从没去过的地方  没有遭到破坏,没有被肢解  都很干净纯洁,都温暖明亮  就算只是一粒草籽地  也能听到小鸟掠过的翅膀声  心里装着很多没有去过的地方  这些地方是有福的  我是有福的  责任编辑 张乃光
期刊
我来到清晨的■江  峡谷风吹拂着岸柳  看着长满生机的柳树  我的心也抽出了几芽嫩绿  鸟儿叽叽喳喳地叮嘱  不要错过春天的祝福  那早晨的江风  捎来浪花的心愿  每一朵细浪  都给世界带来清凉  风亲吻着每一缕柳絮  风亲吻着每一朵浪花  带着爱的温柔  不管柳絮是随风而去  还是逐浪远行  都会带着风的情意    我多想抓住风的裙裾  给它深情的一吻  沘江的浪哦  峡谷的风哦  都依偎在朝
期刊
五月是一本绿封皮的书  行走其中 就是  一枚阔叶的书签     五月的开篇用草色为序  五月的尾声莺语袅绕  五月无完整的故事?   五月 只有抒情     还没来得及温情  轻柔的柳就在你耳鬓厮磨  毫无心理准备  娇艳的花就在你身边浓妆盛彩  五月的情节就这样猝然打开    五月的文字是雨的清新  洗去身上所有的负重  五月的诗行是垅  有罗敷女翩然而过     在五月  有一轻衣薄衫的少年
期刊
月光下的干草    松软,洁净,暗含清香  是月光下的干草  堆放在露水打湿的柴门旁  今夜,月光微寒  它们是牛马上好的食料    夜很深,青草的梦中  我的母亲已经安睡  不要触动她青草般的梦  今夜,月光下的干草  是梦游的孩子一生的口粮  它们的名字叫秋虫    风是我的盘缠和衣衫  我要翻过最后一座山梁  重新回到干草的故乡  哦,夜行人,不要把萤火  误作是远方的灯盏    风赶着大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