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里糊涂养鹿 三年都没赚钱

来源 :创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ibo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鹿三年却未见赚钱,45岁的杨清芬很困惑,为什么自己就是赚不到钱?整个重庆市内,养梅花鹿的屈指可数,专卖梅花鹿肉的餐馆几乎为零,竞争对手几乎没有,然而不仅自己养了三年的梅花鹿找不到地方销,而且为了销售梅花鹿专门开的餐馆生意也不温不火,耗了三年的精力,投下的成本不仅没有收回,开出来的餐馆也仅能维持。
  
  稀里糊涂成了农场主
  
  2002年,在水泥厂做会计的杨清芬和在钟表厂担任技术工作的丈夫双双下岗,拿着下岗结算的2万多块钱,夫妻俩开始自己创业,为电视台信息转化器生产配套产品,小厂生意一直不错。2005年在一次业务洽谈中,一个朋友告诉杨清芬,养梅花鹿,生个小崽子就能卖5000元,利润相当可观。于是她拿出前期创业挣下的20多万块钱,以5000块钱一头的市场价,买下30头幼鹿,并在青木关的山上包下10多亩土地,杨清芬就这么稀里糊涂成了农场主,养起了梅花鹿。
  
  鹿子难销被迫开餐馆
  
  梅花鹿养了快一年,看着小鹿变大鹿,大鹿生小鹿,杨清芬才发现自己当初想得太天真,这几十头梅花鹿怎么销还成了个大难题,而此时梅花鹿的幼鹿整只价格已经跌至2000元左右。一头梅花鹿的养殖成本大致在4000元左右,净重80斤,鹿茸、鹿鞭、鹿血都可以卖钱,杨清芬感觉还是有利润可赚。这个时候,凤鸣山中学对面一个二楼的餐馆转手,每月租金5000元,在没有任何规划,没有进行任何市场考察,没有任何经营店铺生意经验的情况下,杨清芬拿下这个200多平方米的场子,做起了餐饮生意。
  
  开店两年从未满场
  
   没有任何开店经验让杨清芬深感恼火。自2006年开业,店里面生意一直不好,就十来个台,莫说翻台,打白板是常有的事情。而鹿肉属于季节性食品,每年还有4~5个月关门歇业,更是拖不走。
  更让杨清芬想不通的是,去年每锅138元,每斤98元的鹿肉汤锅因为价格高没有人前来消费,随后降成每锅78元,每斤也仅60多元,但是上门的客人依旧屈指可数,而且就算回头客带人前来用餐,人家都觉得鹿肉是大补,生怕“服不住”,每天的营业额也就500~600块钱,仅靠着向熟客出售鹿血酒赚点钱。
  
  自我解剖:错在进入陌生领域
  
  杨清芬现在正在尝试通过改变经营方向等方法促销自己的鹿肉汤锅。现在她开始在农场里饲养土鸡、土鸭以便夏日经营芋儿鸡等特色菜。同时,为了宣传,她在报纸上开始刊登题花广告,第一个题花广告就让杨清芬尝到了甜头,“登了一天,第二天晚上就有人排队吃”,杨清芬表示自己现在正在努力观察其他餐饮店的经营方式,表示将另外寻找门面,换个口岸再发展,自己这才“刚入门”。
  回忆过去,杨清芬不无感慨地形容自己,没有方向“瞎忙了好几年”。不过她表示,她自己一直在总结。首先就是餐馆的位置,当初开店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周边的消费力,更没有意识到平层和二楼对开餐馆的差异。第二就是不懂得宣传,餐馆位置偏,又没有宣传过,根本没有人知道。第三就是自己的不专业,“人家的招牌一眼就能知道餐馆的名字,我的招牌只能看到鹿,不仔细看根本不知道我的餐馆叫什么名字”。
  
  专家点评
  最大问题:没主动规划
  对于杨清芬的创业经历,重庆社会科学院企业研究所所长王秀模进行了解析。
  王秀模说,很多创业者都是受环境所迫而被动创业,因此在创业的过程中缺乏主动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过得去”就可以,对创业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阶段性问题没有处理的准备,导致自身在遇到问题时,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被动处理问题,而往往没有让问题得到完美的解决。
  杨清芬的创业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下岗了,所以养鹿,鹿没处销了,所以开餐馆,餐馆生意不好了,就搭售鹿血酒,虽然每一个环节看似都找到了破解之道,然而因为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全面的规划,所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是最完美的,导致问题得不到完全解决,从而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跨行业学习很重要。创业需要注意三个必须做好的事情,那就是前期市场调查、技术的掌握,销售渠道的畅通。
  
   编后:
  梅花鹿养殖、梅花鹿酒楼在重庆市很难找到几家,一个生手,进入了一个没有对手的行业,没有学习的对象,所以迟迟找不到方向。但另一方面,对于生手创业来说,恶劣的生存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实际上很多企业都是在高手林立、竞争惨烈的市场中杀出来一条血路,最终成为知名品牌的。
  随着政府出台各项政策对农村加大投入,养殖将成为新一轮投资热点。从事养殖要选择适合大众消费的品种,结合科学立体养殖,将是很好的赚钱门路。
其他文献
近期河北邢台笑天科技公司接到大量读者来电来信,咨询有关防水产品的代理和技术转让事宜,现就将读者关心多的问题答复如下:  一、你们公司产品和别的公司防水抗渗产品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防水抗渗产品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了,不可能只有一种产品就可以"包治百病",有一些技术推广单位大力宣传什么抗渗晶、防水宝,说是任何渗漏问题都可以解决,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因为你面临的问题可以说是千奇百怪,所以需要
期刊
一群人吵吵嚷嚷地找到天帝,请他挑选谁才是创业者:他们中有的人有钱,有的人有房,有的人有地,有的人有技术,有的人会忽悠能将稻草说成黄金,有的人能干活一天能挑200担水上山浇麦……  天帝剥夺了所有人的财产,让他们饿了三天之后再公平地分给每个人1万元钱。得到钱的人有的下馆子,有的开馆子。再重复一次,仍然是有人下馆子有人开馆子,而且下馆子的还是下馆子,开馆子的还是开馆子。三次之后,天帝挑选出来的创业者是
期刊
这两年的中国餐饮投资界因为一道美食的出现而倍添精彩,它就是广东特色美食——“布拉肠”。经过广州双食记公司的精心运作,这道具有70年历史的南粤传统小吃不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还在迅速风靡全国的过程中日臻成熟为小本创业的经典项目,成功实现了品种、设备和服务的全面升级,从而引发了一轮高过一轮的投资热潮。     一跳:品种升级利润翻番    肠粉又叫卷粉、拉肠、布拉肠,是广东美食的鲜明代表。对于地道的
期刊
店主小档案:谷巨龙,黑龙江哈尔滨人,33岁,2008年10月加盟家天下创意家居馆,正式营业三个月,目前生意稳定,月收入8000-1万元。    2008年10月,在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做业务代理已经五年的谷巨龙决定自己创业。一是因为医疗器械行业竞争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薄,很难有所突破和发展;二是因为老替别人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谷巨龙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赞同和支持,俩人分析了自身创业的一些因素后,对创业达
期刊
店主小档案:刘发国,53岁,今年3月转行从事餐饮开卤菜店,前期投资4万元,月利1万元。    2009年3月8日,一股诱人的香味飘散在重庆北培区歇马镇的农贸市场,细心的人们发现这香味是从一家新开的卤菜店里飘出来的,店门口还有好些年轻人端着切好的卤菜,热情地邀请每位路过的人免费品尝,小朋友们还能得到一个印有“随手香”LOGO的气球。卤菜店前排起了长队,一天之内几乎歇马镇上的所有居民都知道了这个“随手
期刊
"家有万贯,不如开个小店"。打工多年,许多人手上都有一笔小钱,开家小店,是许多创业者的小小梦想。一个小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与付出,便可成为一家人的生计所系。更何况,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变,即便是一个街头小店,最后也有可能发展成为大企业当上大老板。  1995年,曾勇用摆摊积攒的资金在长沙黄兴路上开了一家水晶玉石店,实现了他拥有一间店面的梦想。十多年后,他的"水晶坊"开遍了全国,拥有上千家连锁加盟店
期刊
经济的不景气影响了许多行业的发展,但饮食行业却是例外,不但没有在经济萧条中消退,反而有了百分之二十的增长,这恰恰证明"民以食为天"这条公理。   现在人们对创业很谨慎,投资大的、有风险的,人们轻易不敢涉足了。在这种情况下初创业者最稳妥的还是做饮食。   沧州南皮的兰振清,退休后一直想找个事干,但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做成。去年十月他看到"吮指香"的介绍后,很感兴趣,马上与李师傅进行了沟通。当他听到李师
期刊
店主档案:周新立,武汉人,41岁。2009年3月3日投资5000元开小店,经营数码原子屏产品,一个月收回投资。     和许多创业者一样,周新立开店创业是迫于生活的无奈。今年41岁的周新立,之前一直在武汉市新州区物资局上班, 1999年,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物资局倒闭,无班可上的周新立开始了打工生涯,奔波多年下来,也仅仅只能拮据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想要靠打工改变人生终究不是办法,周新立决定自已创业来
期刊
店主小档案:山东滨州胡佳铭,2008年11月加盟“爱心视必康”公司。 5个月治疗患者60人,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为众多家庭带去了快乐,自己也赢利丰厚。     38岁的胡佳铭在青岛开一个头花、发卡的小饰品店。店开在学校附近,生意虽然一直不错,但有一些积累的他,还在寻找有更大发展空间的项目。  邻店是“青岛爱心视必康”的加盟店,生意很好,来往的人都是家长带了孩子来治疗近视弱视的。胡佳铭对此店格外留心,
期刊
卖辣椒的人,恐怕都会经常碰到这样一个众所周知又非常经典的问题,那就是不断会有买主问:“你这辣椒辣吗?”不好回答。答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怕辣的,会立马走人。答不辣吧,也许买辣椒的人是个喜吃辣的,生意还是不成。当然,解决的办法也是众所周知并且非常经典的,那就是将辣椒分成两堆,吃辣的与不吃辣的各选所需,这是书上说的。   我有一天没事,就站在一个卖辣椒妇女的三轮车旁,看她怎么解决这个二律背反难题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