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初探

来源 :中外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quan33071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是落实中央“住有所居”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当前,中国城镇住房快速市场化,房价的持续增长使得广大城镇贫困群体无法满足实际购房需求。广大城镇贫困群体面对居住权的严重受损,社会资源配置不公以及社会参与程度的降低等问题。这对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亟须找到加快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对策建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现状
  随着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城镇贫困群体买不起房的现象越来越明显。2007年《社会蓝皮书》主编李培林认为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20%的收入最高人口与最低收入者,收入差距达到18倍左右,而且这种差距正在向纵深发展。而在城镇居民的消费中,住房占相当大的比重,这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政府就开始在住房领域进行市场化改革,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提高住房资源的分配效率,以更好地满足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经历了住房保障改革探索、起步、全面改革和改革深入发展等阶段。如今,中央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和《经济试用住房管理办法》等文件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协调发展。各地各级政府都相应地采取了加大城镇贫困户住房改善力度的措施,包括危房改建、廉租房建设任务的推进,拟让贫困群众实现安居目标。然而,在现实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高房价和住房问题仍是城市社会中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
  二、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城镇贫困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明显地表现为市场失灵。中国从住房制度改革的教训中逐渐完善制度体系,具体地,从补贴出售、优惠出售到提租补贴、公积金制度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等一系列演变过程中,总结在操作层面具体存在的问题,对于加快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一)城镇贫困家庭住房保障制度缺失
  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只有具备城镇户籍的人口才能享受住房制度保障,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在转型期,特别是“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着巨大变化,包括城镇化的进程加快等,有些群体如农民工和城镇边缘群体等,也是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建设必不可少的要素,而这部分人却很难纳入到中国现行的城镇家庭住房保障制度范围内。从目前实际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未作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发展中获益颇多,而对保障房建设的责任明显不足。这种制度的缺失给中国住房保障制度带来严重挑战。此外,中国仍缺乏专门的住房保障实施机构,这种执行机构的缺失使得有关政策的实施和评估等工作困难重重,难以确保目前实施的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和拆迁安置房等等的相互间衔接问题的解决,更谈不上形成有效的阶梯型保障体系,这也就严重阻碍了中国住房保障的建设进程。
  (二)廉租房制度建设存在弊端
  从某种意义上讲,廉租房是提供给贫困居民的,由于中国经济实力有限,无法同美国等国家相比,因此,廉租房的供给随着城市贫困群体的增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不得不使政府改变战略,从而最终使部分人仍然无法得到住房保障。此外,廉租房退出机制存在问题。因为目前受各种因素影响,对廉租房保障对象收入情况监管难度较大,在居民收入多元化的情况下,监管成本很高,实际操作也不具有可行性。
  (三)经济适用房建设不完善
  从1994年起,中国经济适用房是为了确保真正中低收入家庭能够实现住宅权而采取的保障措施。只有符合条件的家庭才能购置,然而,由于缺乏监管,很多不符合条件的家庭购置了经济适用房并将其出租获利,此外,需满足城镇户口这一条件才可购置,对于部分农民工和城镇边缘户来说,仍然无法得到实际的住房保障。此外,经济适用房供给有限,加上“对象失控,面积失控,价格失控”现象存在,使得部分经济适用房成了别墅区和富人区,而真正需要经济适用房的人却得不到这种保障。加上部分地方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在城镇住房建设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城镇贫困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日益突出。
  三、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对策
  住宅权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是指公民有权获得可负担得起的宜于人类居住的,有良好的物质设备和基础服务设备的具有安全、健康、尊严,并不受歧视的住房权。政府有义务为城镇贫困群体真正实现这种权利而进行住房保障制度建设。面对当前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中的矛盾和出现的新的特点,应结合中国国情,在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制度,顯得十分迫切。目前,主要从完善城镇家庭住房保障、廉租房制度建设以及经济适用房制度建设入手,加快中国城镇贫困群体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进程。
  (一)完善城镇家庭住房保障体系
  针对目前城镇家庭住房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拟采取建立专门的住房保障执行机构,从而建立起政府负责的住房保障实施机构和机制。专门执行机构的建立能够有效地落实住房保障政策,强化改革成效,减少现行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运行成本,这也是建立诚信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建立健全完善的住房保障进入、退出机制。依据现实财力和各地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核定保障对象。不同层次的家庭收入状况应实时监测,建立严格的审查、登记、征询制度,辨别申请受保障家庭的真实收入水平,防止住房保障对象认定出现偏差。对于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坚决不予提供保障住房。
  (二)完善廉租房制度建设体系
  完善廉租房制度,关键是资金支持,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扶持力度,加快廉租房建设步伐,在此要特别规避开发商提供劣质材料建房等。在廉租房制度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扩大廉租对象,特别是目前中国城镇贫困群体逐渐表现出多种形式,如不具有城市户口的城市务工人员和待业大学生等,以及城市边缘群体,他们都应该在经过严格考核之后纳入到廉租对象中去。再有就是除了依靠政府力量,还要积极鼓励个人、社会参与廉租住宅建设。通过社会力量为社会服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三)完善经济适用房制度体系
  国家应承担起主要责任,加大力度扩大经济适用房供给量,为普通的百姓提供住房条件。政府应针对各地实际,采取鼓励集资建房和合资建房等措施,同时进行有效监督,以免造成非法集资等问题的出现。而对于经济适用房的供给对象,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包括在选择开发商,到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居民能够享有相应政策方面,各级政府都应积极承担责任。应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力量,监督政府与企业间的合谋行为,为促使政府树立公信力,确保公众能够切实得到住房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迎生,李文静.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J].河北学刊,2012,(4):112-117.
  [2] 郭哲,曾海滢.论住房保障制度的法律价值[J].财经理论与时间,2010,(11):117-121.
  [3] 汪洁.新中国60年城镇住房保障发展的历程及启示[J].改革导刊,2102,(2):29-32.
  [4] 甄雯.浅谈完善中低收入群体住宅保障体系[J].中国经贸导刊,2011,(23):84-85. 作者简介:杨成波(1979-),男(满族),辽宁宽甸人,助理研究员,从事社会保障、发展社会学研究;苏秋阳(1957-),女(满族),辽宁沈阳人,图书馆馆员,从事社会学研究。
  (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鲁小萌)
其他文献
古人杂记讲了一则故事:某位公卿入阎罗殿,向阎罗王诉讼门生故吏忘恩负义。说自己在朝中当权时,门生故吏奔走门下,献媚者甚多,而一旦引退,这些人竟路上相遇而不相认。公卿列举
刘玄明,南朝时山阴县令,政绩为全国第一,所以朝廷要调其去建康任职。后任傅琰虔诚地对他说:“请把如何治理好山阴的法子告诉我吧。”刘玄明微微一笑:“我有为政奇术,以后告诉
三农工作一直以来是我们党的重点工作。联系的桥梁和组带的基层干部,其重要地位越发凸显。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党和群众基
由原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田聪明和无锡市委书记洪锦炘揭牌的全国首家广电集团正式组建运行已一周年了。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无锡广电集团化运行的路子是走对了、走准了、走好了。
期刊
一提起外企,似乎总是令人想起机遇和挑战,它意味着太多奋斗的艰辛和成功的欣喜。看看这几个外企人的经历,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感触。 沉到水底才能学到真本事 10年前,进国企找一
期刊
一、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建构 小学教育专业是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新兴的专业,属于教育类专业的范畴,但它与原来高等师范院校传统的教育学专业又有很大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
农业科研单位文秘与档案工作同为农业科研活动服务,既有工作分工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新时期,有效地将文书、档案实施一体化管理是推动农业科研单位办公自动化进程的有效
在农村,800万教师承担着6600万中小学生的教育,这个庞大人群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着整个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均有了明显提高。但对于
结合实际,从"立足于思,提高认知力。立足于学,提高素质力。立足于做,提高执行力。"三方面剖析搞好企业团队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位社会学家在谈到目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深层的关键时期时,曾这样说过:“社会发展需要这样的干部:有很强的事业心,把手中掌握的权力用来做利国利民的事情,而不是去满足个人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