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与当代教育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zy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以答问形式讨论了当前网络文化和当代教育问题,指出了当前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两面性,探讨了当代教育存在的多方面问题。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当代教育 大学生
  
  2011年9月7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文系系刊《中文》学生记者在中文系办公室访问了中文系主任潘永辉老师,访问的主题是当前网络文化和当代教育问题,以下是问答录。
  主题一:如何看待当前网络文化?
  1.记者(以下简称记):老师,“微博”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信息分享和交流的网络平台。因其草根性强,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信息的传播、群体的交流,所以几乎受到全民追捧,其舆论影响力也在不断地扩大。对于当下网络文化中的新宠儿——微博,老师您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潘老师(以下简称潘):一种新生事物,当它迎合了社会大众的需求和品位时,往往很快就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微博的盛行,即是这一原理的体现。对于微博的影响,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加以分析:一方面,微博在传播信息方面,它及时、快捷的特点的确带来了许多的方便,对于其中那些有价值的信息,我们能及时汲取,能从中扩大认识面;还有那些较好的社会舆论,也可以得到广泛传播和响应,促进大众交流。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微博中那些庸俗恶搞的内容,也是导致青少年“娱乐至上”等负面价值观泛滥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当代教育和社会风气所带来的深重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必须认清的事实。
  2.记:老师,现在在网络上大量流行一种不按传统汉语语法和词法成字构词的“火星文”和“非主流”词语,例如“神马”,“盆友”,等等。面对这样的网络文化,您又是怎样看待的呢?
  潘:其实这些可算是大众文化中的一种娱乐方式吧。但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来看的话,“火星文”、非主流这些词语的存在,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工作造成很严重的威胁和负面影响。现在很多大学生写文章,错别字很多,语法毛病连篇,语文基本功很成问题。所以,青年一代,应该在坚守汉语言文化规范性的前提下,灵活谨慎地使用网络语言。
  3.记:众所周知,我们青少年学生是网络文化中的主要群体,从这方面来看,网络文化是否对当下社会,或者对当代教育形成一种冲击呢?您是怎样看待这种冲击的?
  潘:是造成相当大的冲击的。这一种冲击具有两重性。网络文化从兴起至今,正面作用很多;但其负面因素有过度泛滥迹象,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很不利的影响,导致整个社会文化氛围腐化堕落。我们要从中寻找社会和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举一例子:“改革开放”引入了以利益至上、私人占有和生存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国民心理迅速呈现出“原子化”、“碎片化”的特征。一方面青少年成了孤独的“原子”、“碎片”,另一方面他们又面对着庞大的充满了“成功学”和“消费主义”的社会,渺小的个体在复杂的大社会中挣扎生存,心理上收获的只会是社会对他们的压迫感和他们对社会的陌生感、仇恨感,而不是社会给他们的家园感和他们对社会的亲切感、责任感。他们不得不逃避“崇高”,不得不借助网络文化中的“恶搞”或其他娱乐因子,将内在压力和怨恨一泄而出。这可以理解,但对社会也好,教育也好,毕竟缺乏建设性。
  这要联系到我们那一代,我们那时候社会体制不同于今天,接受的基本上是主流教育。而当下的社会掺杂了太多“非主流”因素,导致校园教育、校园文化变了点味儿。这需要社会和教育反省。
  4.记:网络上有不少名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作家,例如×××、×××、××,思想和行为都很另类,差不多成为年轻人的偶像,对大学生影响很大。老师您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
  潘:要学明人,不要单纯学名人,有的名人不一定是明人,有的明人不一定是名人。要有鉴别能力。当前网络鱼目混珠,政治的、商业的、娱乐的、文化的因素混杂,有人混迹其中,通过引爆大众眼球的方式谋取商业的或政治的利益,他们红了,发达了,但对年轻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却很有误导或伤害。就你们说到的那些年轻作家,他们有一些才气,但社会阅历、生活体验、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心性感悟、人格建构、政治立场等方面,都还缺乏根基。名气越大,胡说八道越多,害人害己也就越深。
  年轻大学生正处在打根基阶段,不要急着出名。网络上的流行“文化”信息当然应该了解,但更要下工夫读中外经典著作,那是经过社会历史考验的人类精神的代表性花朵,不是炒作,不是过眼云烟。据我了解,目前没几个大学生在认真读经典,很可惜。
  主题二:如何看待当代教育?
  5.记:那么对于现在的大学教育,老师您是怎么看的呢?
  潘:大学教育,是人之教育,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应该对人类文明负责,对社会进步有作用。现在我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在当下大学教育里面,灵魂被工具化,被异化,被物化。怎么说呢,就是现在的学生缺乏修学储能的主动性,对人文素养的追求不高,对人的主体价值或是对人的正面的潜能挖掘得不够。现在青年呈现的是一种“自我放逐”的状态,缺方向,缺目标。又或者说,是一种“无根”的存在状态,漂浮得很。
  6.记: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在大学青年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实现上,您是怎么看待“欲望大于理性”这个问题的?
  潘:在市场导向下,很多人以现实功利作为人生价值的唯一追求,形成不良社会风气。大学校园是一个小社会,缺乏主体性自觉性的学生容易受迷惑,价值观便会渐渐离开正轨,陷入对个人欲望的不能自拔的追逐困境中。现在许多青年学生身处校园却不学无术,整天盘算如何求名谋利,对“厚黑学”、“关系学”很热衷,对正当的学习则抱着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只为挣学分才应付一下。人的全面发展谈不上了。不像以前,对于教育,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非常看重纯洁、精神、义务。那是个热爱真善美的年代。而当下看重的是物质层面的追求。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西方消费文化的影响是重要原因。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污泥浊水,冲荡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西方消费主义一统天下。在其影响之下迅速扩展开来的玩乐文化和嬉戏人生观,使传统的做人、做事方式成了“老古董”。例如所谓“90后”,一般人都认为是消费特征特别明显的一代,很缺乏庄重感的一代。客观地说,他们表面上的确是活得比老一代洒脱,生活方式轻松,不像我们那么“古板”。但“90后”是否真的彻底消解了人类的所有烦恼痛苦,成为“解脱”的一代?这个得回归到你们自己身上,问你们自己真实的感受。
  7.记:老实说,要说洒脱和轻松,倒也说不上。其实,我自己有一种很强烈的体会,假日里,对着电脑一整天玩QQ、逛微博、看电影电视剧,日子过得是快快轻松,但更多的时候感觉到一种空虚感。
  潘:这还是要回归到这个原因上:人被异化,被物化,被工具所淹没。面对网络上的五光十色,青年学生总难抵得住诱惑,便会沉浸,久而久之成为习惯,跟着上瘾,然后麻木。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8.记:在当代大学教育里,爱国教育越来越为孱弱,甚至遭到学生和老师的无视,只当其为一种空洞形式,走过场一样。特别是我们中文系的学生,已经甚少找到敢于以文笔挑起民族脊梁的青年了,多者是写自娱娱人的华章的小资青年。老师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潘:的确,面对国家大事,相当部分中文系学生和社会文人很缺乏责任感。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一个看法:首先,只要天下还没大同,国家还存在,爱国主义教育就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霸权主义不可一世、全球化分工不合理、强国剥夺弱国毫不手软、国际间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相当激烈的政治现实下,保护个人利益和保护国家利益是分不开的,提倡爱国主义是应该的,是必需的。其次,还要指出,相当多的青年学生,对国内国际事情的关注度不够,对国家大事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除了受消费文化影响外,跟主流宣传的弱化和校园教育的漠视也有很大联系,今天,我们的主流宣传和校园教育都太功利化、犬儒化了。网络上也有“文化战争”,一些用心不良之人故意针对中国制造“爱国贼”的歪理邪说,误导青少年,破坏国家核心价值。最后,要确切指出的是,当前中国利益分化、社会关系紧张是导致青少年爱国意识淡薄的极为重要的原因。缺乏共同利益的社会,缺乏凝聚力的社会,一盘散沙的社会,集体主义和爱国精神就缺乏土壤。所以爱国不仅仅是一个关乎教育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社会性质和社会体制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看还是要认认真真做学问,才能认识不合理社会,建设合理社会。中文系学生要掌握本领解决个人吃饭问题,更要掌握本领解决改造国民灵魂问题。要学习鲁迅和毛泽东,他们是文学家,更是认识社会的思想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家。浑身上下都笼罩在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中的青年是没有出息的。要关心集体,要关注社会,不要等到社会动荡时、战乱时才想起爱国主义,才盼望出个英雄来救国救民救自己。我们提倡青少年多了解周围情况,学会关心社会,主动探索改进社会尤其是国民灵魂之路。
  9.记:还记得之前在课堂上,老师您曾经说过“当前的教育是不容乐观”,为什么老师您会有此感叹呢?
  潘:当前的教育,不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人民币服务,为物欲和生存竞争服务;不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是培养市场经济人,培养市场运作工具。全面的人被片面的欲望和市场淹没了。借用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术语来说,这是教育的“异化”。社会达尔文主义肆虐中国大地,导致教育对人性善的一面无力弘扬,对人性恶的一面则极端强调。社会市场化了,教育产业化了,学校成为原始丛林,人只剩下生物性,没有了灵性、情怀、境界。这样的教育,学生学得很累,没有人的意义;教师教得更累,没有人的价值,尤其在人文教育领域。我不希望我的学生毕业后两极分化,一部分为富不仁成为恶棍,一部分流落街头成为乞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教育应该为这个目标服务。
其他文献
探讨门诊输液室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从微笑服务、沟通语言、沟通行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及技术娴熟等方面进行阐述。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直接面对病人并与其沟通的科室,输液室护士
文章认为,应创建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班级,使全体学生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风气;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使班集体最大可能地成为塑造学生心灵的栖居地。
期刊
摘要:通过100例内科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总结出选择血管的方法,排气、穿刺、固定及封管的方法。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内科住院患者 穿刺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in hospital patient vein leaving alone needle application condition and nursing experience    Gu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影响着读者对报纸的关注度。好的标题能画龙点睛,有效地吸引读者的视线,但是,也有相关多的标题不尽如人意,令读者望而生厌。因此,探讨新闻标题制作过程中
<正>~~
期刊
<正>~~
"90后"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一代大学生群体,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在思想、行为、心理、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寻求
临床实验室面向广大患者,化验结果准确与否直接与患者诊疗的准确性相关.因此当实验室内同一检测项目在两套以上分析系统检测或使用一些新方法、试剂、仪器时,必须对其进行对
目的探讨护理排班的可行性论证方法。方法对外科重症监护中心护理工作量进行调查,根据结果设计新的排班模式,对实施新排班模式前后人力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论证其可行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