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的护理与随访50例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aoy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些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心脑供血不足症状,活动量受限或有过阿-斯综合征发作,安装永久性起搏器是有效的治疗方法。2007年5月~2010年5月为此类患者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50例,通过术后精心观察和护理及定期规范的随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現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5~81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6例。50例均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其中38例心脏按需型起搏器(VVI),12例为房室全能型起搏器(DDD)。起搏器埋植入右胸壁皮囊内。术毕回病房观察,50例起搏器感知及带动良好。
  
其他文献
2006~2007年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125例,男86例,女39例。维族95例,汉族30例。胎龄:28~30周8例(64%),31~33周16例(12.8%),34~36周17例(13.6%),早产32.8%,足月儿71例13例(56%),日龄<2天的75例,3~5天10例,>1周20例,出生时窒息80例(64%),轻度窒息20例,中度60例,重度45例。出生时<2000kg 42例,2000~2
期刊
口腔颌面部损伤常常伴有牙齿的折断、松动甚至完全脱落,松动脱落牙及时的复位和固定是治疗成功的關键。临床常用的固定方法有金属丝结扎、牙弓夹板、树脂黏接夹板、托槽固定等,其中树脂黏接夹板及托槽固定应用更为广泛。本文对这两种固定方法的操作时间和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肺心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簡称,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所致右心扩张、肥大,或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是我国中老年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反复发作,及逐渐出现心悸、胸闷、乏力、呼吸困难等。常规治疗是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控制心力衰竭等。
期刊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其遗留的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痴呆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严重负担。脑卒中患者早期予以康复治疗,可极大地减轻其致残程度,降低致残率,改善和恢复受损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使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在我国大多数患者仍未得到及时有效地康复治疗,普遍存在重视药物治疗,轻视康复治疗的
期刊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对其治疗方法有服用药物及灌肠两种。一般来說,当服用药物效果不好时,便采用肥皂水灌肠的方法去解决,但在农村基层,有很多人不愿去做灌肠,这就造成了很多顽固性便秘。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药物组方,用来治疗顽固性便秘,非常管用,所用药物均为缓泻药,按剂量服用,不会对病人造成脱水等伤害,结合本院本人治疗过的便秘病人76例,报告如下。
期刊
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办伴随有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紊乱等情况,容易伴发尿路感染[1]。尿路感染又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威脅患者的生命[2]。为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45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期刊
多普勒组织成像(TDI)技术是新近些年來发展起来的一种无创的心肌检测技术。本文应用TDI技术对40例冠心患者二尖瓣环运动速度等超声参数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研究,报道如下。
期刊
沙灣县位于新疆天山山脉依连哈比尔尕山北坡,是以农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县,全县面积14 437.61km2。总人口225 456口人,牲畜存栏数约42万头(只),是布鲁氏菌病(布病)历史疫区。为了掌握沙湾县人间布病疫情现状,流行范围,预测流行趋势,制定出长期的人间布鲁氏病的防治计划。根据2009年中央转移支付项目《自治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沙湾县疾控中心于2010年7月,按照分层抽样的原
期刊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或(和)作用的缺陷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高血糖为其主要临床特征,病人多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肾、神经、眼、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
期刊
子宮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子宫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1998年9月~2009年9月发现7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7例,年龄23~55岁,生育期妇女6例,发病时间1个月~3年,发病后曾在当地卫生院B超诊断“子宫腺肌病”。临床主要表现均有:①异常子宫出血,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不同程度贫血。②痛经,出现经期下腹隐痛,个别表现顽固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