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图画故事是幼儿园早期阅读最好的材料,是儿童进入阅读世界最早的文学样式,对儿童形成独立阅读习惯意义重大。图画故事的叙事逻辑是图画故事组合叙事要素的方式,包含文字叙事逻辑、图画叙事逻辑。图画故事的叙事逻辑有特殊的导向功能,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表达故事,对儿童语言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 键 词] 图画故事;叙事逻辑;语言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054-02
图画故事是将文字和图画组合在一起,运用文字和图画的交织来共同叙述故事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图画故事将图画和文字结合在一起,能吸引不能阅读的年幼儿童去倾听,去构建文字的意义,因此成为幼儿园早期阅读首选的材料。图画故事具备很强的叙事功能,它依托“一连串图画和少量文字”进行叙事,文字和图画为叙事的主要元素,共同目标就是讲述故事,形成一定的叙事逻辑。优秀的图画故事必定有较强的叙事逻辑。精彩的文字形成一个故事;丰富的图片,能读到一个故事;图文结合对照形成完整的故事。
对叙事逻辑的研究是20世纪中叶才开始的,以法国叙事学家科罗德·布雷蒙(C.Bremond)和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为代表,提出“叙事序列”和“功能”的概念,研究功能之間的关系,他们认为,故事的叙事结构取决于对功能(角色行为)的设定,而这些设定是有一定规律的。叙事逻辑就是组合叙事要素的方法和规律,在图画故事中,主要通过叙事结构来体现。结构化本身是一种逻辑化,在图画故事中的结构化表现为时间序列性、空间结构性、人物关系性等。
一、文字中的叙事逻辑:以“三幕式”过程叙述为主线
(一)“三幕式”叙事逻辑思路
图画故事的文字叙述最能体现故事叙事的完整性,具备一定的叙事逻辑性。文字叙述主要交代故事的线索,描述图画不能表现出来的故事背景、对话、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不能表现的其他内容,如时间、概念等。从结构的角度进行归纳的话,图画故事的文字一般以“开头、中间、结尾”的“三幕式”的逻辑思路展开。开头为第一幕,主要引介角色和问题;中间为第二幕,主要讲角色采取的行动及行动遭遇失败;结尾是第三幕,问题真正解决。如曾入围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的作品乌尔苏拉·琼斯的作品《巫婆的孩子》中的文字部分。
“在一个刮着大风的日子,巫婆的三个孩子来到了公园。”这是故事的开头,开门见山地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接着下一页就是:“鸽子和松鼠都说,小心,巫婆的孩子来了,有麻烦啦。”的确,巫婆的孩子来了,这意味着:麻烦来了!这里就是第一幕,角色和问题都被引介出来了。
“巫婆的孩子买了冰激凌,大哥二姐各买了两个,三妹买了三个。”事情的发展是平稳的,麻烦没有出现,一切都很正常。“巫婆的孩子来到公园,走到池塘边,看到小美在玩帆船。小美的帆船被吹翻了。小美大叫起来,谁来救救小船,它就要沉下去啦。”意外出现,这预示着麻烦即将到来。接着,巫婆的孩子们上演英雄救美的好戏。“大哥把小美变成了一只青蛙,让青蛙跳下水去救小船。小船救上来了,小美让大哥把她变回原来的样子,大哥却没办法。”麻烦出现了。“接着二姐又把树林变成了巨大的皇宫,把鸽子变成胖胖的仆人,把松鼠变成帅气的士兵,把冰激凌车变成金色的南瓜马车,把冰激凌小姐变成一位公主。巫婆的孩子让公主去亲那只青蛙,青蛙立刻变成了一位英俊的王子。可是小美不想变成王子,要求二姐把他们都变回去,可二姐也没有办法。”二姐的魔法使麻烦再升级,公园乱成一团。“三妹不停地笑着,她说会一个小小的魔法,于是,张大了嘴巴大叫一声:妈妈……”这一部分是图画故事的第二幕,主角们采取行动了,可是行动变成了麻烦,遭遇了失败。
“巫婆骑着扫把,从云层中飞来了。她把一切都变了回去。然后,巫婆和她的孩子一起乘着扫帚回家去喝下午茶。”这是故事的第三幕,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形成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
(二)叙事逻辑的序列关系
结合《巫婆的孩子》不难发现,图画故事的文字受一定叙事逻辑的支配,它具有一定的内在序列关系。这种关系或表现为“过程式+递进式”的联合,即按照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加入合理的想象,行动逐步升级,曲折表现事件发展的过程,它能够满足幼儿的叙事期待;或表现为“过程式+并列式”的联合,即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并列三个或三个以上类似的情节,这同样能够满足讲述者的叙事需要。如《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文字:母鸡萝丝去散步,她穿过院子、绕过池塘、翻过干草垛、经过磨坊、钻过栅栏、走过蜜蜂房、按时回家去吃饭。它的内在序列关系就是“过程式+并列式”的联合。不管是过程式、递进式还是并列式,它都是连贯的,一般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以一事为线索,连贯叙述。
二、图画中的叙事逻辑:以视觉空间轴线为轨迹
图画叙事由来已久,在历朝历代的故事画中均有体现,如敦煌壁画等,这些图画作为视觉载体,传承着人类文明。图画故事由一连串的图画组成,图画直观、生动、形象,具有文字不具备的功能,是图画故事的核心所在,承担着叙述故事内涵的作用。
(一)视点推动
视点是绘画的概念,西洋画把作者(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定为一点,叫作视点,其他物体的主线都以此排布。图画故事的视点就是读者视线的中心,这一中心往往是故事的主角,通过视点的移动来推进读者的阅读顺序,引导画面的叙事进程。如《巫婆的孩子》,整个故事围绕巫婆的三个孩子展开,因此开篇的视点就是三个孩子的横空出世,当然,三个小巫的形象也颠覆了以往的刻板形象,他们被描绘成洋葱头的可爱模样,这是主角的视点。随着故事的发展,作者还布局了其他的视点:当小美的船被吹到了河里,视点就转换成了小美;当大哥用魔法把小美变成了青蛙,二姐用魔法把公园里的树林变成皇宫以及把动物变成仆人、士兵、南瓜马车和公主的时候,视点也就切换成了被变成的这些形象。视点转换就像空间轨迹,表现故事中的人物间的关联,推动故事叙事的进展;同时将读者带入故事,感受故事的发展和变化。 (二)镜头表现
镜头画面是影视语言单位,是影视剧的基本构成单元。如果每幅画面是文章的一个字,那么每个镜头就是文章的一个句子。图画故事也会使用镜头表现来增强动态感,如果说视点的运用表现的是二维空间的话,那镜头表现的就是三维视角,镜头的拉近、推远、转换,让故事的叙事产生节奏感,让故事更加清楚地表现出时空的连续性和情节发展的趣味性,阅读者能够随着这些镜头体会故事的艺术流动感,使阅读更新奇有趣。如《大卫上学去》中的镜头感就十分强烈:上学迟到,上课乱跑、吃口香糖、回答问题不举手,吃饭不排队、打翻餐盘,绘画活动大声讲话、用涂满颜料的手碰其他小朋友,多角度多场景立体化地表达了大卫在学校一日活动中的各种顽皮,令人忍俊不禁,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
(三)互动叙事
这里谈及的互动是图画与阅读者之间的交流。图画设计者巧用翻页的形式,巧用挖洞的方式,让阅读者在翻书过程中有像游戏一样的体验,有寻宝的乐趣。叙事在互动的过程中展现出“完形”。如中川李枝子的作品《古利和古拉》,讲述了田鼠古利和古拉提着大篮子去树林里找吃的,他们走啊走,唱啊唱,突然发现了一个……故事停止了,阅读者利用翻页,才会发现原来是一只有半页纸大的鸡蛋,比古利和古拉身体大了好多倍,怎么带回去呢?故事又设置悬念,利用互动,才能找到古利和古拉想出的办法。该绘图者就采用了互动叙事的方式,满足阅读者的阅读期待。
三、叙事逻辑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图画故事关注儿童心理的特殊性,叙事结构和方式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图画故事的叙事逻辑可以让儿童获得较为复杂的语言能力,如:故事叙述顺序的理解能力、按照内容组织构架的复述能力、与主题相关知识的表达能力和前因后果的逻辑能力等。
(一)发展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
叙述的结构化对理解文本具有定向意义,图画故事文字叙事中常用的“三幕式”结构,一般按照“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先后或者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来编排,“发生—发展—结局”,条理比较清楚,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便于儿童阅读;但图画故事绝不会平铺直叙,在叙事过程中会利用“矛盾—升级—转机—解决”的逻辑方式,让儿童感受故事的一波三折,边读边思考:接着怎么样呢,之后又怎么样呢?形成对故事结构的简单认识。同时,图画的互动叙事也通过页面设置的悬念,启发幼儿的阅读思考,提升阅读的理解能力。
(二)发展儿童按照内容组织构架的复述能力
儿童的复述能力是在机械记忆下形成的,最初只能复述简单词句。当借助图画形象,在寻求意义的过程中将图画和文字联系,这时,机械记忆就能转变成逻辑记忆。图画故事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包含故事结构的一切要素,如人物、地点、时间、问题、经过、结果。儿童阅读时不仅能够习得词汇,还能抓住故事架构,了解“谁,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形成在理解基础上的复述能力。
(三)發展儿童与主题相关知识的表达能力
有的儿童说话常常前后颠倒,有的儿童讲话说不完整,甚至用表情代词词汇,有的儿童说话会夹杂着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性话语,这些都是表达能力不强的表现。图画中的视点和镜头可以帮助幼儿进行口语表达,让他们尽可能使用完整的语句,前后连贯地展开讲述,学会表达前因后果,从而使儿童的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季颖,译.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2]徐茵.多维空间的图像叙事[J].装饰,2014(5).
[3]张立杰.浅析绘本的叙事艺术[J].文学教育,2016(23).
[4]尤呈呈.当代绘本研究概述[J].昆明学院学报,2015,37(4).
[5]瞿亚红.幼儿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张欣.利用故事结构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5(2).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图画故事;叙事逻辑;语言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054-02
图画故事是将文字和图画组合在一起,运用文字和图画的交织来共同叙述故事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图画故事将图画和文字结合在一起,能吸引不能阅读的年幼儿童去倾听,去构建文字的意义,因此成为幼儿园早期阅读首选的材料。图画故事具备很强的叙事功能,它依托“一连串图画和少量文字”进行叙事,文字和图画为叙事的主要元素,共同目标就是讲述故事,形成一定的叙事逻辑。优秀的图画故事必定有较强的叙事逻辑。精彩的文字形成一个故事;丰富的图片,能读到一个故事;图文结合对照形成完整的故事。
对叙事逻辑的研究是20世纪中叶才开始的,以法国叙事学家科罗德·布雷蒙(C.Bremond)和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为代表,提出“叙事序列”和“功能”的概念,研究功能之間的关系,他们认为,故事的叙事结构取决于对功能(角色行为)的设定,而这些设定是有一定规律的。叙事逻辑就是组合叙事要素的方法和规律,在图画故事中,主要通过叙事结构来体现。结构化本身是一种逻辑化,在图画故事中的结构化表现为时间序列性、空间结构性、人物关系性等。
一、文字中的叙事逻辑:以“三幕式”过程叙述为主线
(一)“三幕式”叙事逻辑思路
图画故事的文字叙述最能体现故事叙事的完整性,具备一定的叙事逻辑性。文字叙述主要交代故事的线索,描述图画不能表现出来的故事背景、对话、角色的心理活动以及不能表现的其他内容,如时间、概念等。从结构的角度进行归纳的话,图画故事的文字一般以“开头、中间、结尾”的“三幕式”的逻辑思路展开。开头为第一幕,主要引介角色和问题;中间为第二幕,主要讲角色采取的行动及行动遭遇失败;结尾是第三幕,问题真正解决。如曾入围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的作品乌尔苏拉·琼斯的作品《巫婆的孩子》中的文字部分。
“在一个刮着大风的日子,巫婆的三个孩子来到了公园。”这是故事的开头,开门见山地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接着下一页就是:“鸽子和松鼠都说,小心,巫婆的孩子来了,有麻烦啦。”的确,巫婆的孩子来了,这意味着:麻烦来了!这里就是第一幕,角色和问题都被引介出来了。
“巫婆的孩子买了冰激凌,大哥二姐各买了两个,三妹买了三个。”事情的发展是平稳的,麻烦没有出现,一切都很正常。“巫婆的孩子来到公园,走到池塘边,看到小美在玩帆船。小美的帆船被吹翻了。小美大叫起来,谁来救救小船,它就要沉下去啦。”意外出现,这预示着麻烦即将到来。接着,巫婆的孩子们上演英雄救美的好戏。“大哥把小美变成了一只青蛙,让青蛙跳下水去救小船。小船救上来了,小美让大哥把她变回原来的样子,大哥却没办法。”麻烦出现了。“接着二姐又把树林变成了巨大的皇宫,把鸽子变成胖胖的仆人,把松鼠变成帅气的士兵,把冰激凌车变成金色的南瓜马车,把冰激凌小姐变成一位公主。巫婆的孩子让公主去亲那只青蛙,青蛙立刻变成了一位英俊的王子。可是小美不想变成王子,要求二姐把他们都变回去,可二姐也没有办法。”二姐的魔法使麻烦再升级,公园乱成一团。“三妹不停地笑着,她说会一个小小的魔法,于是,张大了嘴巴大叫一声:妈妈……”这一部分是图画故事的第二幕,主角们采取行动了,可是行动变成了麻烦,遭遇了失败。
“巫婆骑着扫把,从云层中飞来了。她把一切都变了回去。然后,巫婆和她的孩子一起乘着扫帚回家去喝下午茶。”这是故事的第三幕,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形成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
(二)叙事逻辑的序列关系
结合《巫婆的孩子》不难发现,图画故事的文字受一定叙事逻辑的支配,它具有一定的内在序列关系。这种关系或表现为“过程式+递进式”的联合,即按照故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加入合理的想象,行动逐步升级,曲折表现事件发展的过程,它能够满足幼儿的叙事期待;或表现为“过程式+并列式”的联合,即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并列三个或三个以上类似的情节,这同样能够满足讲述者的叙事需要。如《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文字:母鸡萝丝去散步,她穿过院子、绕过池塘、翻过干草垛、经过磨坊、钻过栅栏、走过蜜蜂房、按时回家去吃饭。它的内在序列关系就是“过程式+并列式”的联合。不管是过程式、递进式还是并列式,它都是连贯的,一般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以一事为线索,连贯叙述。
二、图画中的叙事逻辑:以视觉空间轴线为轨迹
图画叙事由来已久,在历朝历代的故事画中均有体现,如敦煌壁画等,这些图画作为视觉载体,传承着人类文明。图画故事由一连串的图画组成,图画直观、生动、形象,具有文字不具备的功能,是图画故事的核心所在,承担着叙述故事内涵的作用。
(一)视点推动
视点是绘画的概念,西洋画把作者(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定为一点,叫作视点,其他物体的主线都以此排布。图画故事的视点就是读者视线的中心,这一中心往往是故事的主角,通过视点的移动来推进读者的阅读顺序,引导画面的叙事进程。如《巫婆的孩子》,整个故事围绕巫婆的三个孩子展开,因此开篇的视点就是三个孩子的横空出世,当然,三个小巫的形象也颠覆了以往的刻板形象,他们被描绘成洋葱头的可爱模样,这是主角的视点。随着故事的发展,作者还布局了其他的视点:当小美的船被吹到了河里,视点就转换成了小美;当大哥用魔法把小美变成了青蛙,二姐用魔法把公园里的树林变成皇宫以及把动物变成仆人、士兵、南瓜马车和公主的时候,视点也就切换成了被变成的这些形象。视点转换就像空间轨迹,表现故事中的人物间的关联,推动故事叙事的进展;同时将读者带入故事,感受故事的发展和变化。 (二)镜头表现
镜头画面是影视语言单位,是影视剧的基本构成单元。如果每幅画面是文章的一个字,那么每个镜头就是文章的一个句子。图画故事也会使用镜头表现来增强动态感,如果说视点的运用表现的是二维空间的话,那镜头表现的就是三维视角,镜头的拉近、推远、转换,让故事的叙事产生节奏感,让故事更加清楚地表现出时空的连续性和情节发展的趣味性,阅读者能够随着这些镜头体会故事的艺术流动感,使阅读更新奇有趣。如《大卫上学去》中的镜头感就十分强烈:上学迟到,上课乱跑、吃口香糖、回答问题不举手,吃饭不排队、打翻餐盘,绘画活动大声讲话、用涂满颜料的手碰其他小朋友,多角度多场景立体化地表达了大卫在学校一日活动中的各种顽皮,令人忍俊不禁,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
(三)互动叙事
这里谈及的互动是图画与阅读者之间的交流。图画设计者巧用翻页的形式,巧用挖洞的方式,让阅读者在翻书过程中有像游戏一样的体验,有寻宝的乐趣。叙事在互动的过程中展现出“完形”。如中川李枝子的作品《古利和古拉》,讲述了田鼠古利和古拉提着大篮子去树林里找吃的,他们走啊走,唱啊唱,突然发现了一个……故事停止了,阅读者利用翻页,才会发现原来是一只有半页纸大的鸡蛋,比古利和古拉身体大了好多倍,怎么带回去呢?故事又设置悬念,利用互动,才能找到古利和古拉想出的办法。该绘图者就采用了互动叙事的方式,满足阅读者的阅读期待。
三、叙事逻辑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图画故事关注儿童心理的特殊性,叙事结构和方式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图画故事的叙事逻辑可以让儿童获得较为复杂的语言能力,如:故事叙述顺序的理解能力、按照内容组织构架的复述能力、与主题相关知识的表达能力和前因后果的逻辑能力等。
(一)发展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
叙述的结构化对理解文本具有定向意义,图画故事文字叙事中常用的“三幕式”结构,一般按照“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先后或者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来编排,“发生—发展—结局”,条理比较清楚,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便于儿童阅读;但图画故事绝不会平铺直叙,在叙事过程中会利用“矛盾—升级—转机—解决”的逻辑方式,让儿童感受故事的一波三折,边读边思考:接着怎么样呢,之后又怎么样呢?形成对故事结构的简单认识。同时,图画的互动叙事也通过页面设置的悬念,启发幼儿的阅读思考,提升阅读的理解能力。
(二)发展儿童按照内容组织构架的复述能力
儿童的复述能力是在机械记忆下形成的,最初只能复述简单词句。当借助图画形象,在寻求意义的过程中将图画和文字联系,这时,机械记忆就能转变成逻辑记忆。图画故事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包含故事结构的一切要素,如人物、地点、时间、问题、经过、结果。儿童阅读时不仅能够习得词汇,还能抓住故事架构,了解“谁,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结果”,这样形成在理解基础上的复述能力。
(三)發展儿童与主题相关知识的表达能力
有的儿童说话常常前后颠倒,有的儿童讲话说不完整,甚至用表情代词词汇,有的儿童说话会夹杂着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性话语,这些都是表达能力不强的表现。图画中的视点和镜头可以帮助幼儿进行口语表达,让他们尽可能使用完整的语句,前后连贯地展开讲述,学会表达前因后果,从而使儿童的表达能力和逻辑能力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季颖,译.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2]徐茵.多维空间的图像叙事[J].装饰,2014(5).
[3]张立杰.浅析绘本的叙事艺术[J].文学教育,2016(23).
[4]尤呈呈.当代绘本研究概述[J].昆明学院学报,2015,37(4).
[5]瞿亚红.幼儿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张欣.利用故事结构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5(2).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