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窜货控制在安全线下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224w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有关窜货成因的分析,无非是厂家政策不合理或者政策执行不力,经销商采取窜货等方式提高销量,获得更多的利润。
  这些的确是产生窜货的主要原因。但是,作为市场的组织者,厂家应该负有更多的责任,因为它可以通过纵向控制等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厂家纵向控制能力又取决于厂家与经销商的实力对比:
  如果厂家依赖于少数大经销商销售产品,经销商一旦转向对厂家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在这种情况下,厂家需要取得大经销商的共识,才能管住市场。 如果厂家将市场分得很细,渠道分布很广,经销商对厂家政策影响力很弱,厂家就可以利用强有力的纵向控制能力来控制窜货。
  
  提高被窜经销商的能力
  
  窜货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窜货通常是商品从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流向相对较弱的地区,因为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经销商往往发展较早,实力较强,有能力进行窜货,同时在发达地区,厂家的渠道分布也较为密集,经销商壮大后需要发展。如果厂家没有正确地引导好,就可能发生向区域外窜货的行为。
  这时,提高被窜经销商的能力,辅助其发展,是主动抑制窜货的较好办法之一。
  首先要让经销商认识到控制窜货是厂商共同的工作,双方都有责任,不应该一味抱怨厂家控制窜货不力,从而更多检讨自己的不足,激发其发展的欲望。
  有了这种拓展市场的内驱力后,厂家可以提供一些市场拓展的办法,协助经销商做一些市场拓展的活动,同时,厂家还可以给经销商一些经营管理的指导,培训经销商人员,提高经销商公司的发展能力。
  通过这些工作,经销商可以得到发展,厂家可以提升市场份额,也可以有效地抑制窜货现象的发生,实现占领市场与规范市场的双重效果。
  
  没物理空间,也要有政策空间
  
  销售网络规划不合理是窜货的另一个祸根:厂家为了实现快速占领市场的短期目标,将销售区域划分得过于狭窄,没有给经销商留出发展空间。往往在一个不大的区域里,经销商设立过于密集,又没有相应的政策进行区隔。
  随着经销时间的增加,经销商的市场覆盖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一旦其所处的区域市场不能满足其发展需要,它就会向外扩展,窜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此,厂家在做区域规划时,如果留不出物理空间,那也要为经销商的发展留下政策空间。
  比如我们在网络规划初期,就和经销商交代清楚:我们现在细分市场,选择多个渠道成员,来覆盖整个区域市场,但由于你们的能力和投入程度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的实力也会发生变化。到时候,我们将重新细分市场,给有能力的经销商更大的市场空间,并进行适当的区隔。
  另外,厂家还可以引导经销商到销售薄弱的区域发展,通过连锁或合作的模式来扩张,既给了经销商更多的发展空间,又拓展厂家的薄弱区域,缓解了经销商发展中的跨区域销售冲动。
  
  营销政策最重要
  
  厂家的政策在抑制窜货方面尤为重要。销售、促销政策制定不合理,或得不到落实,都会导致窜货。
  1.销售政策
  不同区域的经销商的销售能力是不一样的,按经销商提货量进行促销就可能造成窜货,使得产品从销量大的区域流向销量小的地区。尤其是大经销商,通常谈判能力强,厂家的销售代表经常会用促销政策来息事宁人。如果促销政策以现金形式出现,就会造成经销商之间的价格差异,从而产生诱发窜货的价格势能。
  “价格与销量无关”的政策是以经销商销量大,其获利也会更多为指导思想的,体现了一种公平性,避免了老实人吃亏的现象,是一种可以有效抑制窜货的价格政策。因为经销商进货价格相同,他要向外窜货就必须损失自己的利润空间,同时还要冒着被厂家处罚的风险,窜货可能带不来利润,反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2.促销政策
  而在制定返利政策时,厂家要权衡返利的方式,市场的销售留利与返利的关系,以及窜货处罚政策等等。
  市场留利是指经销商销售产品获得的直接利润,返利是指厂家年终根据经销商的销售量返还经销商的利润。前者是分散的,经销商可以从市场直接兑现,而后者就必须等到一个销售期限结束,完成一定的销售量后,才能得到厂家的兑现。
  厂家的市场管理不好,就会使市场留利丧失。如果经销商一年的销售利润必须靠返利来兑现的话,那么经销商为了得到返利就会加剧破坏市场价格,同时窜货也会不断增加。
  当然,厂家给经销商的市场留利也不能太高,特别是批发的留利太高,也是诱发窜货的动力。
  为了控制窜货,厂家在制定返利等各种促销政策时,还必须配套相应的窜货查处和处罚制度,做到有奖有罚。厂家可以收取一定量的保证金,一旦经销商窜货,可以从保证金或者返利中扣除,同时补偿举报窜货的经销商。
  厂家的处罚措施必须有足够的威慑力,提高经销商窜货的机会成本,使得经销商在想窜货时不得不掂量掂量后果。
  3.管理政策
  厂家要想控制窜货,还必须加强对销售过程的管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投入,控制窜货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比如上条形码,并通过相应的物流管理,掌握货物流向,为控制窜货打好基础。
  掌控货流忌讳粗放的管理模式。那种将产品批发给经销商后就算销售完成的做法已经过时了。厂家要参与对经销商下游渠道的管理和销售过程,控制经销商的物流方向,从而有效地控制窜货。
  这些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厂家进行必要的投入,这种管理市场成本是必需的。
  
  从销售队伍抓起,严格自律
  
  窜货经常会有厂家的销售人员默许、纵容甚至参与,这更是厂家管理过于粗放、以销售结果论英雄的后果,忽视了对销售过程的控制。对销售人员的管理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
  多年以来,厂家对销售人员考核主要是考核出货量,并按照销售结果提成工资、奖金。至于渠道建设、市场运作、客户满意度等指标,虽然厂家会有要求,但是与销售人员工资、奖金往往没有直接挂钩。
  在这种管理方式引导下,销售人员“不管是白猫、黑猫”,只要将产品搬到经销商仓库就算成功,鼓励、默许经销商跨区。
  在过程管理中,考核实际的销售数量是必要的,但所占的比例不应该是100%,可能是50%,甚至更低,具体的比例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定期进行调整。厂家在销售人员工资、奖金考核上,应加上市场运作的指标和销售过程指标,市场运作指标可以包括:促销效果、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等,销售人员销售过程管理指标包括:市场拓展工作量、经销商/直接客户拜访量,等等。
  有效地运用CRM软件管理销售代表的行动和经销商销售状况,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手段,这种软件设计就体现了一种过程管理的思想。利用CRM软件,可以将销售人员的销售过程很好地记录下来,并进行有效的分析,在考核时适时发现销售人员存在的问题,同时更好地引导销售人员更多地关心市场的长期发展。
  CRM可以延伸管理经销商的客户,借助这个软件手段,对经销商的销售进行管理,及时地发现经销商的不正常的销售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预警措施。销售过程的适时管理是可以有效地抑制窜货行为的。
  
  以“窜货”钳制经销商
  
  如果一地经销商被窜,往往折射出他对当地下家的服务能力不够,厂商的网络建设不力等问题。这时,厂家应该检讨自己的网络策略和对经销商培育的问题,经销商也应该反思自己的销售覆盖面和服务等工作。
  同时,尊重经销商下家的选择,实际上是给跨区域采购预留了缺口,虽然增加了管理的成本,但是它可以避免经销商搞区域垄断,抑制经销商通过垄断区域市场,提高销售价格,牟取不合理利润的行为,有利于市场长期健康。这种政策缺口补充了经销商管理政策的不足,完善了厂家的窜货控制的策略,将窜货控制引导到正确轨迹上。
其他文献
1.《榜样:中国企业向世界级企业学什么》批评是需要勇气的,批评也需要代价! 2003年的六七月间,一本本版财经书《差距》很是引人注目:作者以畅快淋漓的文笔,大胆提出了一个当
据媒体报道,不久前风靡全球的迪斯尼卡通巨星米老鼠刚刚度过了自己的80大寿。迪斯尼公司为这个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卡通形象进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然而迪斯尼之所以能够兴高采烈
体育课,老师叫我们自由活动。我们几个女生乐疯了,一起把几个男生从双杠上哄走了。谷娅荔想玩双杠,问好不好,我们说好,就都来玩。双脚离地勾着横杠,头朝下挂着,看谁挂的时间
对勒·柯布西埃建筑作品的介绍均着重于其独特的造型、空间特征方面,而对他作品中结构的作用则少有论述。而事实上,结构在其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选择了一些工程实例来说
按结合原理可把陶瓷-金属的结合方法分为:①机械结合法,②粘结剂结合法,③金属喷镀法,④固相或熔化态结合法。而今各类方法中又开发了许多具体工艺方法。本文主要研究适用于
一、做一个好榜样我利用每天的晨会课让学生读我前一天写的日记。于是,日记也成了我每天的作业,而且我的每一篇日记都精心选材,因为我担负着“改变日记现状”的重任。我的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了铈对Al-Mg-Si合金断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充分时效条件下,铈使该合金由沿晶脆性断裂变为穿晶与沿晶混合断裂,显著提高了合金的韧性。这是由
凯瑟琳·布朗满怀着期待和热情到一家中型广告机构担任账目经理这一新职。漫长的招聘过程结束后,她确信自己找到了一份美差。下面是她的经历:按照通知周一9点钟到达;接待员
由于作品记录的是被摄人的肖像,  公民的肖像權又表现为自行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其肖像的绝对专有性,  公民如何使用其肖像摄影作品就是其肖像權范围内的问题,  其肖像權已经涵盖和淹没了着作權,  故公民对载有自己肖像的摄影作品的使用是其權利使然,  因此,在權利冲突下应对肖像權优先保护。  肖像權纠纷近年来不断为传媒所报道,从影视、体育明星到普通公司职员,为维护自身的肖像權而走上法庭的事时有发生。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