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需求,你满足了吗?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m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假期,孩子们都是四处奔波,疲惫不堪,家长给孩子报一个又一个培训班,生怕错过哪一个,落在同龄人后面;家长群里,讨论最热烈的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谁过了钢琴十级,谁考了奥数五星,谁英语比赛得了大奖,每个头像后面都有着一颗不淡定的心;朋友圈则更成了家长的焦虑源泉,看到各种“晒孩子”,家长们面色凝重,压力山大……
  这反映出大多数家长在面对“孩子到底适应怎样的学习模式,需要什么样的成长环境”这些选择时往往缺乏思考,常常通过身边熟人的状况来判断。
  父母要正确对待和评估家庭和孩子的需求,不要在教育的道路上陷入误区。
  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朋友圈是一个社交自媒体,我们每天都会在圈子里看到各类晒。当看到圈子里的朋友过得很好时,无形中会感到一种同伴压力,“没有英文名,不能和我的孩子做朋友”“赢在子宫里”“我儿子钢琴过了十级”,这些“晒孩子”让家长们的朋友圈焦虑逐渐升温,幸福感大大降低。
  1.改变心态,平和地看待同伴压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好的一面的需求,都希望被外界所认可,所以在朋友圈里晒的其实是一个人的最好状态。当你有了这个认识时,你就可以用平和的态度去看待同伴压力,你要告诉自己:“我不是见不得别人好,我只是希望和他们一样好。”
  2.将同伴压力当做自我提升的机会
  同伴压力像是一个指示器,可以向他们学习教育孩子方面的经验。利用同伴压力,你能够敦促自己自我提升。
  3.给孩子的愿望排列优先级
  你要了解孩子最渴望获得的是什么,最希望能在哪个方面被人尊重,给他的愿望排列优先级,在最优先的领域中投入更多精力。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不能顾此失彼。
  4.也要学着向下比较
  在面对孩子成绩时,不要时刻只和班里成绩最好、条件最优越的孩子比较,杜绝“平均线误区”。适当也向下比比,看到孩子的优点,或者和之前比比,看到孩子的进步。
  不要让原生家庭束缚孩子的翅膀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孩子的原生家庭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家庭和儿童教育》中有一句话:“在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育,就是正确的家庭制度和耐心等待。”这都说明了一个相同的道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远比更多的辅导班重要得多。
  1.不记得的事情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家庭中的不经意行为会给孩子留下经久的印象。小时候父母从来没有教我路边的树名,而我却对各种树非常熟悉,细想起来,那是父母在农田里谈笑风生聊天时给我的印象。你每天看似普通的“规律的起居、麻利的收拾、健康的饮食”,其实已经深深植入了孩子的血液。
  2.不要把你的需求强加于孩子
  每个人潜意识中总想得到第二次机会,满足童年对自己特别重要却未能得偿的一些心理需求。现实中很多家长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理想,而把希望转嫁孩子身上,看到什么都想让孩子学,于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学习工具。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和孩子好好聊一聊他到底想要啥。
  3.不要把教育孩子看成自己最重要的职业
  很多家长往往这样认为,孩子是我生命的全部,我活着就是为了孩子。这种思维是错误的。每个成年人做成最优秀的自己,这本身就是在给孩子引导,而不是把自己的全部都给予孩子。
  作为家長,我们要理清主次,在该给孩子的领域多给。
  要给孩子一份读书的兴趣,还要给孩子一个坚强的意志。
  更重要的是帮孩子铸就长久的幸福感。一个人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大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心理阳光很多。
  借用书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但不能没有爱!
  (作者系南京邮电大学副研究员,二级心理咨询师。)
  编辑 若鱼 623358414@qq.com
其他文献
编前:家住苏州高新区的高春香一家,近年来获评全国“书香之家”“最美家庭”,江苏省“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苏州市“阳光家庭”和“科普家庭”等众多荣誉。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是高春香写给女儿牙牙,更写给全国儿童的节气科普读本。“让孩子读懂祖国、让世界了解中国;做一本书,就是为世界做一件美丽的事。”这是高春香和女儿牙牙的心愿。  惊蛰是什么?  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我对二十四节气的最初认知是小学字典
期刊
1  开学之初的第一堂课,我习惯于精心设计。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收拢心思,尽快把思路集中到学习上来。可是,一堂课把撒欢儿的心收起来,谈何容易。有时候,教师在讲台上准备了丰富的素材,声嘶力竭地讲了一通道理,并不能让学生的心灵真正被触动。那么,从生活小事入手,一步步引领他们进入这个情境,效果如何呢?  上课后,我问了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给你半个小时的时间,你可以用来做什么?  这个问题很简单,他们几乎
期刊
星星鸟鸟塔  多年以前在《南方周末》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妻子怀念去世的丈夫,她丈夫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不幸英年早逝。及至看完才发现文末有个小小说明——这篇以妻子口吻叙述的文章并非妻子所写,而是出自一位记者之手。  按理,最了解丈夫的人是她,思念最深沉的人是她,这篇文章谁能比她写得更好更真切更有意义?妻子是一位在美国高校博士毕业的女性,竟然没有能力完成一篇怀念丈夫的文章。我特别为她感到遗憾。  在
期刊
如何引导孩子们与跟一棵树交流?  一棵树,可以静默,可以喧闹,可以内敛,可以欢悦。一个孩子,可以内向,可以活泼,可以天真,可以聪慧。  一个孩子如何去读懂一棵树?  让我们先引导他们叫出每一棵树的名字吧,就像母亲轻唤孩子的乳名。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能叫出每一棵树名的孩子,他才能真正读懂每一个名字深广的外延。合欢树,多么雅致的名字呀。花丝如球,花色艳丽。每一朵花的
期刊
一抹斜阳静静地伏在天边,泛出微弱的光,天地间被染成一片灰蒙蒙的红。  远处,传来“得得”的马蹄声。萧瑟的秋风,漫长的归路,把疲劳与憔悴印刻在游子的脸庞。近了,近了,长袍的风尘,头发的蓬乱,显示出路途的艰辛;慢了,慢了,他停下,翻身下马,倚靠在一棵刺槐树上,漫不经心地扯下一截枯藤。“哇——”一只归巢的乌鸦凄厉地叫着从天空掠过。游子微微抬头,无神的眼神扫视一下天空。这时,他才喘口气,开始环顾四周:古老
期刊
小镇上有个胖厨师。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炒菜、炖肉、熬粥、做点心……一年365天,天天都是这样,胖厨师有点儿厌烦了。  “我想给自己放一天假。”他刚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小镇就炸开了锅。  也难怪,整个小镇只有胖厨师会做饭,他要走了,大家吃什么呢?  “这个问题我早就想好啦。”胖厨师打开厨房的门,大家都惊呆了——厨房里堆满各种食物:五个半层楼高的蛋糕,四摞桌子那么大的馅饼,三锅热气腾腾的汤,还有一盘盘香喷喷
期刊
因为见效快,很多父母喜欢以物质奖励孩子。但是这种做法长期下來会有危害。  外国心理学家雷珀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挑出一些喜欢绘画的孩子分成两组,跟A组说“画得好就给奖赏”,跟B组说“想看看你们的画”。三个星期后,A组的孩子们绘画兴趣明显降低,而B组的孩子却一如既往地积极绘画。  心理学家表示,奖赏可以直接驱使孩子们去做某事,但是渐渐地会让孩子只对奖赏感兴趣,而对被奖行为失去兴趣。短时间内,这样的物质
期刊
真有意思  我寫的字连老师  也不敢认  它们看上去似曾相识  不是多了一撇  就是少了一横  这些字在字典里  绝对找不到  一个个像是怪人  我发明的这些字  如今  正举着红叉叉抗议  等着我一个个  把它们纠正
期刊
一  瑞所在的小学举行“粉红衣服日”,也叫“反欺凌日”。在这一天,无论教职工还是学生,都要身穿粉色衣服,而且是身上的粉色越多越好。  关于这一天,有个感人的故事。在加拿大的一个小镇上,曾经有一个念高中的男孩在开学的第一天穿了一件粉红色的Polo衫上学。学校里那些惯于欺负同学的孩子就取笑他穿粉红衫,并威胁要揍他。这时,有两个叫大卫和特拉维斯的学生,听到同学们在议论这件事,无法忍受这样的行为,就决定采
期刊
孩子的敏感特质是切实存在的,是与众不同的。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与自己与众不同、高度敏感的身体建立和谐的关系,度过健康的一生。  我向来敏感。有时候觉得这不失为优点,我极易体察他人感受,是很多人心中善解人意、见之可亲的朋友。但凡事都有对立面。敏感也让我容易受伤,甚至心陷困局。我习惯自省,总想着纠正自己的敏感,甚至去阅读渡边淳一的《钝感力》,希望汲取一些钝感力。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常常用“是否过于敏感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