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形成了许多具有教学特色的优质课堂教学,然而实践证明,不论何种特色教育教学,其实际效果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发现其根源就在于这些教学过程中及考后的处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我就浅谈一下这些误区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忽视概念教学,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概念,准确把握概念,不会灵活运用概念,形成了教学上的第一个误区
1、忽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那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那个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对于概念的内涵,为突出本质属性,需作逐字逐句地深入浅出的分析,要突出关键词在本质属性中的地位。对于外延,必须将它的每一项都讲到,又必须强调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同等地位的、独立的。
2、忽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恰当地把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体现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初中一年级讲“绝对值”这个概念时,只要使学生清楚知道正数、负数、零的绝对值是什么就可以了,不要急于提高、深化,等学生掌握了概念后可设计如下练习:1、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a|=?2.字母m、n是有理数,则|m+n|=?从讨论的结果中加深学生对代数式和绝对值概念认识。
3、忽视定义的可逆性。如,有理数的内涵是能写成mn形式的数,(m、n为整数n≠0),反过来,凡有理数,则一定能写成mn的形式,这样,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实际上,定义的可逆性,是认识概念的两个方面,切莫忽视。
二、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现在的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巧,教师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发掘教学上的捷径,其实这是教学上的第二大误区
1、“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实用的范围一般都比较特殊和窄小,换一个条件或变一个简单的结论,也就会使之完全丧失解题能力,因此,巧解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2、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决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导性,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而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对基本方法的渗透。
3、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当他们对于一道题目一旦了解或掌握了某一个巧解后,就对较为复杂的基本方法产生厌倦心理,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摆正巧解与基本思想方法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基本思路出发,加强对基本思想方法的启迪和训练,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再向学生适当介绍巧解的特殊思路,这样,才能避开这一误区。
三、忽视教学中的陷阱,造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后果,从而成为教学上的第三大误区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暴露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少出错,教学中就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可适当从错误思路去构思,课堂上应加强对典型歧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四、忽视甚至放弃三个过程的同步三个过程
教师的教学过程,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学生思维过程
这一大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误认为教材内容就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地教教材;二方面,误认为教师的思维逻辑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
(作者单位:621004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中学校)
一、忽视概念教学,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概念,准确把握概念,不会灵活运用概念,形成了教学上的第一个误区
1、忽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那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那个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对于概念的内涵,为突出本质属性,需作逐字逐句地深入浅出的分析,要突出关键词在本质属性中的地位。对于外延,必须将它的每一项都讲到,又必须强调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同等地位的、独立的。
2、忽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恰当地把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体现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初中一年级讲“绝对值”这个概念时,只要使学生清楚知道正数、负数、零的绝对值是什么就可以了,不要急于提高、深化,等学生掌握了概念后可设计如下练习:1、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a|=?2.字母m、n是有理数,则|m+n|=?从讨论的结果中加深学生对代数式和绝对值概念认识。
3、忽视定义的可逆性。如,有理数的内涵是能写成mn形式的数,(m、n为整数n≠0),反过来,凡有理数,则一定能写成mn的形式,这样,会给解决问题带来方便,实际上,定义的可逆性,是认识概念的两个方面,切莫忽视。
二、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现在的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巧,教师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发掘教学上的捷径,其实这是教学上的第二大误区
1、“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实用的范围一般都比较特殊和窄小,换一个条件或变一个简单的结论,也就会使之完全丧失解题能力,因此,巧解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2、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决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导性,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而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对基本方法的渗透。
3、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当他们对于一道题目一旦了解或掌握了某一个巧解后,就对较为复杂的基本方法产生厌倦心理,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摆正巧解与基本思想方法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基本思路出发,加强对基本思想方法的启迪和训练,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再向学生适当介绍巧解的特殊思路,这样,才能避开这一误区。
三、忽视教学中的陷阱,造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后果,从而成为教学上的第三大误区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暴露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少出错,教学中就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可适当从错误思路去构思,课堂上应加强对典型歧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四、忽视甚至放弃三个过程的同步三个过程
教师的教学过程,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学生思维过程
这一大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误认为教材内容就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地教教材;二方面,误认为教师的思维逻辑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
(作者单位:621004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