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冷风过境 春暖花开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zhe_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士联邦政府6月12日公布最新经济形势预测报告,将2012年瑞士国内生产总值增幅由今年3月预计的0.8%上调至1.4%,一季度瑞士经济整体表现良好,超出此前预期。表现良好的原因是什么?又将会为中瑞两国之间的合作带来怎样的机遇?带着这些疑问,《经济》记者采访了瑞士商务促进中心中国投资促进署署长Laurent Knecht及中国瑞士商会执行董事Jeyanthy Geymeier。
  “高、精、尖、特”产业,
  瑞士经济发展的源泉
  《经济》:瑞士的投资优势是什么?截至目前,在瑞士投资的中国企业有多少家?
  Laurent Knecht:瑞士的投资环境及经济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首先,瑞士政治稳定,法律法规健全;其次,瑞士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第三,瑞联邦政府重视教育,鼓励创新,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第四,金融体系健全完善,拥有独立的货币体系,严格的银行保密法和良好的服务,在银行保险等服务领域享誉世界;第五,瑞士经济主体构成合理,产业优势独特,产品以“高、精、尖、特”著称。另外,良好的基础设施、较低税收、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也是瑞士吸引外资的优势。
  瑞士奉行自由的国际资本准入原则,几乎所有行业领域都对外资开放,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为各种商务活动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各国企业在瑞士建立地区总部,从事经营和研发等活动。
  目前,包括在中国银行、无锡尚德、中石化,海南航空在内的近60家中国企业都在瑞士设立了公司。
  《经济》:瑞士希望引进哪些类型的产业到当地投资?
  Laurent Knecht:瑞士素有“高科技企业和研发中心的首选”之称,在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被评为最具创新性的国家之一,瑞士更趋向于在现有的经济框架内,在精通的领域吸引外商投资,如生命科学、化学、机械和金融等。
  《经济》:瑞士对前来投资的企业提供了哪些帮扶政策?
  Laurent Knecht:瑞士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联邦制国家,各州间会有相对区别的招商引资政策,结构相对复杂。瑞士当局致力于为投资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从支持外来企业与当地环境的早期接触,到投资的具体规划设置,事无巨细。瑞士商务促进中心在中国北京、上海及广州均设立了地区办事处,以促进中国企业到瑞士投资。与此同时,我们还为中、小型的瑞士企业提供具体服务,从而加强和发展中瑞两国的经贸往来。
  冷风过后 经济复苏
  《经济》:在法郎币值居高不下和欧盟国家经济衰退的双重打压之下,瑞士经济仍能表现出强劲的恢复能力,呈现出回暖趋势,核心原因有哪些?
  Jeyanthy Geymeier: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瑞士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居于西方发达国家前列,即使在国际经济市场萧条和欧债危机的共同影响下,瑞士国内依然保持着平稳和高速的经济增长,这和瑞士本身的经济投资环境和外放型、开放型的经济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众所周知,瑞士不仅在机电金属、化工制药及钟表制造等工业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更在保险业、银行业等领域在国际市场独树一帜,尤其近年来瑞士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领域和可再生能源,更是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投资者和财团的到来。
  瑞士新能源政策的提出,为瑞士经济的回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政策是瑞士联邦政府推出的名为“瑞士能源”的新能源政策,以鼓励企业和居民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对瑞士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瑞士联邦和地方政府通过法律、税收和财政等手段,在工业制造、交通等领域推广节能技术,倡导使用可再生能源,同时还在全国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鼓励人们合理使用能源。调查显示,瑞士新能源和再生能源行业2012年一季度的出口业务有所增加,未被列入分类指数的出口指数达到51.7点。这充分说明瑞士着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领域所取得的成效和巨大的经济利益。
  此外,在瑞士法郎不断升值的压力下,瑞士政府出台各项政策坚守瑞士法郎的汇率底线,通过降低存款利率,外币进口,鼓励输出等方式加大出口贸易,以缓解货币不断升值给国内市场带来的压力。除这几点原因外,瑞士一直保持较低的失业率,并通过海外投资机构提供的就业机会和高端人才的输出, 缓解国内压力,也为经济回暖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瑞自由贸易搭建起新桥梁
  《经济》:2011年1月28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与瑞士经济部长约翰·施奈德-阿曼在“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上会晤,正式启动“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这无疑是中瑞间贸易合作的又一利好迹象,您如何看待中国、瑞士之间的经贸关系的?
  Jeyanthy Geymeier:中国与瑞士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在两国良好、持久的政治关系背景下得到了长足发展。早在1950年9月14日两国就建立了外交关系。
  我们确信瑞士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有着光明的未来。就中国的角度而言,一直以来中国以及中国企业都对瑞士的汽车、工程、清洁技术等领域保持着深度关注。伴随着两国互信加深,经贸往来愈发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瑞士,在当地设立公司并将其作为进军欧洲市场的枢纽。对于瑞士,我们在探寻中国巨大商机,积极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前来投资。
其他文献
柏林,这个欧盟最大经济体的首都,十多年前还是百孔千疮,被唤作“欧洲之耻”。但通过经济转型,培养新经济模式以及政策引导,柏林成功将自己打造成了欧洲的“创意之都”,这也使其能够在欧洲深陷金融危机的泥潭时一枝独秀:欧洲前5大经济体中唯一就业率向上成长的首都,GDP在20年间增长一倍多,失业率连续15年下降。  曾经的柏林之窘,濒临破产  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东西德统一,但柏林的经济却一蹶不振。为推动
期刊
编者按: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的第十个年头。为了全面展现十年来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成果,本刊自本期开始将组织政府采购十周年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其中,作为政府采购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集中采购,有了较快发展。近期《经济》记者带着相关问题专访了财政部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瑛。  《
期刊
中国梦,从强健中华民族的体魄与精神起步  在肇基于地球的认知体系中,说到我们生存的这个蓝色星球上最重要的事物,应该是人类的诞生与成长历程。  从进化论的角度阐述,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了人类——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亦可视之为人类的母亲。作为对地球母亲的回报,散布于世界各地的人物、部落、民族及其组成的社会、国家,以古往今来的文明创造与贡献,彰显着各自存在的价值。  说到中华文明,中国人是自豪的。  按照
期刊
工作技能是工作的基本条件,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工作素质,是科技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工作技能的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基本发展能力、基本竞争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纵观世界强国无论是瑞士还是日本,美国还是德国,都在工作技能的训练上下足了功夫,都把基本工作技能当作最重要的培养任务之一。在这些国家中,大学的普及率虽高,但是大学生的比例并不是很大,研究生也没有那么多,相反各种专科学校却非常多。在这些国家中
期刊
国家行政学院举行为期一个月的首届科学报告会  本刊讯:6月11日上午,国家行政学院隆重地举行了首届科学报告会的开幕式。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李建华出席报告会并讲话,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何家成、周文彰,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文明,党委委员、教务长杨克勤等院领导出席开幕式。  李建华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突出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的研究重点,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
期刊
降准、降息等一列政策陆续出台,国家加大了宽松的力度和手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欧债危机、渐趋缓和的美国经济,身处世界经济纽带中的中国经济能否实现稳增长目标?带着一系列疑问,《经济》记者专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博士,他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揭开了政策表象之下的含义。  非对称降息缩小利差  《经济》:6月8日,央行公布调整存款和贷款利率,对称降息0.25个百分点,这次降息
期刊
在农业领域,从科研到农民田间生产,相当于从天空落到地面接地气,中间有很长一段路。如果按照100分来说,一个好的科技产品,只能得40分,更重要的60分是深入到田间地头最后一公里的农业科技推广。产品再好还得要农民用得起,想去用,并且能够科学地使用,真正推广起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  近日,11家中央媒体奔赴内蒙古进行“走转改,春耕赴基层主题采访活动”。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西耙栅乡前不塔气村蔬菜基地,《
期刊
《经济》:您从经济安全研究的角度,如何看待中美经济关系?  江涌:中美经济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不对称的单向依附关系,即美国对中国的依赖远远小于中国对美国的依赖。在国家关系上,依赖小的一方就能获得一种特权来敲打依赖大的一方。中国在经济、技术、市场、营销、品牌、融资、投资、人才、思想、秩序方面对美国的依赖十分明显,比如:中国依靠美国的投行、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美国为中国培养许多高端人才;中国继承美国整套经济
期刊
上半年,信贷明显低于预期、经济增长回落明显,这反映出总需求疲弱和潜在增长率下降的重叠。但随着中国稳增长政策力度的加大,各大机构对中国下半年的经济、尤其是第三季度仍持乐观态度。不过,虽有政策扶持经济或短期探底,但由于企业去杠杆、去库存以及房地产去泡沫等因素的影响,经济下滑的风险依然存在。  经济探底寻找拐点  经济何时见底是下半年经济的核心问题。从国家公布的数据看,未来出口、财政政策和信贷走势或都将
期刊
近年来,迪拜由于发展迅猛,经济繁荣,建设了不少别出心裁的项目和设施,故有“疯狂城市”之称。金秋时节,笔者前往阿联酋去看看“疯狂的城市——迪拜”和其他几个酋长国的风光。所见所闻,颇觉新奇,乃撰此散记。  人工岛屿——世界第八大奇迹  迪拜是阿联酋的第二大酋长国,有“中东的香港”之称,有“新纽约”之名。它取消了所得税和消费税,是世界著名的免税区;因而大大吸引了各国消费者,有力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