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于文学的研究起到很大的作用。一些学者已经研究过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如何适用于文学的研究并界定了巴赫金理论在文学研究中如何应用,以及将来的研究方向。例如,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在文学历史和文学体裁方面的应用。本文主要对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一些要点进行简要的研究和阐述,这些要点有助于理解巴赫金对话理论对于文学的建构的作用。
关键词:巴赫金;对话理论;文学建构
米哈伊尔·巴赫金,前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世界知名的符号学家、结构主义符号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理论对文艺学、民俗学、人类学、心理学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巴赫金所确立的对话理论,在具体的文本研究中形成了复调小说理论、狂欢化文学等思想,为文学、文化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一、巴赫金和“复调理论”
巴赫金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精细研究,提出了“复调小说”这一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并提出了对话是语言和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在他的早期专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巴赫金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本特点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他作品里出现的主人公对自己、对世界的议论,同一般的作者议论,具有同样的分量和价值。” [1]
在其后期作品《言语体裁问题》中,巴赫金将他的理念发展成为更为全面的文学理论即对话理论。巴赫金认为他的对话的概念不仅局限于文学方面而且对于生活的本质也提供了样例。在《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的修订》中,他指出:“生活就其本质来说是对话的。生活意味着参与对话、提问、聆听、应答、赞同等等。” [1]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指出,首先话语在本质上是对话的。这就是说话语或语篇都不能被孤立的进行阅读和理解。每一个话语都会以一种或另一种形式对之前的话语做出回应。[2]就这一点而言,巴赫金还强调说话者所表达的话语不可避免的和之前所用的话语和语篇在某种程度上发生联系。而且,这些话语也和后面的回应保持关联。他指出这是说话者为预期可能会产生的反应来建构话语,他将这种行为称之为“反应认知的行为”。[2]因此,任何的话语或语篇都不是孤立的表达,而是对相关联的相同主题内容的话语或语篇的表达。因此话语的这种对话体的特点对于话语的互动有着极大的影响。
巴赫金还指出,语篇只有和其它的语篇相互联系时才会活跃起来。这里所说的语篇之间的相互联系就像灯光一样,既能照亮后面的也能照亮前面的。所以,巴赫金认为,语篇真正的含义,其本质产生于两个语篇的边界。[2]也可以说,话语的含义取决于其自身的语境和其相邻的语境。我们可以认为,含义并不能在单独的一个语篇中找到,只有在相互作用的对话中才能找到其真正的含义。这种由对话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含义是全新的。就像巴赫金所说的,“总是能产生以前从未出现的含义,一些全新的,不可重复的含义。” “同时,这些既定的对话含义又转变成新出现的含义。”[2]那么我们同时听到的不同语篇所产生的效果就是不同语篇的含义也发生了转变。
二、对话理论中对话的设计者
巴赫金的理论是来源于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作品,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创作出来的复调小说内存在各种相互影响不同的声音和意识。巴赫金认为就这一点而言,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大师,而且就话语的真正意义来说他的小说是复调的。巴赫金承认,就语篇的创作而言,存在多层次的创作,除了作者创作出语篇之外,听者或读者也进行了再创作。如此一来,他们同样的参也与了对语篇中的内容进行重构。因此,在语篇的创作过程中他们也成为了积极参与者。
巴赫金也强调所有的话语都具有对话体的本质属性。鉴于此,重点转移到读者身上,读者会注意到这种对话体的弦外之音是和话语相关联的。可以说,是读者建构了想象中的对话。巴赫金提出,读者并没有参与到对话之中,而是从第三者的角度来观察,所以说这种话语是对话的。这个旁观者即语篇的读者并没有和继而发生的对话完全脱离开,而是成为了对话的参与者,虽然是用某种特别的方式。即读者在阅读中也会在头脑中产生相关的话语,因而也进入到对话之中,并对其中话语产生不同的反应。例如“回应或赞同,同情或反对,以及拒绝等等”。[2]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的产物也就是一个全新意义的产生。
三、巴赫金和长远时间
巴赫金将这种可能会产生新意义的能力称之为“长远时间。”巴赫金之所以将其定义为“长远时间”,这是因为“这个对话是无限的,永远不会结束的,而且对话中的含义永不会消亡。” [2]按照这个原则,莎士比亚的伟大的作品会在遥远的将来继续存活。巴赫金认为,“在他们过世之后,这些作品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新的意义;就好像是这些作品日益成熟,已超越了它们所产生的时代。” “从这个观点来看,莎士比亚已经成长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实际上在他的作品中被不断地得到印证,但在莎士比亚生活年代的文化背景下,其本人和同代人都不可能对其有意识地感知和评价。而这些作品的伟大之处只有在长远时间中才能体现出来。[2]巴赫金将这个原则表述如下:
“从对话的语境来说,既没有第一句话,也没有最后一句话,而且没有边界(语境绵延到无限的过去和无限的未来)。”甚至过去的对话的含义,也就是那些产生于过去的对话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在随后的、将来的发展过程中发生变化(或更新)。在对话发展的任何时刻,都会存在大量的被遗忘的语境含义,但在随后对话发展的某些特定时刻,这些语境含义会被回想起并被赋予全新的形式(在新的语境下)。任何事物都不会绝对地消亡:每一个含义都会重新出现。[2]
这个概念是基于巴赫金对语言对话本质的理解。按照这种说法,语篇和话语不得不和其它的语篇和话语形成了对话。由于这个对话是从旁观者或读者的角度来看的,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在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随着读者的不同,对话的含义的理解也必定是有所差别的。
四、巴赫金和“再定位”
巴赫金“长远时间”的中心含义是被其称为“再定位”这一概念。巴赫金认为在各种各样的话语相互影响的对话中,对话本身就是开放式的。随着语境的变换以及将不同的语篇和观点交织在一起,那么通过对对话的再定位就可能对新含义的产生及理解创造条件。巴赫金认为这种再定位并不是对作者本意粗鲁的违背。这一过程是发生在对话中的,当条件改变时,这种可能性就已经出现在其中了。
五、巴赫金和“局外人”
“再定位”这一原则中,巴赫金提出的“局外人”这一概念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巴赫金认为“对话的含义一旦和其它含义,既外部含义发生联系就会显露出其深层的意义.”他坚持认为在这个对话中,外国文化或我们不熟悉的语篇会使我们提出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我们之前没有想到过的。[2]因此这些文化和语篇之间的交流会对其产生更加丰富,充实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92.
[2](苏)巴赫金.言语体裁问题[A].巴赫金全集(第 4 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巴赫金;对话理论;文学建构
米哈伊尔·巴赫金,前苏联著名文艺学家、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世界知名的符号学家、结构主义符号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理论对文艺学、民俗学、人类学、心理学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巴赫金所确立的对话理论,在具体的文本研究中形成了复调小说理论、狂欢化文学等思想,为文学、文化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一、巴赫金和“复调理论”
巴赫金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精细研究,提出了“复调小说”这一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并提出了对话是语言和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在他的早期专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巴赫金指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本特点是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他作品里出现的主人公对自己、对世界的议论,同一般的作者议论,具有同样的分量和价值。” [1]
在其后期作品《言语体裁问题》中,巴赫金将他的理念发展成为更为全面的文学理论即对话理论。巴赫金认为他的对话的概念不仅局限于文学方面而且对于生活的本质也提供了样例。在《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的修订》中,他指出:“生活就其本质来说是对话的。生活意味着参与对话、提问、聆听、应答、赞同等等。” [1]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指出,首先话语在本质上是对话的。这就是说话语或语篇都不能被孤立的进行阅读和理解。每一个话语都会以一种或另一种形式对之前的话语做出回应。[2]就这一点而言,巴赫金还强调说话者所表达的话语不可避免的和之前所用的话语和语篇在某种程度上发生联系。而且,这些话语也和后面的回应保持关联。他指出这是说话者为预期可能会产生的反应来建构话语,他将这种行为称之为“反应认知的行为”。[2]因此,任何的话语或语篇都不是孤立的表达,而是对相关联的相同主题内容的话语或语篇的表达。因此话语的这种对话体的特点对于话语的互动有着极大的影响。
巴赫金还指出,语篇只有和其它的语篇相互联系时才会活跃起来。这里所说的语篇之间的相互联系就像灯光一样,既能照亮后面的也能照亮前面的。所以,巴赫金认为,语篇真正的含义,其本质产生于两个语篇的边界。[2]也可以说,话语的含义取决于其自身的语境和其相邻的语境。我们可以认为,含义并不能在单独的一个语篇中找到,只有在相互作用的对话中才能找到其真正的含义。这种由对话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含义是全新的。就像巴赫金所说的,“总是能产生以前从未出现的含义,一些全新的,不可重复的含义。” “同时,这些既定的对话含义又转变成新出现的含义。”[2]那么我们同时听到的不同语篇所产生的效果就是不同语篇的含义也发生了转变。
二、对话理论中对话的设计者
巴赫金的理论是来源于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作品,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创作出来的复调小说内存在各种相互影响不同的声音和意识。巴赫金认为就这一点而言,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大师,而且就话语的真正意义来说他的小说是复调的。巴赫金承认,就语篇的创作而言,存在多层次的创作,除了作者创作出语篇之外,听者或读者也进行了再创作。如此一来,他们同样的参也与了对语篇中的内容进行重构。因此,在语篇的创作过程中他们也成为了积极参与者。
巴赫金也强调所有的话语都具有对话体的本质属性。鉴于此,重点转移到读者身上,读者会注意到这种对话体的弦外之音是和话语相关联的。可以说,是读者建构了想象中的对话。巴赫金提出,读者并没有参与到对话之中,而是从第三者的角度来观察,所以说这种话语是对话的。这个旁观者即语篇的读者并没有和继而发生的对话完全脱离开,而是成为了对话的参与者,虽然是用某种特别的方式。即读者在阅读中也会在头脑中产生相关的话语,因而也进入到对话之中,并对其中话语产生不同的反应。例如“回应或赞同,同情或反对,以及拒绝等等”。[2]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的产物也就是一个全新意义的产生。
三、巴赫金和长远时间
巴赫金将这种可能会产生新意义的能力称之为“长远时间。”巴赫金之所以将其定义为“长远时间”,这是因为“这个对话是无限的,永远不会结束的,而且对话中的含义永不会消亡。” [2]按照这个原则,莎士比亚的伟大的作品会在遥远的将来继续存活。巴赫金认为,“在他们过世之后,这些作品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新的意义;就好像是这些作品日益成熟,已超越了它们所产生的时代。” “从这个观点来看,莎士比亚已经成长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实际上在他的作品中被不断地得到印证,但在莎士比亚生活年代的文化背景下,其本人和同代人都不可能对其有意识地感知和评价。而这些作品的伟大之处只有在长远时间中才能体现出来。[2]巴赫金将这个原则表述如下:
“从对话的语境来说,既没有第一句话,也没有最后一句话,而且没有边界(语境绵延到无限的过去和无限的未来)。”甚至过去的对话的含义,也就是那些产生于过去的对话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在随后的、将来的发展过程中发生变化(或更新)。在对话发展的任何时刻,都会存在大量的被遗忘的语境含义,但在随后对话发展的某些特定时刻,这些语境含义会被回想起并被赋予全新的形式(在新的语境下)。任何事物都不会绝对地消亡:每一个含义都会重新出现。[2]
这个概念是基于巴赫金对语言对话本质的理解。按照这种说法,语篇和话语不得不和其它的语篇和话语形成了对话。由于这个对话是从旁观者或读者的角度来看的,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在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随着读者的不同,对话的含义的理解也必定是有所差别的。
四、巴赫金和“再定位”
巴赫金“长远时间”的中心含义是被其称为“再定位”这一概念。巴赫金认为在各种各样的话语相互影响的对话中,对话本身就是开放式的。随着语境的变换以及将不同的语篇和观点交织在一起,那么通过对对话的再定位就可能对新含义的产生及理解创造条件。巴赫金认为这种再定位并不是对作者本意粗鲁的违背。这一过程是发生在对话中的,当条件改变时,这种可能性就已经出现在其中了。
五、巴赫金和“局外人”
“再定位”这一原则中,巴赫金提出的“局外人”这一概念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巴赫金认为“对话的含义一旦和其它含义,既外部含义发生联系就会显露出其深层的意义.”他坚持认为在这个对话中,外国文化或我们不熟悉的语篇会使我们提出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我们之前没有想到过的。[2]因此这些文化和语篇之间的交流会对其产生更加丰富,充实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92.
[2](苏)巴赫金.言语体裁问题[A].巴赫金全集(第 4 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