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旁响起梆子声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2009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梆子在我们的家乡一带简称梆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剧种。它的行当齐全,唱腔激越高亢、刚柔相济,透着北方人的慷慨豪爽。剧目丰富,有的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与丑恶,有的歌颂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还有的歌颂妇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与向往……主任编辑梁波先生的村志变通本《古都新港》记载,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年),我的家乡就成立了梆子戏班。解放后,戏班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演员、乐师和其他职员达到了五十多人。除了常在县内演出外,还经常应邀在石家庄地区的一些县演出。1954年,县里成立了梆子剧团,家乡的戏班才逐渐淡出了戏剧舞台。1957年,村里一些爱好梆子的青少年进入了县梆子培训班,其中的尖子还被选拔进了县剧团,成长为主要演员。由新城铺籍演员担纲主演的戏剧还多次赴北京、天津等地参加戏剧汇演和调演。他们的演出场场爆满,连演不衰,受到了省、地领导的接见。直到本世纪,县梆子剧团的几名乐师仍为新城铺籍人氏。1955年,村里还建起了戏园。它高大宽敞,可容纳千余名观众。后台除可供全体演员同时化妆外,还可兼做演职员的临时休息室。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戏园的演出十分活跃,演出的剧种也很丰富,北方人普遍喜爱的梆子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欣赏戏剧的过程,也是教化的过程。乡亲们把教化称作“度化”。他们常说,唱戏,那是在度化人哩。
  那时候,虽然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人们的囊中仍然羞涩,还是要通过精打细算,方能满足一下精神方面的享受和追求。有时一家人只买了一张戏票,可又各不相让,就只好采用一人看一段,分段到戏园门口换人的办法。也有不少人早早来到戏园门口,等待看那戏剧结束前15分钟左右的“放行戏”。人们离不开戏剧,大约就同今天的人们离不开电视,通过电脑、手机阅读、观赏,还有广场舞差不多吧?
  进入了80年代后,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电视、VCD、电脑等进入了普通的家庭,可供选择的文化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戏剧的观众也渐渐减少了。梆子也从我的生活、脑海里渐渐地淡出了。再后来,我就读到了一条消息:河北梆子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夏季,我休假回到家乡的县城。晚饭后,便朝着城中心的子龙广场走去,想看一看那里的“彩色周末”。它是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单位发起,每年夏季各地群众参与的社会大文化工程,内容有歌曲、舞蹈、戏剧等。老远就听到子龙广场对过的政府中心绿地旁,有人正准备演唱梆子,周围的观众的鼓掌声随之传了过来。以我们那位忠肝义胆、智勇兼全的著名老乡赵云的表字命名的广场上,随着欢快动感的音乐,一群人跳起了广场舞。离跳舞的人群不远的地方临时搭起了一座舞台,下面坐了许多的观众,一场现代的歌舞就要上演。它的西侧不远之处,有一个大理石砌成的平台,几个话筒架站在平台的前方,数百人正围坐在平台的周围。他们当中以年长者居多,但也不乏青年、壮年,甚至还有少年。他们显然是在等待着一场演出的开始。往舞台的方向一扭脸的工夫,就见平台上方的电子屏幕上打出了一行滚动着的字幕:“……河北梆子戏社……”我不由得走了过去,在那里驻足观看。这个时候,就见十几位一手拿乐器、一手拿座椅的乐手走到了话筒的前面。经过简单的调音,一个演员走上前来,字幕上就打出了她演唱的曲目——《岳母刺字》选段《鹏举儿听为娘把话来论》。随着两声清脆的梆子敲击声,委婉动听的伴奏声响了起来,我和观众们立刻被演员那字正腔圆的演唱吸引住了。大家的叫好声和掌声阵阵地响起。接下来,又有演员演唱了现代戏《龙江颂》选段《望北京更使我增添力量》、《洪湖赤卫队》选段《儿的娘不必太痛伤》……演出的气氛更加热烈了起来。只见演员们的演唱声情并茂,乐队的演奏也更加高亢。击打梆子的乐手干脆站了起来,一声声的梆子更加清脆、高亢,直引来观众的直劲儿叫好。县梆子剧团团长夫妇也匆匆地走来,他们显然是刚赶来,一人在乐队击打梆子,一人演唱……一位20岁左右、匆匆赶来的青年喘息片刻,唱了《四郎探母》选段《站立宫门叫小番》。节目的最后,一位年近七十的女演员走上台来。她显然是过去的一位名角,也预料到了观众对她的欢迎程度,满面带着笑意。果然,见她走上台来,观众的掌声马上就热烈地响了起来……
  事后,我才知道,这个戏社是一对开小卖部的老年夫妇创办的。出于对梆子的热爱,他们闲暇时便在店铺前拉起心爱的胡琴,唱上一段梆子选段。谁知由此引来了热情的梆子戏迷。每天的晚上,戏迷们便赶来,你一段、我一段地随着伴奏演唱了起来。乐手的队伍也逐渐扩大,除了梆子、板胡、笛子外,乐手们还带来了唢呐、小钹、扬琴等,演唱的人越来越多,小卖部的门前已经难以容纳再多的演出人员和观众了,却还有不少的戏迷从四方走来。为了满足远处赶来的戏迷的需要,大家一商量,就决定每逢周一和周五,把演唱的地点改在了一千米外的子龙广场。老人还拿出退休金,购置了字幕机等演出用品。这两天下午的五点来钟,老两口便把小卖部里的事情托给家人或邻居,用电动车将字幕机、音响、话筒等用具和乐器运到演出的现场,并开始装台。还有那些同他们同样热爱梆子的邻居,也和他们一道运送演出器具和装台。演出结束后,他们还要拆台,把器具和乐器运回小卖部中。后来每逢周日,他们还要赶到几千米外的子龙大桥下面演出。他们的演出,最多时仅乐队就有二十多人。为了支持他们的演出,县文化部门赠送给他们一台调音台。县、市的电视台还报道了他们的事迹。听到他们热心河北梆子的事迹后,15公里外省城里的艺术家和周围县市的梆子爱好者也经常前来演出,更有石家庄市和周围县市梆子的“粉丝”们前来观看。
  一个晚上,当我走过另一个较大的广场——恒府广场的时候,见到了广场上也活跃着一支梆子的演出队伍——北门里响云剧社。后来听说,就在子龙广场西侧的一家商场前,也活跃着一支梆子的演出队伍,车站街还有子龙梆子戏社。最后听说,除了选段,一些戏社还准备演出整出的“大戏”。
  许是由于骨子里对这种艺术的热爱,我的耳旁,不由响起了那悠扬的梆子声。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无论是东方或者西方的审美观,耶·海伦都是一个标准的非洲大美女,一米七多的身高,身材高挑修长,身形玲珑有姿,凹凸有度,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优雅妩媚,极富立体感的五官,明眸皓齿,眼角眉梢,尽显柔美,如上帝神来之笔描绘在那张秀美的脸庞上,尤其是盘缠在头上需要花费数小时精心编织的无数小发辫,更增婀娜多姿的风韵,恰如天边一朵刚出岫的云彩。  耶·海伦是项目部当地雇员管理办公室的秘书,主要工作是管理当地员工的文书
期刊
小镇旧事  一直一直,我所想的都是离开这个土气和灰败的小镇,越远越好,此生不要再回来才好……也许这就是人人所说的故乡是回也回不去的地方。  一棵棵偌大的梧桐在那条石子路的两旁,从浅青到深绿,从泛黄到枯萎凋零,春夏秋冬,时光不散,落叶不尽。那巴掌大的梧桐叶曾铺满了一地,和小伙伴们手牵手,踩在上面“嘎吱、嘎吱”的清脆响声,让我们欢喜不已。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晴雯撕扇的那节,我想这世间万物的声音各具
期刊
记忆中的父亲很陌生。  对于父亲的大半生,我还是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陌生。当脑海里第二次涌现出这个词时,我禁不住潸然泪下。我的父亲,活到六十岁,竟然给他最引以为豪的女儿留下的印象是陌生……  父亲十二岁时,爷爷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撒手人寰,奶奶随后也因难产去世,父亲领着八岁的二叔和四岁的姑妈成了没人管没人疼的孤儿。无奈之下,父亲和姑妈被四爷带去抚养,二叔过继给了七爷。我无法想象父亲的童年是怎么过来
期刊
“垃圾”兄弟是在我住的小区拖运垃圾的,我们年相若,个头相当,体重也差不离,我是虚胖,他精壮,不同的是他理个寸板。兄弟的工作是清理小区垃圾,小区有33个垃圾桶,他要把桶边垃圾清理干净,倒进板车,再把垃圾拖到垃圾站,一车约七八百斤重,我掂过,上午三趟下午一趟。兄弟要拉着板车经过三个红绿灯,还有一个长长的上坡,到了坡顶,用时约20分钟,他停下来,擦一把汗,抽上一根烟,哼着曲子再走,可能离终点不远了。  
期刊
“平娃,你快过来,咱家的狗狗们弄下大乱子了,把邻家的几个婆姨和娃娃给咬了,妈领人家打了一天的破伤风针,一针要三百块,还要给人家买营养品,人家还不依不饶,怎办呀!”母亲喊着我的乳名,她的话里夹杂着哭腔,善良的母亲被这突如其来的“料”吓得不知所措。  正好是星期天,我正在睡懒觉,七点钟被母亲的电话骚扰,即刻穿起衣服,洗了把脸跑向家里。我家自盖的四合院,我和大哥把老宅拆了,地基扫平后修了三十九间三层平房
期刊
因为有派出所李教导员的引路,不费任何周折,就找着了草湖深处老公安干警张新民的新居,一个数十亩的苹果园。  刚迁入不久,苹果园的走道上,零乱地堆放着杂物,不过,园子里的苹果树仍有模有样。虽然三月里,苹果树几乎一叶不剩,已有二十五六年树龄的树木,也多少带点千年胡杨的沧桑和古朴,但树杈依然蓬勃,向天地展示它们的自信和阳光。  多条狗或悠然迈步、或躺卧在地。那条毛色金黄的苏格兰牧羊犬,竟像羊一样温驯,摇尾
期刊
几年前,我发现堂兄院子里有个被埋了半截的罐,土黄底,画着一只赭黑色的喜鹊,翘着尾巴,栩栩如生,便央求堂哥赠我,拔了出来,装进蛇皮袋子,不远千里带到我工作的城市。这只喜鹊罐不是什么宝物,我将照片发给搞收藏的朋友看,说是马口窑烧制的装油坛子,以其形制与图案看,也有百余年的历史。那个马口窑油坛,是我有意识收藏的第一件“宝物”,此后一发不可收,陆续搜集到三十多个形形色色的坛罐。  因为收罐,便知湖北有三大
期刊
外婆的公寓离学校很近,只要穿过几条巷子,拐个弯,再过一条马路就到了。毛毛念三年级,三点钟就放学了,可妈妈下班要到六点,所以之间的空隙,毛毛都是一边在外婆家写作业,一边等妈妈。  小巷很窄,很静谧,只有毛毛一个人在走。可毛毛不觉得害怕,因为有知了陪她一路唱歌。“吱吱吱!”“啦啦啦——”“吱吱吱!” “啦啦啦——”清脆的叫声与她嘹亮的歌声交织在一起,飘出老远,一直飘到外婆的窗口。外婆于是便从窗口探出头
期刊
凌宇先生  去年国庆期间,在母校举行的我们毕业30周年同学聚会上,我又见到了凌宇先生。  凌宇先生是母校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的沈从文研究专家。我们在湖南师范大学读书时,教我们现代文学课程。  说起来老师与我们有缘。1981年,经过苦读寒窗,我们考进了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而凌宇老师也刚好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正好分配给我们带课。  老师中等个子,结实身板,一张国字脸,长得很端
期刊
我是先认识陈先生,再认识兰英的。  “文革”初,母亲的烟摊进了合作小组。陈先生被选为组长,每月盘点后都集中在我家算账分配。每每让我记住的,是他那算盘之上的指法娴熟、笔头之下的字迹漂亮和处事之间的精明干练。由此而想,怪不得陈先生能娶个上海妻子呢?  兰英上海的那个家在唐沽路上。她是很小的时候被抱养过来的,只记得那天,母亲紧紧地抱着她,贴在她的耳边说:“你去这个姆妈家,天天有大白兔糖吃呢!”后来她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