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沫若早期世界观发展的三个阶段

来源 :郭沫若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so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的早期世界观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复杂的,而且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辛亥革命时期,这是郭沫若世界观开始形成时期;第二阶段,五四运动时期,这是郭沫若世界观初步形成时期;第三阶段,北伐战争时期,这是郭沫若世界观基本形成时期,郭沫若世界观的逐步形成、发展、飞跃的根本原因是,他积极投入中国革命半争的汹涌澎湃的洪流,在激烈的阶级斗争和特定的社会历史风暴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也是东西方文化在他灵魂深处碰撞的结晶。
其他文献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的旗手。他不仅仅是文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还是热血沸腾的革命家。他对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对日本文化的过去和现在也有相当的
1961年2月前后,日本社会党众议员黑田寿男访华,带来了两位日本友人寺田熊雄、稻垣武致郭沫若的信函。2月6日,刚刚率领中国友好代表团访问古巴归来的郭沫若,在北京会见了黑田寿男,
LNG接收终端工艺流程和气化工艺的对比及选择问题是LNG接收终端高效、经济运行的关键。本文对气源型和调峰型LNG接收终端采用再冷凝工艺和直接压缩工艺进行了能耗对比,从经济
古人崇拜生殖器,奉之为神。也崇拜生殖及性行为,凡人类皆是。古人连种性意识及性观念在很多典籍中有不少记载.在汉字构形中也有不少的反映.通过汉字构形构意分析了解古人对自然及
从对保守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态度的分析,看出郭沫若在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成就。郭沫若之所以能建树起一座座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丰碑,正点由
20世纪60年代,法国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和玛丽亚娜.勒代雷提出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翻译理论———释意理论,逐渐这个理论从口译也慢慢运用到了笔译当中
本文主要从国别文学的研究角度,回视20世纪新时期以来,郭沫若与外国文学比较研究的主要成果。不追求面面俱到,只就郭沫若与德、英、美、法、俄苏、日、印、挪威等八国文学的研究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建筑工程成为各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升,人们对建筑工程安全性、稳定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创造社通观》是黄淳浩先生,继《创造社:别求新声于异邦》后,又一本全面综合研究创造社的力作,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在创造社研究方面的空白。《创造社通观》(以下简称《通观》)
高职院校的育人模式一般都是以就业为导向,在此基础上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来培养新一代技术性人才。而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则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方式之一。因此,作为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