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是我们对美丽家园的共同期待。
继水环境整治之后,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又将视角转向了化工恶臭这一“污染公敌”,为主城区重新拥有清新空气、建设宜居家园持续展开监督。
2012年12月19日,台州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如期举行。此次会议议程多达7项,可常委会组成人员最关心、发言最激烈的还是椒江医化园区整治议题。
“现在恶臭好像没那么严重了,感觉比以前好很多。”
“整治工作对于医化企业和财政收入来说都是真正的‘割肉’,一方面损失固定资产10多亿元,另一方面还要补助扶持资金8亿元。在当前经济形势吃紧的情况下,个别领导和企业主在整治工作思想上有松动,这一点要引起重视。”
“治理化工恶臭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也是医化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我们要加强转型升级的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制剂和成品药,走医药生产高端化之路。”
…………
审议过程中,与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肯定了成绩,指出了问题,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这次审议既是对前一阶段常委会监督和政府整治工作的一次小结,更是对走到关键时刻的椒江医化行业整治的一次有力促进。
从“金名片”到“臭气源”
椒江医化产业发展起步早、规模大,是原国家经贸委批准的浙东南化学原料基地。由外沙、岩头、三山3个区块组成的椒江医化园区,总占地面积2660亩,共有33家企业,其中上市公司2家,在职职工1.23万人,年销售收入80亿元。
毋庸置疑,作为椒江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医化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是椒江经济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然而,这一庞大的产业在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税收,有力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化工恶臭近年来已成为主城区的头号“污染公敌”。
臭气袭来时,经常弥漫整个城区上空,当地百姓怨声载道。“闻得时间一长,头昏脑胀,胸口发闷,简直令人窒息。”紧邻椒江外沙医化园区的台州一中,是化工恶臭污染的“重灾区”,学校党委书记林楚德说,“一到阴雨天或者气压低的时候,校园里便弥漫着难闻的恶臭。学生们哪有心思上课,都紧紧捂着鼻子,巴望着早点放学。老师们更是苦不堪言,眼睛红肿干涩、喉咙发炎疼痛都是寻常事。”
台州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表明,2010年和2011年,主城区化工恶臭发生率分别为14.9%和11.9%。按此计算,台州市民一年有近两个月时间是在化工恶臭的侵扰下度过的。
“晚上如果开窗睡觉,睡熟后都会被臭气熏醒。要是吃饭时碰上臭气,那真是倒胃口,哪里还吃得下饭?”对于臭气袭城的日子,城区百姓叫苦连天。在台州的“19楼”论坛里,网友纷纷吐槽化工臭气污染问题,往往是一个帖子发出去,跟帖的长达好几页。
与此同时,当地居民也逐步摸清了臭气排放规律,一般从周五下午开始到周日结束,当地人称其为“周末现象”。为此,台州市民每逢周末都会想办法往乡下赶。
事实上,“臭气袭城”不仅是街谈巷议和网络舆论的热点,在诸多官方议政场合也屡屡被提及。近几年人代会上,“治理化工恶臭,还主城区清新空气”一直是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在台州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潘通天等13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让台州主城区彻底告别化工臭气的建议》,要求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加大整治力度,还市民一个清新干净的城市环境。
该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列入2011年度重点督办件之一。而在2012年的监督计划安排中,“椒江医化园区整治”又被列为重点监督议题。
除臭清源,坚决“关停并转”
化工恶臭在椒江主城区肆意横行,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奋力疾呼,台州市人大常委会也就此展开了有力监督。
2011年5月,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少仙带领调研组赶赴椒江岩头化工区和临海水洋化工区就恶臭治理工作开展调研,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坚定不移治恶臭。第二个月,市人大常委会又组织督查组就工业园区“三废”处理工作进行督查,详细了解了重点监管企业的环保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要求有关部门对高污染企业坚决执行“关停并转”,以防止产生新的污染源。
在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的持续发力下,台州市椒江区两级党委、政府痛下决心,制定了相应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和扶持办法,并成立了专门的“转型升级办公室”。同时,椒江区政府还组织了“百日风暴”联合执法行动,不分昼夜地对医化企业进行巡查,督促企业依法生产、按时转型升级,对按规定暂时不退出的医化项目进行整治验收,对未按规定进行整治的坚决予以关停或整改。在如此高压的态势下,港边化工、江丰医化、泉丰医化等企业主动提前关停恶臭项目,全面退出了医化生产行业。据了解,截至2012年12月,椒江医化园区内的大部分原料药和中间体项目已基本退出,椒江主城区基本告别恶臭。
2012年12月4日至5日,市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先后走访了山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永翔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海翔药业等8家医化企业,详细了解了恶臭项目退出和转型升级进展情况。
在位于三山医化区块的永翔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督查组看到,这家生产医药、染料中间体及其衍生产品的企业已全面停产,生产设备也已拆除,车间内散落着吸附棉、包装纸等各种杂物。在督查过程中,督查组发现那些退出医药行业的企业都已人去楼空。“整治必须到位,设备拆了我们才放心!”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金生要求环保部门加强巡查监管,严防部分被列入关停的恶臭项目在临关前加大马力生产,捞取“最后一桶金”。
“现在好多了,以前经常有住户打电话反映臭气问题,特别是周末,现在很少接到这样的电话。”在市人大农资环保工委组织的座谈会上,来自椒江区枫南小区的包红霞说。
参加这次座谈会的不仅有环保局、“转型办”等官方人士,还有来自饱受臭气骚扰的东风村和台州一中的群众代表,以及景元、建设等住宅区的“小巷总理”。会上,大家普遍反映现在的恶臭发生次数比以前明显减少,臭味也没那么重,持续时间也短了。 牺牲一时“GDP”,换来一口清新空气
据环保部门统计,2011年至2012年,椒江33家医化企业共退出恶臭项目69个,其中外沙区块10家企业已全面退出医化生产,每年可减少医化废气排放1505吨,削减近70%。2012年,台州市主城区恶臭发生率同比下降45.7%,市民认可度达到了70%。
在台州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大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椒江医化园区的整治情况表示满意,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椒江医化企业并不是影响主城区空气质量的唯一原因,黄岩的江口化工区、临海的川南化工区,以及椒江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的臭气也不容小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农资环保工委主任阮孟合认为,整治工作要综合治理、齐头并进,不管哪个方面出现脱节,都会影响整治的总体效果。
“要加强外沙岩头区块的空间规划研究,以省里将椒江作为医化产业‘腾笼换鸟’试点区建设为契机,及时调整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合理定位区块功能。”
“要进一步抓好执法监管,进一步加大医化行业转型升级执法监管力度,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非法排污行为,确保恶臭项目退出到位和整治提升进度。”
“要进一步抓好保留项目的整治提升,鼓励发展制剂和成品药,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生产车间和车间内部设置,切实提升技术装备自动化、管道化、密闭化水平,杜绝废气无组织排放。”
“尽管现在有了好转,但整治工作仍不能松懈!”在审议中,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尽管现在主城区空气质量有所改观,但恶臭扰民现象依然存在,2012年的恶臭发生率仍达6.6%。而且,在椒江区公布的医化园区转型升级时间表上,2013年是主城区彻底告别恶臭的最后时限,需退出的化工恶臭项目还有73个,比前两年的总量还多,城区化工恶臭防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对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这些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梳理汇总,并以审议意见形式交市政府办理。
“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而是要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金生语重心长地说,这场“除臭战役”虽然牺牲了一时的GDP,但它对椒江医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将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它将使主城区的生态环境向好转变,使椒江百姓都能吸上一口清新的空气。据了解,接下来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就审议意见落实情况,适时进行跟踪监督。
继水环境整治之后,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又将视角转向了化工恶臭这一“污染公敌”,为主城区重新拥有清新空气、建设宜居家园持续展开监督。
2012年12月19日,台州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如期举行。此次会议议程多达7项,可常委会组成人员最关心、发言最激烈的还是椒江医化园区整治议题。
“现在恶臭好像没那么严重了,感觉比以前好很多。”
“整治工作对于医化企业和财政收入来说都是真正的‘割肉’,一方面损失固定资产10多亿元,另一方面还要补助扶持资金8亿元。在当前经济形势吃紧的情况下,个别领导和企业主在整治工作思想上有松动,这一点要引起重视。”
“治理化工恶臭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也是医化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我们要加强转型升级的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制剂和成品药,走医药生产高端化之路。”
…………
审议过程中,与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肯定了成绩,指出了问题,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这次审议既是对前一阶段常委会监督和政府整治工作的一次小结,更是对走到关键时刻的椒江医化行业整治的一次有力促进。
从“金名片”到“臭气源”
椒江医化产业发展起步早、规模大,是原国家经贸委批准的浙东南化学原料基地。由外沙、岩头、三山3个区块组成的椒江医化园区,总占地面积2660亩,共有33家企业,其中上市公司2家,在职职工1.23万人,年销售收入80亿元。
毋庸置疑,作为椒江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医化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是椒江经济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然而,这一庞大的产业在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税收,有力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化工恶臭近年来已成为主城区的头号“污染公敌”。
臭气袭来时,经常弥漫整个城区上空,当地百姓怨声载道。“闻得时间一长,头昏脑胀,胸口发闷,简直令人窒息。”紧邻椒江外沙医化园区的台州一中,是化工恶臭污染的“重灾区”,学校党委书记林楚德说,“一到阴雨天或者气压低的时候,校园里便弥漫着难闻的恶臭。学生们哪有心思上课,都紧紧捂着鼻子,巴望着早点放学。老师们更是苦不堪言,眼睛红肿干涩、喉咙发炎疼痛都是寻常事。”
台州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表明,2010年和2011年,主城区化工恶臭发生率分别为14.9%和11.9%。按此计算,台州市民一年有近两个月时间是在化工恶臭的侵扰下度过的。
“晚上如果开窗睡觉,睡熟后都会被臭气熏醒。要是吃饭时碰上臭气,那真是倒胃口,哪里还吃得下饭?”对于臭气袭城的日子,城区百姓叫苦连天。在台州的“19楼”论坛里,网友纷纷吐槽化工臭气污染问题,往往是一个帖子发出去,跟帖的长达好几页。
与此同时,当地居民也逐步摸清了臭气排放规律,一般从周五下午开始到周日结束,当地人称其为“周末现象”。为此,台州市民每逢周末都会想办法往乡下赶。
事实上,“臭气袭城”不仅是街谈巷议和网络舆论的热点,在诸多官方议政场合也屡屡被提及。近几年人代会上,“治理化工恶臭,还主城区清新空气”一直是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在台州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潘通天等13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让台州主城区彻底告别化工臭气的建议》,要求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加大整治力度,还市民一个清新干净的城市环境。
该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列入2011年度重点督办件之一。而在2012年的监督计划安排中,“椒江医化园区整治”又被列为重点监督议题。
除臭清源,坚决“关停并转”
化工恶臭在椒江主城区肆意横行,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奋力疾呼,台州市人大常委会也就此展开了有力监督。
2011年5月,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少仙带领调研组赶赴椒江岩头化工区和临海水洋化工区就恶臭治理工作开展调研,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坚定不移治恶臭。第二个月,市人大常委会又组织督查组就工业园区“三废”处理工作进行督查,详细了解了重点监管企业的环保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要求有关部门对高污染企业坚决执行“关停并转”,以防止产生新的污染源。
在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的持续发力下,台州市椒江区两级党委、政府痛下决心,制定了相应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和扶持办法,并成立了专门的“转型升级办公室”。同时,椒江区政府还组织了“百日风暴”联合执法行动,不分昼夜地对医化企业进行巡查,督促企业依法生产、按时转型升级,对按规定暂时不退出的医化项目进行整治验收,对未按规定进行整治的坚决予以关停或整改。在如此高压的态势下,港边化工、江丰医化、泉丰医化等企业主动提前关停恶臭项目,全面退出了医化生产行业。据了解,截至2012年12月,椒江医化园区内的大部分原料药和中间体项目已基本退出,椒江主城区基本告别恶臭。
2012年12月4日至5日,市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先后走访了山峪染料化工有限公司、永翔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海翔药业等8家医化企业,详细了解了恶臭项目退出和转型升级进展情况。
在位于三山医化区块的永翔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督查组看到,这家生产医药、染料中间体及其衍生产品的企业已全面停产,生产设备也已拆除,车间内散落着吸附棉、包装纸等各种杂物。在督查过程中,督查组发现那些退出医药行业的企业都已人去楼空。“整治必须到位,设备拆了我们才放心!”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金生要求环保部门加强巡查监管,严防部分被列入关停的恶臭项目在临关前加大马力生产,捞取“最后一桶金”。
“现在好多了,以前经常有住户打电话反映臭气问题,特别是周末,现在很少接到这样的电话。”在市人大农资环保工委组织的座谈会上,来自椒江区枫南小区的包红霞说。
参加这次座谈会的不仅有环保局、“转型办”等官方人士,还有来自饱受臭气骚扰的东风村和台州一中的群众代表,以及景元、建设等住宅区的“小巷总理”。会上,大家普遍反映现在的恶臭发生次数比以前明显减少,臭味也没那么重,持续时间也短了。 牺牲一时“GDP”,换来一口清新空气
据环保部门统计,2011年至2012年,椒江33家医化企业共退出恶臭项目69个,其中外沙区块10家企业已全面退出医化生产,每年可减少医化废气排放1505吨,削减近70%。2012年,台州市主城区恶臭发生率同比下降45.7%,市民认可度达到了70%。
在台州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大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椒江医化园区的整治情况表示满意,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
“椒江医化企业并不是影响主城区空气质量的唯一原因,黄岩的江口化工区、临海的川南化工区,以及椒江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的臭气也不容小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农资环保工委主任阮孟合认为,整治工作要综合治理、齐头并进,不管哪个方面出现脱节,都会影响整治的总体效果。
“要加强外沙岩头区块的空间规划研究,以省里将椒江作为医化产业‘腾笼换鸟’试点区建设为契机,及时调整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合理定位区块功能。”
“要进一步抓好执法监管,进一步加大医化行业转型升级执法监管力度,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非法排污行为,确保恶臭项目退出到位和整治提升进度。”
“要进一步抓好保留项目的整治提升,鼓励发展制剂和成品药,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生产车间和车间内部设置,切实提升技术装备自动化、管道化、密闭化水平,杜绝废气无组织排放。”
“尽管现在有了好转,但整治工作仍不能松懈!”在审议中,一些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尽管现在主城区空气质量有所改观,但恶臭扰民现象依然存在,2012年的恶臭发生率仍达6.6%。而且,在椒江区公布的医化园区转型升级时间表上,2013年是主城区彻底告别恶臭的最后时限,需退出的化工恶臭项目还有73个,比前两年的总量还多,城区化工恶臭防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对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这些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梳理汇总,并以审议意见形式交市政府办理。
“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而是要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金生语重心长地说,这场“除臭战役”虽然牺牲了一时的GDP,但它对椒江医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将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它将使主城区的生态环境向好转变,使椒江百姓都能吸上一口清新的空气。据了解,接下来市人大常委会还将就审议意见落实情况,适时进行跟踪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