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数学教学应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课堂教学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下面结合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经验,介绍几种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
1.创设问题型情境
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设置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案例】教学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认识三角形》时,我抓住中学生追星的现象,针对中学生大都非常喜欢篮球明星姚明的现实,设计了问题情境。我用多媒体投影给出了姚明的图片,并用文字给出了姚明小档案:身高226cm,体重125kg,臂展221cm,腿长141cm。提出问题:有人说,姚明步子大,一步能走3米多。你相信吗?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一提出,马上吸引了学生。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说,认识了三角形后,你一定能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出理由的。学生带着一种冲动,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认识三角形》这一节的学习之中,不但关于姚明的问题解决了,更为重要的是,三条线段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构成三角形的知识难点被学生在兴奋中突破了。
2.创设活动型情境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新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带一把小剪刀和几张旧的挂历纸。上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剪一剪、折一折,在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经过大量的展开与折叠的操作活动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根据立体模型想象展开图形。最后,让学生再动手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整堂课在活动情境中开始,又在活动情境中结束。学生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在教学“统计图选择”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学习情境:让学生课前调查七年级各班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中,分别获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人数及团体总分等情况。并将收集到的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经过学生的调查活动,教师将该节的教学放入了实际背景中,放入了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并对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避免了单纯的制图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而且品尝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应既具有可操作性,又面向全体学生,要给学生有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时间,使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形成新的知识。
3.创设争论式情境
数学课堂上,为满足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意识地创设“争论式”情境,给学生设置知识擂台,造成认知冲突,在一个个交锋的回合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在创设争论式问题情境时,可按照以下形式进行:
1.只给出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让学生争论出不同的结果(或应具备的条件);
2.对已给出的条件(或结论)做出增删,让学生在交流争论中归纳出原先给定的结论(或条件)的变化;
3.对条件、结论完整的问题,先给出条件,让学生在交流、争论中猜想结论,并进行证明等;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时,可设置这一问题:
在△ABC中,已知AB=AC,要使AD=AE,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因为此题从识别△ABC≌△ACE或△ABE≌△ACD着手,所填答案不唯一。由此,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公说公有道,婆说婆有理,这样,在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中调动起学生的探索热情,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创设信息型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体,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采的学习素材,以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图案设计”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片展现丰富的几何图案,让学生欣赏这些美丽图案后,告诉学生,“这些图案我只要用一个圆规就可以画出来,你想学会吗?”然后,师生一起探究这些图案的画法,并激励学生大胆创新与设计。通过图案设计,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圆规的使用技能,了解了将圆六等份、三等份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电脑上画图,设计图案,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设计的图案丰富多彩。
总之,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创设出更具新意的课堂教学情境。
1.创设问题型情境
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设置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案例】教学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认识三角形》时,我抓住中学生追星的现象,针对中学生大都非常喜欢篮球明星姚明的现实,设计了问题情境。我用多媒体投影给出了姚明的图片,并用文字给出了姚明小档案:身高226cm,体重125kg,臂展221cm,腿长141cm。提出问题:有人说,姚明步子大,一步能走3米多。你相信吗?说说你的理由。
问题一提出,马上吸引了学生。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说,认识了三角形后,你一定能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出理由的。学生带着一种冲动,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认识三角形》这一节的学习之中,不但关于姚明的问题解决了,更为重要的是,三条线段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构成三角形的知识难点被学生在兴奋中突破了。
2.创设活动型情境
实践活动是知识内容的再现,通过学生熟悉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周围到处有数学,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新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带一把小剪刀和几张旧的挂历纸。上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剪一剪、折一折,在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了解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经过大量的展开与折叠的操作活动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根据立体模型想象展开图形。最后,让学生再动手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整堂课在活动情境中开始,又在活动情境中结束。学生个个动手,人人参与,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在教学“统计图选择”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学习情境:让学生课前调查七年级各班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中,分别获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人数及团体总分等情况。并将收集到的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经过学生的调查活动,教师将该节的教学放入了实际背景中,放入了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并对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避免了单纯的制图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而且品尝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创设的活动情境,应既具有可操作性,又面向全体学生,要给学生有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时间,使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形成新的知识。
3.创设争论式情境
数学课堂上,为满足学生的争强好胜心理,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意识地创设“争论式”情境,给学生设置知识擂台,造成认知冲突,在一个个交锋的回合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在创设争论式问题情境时,可按照以下形式进行:
1.只给出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让学生争论出不同的结果(或应具备的条件);
2.对已给出的条件(或结论)做出增删,让学生在交流争论中归纳出原先给定的结论(或条件)的变化;
3.对条件、结论完整的问题,先给出条件,让学生在交流、争论中猜想结论,并进行证明等;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时,可设置这一问题:
在△ABC中,已知AB=AC,要使AD=AE,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因为此题从识别△ABC≌△ACE或△ABE≌△ACD着手,所填答案不唯一。由此,学生展开激烈的争论,公说公有道,婆说婆有理,这样,在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中调动起学生的探索热情,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创设信息型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体,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采的学习素材,以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图案设计”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片展现丰富的几何图案,让学生欣赏这些美丽图案后,告诉学生,“这些图案我只要用一个圆规就可以画出来,你想学会吗?”然后,师生一起探究这些图案的画法,并激励学生大胆创新与设计。通过图案设计,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圆规的使用技能,了解了将圆六等份、三等份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电脑上画图,设计图案,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设计的图案丰富多彩。
总之,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因地制宜,合理使用,创设出更具新意的课堂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