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run4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得到了很大发展,但还存在层次低、“重物轻人”现象严重、效果欠佳等问题。提高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效果,要重新审视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积极转变主体角色,并不断优化教学实施过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
   关键词:任职教育;网络课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24-03
   网络课程应用于教学具有超越时空限制、教学资源丰富、交互方式多样、强调学员的自主学习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时空固定、口耳相传、以教为主的局限,非常契合任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主、个性差异大、培训周期短、内容多、标准高等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任职教育中实施网络课程教学对于培养岗位任职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尽管当前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建设如火如荼,但其教学应用状况却不容乐观。如何切实加强网络课程教学应用,使网络课程教学成为提高任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平台,是任职教育院校应当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诊察
   近年来任职教育网络课程的应用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实际应用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并已成为制约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持续发展的瓶颈。
   1.功能定位不准,应用层次偏低
   由于网络课程的建设大多按政策要求而非学科发展需要进行,普遍存在重视技术性、忽视可用功能的现象,其课程结构、功能设置和呈现方式缺乏多样性和个性化,无法深入体现学科本职或课程特点,加上后期维护不足,资源更新缓慢,网络课程利用率普遍不高,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普遍较低,针对任职教育特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应用甚少,大多数只是以呈现教学材料为主,以学员自行学习为主,多数功能模块仅仅作为一种摆设,而未能真正利用起来。如答疑功能的使用未能引起重视,讨论交流的使用尚缺乏有效组织,学程信息记录的设计和使用还有待挖掘以及相关学习工具使用不足等。
   2.认识有偏差,“重物轻人”现象严重
   当前,全军统一了网络课程开发和应用平台,网络课程的建设愈加便捷,各院校的网络课程教学应用也逐步推进,但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重物轻人”的现象:过多地把目光投向了网路课程技术和设备本身,却没有善用技术和设备来促进教育范式的变化;只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多媒体性,忽视了学习过程的管理,更缺乏必要的学习支持服务;对网络课程的可用性差深感不满,却缺乏对于创造性使用的激励措施,缺乏对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考量,以致网络课程教学的过程往往演变为一场场华丽的现代媒体“走秀”,甚至逐步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失去了其最基本的人文向度和价值属性。
   3.教学管理不健全,应用效果欠佳
   由于建设时考虑应用不够,建成后缺乏行之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导致网络课程的应用普遍缺乏与学科专业教学的整合,许多内在优势得不到发挥,从而直接影响教学实际效果。据调查[1],虽然绝大多数教员和学员都喜欢网络课程授课方式,但认为网络课程教学效果较好的学员、教员不到半数,一些教员明显感到用网络课程授课学员的理解力和接受掌握能力不如传统课程;一些学员也认为网络课程呈现的资源固然很丰富,但一门课程学习下来,不大清楚掌握了什么;有的甚至认为网络课程的使用是在浪费时间。
   二、重构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解决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超越对单纯网络课程实体的关注,而将之转变为思想范式层面的借鉴,积极地审视和重构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1.定位要合乎任职教育的内在要求
   当前相当部分网络课程是为迎接评估、获得奖励而建而应用的,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条件下,许多任职教育院校往往将侧重点放在建立校园网络、开发教育软件、制作教学课件,在事实上偏重于技术上的“如何”,或多或少忽略了教育的“应当”,甚至错误地将立足点选在“网络”而不是“教育”上。基于此,我们必须摆脱用网络技术驾驭教育的倾向,将网络课程与任职教育的关系视为在任职教育领域借鉴网络化的思想内核。具体来说,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必须根据任职教育本身的特点和任职教育本身所承担的教育使命来开展,紧紧围绕学员岗位任职需要,以现实性课题和应用性问题为主,突出互动式教学,并通过创新有利于发挥学员主体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和激发学员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
   2.重点是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一定教育资源的支持与促进下实现的。网络课程应用于教学大大扩充了学习资源,并提供了准确、方便和快捷的检索机制。这是网络教学较传统课程教学的一大优势,用足、用好这些资源对于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文化知识都能够进入教学过程,只有经过特别的选择、强调和删改以后被认为具有教育特性的事实才可以成为教学内容。在这里,课程资源的利用就显得异常重要,它应当成为课程文化知识筛选的有力武器,像“分子筛”一样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汲取”与“过滤”,将具有不同文化属性的课程因素源源不断地注入网络课程中,使网络课程教学所具有的虚拟、交往、多元性等特性得到充分释放,进而让课程内容与学员之间产生可沟通性,或者说课程所提供的“真理”和学员的“经验”发生际遇,促成学员对网络课程学习的好学、乐学、善学。[3]
   3.关键在于发挥教学双方能动作用
   网络课程只有通过教学双方的教与学才有意义。教员是推动网络课程发展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员是网络课程发展改进的最大推动者,当教员与学员主动产生积极参与网络课程的教学时,网络课程应用的“教学场”才会逐步建立起来,其应用效果也才得以体现。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教学双方主体的参与,一门网络课程即使建设得再完善,它对任职教育也毫无价值可言。易言之,在网络课程应用中要注重教学双方对教与学过程的体验,注重教员与学员、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让教学双方从思想意识上对网络课程的价值有较高的认可程度,在实际行动中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创新。
   三、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发展方向
   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的未来发展应当综合任职教育的侧重点、网络课程的支撑点和当前教学改革创新的切入点来确定其努力方向。
   1.积极转变主体角色,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信息化促进了知识神圣性的解体,知识从被灌输,到自己获取,以及与他人分享而得,传统传递式的知识流动与传授方式正在经由共享式向反哺式的演变,[4]学员真正地从资料员的角色成为一个信息和知识的驾驭者与使用者,这就要求学员的学习方式和教员的角色功能也随之转变。一方面,教员的主要职能由“教”转为“导”,处于“协作”、“指导”的角色,除掌握任教课程所需的知识之外,还需熟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反馈能力和评价引导能力,能够根据任职教育特点有目的地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扬弃,围绕着学员更主动、更多样、更有效的学习来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更加注重情境的导入和教学资源的更新,愈发善于指导学员学习并及时解答问题,更善为多向交互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加乐于开展个别辅导,使其主导作用贯穿于整个网络课程教学应用始终。另一方面,学员不仅是网络课程的使用者、知识的建构者,还应当成为课程资源重要的建设者、生产者、创造者,其学习的路径、收获与困惑以及师生共同解惑的真实记录通过知识管理将及时转化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其角色需要由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向主动认知的主体转变,从按部就班的学习转为自我设计、自定目标的学习,因而需要具备独立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协作沟通能力,并使其学员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员主导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促使“双主”的融合,形成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2.不断优化教学实施过程,突显网络课程的优势
   网络课程的实施过程是网络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传统课程开发过多地考虑到课程的效率问题,形成了大一统的课程格局。它表面上适合所有学员,实际上不适合任何人,因为任职教育学员已经完成了学历教育并已工作多年,既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对课程的需求自然有较大差异。网络课程教学应用必须要适应任职教育的这种诉求,通过教学过程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整体的”设计来弥补课程建设的“先天不足”,同时发挥对已成文明成果推陈出新的功能,使得课程越来越可以“满足”学员,让“定制”合乎个人发展和学习进程的教育成为可能,进而把重心放在培养学员选择性地吸收对他个人真正有用的知识和创造出不断更新的价值的能力上来。具体到教学实施过程中,就是要注重根据任职教育教学特点选用案例式、探究式、协作式等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以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提高学员的主体参与程度;要针对任职教育特点设计教学策略,以充分发挥网络课程的内在优势;要深入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学员与资源之间的互动,以体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要多维度、全方位地对学员的学习过程、成长记录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其学习历程和最终结果,促进学员的后续学习提高。
   3.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提高教学应用的实效
   网络课程的规范是提高网络课程质量的保障。目前,我军院校在网络课程制作方面有着比较完善的规范要求,但在网络课程的应用方面,各院校基本上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在总部尚未出台网络课程使用规定之前,各院校可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将网络课程教学纳入院校的教学质量工程范畴,将网络课程与学科专业配套建设结合起来,探索建立健全评价、激励、监督等管理机制,使网络课程“建”有依据、“用”有规章。为保证管理机制的有效性,不仅要将教学质量监控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还要体现出较强的教、学、管之间的交互性,由主客体之间相互交叉监控,形成一套综合教学前期准备、教学实施过程、课程总结三个阶段的系统、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要素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管理,使教学系统诸因素协调配合、相互促进,为正确认识、积极利用和切实用好网络课程夯实基础,切实保障网络课程的利用率并延长其生存周期,确保网络课程的应用外控与内控相统一,真正实现网络课程教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侯英.军队院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研究[J].桂林空军学院学报,2012,(1):46-49.
   [2]张永生.把网络教学作为提升任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平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3):117-118.
   [3][4]张胤.数字化之“道”与当代课程建构——从“实体主义”到“道”的追问[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4):9-21.
   [6]乜勇.网络课程有效教学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
   [7]刘战,史海蓉.关于网络课程教学在军队任职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教育技术研究,2007,(1):15-20.
  (编辑:郭桂真)
  
其他文献
辐射育种是继农作物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育种手段。它具有提高变异率扩大变异谱,对变异了的性状稳定较快,可以缩短育种年限;处理方法简便,易为广大群众所
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的亚热带大森林中,和常绿阔叶乔木及灌本混生在一起,形成它性喜温暖、喜湿润、喜漫射光而怕干旱、怕寒冷、怕直射强光的“三喜三怕”的遗传特性。我们要
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的椿树园是一个高楼林立、人口密集的小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而且拥有开阔的中心花园、健身场所,小区内花木茂盛,景色秀美,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堪称“南
在不久前召开的福建省十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福建省省长黄小晶代表省政府全面回顾了过去五年的经济工作和环保工作,同时全面分析了福建省的经济和环境形势,描绘了福建省未
“同工酶”一词早在1959年首先由Markert.C.L. and Moller,F.提出,指的是具有相同的酶活性但其蛋白质分子结构不相同的一类酶。现代同工酶的概念则比较广泛,指的是凡是催化
烤烟的叶片是烤烟生产的主要产品,因此从事烟草研究工作的人员,理所当然地要以烟草叶片为中心进行研究,关于烟草叶片与产量的关系,余学熙等人已有较详细的研究报导,而有关烟
摘要:微格教学在师范专科生校内教育实习中的应用模式以分布式认知的理论为指导,强调微格教学中通过反思、对话和交流提升师范专科生对自我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并通过反复的微格教学实践在校内教育实习中提升师范专科生整体教学技能。  关键词:微格教学;师范专科生;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08-03  微格教学又称为“微观教学”、“录
研究目的:本研究使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对大肠杆菌编码序列进行识别,并分析识别结果的影响因素,旨在深入学习隐马尔可夫理论,并为其在挖掘生物信息,发现致病位点中的应用提供研
茶小绿叶蝉是我省茶区夏、秋茶的主要严重害虫之一,尤以山地茶园发生更为严重,目前,随成片条栽茶园的建立、老茶园的更新改造、茶园肥培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茶叶采摘制度的改变
茶叶白星病在安徽、浙江、四川、江西等省茶区都有发生。是我省皖南茶区为害幼嫩芽叶的主要病害。病叶制成干茶,味苦异常,难以入口,似吃黄连.通过调查,了解白星病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