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效果评价

来源 :世界复合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e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20年11月该院6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观察组患者以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照组运用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预后评分及血清Hcy、Fib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6.06±0.25)分,低于对照组的(8.19±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53,P<0.001);观察组GOS评分(4.59±0.32)分,高于对照组(4.2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成人腹腔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实施成人腹腔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分别为(44.33±9.78)min和(41.26±10.27)min,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6,P>0.05),观察组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1.37±
目的分析产后住院患者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该院的63例产后住院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对患者各项资料进行观察并加强随访监测,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63例产后住院合并深静脉血栓者中,30~40岁占比达到65.08%(41例),发生部位以左下肢为主,占比60.32%(38例),其次是右下肢36.51%(23例),双侧下肢均有深静脉血栓者仅有3.17%(2例)。63例产后住院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中,既往有血栓史的占比63.49%(40例),妊娠期高血压率
目的探讨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采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技术+CPAP(气道正压通气)方法进行治疗后获得的有效性。方法将该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78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照数字奇偶法分组;联合组(39例):采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技术+CPAP方法展开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单一组(39例):采用CPAP方法展开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就组间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数据、机械通气参数、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以及OI指数展开对比。结果联合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总疗效(94.87%)高于单一组(64.10
目的分析和研究晚期恶性肿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急救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0-2019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后1个月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36例)和死亡组(44例)。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中的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C反应蛋白(CRP)、氧合指数、乳酸、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慢性病史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生存组和死亡组性别比(22:14 vs 28:16)及慢性病史(21 vs 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目的观察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该院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微创组的40例行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开颅组的40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95.72±20.14)mL、手术时间(48.53±5.58)min、住院时间(18.79±2.04)d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65、29.675、9.571,P<0.001)。微创组术后4 d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18年4月-2019年12月间该院收治患者中抽选出自愿参加研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先入院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单纯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后入院进行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美托洛尔+阿司匹林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与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比较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47.60±4.67)%明显较对照组(40.83±5.06)%更高,且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炎性因子水平的作用。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n=30)与联用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n=30),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血细胞比容)与炎症因子(hs-CRP、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目的分析讨论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0年8月在桂林市人民医院及医联体单位的86例初诊CML患者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BCR-ABL融合基因检测、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回顾性分析全部CML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清生化检测(乳酸脱氢酶及血清铁蛋白)、腹部彩超、淋巴结彩超等。另选80名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86例患者中位年龄为41岁,其中慢性期70例(81.3%),加速期10例(11.6%),急变期
目的随机对照观察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时机选择与临床疗效,为后续治疗总结经验。方法选取单县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进行治疗的76例脑梗死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时间及是否接受高压氧治疗分为24 h内组(n=15)、2~7 d组(n=15)、8~14 d组(n=15)、14 d以上组(n=15)及未行高压氧组(n=16)。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BI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目的探讨去甲基化药物联合CAG方案(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老年白血病或难治复发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在2018年6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白血病、难治复发性白血病患者参与该次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划分入观察组[去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和对照组(CAG方案治疗),每组43例。就两组患者临床缓解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一年内复发率,开展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蛋白(Hb)水平、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