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凭借北京市“高参小”项目的支持,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由工大设计学院的院长及学校的课程管理人员共同组成了STEAM课程开发团队,针对四年级学生开发了“小小机器人”“我的‘草莓同学’”“泥巴方程赛车”等课程。近两年,随着课程的逐步完善,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参与活动的年级也逐渐增多。STEAM课程为学校带来了种种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学生身上,也发生在我们教师身上,它促进了师生共同成长。
一、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我们的经典课程“我的‘草莓同学’”,内容是发给每个学习小组一盆草莓,让学生自主探究怎样才能使草莓茁壮成长。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学生开始思考各种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在网上寻找养草莓的方法;有的学生则询问家长。在课下经常能够看到学生们围在一起,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方法。经过探究,学生发现浇水量是影响草莓生长的重要因素,于是他们针对浇水量的多少进行研究。学生每天观察记录草莓的生长状况,根据记录,学生总结规律。这时我们发现,每个小组的浇水量都是不一样的,没有统一的答案,所以我们的课程不是寻求一个浇水量的数值,而是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有所收获。有的小组一开始因为没掌握方法,自己小组的“草莓同学”都快要死了,但学生们没有放弃,主动寻找办法解决问题,拯救本组的草莓。
又如,“如果家里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没人照顾‘草莓同学’怎么办?”这样的问题一抛出,学生们就开始思考,马上投入到小组讨论中。在这个过程中,经常有学生找到老师,与老师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让老师提一些修改建议。在课程不断地完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了,开始能够结合自己掌握的探究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和探索相结合才能真正唤醒学生与生俱来的创造潜能。STEAM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注重实践、注重过程。
在设计“自动浇水器”方案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采用了“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从中抽取最佳答案。“头脑风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制作自动浇水装置的过程中,我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从而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浇水装置。然后再次聚焦,分类评选设计方案,维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用机器人,有的学生用手机APP远程操控,还有学生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电子浇水系统。但是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设计宛若天马行空,依据现有的工艺水平无法进行制作,于是和学生一起总结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再修改设计,学生的作品也更具可行性了。
五年级的“动物宇航员”也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
2016年10月18日是“神舟十一号”飞船升空的第二天,学校选择在这一天启动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成功发射十一号飞船的这个新闻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新闻时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观看国外使用动物当宇航员的视频,随后布置任务:动物宇航员要到火星上去探测,我们要为动物宇航员设计宇航服。在正式设计之前让学生观看了一些给人类设计的宇航服的例子,由于网络上查找不到任何有关动物宇航服的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引导学生分析火星的环境以及动物的任务,从这些方面入手,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用的功能进行设计。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的密切合作,他们终于做出了自己理想的动物宇航服。学生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懂得了各科知识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比如有的小组设计的动物宇航服不那么合身,也不那么美观,或者想法过于异想天开,不切合太空的实际情况。但这些并不重要,只要他们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就会不断进步。
三、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STEAM课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研究活动。但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发生一些不和谐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帮助学生分析怎么做才能使“友谊的小船”变成“巨轮”:学会换位思考,先想想自己存在哪些问题,不能急于指责别人。五年级的“端午节的研究”课程,有一个内容是进行旱龙舟比赛,学生六人一组站成一竖排,左右脚分别站在一个板子上,要求用大家的合力使脚下的木板移动。开始的时候,有的小组的木板怎么也移动不了,然后大家就开始相互抱怨了,“就是你的脚没抬起来”“你能不能动作别那么快呀”……反观有的小组,先分析怎么使木板移动,研究对策,然后几个人“拧成一股绳”,前后搭肩,边走边喊“左右左右”,当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的语言基本都是“我错了,刚才我快了”,或者“我慢了”。所以,要想增强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就需要建立团队意识,找好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 “一加一大于二”。
与他人的合作能力还体现在小组的分工上。如果分工合理,大家共同努力,很快就能完成任务。我们在进行动物宇航服的制作时,特别需要小组的分工合作:需要有的学生画三角面,有的学生剪三角面,有的学生当手模,有的学生贴三角面、画线、剪布。学生们只有分工明确、工作协调,才能够较快完成。有的小组分工有序,完成得快,有的小组就因为分工不太協调,导致完成得较慢。正是在不断的磨合中,学生的小组意识增强了,分工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在学校最开始实施STEAM课程的时候,负责上课的教师团队是负责本年级的正副班主任,基本都是语、数、英教师,还有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他们没有受过STEAM课程的相关培训,因此很多教师都感到困惑,这门课程该怎么上呢?其实教师们困惑的原因不仅是教学内容,最主要的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因为STEAM课程有别于传统的教学,不是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虽然我们每次课前也开展研讨活动,由北工大的教师对我们进行培训,但在开始的时候,教师们觉得课程开展起来很困难,有很大的畏难情绪,但随着课程的逐步推进,教师们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越来越少了,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同时,教师们也越来越喜欢这门课程。在学校的STEAM课程总结交流会上,很多教师纷纷表示:这门课程让自己看到了学生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成长。教师们也由开始的简单“走”教案,到后来的主动研究,主动做好教学预设,思考某个环节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会遇到什么困难,思考如何指导学生解决在研究的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对待这门课的态度由“要我上”变成了“我要上”。
学校的STEAM课程正在逐步完善,我们也会继续不断地学习、探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课程改革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一、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我们的经典课程“我的‘草莓同学’”,内容是发给每个学习小组一盆草莓,让学生自主探究怎样才能使草莓茁壮成长。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学生开始思考各种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在网上寻找养草莓的方法;有的学生则询问家长。在课下经常能够看到学生们围在一起,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方法。经过探究,学生发现浇水量是影响草莓生长的重要因素,于是他们针对浇水量的多少进行研究。学生每天观察记录草莓的生长状况,根据记录,学生总结规律。这时我们发现,每个小组的浇水量都是不一样的,没有统一的答案,所以我们的课程不是寻求一个浇水量的数值,而是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有所收获。有的小组一开始因为没掌握方法,自己小组的“草莓同学”都快要死了,但学生们没有放弃,主动寻找办法解决问题,拯救本组的草莓。
又如,“如果家里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没人照顾‘草莓同学’怎么办?”这样的问题一抛出,学生们就开始思考,马上投入到小组讨论中。在这个过程中,经常有学生找到老师,与老师交流自己的设计方案,让老师提一些修改建议。在课程不断地完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了,开始能够结合自己掌握的探究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和探索相结合才能真正唤醒学生与生俱来的创造潜能。STEAM课程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注重实践、注重过程。
在设计“自动浇水器”方案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采用了“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从中抽取最佳答案。“头脑风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制作自动浇水装置的过程中,我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从而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浇水装置。然后再次聚焦,分类评选设计方案,维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用机器人,有的学生用手机APP远程操控,还有学生设计出了一套完整的电子浇水系统。但是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设计宛若天马行空,依据现有的工艺水平无法进行制作,于是和学生一起总结在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再修改设计,学生的作品也更具可行性了。
五年级的“动物宇航员”也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程。
2016年10月18日是“神舟十一号”飞船升空的第二天,学校选择在这一天启动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成功发射十一号飞船的这个新闻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新闻时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观看国外使用动物当宇航员的视频,随后布置任务:动物宇航员要到火星上去探测,我们要为动物宇航员设计宇航服。在正式设计之前让学生观看了一些给人类设计的宇航服的例子,由于网络上查找不到任何有关动物宇航服的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引导学生分析火星的环境以及动物的任务,从这些方面入手,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用的功能进行设计。通过学生在小组内的密切合作,他们终于做出了自己理想的动物宇航服。学生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懂得了各科知识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比如有的小组设计的动物宇航服不那么合身,也不那么美观,或者想法过于异想天开,不切合太空的实际情况。但这些并不重要,只要他们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就会不断进步。
三、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STEAM课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研究活动。但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发生一些不和谐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帮助学生分析怎么做才能使“友谊的小船”变成“巨轮”:学会换位思考,先想想自己存在哪些问题,不能急于指责别人。五年级的“端午节的研究”课程,有一个内容是进行旱龙舟比赛,学生六人一组站成一竖排,左右脚分别站在一个板子上,要求用大家的合力使脚下的木板移动。开始的时候,有的小组的木板怎么也移动不了,然后大家就开始相互抱怨了,“就是你的脚没抬起来”“你能不能动作别那么快呀”……反观有的小组,先分析怎么使木板移动,研究对策,然后几个人“拧成一股绳”,前后搭肩,边走边喊“左右左右”,当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的语言基本都是“我错了,刚才我快了”,或者“我慢了”。所以,要想增强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就需要建立团队意识,找好自己的位置,这样才能 “一加一大于二”。
与他人的合作能力还体现在小组的分工上。如果分工合理,大家共同努力,很快就能完成任务。我们在进行动物宇航服的制作时,特别需要小组的分工合作:需要有的学生画三角面,有的学生剪三角面,有的学生当手模,有的学生贴三角面、画线、剪布。学生们只有分工明确、工作协调,才能够较快完成。有的小组分工有序,完成得快,有的小组就因为分工不太協调,导致完成得较慢。正是在不断的磨合中,学生的小组意识增强了,分工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在学校最开始实施STEAM课程的时候,负责上课的教师团队是负责本年级的正副班主任,基本都是语、数、英教师,还有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他们没有受过STEAM课程的相关培训,因此很多教师都感到困惑,这门课程该怎么上呢?其实教师们困惑的原因不仅是教学内容,最主要的是教学方式的改变,因为STEAM课程有别于传统的教学,不是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虽然我们每次课前也开展研讨活动,由北工大的教师对我们进行培训,但在开始的时候,教师们觉得课程开展起来很困难,有很大的畏难情绪,但随着课程的逐步推进,教师们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越来越少了,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同时,教师们也越来越喜欢这门课程。在学校的STEAM课程总结交流会上,很多教师纷纷表示:这门课程让自己看到了学生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成长。教师们也由开始的简单“走”教案,到后来的主动研究,主动做好教学预设,思考某个环节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会遇到什么困难,思考如何指导学生解决在研究的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对待这门课的态度由“要我上”变成了“我要上”。
学校的STEAM课程正在逐步完善,我们也会继续不断地学习、探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课程改革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