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创伤救治单元的建设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khdnfoihsdflwd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单纯性硬膜外血肿(EDH)的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0月诊治的83例儿童单纯外伤性EDH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38例;年龄0.7~14岁。跌伤和坠落伤为主要致伤原因,随着年龄增长交通伤发生率增加。血肿部位额部为主16例,颞部为主28例,顶部为主13例,枕部9例,后颅窝17例。结果手术治疗28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22例,轻残
期刊
目的探讨兔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血清抗脑抗体( AB-Ab )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血脑屏障(BBB)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45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只)、假手术组(20只)和TBI组(20只),TBI组又分为1,3,7,14 d亚组。假手术组只开骨窗不打击;TBI组建立脑单侧重型液压冲击TBI模型。分别于术后1,3,7,14 d检测各组血清AB-Ab浓度、BBB通透性和脑含水量。结果
目的探讨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指背穿支皮瓣修复拇指同侧Ⅰ、Ⅱ度指端桡侧斜向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 – 2013年10月拇指Ⅰ、Ⅱ度指端斜行缺损患者12例,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10~40岁,平均30岁。致伤原因:机器切割伤4例,机器绞伤3例,锐器切割伤3例,重物压伤2例。Ⅰ度缺损6例,Ⅱ度缺损6例,创面均为斜向缺损,桡侧组织较尺侧缺损多。均采用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指背穿支皮瓣修
目的探讨单纯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3年8月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行植骨融合,自体植骨19例,同种异体骨10例。统计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有无神经、血管、脊髓损伤,切口愈合和术后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 ( 85~135 min)
目的探讨骨折脱位型胫骨平台骨折发生率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 2014年6月就诊的影像学资料完整的29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运用PACS系统在CT片上测量内侧骨块骨折线倾斜角、内侧骨折块与平台宽度比值、骨折块面积比、骨折块高度和最大位移。结果骨折脱位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8例(6.0%);内侧或后内侧骨折块骨折线倾斜角为(62.1±14.1)°。其中内侧胫骨平台劈裂11例(61
期刊
目的比较持续股神经阻滞(CFNB)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疼痛控制、康复效果、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以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康复期镇痛方法。方法选择因膝关节骨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接受单侧TKA的患者11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1~3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CFNB组(58例)和PCIA组(58例),术后分别给予超声引导下CFNB和PCIA。比较两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37例颅脑创伤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PC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水平,分析PCT的动态变化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37例颅脑创伤患者入院后第1~14天血清PCT感染低风险值的百分率从80.3%逐渐降至63.5%,感染高风险值的百分率呈升高-回落-再升高的趋势,感染中度风险值和感染基本确诊值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3年10月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患者64例,烧伤面积30%~80%,残余创面面积0.5%~3%,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聚维酮碘纱布换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5 d创面感染控制率、治疗后10 d创面细菌清除率、创面愈合情况及创面总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