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__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笔者在课堂教学目标定位的准确性、课堂教学与教材体例的同步性、课堂教学练习程序的渐进性和课堂教学练习内容的全面性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并以此与诸位同行共同商榷。
  
  一、练习与目标定位的准确性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聚焦课堂,提高四十五分钟效益”是我们每位教师关注的重点。“练习导入”教学法,要求紧紧围绕课改新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科学制订教学目标,切实转变学与练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学习训练,运用现代化手段,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使学生逐步形成各种解题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堂作业》的设计,应以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和教学目标为指导,以广西现行的教科书为依据,结合本班的教学实际进行创新和编写。其目标定位明确,在日常教学中把它作为辅助学习的资源,达成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环节,能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到立竿见影的评价作用。只有这样的练习设计,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有质的飞跃,数学课堂教学才能不断地进步。
  
  二、教材与课堂体例的同步性
  
  “练习导入式”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课堂交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着眼学生今后的发展,培养学生后继学习的能力和品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坚持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提出预习要求,明确预习的步骤。我们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上,应按照教学程序,与教材同步编写,保证练习与教学的同步性,为课堂教与学提供有效的辅助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并形成能力,达到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应分课设置“课前预习”、“课堂作业”和“课后巩固”三个板块,并设置“单元作业”、“期中自测”和“期末自测”。这一练习模式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作业的设计本着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强调人人参与,可独立学习,也可小组讨论,教师只做积极的引导,主要任务是解决预习与展示中的问题。当然有的学生能独立答出,有的要通过小组合作,也有个别问题要通过师生合作得以解决。通过实践,学生基本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更进一步提高了自学能力,从而对数学课本产生了兴趣。
  
  三、练习程序的渐进性
  
  课堂教学作业的设置应体现层次清晰、循序渐进的原则。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及各学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各板块的功能定位应准确。课前预习,包括自主预习、确定学习目标等,是课前练习的组成部分,主要起承前启后的作用。课堂作业,包括基础训练、把握重点、探究难点、运用评价等,有循序渐进的梯度,以及学习方法、解题方法的指导,要体现“教路”与“学路”的统一,是重点训练的部分。课后巩固,旨在复习巩固、迁移拓展,包括归纳点拨、课后巩固、课外连接等,是课后迁移的部分。其教学过程分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三个基本步骤,即:在课堂上,教师先揭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在这教学模式下,课堂的全过程是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习的过程,所有学生都处在主动积极、紧张有序的学习状态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素质教育目标得到了落实。
  具体操作过程分为三步:
  
  1、课前预习:新课的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新课的部分内容。
  
  2、引导点拨:老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根据学生遇到的困难或一些重要且典型的例题进行精讲。
  
  3、能力训练:学生通过自学、老师的点拨后,对本节课的内容已基本掌握,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我们在学案上为学生设计了不同层次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教案的设计应安排有动态与互动部分以确保其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预习应能得到及时的检查。总之,在改革的过程中只要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练习内容的全面性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场所,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形成,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如何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扎实有效,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其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情况设置训练内容,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单元作业”、“期中练习”和“期末自测”的设置,既为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提供了实用的资源,又为学生各阶段自主测评搭建了平台,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提炼和总结、对能力形成的拓展。
  
  其二,注重从基础到提高、从课内到课外、从综合到创新、从知识到能力,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阅历短、基础薄弱,但同样要把他们当作学习的主体,他们也有自己的性格,并在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语文教学的关键是什么?就是主体性发展。我们论述主体性发展的循环,其实就是阐述主体性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循环,即主体性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反之,优良的个性能促进主体性发展,二者之间也有相互依赖、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主体性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关系    主体性发展其
期刊
求数列的通项是高考中常考的内容之一。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通项很容易掌握,而递推数列通项的求法是重点,也是难点。其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三种,即累加、累乘、转化法。只要对递推关系进行适当的变形,构造一个新数列,转变为等差、等比数列或者与之相类似的问题,求解就简单多了。
期刊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这话确实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奥妙。语文知识涉及面广,且内容庞杂、琐碎,但运用广泛,和其它学科关联较大,故有“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之说。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呢?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情感激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它作为一种潜在的动力机制,对人的言行具有激励、诱发和调节的重要
期刊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积累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
期刊
实验教学是实施化学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化学实验所创设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能迅速诱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帮助内化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同时启迪学生思维、体验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作为站在教育前沿的一线教师,要积极溶入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中。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实验教学必须遵守的几项原则    1、科学性原则。探究性实验的科学性非常强,实验原理、实验操
期刊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有新的课程观:重过程,重创新,重个性,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合作与交流,重思想教育。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现结合课改实践与探索谈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路。    一、营造宽松气氛,让学生快快乐乐学数学    要想让学生喜欢学数学,为学生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极其
期刊
初中进入高中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少数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很多难题。这就给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成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高一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    1、初中、高中数学教材间跨越度过大。  初中教材是在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很多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今天,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了努力:1、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充分利用新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用“心”转化后进生;5、深入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激发兴趣;个体差异;教学反思;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
期刊
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笔者认为,对地理概念要重在理解,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不应死记硬背。本人采用了下列做法:    一、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
期刊
一、基本解题步骤——四看    1、看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沙特列原理挂钩。    2、看变化趋势:搞清正反应方向的反应热(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变化(增大还是减小、不变)、物质状态(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    3、看起点,分清反应物还是生成物,浓度增大还是减小;看终点:分清消耗浓度和增生浓度。    4、看曲线连续还是跳跃:分清“渐变”和“突变”、“大变”和“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