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入推进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系到城市农产品供给安全保障、都市农业自身发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生态保护的重要问题。农业供需实时反馈机制建设滞后,要素流转机制建设不完善,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机制建设不完善,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联的生态修复机制建设严重滞后是制约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几个机制问题。科学选择实施武汉现代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即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品牌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能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提升农业农村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关键词】现代都市农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随着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不断加快,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矛盾转为结构性矛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在注意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农业供求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侧。从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对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种种要求,标志着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武汉市作为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农产品供给安全保障、农业自身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生态保护都紧密相关。因此,武汉市能否顺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武汉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能否健康可持续發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基本态势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及武汉市全市整体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优化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以及对外开放合作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两型”社会建设及“五化同步”推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将进一步提升武汉市的影响力、创新力和辐射力,为打造“智慧农业”“创意农业”等提供强大支撑。
1.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显著
按照圈层化、区域化、功能化的发展思路,系统规划了现代都市农业的“禁止发展区”“限制发展区”和“适宜发展区”,积极引导优势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控制发展畜禽养殖业,大力发展种业和蔬菜种植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体系日益健全。初步形成了现代农业科研体系以及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仓储物流、乡村休闲游等产业的合理布局。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4.0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乡村休闲旅游业总收入达58.37亿元,比2010年增长207.21%;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较快,“中国种都”建设进展顺利,种子繁育研发体系初具规模。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农业生产总量快速增长。到2015年,主要“菜篮子”产品自给率达74.5%以上,淡水产品以及蔬菜的总产量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占比达90.5%;农田水利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农田灌溉保证率达8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8;农业机械化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6.2%;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取得重要进展,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
3.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日益增强
到2015年建成农产品质量检测室(点)750个,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产品质量监管网络,检测能力不断提高,监管体系日趋完善;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及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步提升。重点种养殖环境监测率达100%,单位农田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比“十一五”末显著下降。农产品品牌建设和标准制定工作成效显著,拥有“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610个。
4.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按照“富裕和谐秀美”的新农村建设思路,“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64亿元,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形成了都市型、城镇型和乡村型等不同农村新社区建设模式。黄陂武湖街、江夏五里界街和蔡甸奓山街3个省级“四化同步”示范街试点建设进展顺利,67个中心村(社区)、美丽乡村示范村(湾)建设初见成效。农村水泥路、广播、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农业信息等实现“村村通”,安全饮水问题全面解决,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在全省率先推进移民美丽家园建设,确保移民群体和谐稳定。
5.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农业和农村发展体制机制。获批全国农村综合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区,顺利完成改革试验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有序引导了社会资本助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到2015年,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发展和壮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逐步扩大农村产权交易规模,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权和农业设施使用权等抵押融资,不断拓展金融支农渠道,农村资源资产价值初步显现,城乡要素持续融合。
二、制约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机制问题
目前,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弱、农业品牌塑造能力不强、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兼业化问题突出、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加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益严重、城市与农业发展用地矛盾日益尖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等方面,其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未得到最终破解。
1.应对需求端的农业供需实时反馈体制机制不健全
目前,农业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远远跟不上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食”的要求由吃饱、吃好向多样、优质和个性在转化,对品质、品牌、安全、绿色以及体验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农业生产者也同样希望得到消费者对农产品消费的需求取向以组织生产。然而,现有农产品生产的组织活动基本上靠农业生产者自身的预估,基本缺乏对需求端的反应能力。如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建设并完善应对需求端的农业供需实时反馈体制机制是目前武汉市实施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问题。 2.农业供应体系要素流转机制不健全
目前,武汉市在涉农产权、要素市场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总体依然滞后于需求,人才、科技和资本等要素的流转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农业产业各种资源以及要素的流动。(1)人才扶持机制不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武汉市农村的空心化日益严重,但农业从业人员的缺口依然很大。(2)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一方面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需求对接错位,科技成果数量多,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经营者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文化素质不高,主动学习新技术愿望低。(3)涉农资本市场不健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高风险,以及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涉农资本市场极度不活跃。
3.激励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多年来,武汉市在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高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大多数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我市的农业经营主体虽然数量比较多,但大部分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建设水平低,创新发展意识不强,影响力小,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的现象。(2)自身建设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低。农业经营主体多数能做到规范登记注册,而对开展正常工作所必须建立和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却关注较少,缺乏主观发展意识,只注重成立,不懂得如何去运营管理。产品多为初级产品,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程度低,且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不高,难以深度开发产品的附加值。(3)品牌经营意识淡薄,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由于经营主体缺乏竞争观念,区域地标品牌意识淡薄,导致品牌难上档次,知名品牌不多,从总体上削弱了武汉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生态修复体制机制不健全
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农业生产活动相对脆弱,而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联的生态修复工作严重滞后于其他生态修复工作。武汉市既是鱼米之乡,也是中国重工业的发祥之地。但是长期以来,为了追求数量以满足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在组织农业生产过程中盲目的扩张土地垦殖面积、围湖造田,并大量地使用各种化肥、农药,同时,粗放式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也大量地污染了空气、水源以及土地,卖到城市里的果蔬农业生产者自己都不吃,其质量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虽然,国家、地方出台了大量的有关政策法规积极引导生态修复工作,但这远远不够,制定并完善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生态修复体制机制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武汉市实施现代都市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选择
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主线,以保障农产品有效安全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重点,着力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和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建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相适应,具有武汉特色的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
1.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围绕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一批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强城际合作,发挥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复合示范辐射功能,促进武汉市现代农业示范样板的快速形成。(1)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2)促进武汉城市圈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3)综合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示范片带。
2.推进品牌农业发展
以工业化的先进理念、技术、模式等改造升级传统农业,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具有武汉特色的品牌农业体系。(1)着力构建品牌农业体系。(2)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3)提高农产品流通能力。(4)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提升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能力
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能力。(1)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工程。(2)推进农业生产基地建设。(3)提升农业设施化、机械化与标准化水平。
4.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以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为实现途径,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紧密相连、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格局。(1)全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2)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態。(3)建立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产业融合发展链。(4)全面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5.推进“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
着力构建“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加速推进智慧农业示范应用和农业管理信息化,进一步促进全市“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1)构建“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2)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3)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4)加快推进“互联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五是加快推进农业管理信息化。
6.提升农业农村创新创业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提升全市农业农村创新创业能力。(1)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2)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3)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4)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推进农业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7.提升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推进农业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强农业环境监测与保护,大力推广两型农业模式,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进一步提升全市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1)推进农业资源保护工程。(2)大力推广两型农业模式。(3)加快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4)加强农业环境监测与保护。(5)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6)防治畜禽、水产养殖污染。
8.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农村金融保险、农垦与供销合作社改革创新,进一步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1)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加快农业农村金融保险制度创新。(3)推进农垦与供销合作社发展改革。(4)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改革。(5)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6)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兵,刘丹.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关注的问题.《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3年第8期.
[2]杨永超.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动态及创新发展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5期.
[3]董芳.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现代农业》.2016年第4期.
[4]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5]李秋红,田世野.农业人才供给侧改革与新农村建设.《理论与改革》.2016年第4期.
[6]姜长云,杜志雄.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7卷第1期.
[7]陈文胜.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以区域地标品牌为战略调整农业结构.《农村经济》.2016年第11期.
【关键词】现代都市农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
随着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不断加快,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矛盾转为结构性矛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在注意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农业供求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侧。从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对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种种要求,标志着稳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武汉市作为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农产品供给安全保障、农业自身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生态保护都紧密相关。因此,武汉市能否顺利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武汉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能否健康可持续發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基本态势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及武汉市全市整体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优化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以及对外开放合作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两型”社会建设及“五化同步”推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将进一步提升武汉市的影响力、创新力和辐射力,为打造“智慧农业”“创意农业”等提供强大支撑。
1.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显著
按照圈层化、区域化、功能化的发展思路,系统规划了现代都市农业的“禁止发展区”“限制发展区”和“适宜发展区”,积极引导优势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控制发展畜禽养殖业,大力发展种业和蔬菜种植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体系日益健全。初步形成了现代农业科研体系以及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仓储物流、乡村休闲游等产业的合理布局。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4.0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乡村休闲旅游业总收入达58.37亿元,比2010年增长207.21%;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较快,“中国种都”建设进展顺利,种子繁育研发体系初具规模。
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农业生产总量快速增长。到2015年,主要“菜篮子”产品自给率达74.5%以上,淡水产品以及蔬菜的总产量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占比达90.5%;农田水利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农田灌溉保证率达8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8;农业机械化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6.2%;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取得重要进展,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
3.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日益增强
到2015年建成农产品质量检测室(点)750个,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产品质量监管网络,检测能力不断提高,监管体系日趋完善;稳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及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步提升。重点种养殖环境监测率达100%,单位农田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比“十一五”末显著下降。农产品品牌建设和标准制定工作成效显著,拥有“三品一标”品牌农产品610个。
4.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按照“富裕和谐秀美”的新农村建设思路,“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64亿元,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形成了都市型、城镇型和乡村型等不同农村新社区建设模式。黄陂武湖街、江夏五里界街和蔡甸奓山街3个省级“四化同步”示范街试点建设进展顺利,67个中心村(社区)、美丽乡村示范村(湾)建设初见成效。农村水泥路、广播、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农业信息等实现“村村通”,安全饮水问题全面解决,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在全省率先推进移民美丽家园建设,确保移民群体和谐稳定。
5.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农业和农村发展体制机制。获批全国农村综合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区,顺利完成改革试验任务。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有序引导了社会资本助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到2015年,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发展和壮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逐步扩大农村产权交易规模,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权和农业设施使用权等抵押融资,不断拓展金融支农渠道,农村资源资产价值初步显现,城乡要素持续融合。
二、制约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机制问题
目前,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弱、农业品牌塑造能力不强、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兼业化问题突出、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加剧,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益严重、城市与农业发展用地矛盾日益尖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等方面,其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未得到最终破解。
1.应对需求端的农业供需实时反馈体制机制不健全
目前,农业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远远跟不上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食”的要求由吃饱、吃好向多样、优质和个性在转化,对品质、品牌、安全、绿色以及体验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农业生产者也同样希望得到消费者对农产品消费的需求取向以组织生产。然而,现有农产品生产的组织活动基本上靠农业生产者自身的预估,基本缺乏对需求端的反应能力。如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建设并完善应对需求端的农业供需实时反馈体制机制是目前武汉市实施都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问题。 2.农业供应体系要素流转机制不健全
目前,武汉市在涉农产权、要素市场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总体依然滞后于需求,人才、科技和资本等要素的流转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农业产业各种资源以及要素的流动。(1)人才扶持机制不健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武汉市农村的空心化日益严重,但农业从业人员的缺口依然很大。(2)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一方面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需求对接错位,科技成果数量多,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经营者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文化素质不高,主动学习新技术愿望低。(3)涉农资本市场不健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高风险,以及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涉农资本市场极度不活跃。
3.激励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多年来,武汉市在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高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大多数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我市的农业经营主体虽然数量比较多,但大部分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建设水平低,创新发展意识不强,影响力小,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的现象。(2)自身建设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低。农业经营主体多数能做到规范登记注册,而对开展正常工作所必须建立和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却关注较少,缺乏主观发展意识,只注重成立,不懂得如何去运营管理。产品多为初级产品,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程度低,且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不高,难以深度开发产品的附加值。(3)品牌经营意识淡薄,参与市场竞争力不强。由于经营主体缺乏竞争观念,区域地标品牌意识淡薄,导致品牌难上档次,知名品牌不多,从总体上削弱了武汉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生态修复体制机制不健全
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农业生产活动相对脆弱,而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联的生态修复工作严重滞后于其他生态修复工作。武汉市既是鱼米之乡,也是中国重工业的发祥之地。但是长期以来,为了追求数量以满足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在组织农业生产过程中盲目的扩张土地垦殖面积、围湖造田,并大量地使用各种化肥、农药,同时,粗放式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也大量地污染了空气、水源以及土地,卖到城市里的果蔬农业生产者自己都不吃,其质量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虽然,国家、地方出台了大量的有关政策法规积极引导生态修复工作,但这远远不够,制定并完善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生态修复体制机制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武汉市实施现代都市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选择
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主线,以保障农产品有效安全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重点,着力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和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建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功能定位和战略目标相适应,具有武汉特色的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
1.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围绕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一批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强城际合作,发挥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复合示范辐射功能,促进武汉市现代农业示范样板的快速形成。(1)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2)促进武汉城市圈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3)综合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示范片带。
2.推进品牌农业发展
以工业化的先进理念、技术、模式等改造升级传统农业,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具有武汉特色的品牌农业体系。(1)着力构建品牌农业体系。(2)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3)提高农产品流通能力。(4)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提升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能力
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能力。(1)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工程。(2)推进农业生产基地建设。(3)提升农业设施化、机械化与标准化水平。
4.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农业为基本依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以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为实现途径,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紧密相连、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农业新格局。(1)全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2)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態。(3)建立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产业融合发展链。(4)全面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5.推进“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
着力构建“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加速推进智慧农业示范应用和农业管理信息化,进一步促进全市“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1)构建“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2)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3)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4)加快推进“互联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五是加快推进农业管理信息化。
6.提升农业农村创新创业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提升全市农业农村创新创业能力。(1)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2)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3)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4)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推进农业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7.提升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推进农业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强农业环境监测与保护,大力推广两型农业模式,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进一步提升全市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1)推进农业资源保护工程。(2)大力推广两型农业模式。(3)加快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4)加强农业环境监测与保护。(5)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6)防治畜禽、水产养殖污染。
8.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深入推进农村产权、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业农村金融保险、农垦与供销合作社改革创新,进一步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1)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2)加快农业农村金融保险制度创新。(3)推进农垦与供销合作社发展改革。(4)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改革。(5)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6)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兵,刘丹.当前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关注的问题.《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3年第8期.
[2]杨永超.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动态及创新发展研究.《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5期.
[3]董芳.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现代农业》.2016年第4期.
[4]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5]李秋红,田世野.农业人才供给侧改革与新农村建设.《理论与改革》.2016年第4期.
[6]姜长云,杜志雄.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第17卷第1期.
[7]陈文胜.论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以区域地标品牌为战略调整农业结构.《农村经济》.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