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政治课构建“生活化课堂”使学生在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个性发展。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从构建多元化的生活平台、生活化课堂外部环境的构建等角度阐述了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建构。
关键词:生活化;政治;构建;多元化;外部
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政治课构建“生活化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政治课教学的内在需要,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源泉。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 有知识为出发点,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组织活动探究,实现思想政治课 理论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理解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相互统一的一种教学活动状态。
一、构建多元化的生活平台
政治生活化的实施需要打造多方位的资料平台,而这一平台就在于我们日程的生活之中。我们只有不断的深入生活,不断的积累生活,不断的去体验生活,才能为我们的政治教学积累生活化的教学资料。
(一) 关注校园生活中的资源。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教师要善于将这座舞台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如激烈的体育比赛,精彩的文艺表演,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好人好事以及一些不良行为等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都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去说一说、去评一评、去写一写,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二)了解家庭生活中的资源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场所,五彩纷呈的家庭生活,为孩子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中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政治、用政治的意识。
(三)留心社会生活中的资源
思想政治课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而广阔的社会背景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学习思想政治的天空,而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
二、生活化课堂外部环境的构建
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的瓶颈在于课堂教学的和谐性,只有打破原有的师生界限,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与教师共同搭建生活化的教学平台,才能促进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发展。
(一)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具有“民主”参与的能力
当今的学校教育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之内、课堂之中,因而民主教学的范围也在随之扩大,要求在增加。从社会角度看,民主教学应能体现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上;从学校内部看,领导和教师的思想观念有待改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从课堂教学看,要融合学科课程、活动课堂和环境课程为一体,营造更加活泼宽松的教学气氛。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对于能否活跃课堂气氛,能否使双方都有良好的情绪,对否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至关重要。
(二)建立活跃的政治课堂环境,师生形成互动
政治教学生活化必须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气氛,然而课堂气氛的民主、活跃才能不断激发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应用的主体意识。建立活跃的政治课堂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寻找学生关心的话题,让学生提前介入到材料情景的创设中来。如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们可以选择学生们共同关注的“染黄头发”事件。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关心学生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对与学生独特的见解,教师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学敢想、敢说,对于不违背大的原则的问题肯定,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对与不正确的观点,加以引导,用生活的事实论证,从而得出结论。
(三)立足学生,建立生活化的、开放性的评价体系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的形式应以学生评价为主,有效地开展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对评价的再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给予适当点拨、启迪、调空评价过程。在评价的内容上要拓宽评价内容体系,改变单一评价学习结果的状况,做到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特点,解题策略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评价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心理因素,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所在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将思想政治课堂引向生活。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关注生活,激发兴趣,正视问题,提升认识,回归生活,运用知识,使思想政治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生活化;政治;构建;多元化;外部
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政治课构建“生活化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政治课教学的内在需要,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源泉。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 有知识为出发点,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组织活动探究,实现思想政治课 理论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理解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相互统一的一种教学活动状态。
一、构建多元化的生活平台
政治生活化的实施需要打造多方位的资料平台,而这一平台就在于我们日程的生活之中。我们只有不断的深入生活,不断的积累生活,不断的去体验生活,才能为我们的政治教学积累生活化的教学资料。
(一) 关注校园生活中的资源。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教师要善于将这座舞台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如激烈的体育比赛,精彩的文艺表演,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好人好事以及一些不良行为等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都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去说一说、去评一评、去写一写,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二)了解家庭生活中的资源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场所,五彩纷呈的家庭生活,为孩子提供了广阔的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中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政治、用政治的意识。
(三)留心社会生活中的资源
思想政治课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而广阔的社会背景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学习思想政治的天空,而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
二、生活化课堂外部环境的构建
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的瓶颈在于课堂教学的和谐性,只有打破原有的师生界限,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与教师共同搭建生活化的教学平台,才能促进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发展。
(一)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具有“民主”参与的能力
当今的学校教育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之内、课堂之中,因而民主教学的范围也在随之扩大,要求在增加。从社会角度看,民主教学应能体现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上;从学校内部看,领导和教师的思想观念有待改变,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从课堂教学看,要融合学科课程、活动课堂和环境课程为一体,营造更加活泼宽松的教学气氛。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对于能否活跃课堂气氛,能否使双方都有良好的情绪,对否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至关重要。
(二)建立活跃的政治课堂环境,师生形成互动
政治教学生活化必须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气氛,然而课堂气氛的民主、活跃才能不断激发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应用的主体意识。建立活跃的政治课堂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寻找学生关心的话题,让学生提前介入到材料情景的创设中来。如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们可以选择学生们共同关注的“染黄头发”事件。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关心学生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对与学生独特的见解,教师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学敢想、敢说,对于不违背大的原则的问题肯定,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对与不正确的观点,加以引导,用生活的事实论证,从而得出结论。
(三)立足学生,建立生活化的、开放性的评价体系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的形式应以学生评价为主,有效地开展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对评价的再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给予适当点拨、启迪、调空评价过程。在评价的内容上要拓宽评价内容体系,改变单一评价学习结果的状况,做到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既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特点,解题策略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评价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心理因素,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所在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将思想政治课堂引向生活。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关注生活,激发兴趣,正视问题,提升认识,回归生活,运用知识,使思想政治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