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与可持续建设对策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ib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概括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发展历程,分析了地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精品课程可持续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精品课程;可持续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2-0005-03
  Abstract: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high quality course was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local universities in high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 And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sustainability of high quality courses were proposed.
  Keywords: high quality course; construction sustainability; countermeasure
  高校精品課程建设中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重评审结果、轻过程管理,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性不足,没有发挥示范性和先进性的引领作用。因此,探索精品课程可持续建设机制,对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国家推进课程建设大致分为二个阶段,一是2003年至2010年的精品课程建设阶段,二是2011年至今的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阶段。
  (一)精品课程建设
  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始于200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03]3号)二个文件,指出精品课程建设目的是促进师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改革,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为学生自主学习及个性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推进国家精课程建设,实现精品课程基本教学资源以及参考资料等上网开放。到2010年,全国共评选出国家级精品课程3910门。
  2004年广东省财政厅、教育厅发布《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粤财教[2004]145号),启动了广东省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009年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印发《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粤教高〔2009〕76号),提出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计划。重点建设1000门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高校精品课程,建立国家、省、学校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到2011年广东省共评出省级精品课程709门。
  我校于2005年启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制定了《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课程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学校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建设标准。到2010年学校共评选出校级精品课程59门(表1)、校级优质课程32门。获批广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5门,分别是食品微生物学、水产食品加工学、动物繁殖学、鱼类增养殖学和海洋经济学,获批广东省优质课程2门,分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二)精品开放课程建设
  201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指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提出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2012年-2015年,全国共评选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781门(表2),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922门,其中本科教育课程2450门、高职教育课程1112门、网络课程160门、教师教育课程200门(表3)。
  2012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2〕80号),指出2012年度省质量工程将组织建设150门精品开放课程(含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专业主干精品课程群)。标志着广东省精品课程建设也进入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阶段。到2015年广东省共批准立项建设1062门精品开放课程,其中精品视频公开课193门、精品资源共享课869门(表4)。
  2012年我校为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对原59门校级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造,制定了《广东海洋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提出每年投入经费持续支持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对课程建设进行年度检查,要求持续更新课程资源。到2015年学校共获批广东省精品开放建设课程27门,其中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5门(表5)。
  二、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形成稳定的精品课程教学团队
  精品课程建设之初,学校对教师队伍进行整合,聘用一定数量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理论课、实验(实践)课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践要求,形成了一支知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但由于大多数地方高校每门课程实际只1-2名任课教师,课程评审结束后,整合在一起的教师逐渐离散,外聘兼职教师也很难落实到位。真正从事该课程教学建设的只剩下1-2人,这种课程教学团队,无力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更谈不上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整体提高,也就无法推动精品课程再上新台阶[1]。   (二)精品课程教学网站建设交互性不够
  通常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是教师将课程资源交给网络技术人员制作、上传素材,教学资源一经上传教师很难修改与管理[2]。这种以静态网页为主的课程网站,能浏览观看只有展示作用。网站难以反映最新的教学状况。不利于交互性网络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很难依靠精品课教学网站来进行在线答疑辅导、即时交流、在线考核等师生交互活动,师生参与程度很低[2]。
  (三)课程网站实用性差利用率不高
  建设精品开放课程的目的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提供交流与互动平台。据李开灿对湖北10所高校学生抽样调查,只有19.4%的学生了解精品课程,36.8%的学生遇到网页打不开,41.9%学生认为网络资源与需求不相符,40%的学生希望开设类似于BBS讨论区的交流平台[3]。我们对本校精品课程网站进行调查也发现内容更新率低,师生交流互动不活跃。因此精品课程的影响力不足,示范性不够强。
  (四)缺乏后续建设的制度和经费保障
  高校精品课程制度建设上重评审结果、轻过程管理,把“有多少门精品课程”看作是一种荣誉,重数量轻质量。精品课程在申报之初往往有充分的经费支持,但是若干年后资助资金就很少甚至没有了。这样无论是在制度激励层面,还是经费支持层面,都不利于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精品课程可持续建设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精品课程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团队的水平。为解决地方高校从事同一门课程教学教师数量不足,限制精品课程建设的瓶颈问题,可以跨校组建同一门课程教学团队,每校一名教师作为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核心成员,各高校在校内以核心成员为中心组成课程建设组,在项目立项与验收中给予课程核心成员与课程总负责人同等地位,充分调动共建高校的积极性。这样通过共建高校的通力合作,把课程资原建设、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革作为共同探讨学术活动,充分发挥各学校的优势取长补短,率先实现课程资源在共建高校内共享。实现精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加强课程网络技术平台与课程教学网站建设
  高校与网络科技公司合作开发课程建设平台,课程平台模板化,采用可填加性网站框架。突出课程特色,符合国家评审要求,满足课程申报、建设、验收和教学使用功能。满足课程学习自测、师生交流、作业提交等交互性需求,并能形成历史记录。同步建设课程移动学习端,师生可以运用移动客户端开展上述教学活动。教师在课程平台上自主选择课程建设模板,自主导入基本课程资源和拓展课程资源,并能时时对资源更新和管理,发布教学通知、布置和批改作业,与学生互动讨论。
  (三)完善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激励机制
  建立长效课程管理机制,专项经费支持精品课程持续建设,明确建设要求,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将课程运行使用效果和资源更新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考核合格划拨下一年度建设经费。承认精品课程建设的学术性,将精品课程建设提升到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在職称评定、岗位聘任、利益分配等方面给予体现[4],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主动开展课程建设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黄国权,路慧倩.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71-72.
  [2]黄伟.精品课程共享型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构建[J].煤炭技术,2012,9:230-232.
  [3]李开灿,程平,张祖伟.关于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利用率的统计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0-14.
  [4]刘岚,徐毅鹏.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析[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1-74.
其他文献
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基于煤矿开采学目前的实践教学体系,分析了煤矿开采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系统和实习系统两方面的探索应用,表明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可有效
“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针对专业建设的重大举措,项目的实施对于增强西部民族地方高校的专业适应性,强化这一类高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办学竞争力,乃至
随着创新创业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加强培养学生实践和实验能力已经成为全社会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的普遍共识,随之而来的国家战略层面上高校实验室继续扩大开放、实验设备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在我国以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引起为多,还有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肝、
进入新阶段,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有了新的变化和新的发展.立足于现时代研究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需要突出其建设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我们研究马克
以哈尔滨理工大学 “材料类” 专业为例, 阐述高等院校材料类专业开展 “研究型” 向 “应用型” 转型的 “转型期”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分析 “材料类” 专业创新
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成立于2011年10月,前身为陕西省艺术师范学校。美术系共有教师27人,分别属于油画、国画、版画、设计、雕塑等专业。近年来美术系教师在院系领导的带领
无论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还是国内外民办高校实施的年金计划的改革经验,都为民办高校实施企业年金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借鉴。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有
IgA肾病以尿血为主症,当属祖国医学“尿血”范畴,出血则必有瘀滞,因而IgA肾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表现。然血瘀又可成为是IgA肾病持续发展和肾功能恶化的主要致病因素,正所谓
学习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学习中存在着学习目标的片面性、学习方式的单一、学习内容的窄化和学习功能的外化、功利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制约了大学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