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第二课堂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_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全国高校如火如荼推进之际,民办高校却在实践中遇到校方督导不力、学生浑水摸鱼、二课思政两张皮等方面问题。这些问题既与民办高校生源质量有关,更有民办高校思政体制运作僵化方面的原因。为有效根治上述弊端,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以职称改革“破五唯”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的团委-学工-思政、校园文化-思政一二课堂全方位联动式教改,从而逐步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民办高校的思政第二课堂之路。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5-0092-05
  Abstract: Whil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Second Class Transcript System" is in full sw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ationwide,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encountered problems in practice, such as poor supervision by college leaders, students' fishing in troubled waters, and two skins of the "Second Class" practice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se problems are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poorquality of student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to the rigidity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eradicate the above-mentioned shortcomings, Nanfang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takes the "Breaking the Five Only" reform in the "System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Titles" as a breakthrough and actively promotes the linkage education reform, such as the linkage of Youth League Committee (Student Affairs Depart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campus culture(First Class and Second Classes), with "Three Whole Education" as the core.And finally it finds an education method suitable for the Second Cla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econd Class Transcript System; Three Whole Education
  為深入贯彻党中央在高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要求,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文件要求,2017年12月、2018年7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团中央学校部关于推广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二课通知》)、《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二课意见》),并指出:高校共青团应在借鉴第一课堂教学育人机理和工作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思想政治引领、素质拓展提升、社会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公益和自我管理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国高教界掀起探索“第二课成绩单”制度热潮的大背景下,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也在参照名校方法之余,结合本校特色和办学方针,推出了自己的二课成绩单制度:校团委联合学工部从社会工作(各种公益志愿项目)、竞赛活动、综合实践(非对口专业的研讨讲座、实习实训)、海外研修、学术科研五方面组织、动员学生开展二课活动,并在每学期初按照学生自主申报与校方统一认证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考评打分。经过半年的推广摸索,各式二课活动在各院系得到了广泛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深入展开,各种潜在问题也随之大量曝光。本文通过问题阐述、成因剖析、方案改进、成效评估等方面的详细论述,指出南方学院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的全校联动式大思政教改之路是民办高校走出二课困境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潜在问题
  (一)热情参与背后的浑水摸鱼
  二课开设以来,丰富的课外活动与评优回报的确吸引了大批学生参加,但由于现行成绩单主要以按次计分为评价手段,难以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参与过程进行有效监督评估,因此通过调查,校方发现二课活动中已存在不少打卡划水、恶意刷分现象。若对这种现象视而不见、放任不管,那么当偷奸耍滑、滥竽充数即可评优获奖成为常态时,“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不仅难以避免,还会严重影响社会各界对二课成绩单的认可度。根据招聘会上的问卷反馈,目前已有不少用人单位对既有考评体系下二课实践活动成绩的可信度表示了质疑。在60余家受访校招企业中,认为现行评分机制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实践能力的用人单位仅占总数的42.7%;认为无法准确反映和仅能部分反映学生实践能力的占比则分别高达20.6%和36.7%(见表1)。换言之,若不建立较为完善的二课监管考评机制,整个二课成绩单制度将面临巨大的公信力危机。   (二)密集活动的成效口碑不佳
  教育部、团中央号召各高校建立二课成绩单制度的本意是希望激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类活动,促进能力素质的均衡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学生提出抱怨。抛开上文提到的因部分学生靠划水打卡刷得高分而引起的良币不满现象,现实中还有不少学生吐槽:二课活动看似热闹非凡、实践安排满满当当,但细细回味之下却觉得收获感不高、学不到东西。而这种抱怨程度之甚又可通过问卷反馈窥见一斑。针对问题“你觉得我校现行二课实践类活动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课外综合能力?”持肯定态度的人数仅占35.7%,而回答否的人数却高达22.4%,剩下41.9%的学生则持相对中立的保留态度(见表2)。显然在大部分学生看来,南方学院现有的二课培养评价体系还存在明显缺陷。
  (三)同一体系内得分畸轻畸重
  为全面了解二课成绩单制度试行一学期来学生对各项活动的参与情况,校方对大三学生的二课得分情况做了详细统计。统计显示,若按类别对得分进行统计,各类二课活动的人均得分排序由高到低依次是综合实践(5.83分)、社会工作(0.69分)、竞赛活动(0.34分)、海外研修(0.12分)以及学术科研(0.09分)。从表面上看,综合实践类项目开展的可谓有声有色,得分远超其他各类,但仔细探究其内在构成就会发现,职业技能证书专项在综合实践类中的得分贡献率高达87%——剔除职业技能证书专项加分后的综合实践类得分(0.74分)并不比排名第二的社会工作类高多少。换言之,广大学生对就业实训和考试拿证的兴趣远超其他二课活动。
  (四)功利主义下的思想缺失
  《二课通知》和《二课意见》明确指出,二课成绩单制度的根本使命在于提高大学生政治站位,使其自觉拥护党中央的领导,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因此,从理论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贯穿于二课活动设置、评价体系、成果运用的全过程。但很遗憾,在实际操作中,南方学院现行的二课制度除部分公益志愿者活动外,并没有设置系统化的思政类实践活动。同时在二课制度试行之初各种浑水摸鱼、考试拿证式功利主义思想萌发之际,校方也未通过系统化的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这种功利主义的实践思想若继续放任,最终受害的将不仅仅是二课成绩单制度本身,更是学校的整体教育氛围。
  二、问题剖析
  在二课成绩单制度建设过程中,各公办高校或许也会遇到上述问题,但像南方学院那样各种问题全面爆发、互相交织的其实并不多见。经过学校多方磋商反思,各部门一致认为,导致二课活动玉外絮内、思政教育严重缺位的主要原因跟南方学院与生俱来的民办弱点息息相关。
  (一)生源素质问题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是中山大学与广东珠江投资集团以合作办学形式建立的一所民办性质的大学,即所谓公办院校的独立学院。由于学费高昂,南方学院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出生于沿海开放城市,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但又考不上公办本科、不愿复读或屈尊去高职高专、纯民办高校读书的学生。这些特点汇聚之后便导致南方学院学生大多兼有以下两种特征:一方面,他们普遍从小见多识广,社交能力较强,价值观相对多元,乐于参加各类二课活动。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存在积极进取心较强,但基础能力偏弱;自我意识较强,但自我约束力较弱;接纳新事物能力较强,但持之以恒耐心较弱的矛盾特点。南方学院学生身上的种种特点决定了若希望他们能在二课活动中收获实效,活动组织方就必须在实践中对他们多加提点帮扶,而不是单纯地推出活动,然后任其自由发挥。
  (二)团委精力问题
  根据《二课通知》要求,高校团委是实施二课成绩单制度的直接执行人和牵头单位。对广大公办院校而言,这一要求可谓再正常不过,但对民办独立学院来说,其执行却面临着重重困难。抛开因缺乏国家财政专项拨款而致团委活动经费严重不足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独立学院团委人员不足、组织涣散、任务过重亦是二课制度成效欠佳的重要原因。例如,按照普通公办高校正常的团委人员配备标准,南方学院校团委的专职工作人员至少应在9人以上,但南方学院校团委实际仅有3人在崗,且团委书记还兼任学工部长,工作压力十分巨大。各院系团总支情况则更为糟糕,一些院系连专职团干部都配不齐,大小活动全靠学生辅导员兼顾才能勉力维持。在各级团组织本就人少事杂、分身乏术的情况下,学校能保证二课活动正常开展已属难得,自然无法奢望腾出更多精力对活动进展做跟踪督导。
  (三)体制协同问题
  虽然《二课通知》和《二课意见》都明确规定,高校共青团是二课活动的主要实施方,但二者也同时指出,整套制度应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校内教育教学、学生工作、后勤保障多个部门共同推进。然而纵观一学期来的二课建设情况,学校各部门之间显然是缺乏联动的,而校党委也没有尽到统一领导的责任。当然,如果将所有责任简单归咎于校党委的失职,这也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团学活动的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状况其实是民办教育体制长期僵化运作的结果。思政教师虽然主要负责传统思政课程的教学工作,但受限于繁重的科研、教学双重压力,各教师不必理会学生的思想成长和课后实践早已是业界“共识”;团委学工专司学生日常管理与活动策划,但在势单力薄、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所办活动面上五花八门内里缺乏跟踪指导也实属无奈。
  三、方案改进
  鉴于民办高校在生源和团委方面存在暂难弥补的先天弱势,南方学院校党委在领导教改团队多方磋商后,决定从体制协同方面挖掘既有师资潜力,以探索适应学校创办民办应用型本科的思政二课发展之路。针对专职思政教师普遍受困于职称评定的“五唯”枷锁而忽视学生日常培养的弊病,学校以科研评价“破五唯”为突破口,探索了一条符合党中央“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的大思政改革方案(见图1)。
  (一)思政主导下的三位一体制
  为解决独立学院团委力量薄弱,二课活动功利化倾向突出、思政育人成效不彰等方面问题,南方学院从顶层设计高度提出了“三位一体”大思政改革方案,以构建思政教师、团委学工和优秀学生三方协同育人的思政教育和二课活动深度融合模式。所谓的思政主导,具体而言即:为确保有足够师资指导学生的二课活动,南方学院将原本一刀切的专职思政教师考核标准细化为科研型、教学型和教学科研并重型三类;其中教学型思政教师在完成额定“一课”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须协助校团委和学工部门对与立德树人主题相关的“二课”活动进行跟踪辅导,以弥补团委乏力造成的种种问题。简而言之,所谓的三位一体就是在事关思政的二课活动中,南方学院将全力构建以思政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团委学工为推手的多渠道、多路径、多元化育人体系。   (二)适应二课体制的一课改革
  为确保广大学生的二课思政实践能学以致用、收获实效,南方学院还按照理论讲解探究化的方式对思政传统第一课堂进行改革,以求一课能与二课高效衔接。具体课改方法如下:一方面,思政部门针对大学思政课程在内容上与中学思政课程多有重合,且枯燥乏味的特点,对传统一课进行了翻转化教学尝试。即组织骨干教师将冗繁内容进行要点压缩,并通过多媒体手段使之线上化,以方便学生能利用在线闲暇时间提前预习基本知识点。另一方面,为使一课正式课堂能与二课课外实践有序结合,思政部门还按照“三三制”原则对一课进行了“拆分”。所谓“三三制”即:1. 教师须根据学生预习反馈情况,针对重难点进行集约式精准授课,以提高课堂效率;2. 在完成额定理论讲授的基础上,教师须引导学生发现值得做深入研究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针对相关问题完成小组研究项目的开题报告;3. 学生小组须在期末完成研究项目,并就研究成果做公开汇报小答辩,而答辩成绩优异者还将被选送参加各类校级教学成果大赛。
  (三)一课项目化的二课导师制
  为方便有志于对一课研究项目做深入调研的学生能得到相应的跟踪辅导,学校还组织了多个二课实践平台以供衔接,而这些平台的最大特点则是推行以项目研究为核心的社团导师制。其具体做法是:一方面,思政、团委、学工结合一课情况和学生成长需求,共同组建了一批二课社团。如有为满足学生了解近现代广州历史变迁需求而组建的史迹调研社团“红粤论坛”;有以满足学生阅读表达、科研宣讲欲望而打造的学生讲座平台“思想者大讲堂”(即学生将自己的研讨心得以讲座形式向全校师生进行展示);还有以三农调研、基层实践为手段,助力学生实现振兴家乡、实干成才梦想的“爱乡土研习营”。另一方面,为确保各项二课活动高效有序进行,学校除鼓励思政一课各研究小组按兴趣参加各二课社团外,还为每个二课社团指派相应的指导教师。其中思政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实践指导和作品指导,团委和学工主要负责活动策划与后勤保障。
  (四)优选模式下的成果广告化
  为从根本上解决二课活动因无人监管、无从考核而引发的浑水摸鱼不良之风,并彻底扭转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刻板印象,真正确立“立德树人”在二课体系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学校还充分发挥三位一体布局中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为思政二课设计了一套以赏勤罚惰、扶优宣传为核心的成果考核兼文化广告体系。在这套考核兼广告体系中:一方面,思政部门会联合团委学工定期组织各式各样的二课成果展、项目赛,让广大师生通过“教师点评+学生投票”的方式,对思政二课的实践成果做出公开考核;另一方面,整个二课成果展、项目赛会以校园文化活动月等形式向全校进行推介,让二课优秀学生、优秀小组用现身说法、神仙打架的方式,向全校师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进而在校园内营造实践光荣、创新有奖的良性竞争生态。
  四、成效评估
  虽然学校以思政二课为核心的大思政教改受到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干扰,但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整体改革方案还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成效认可度大幅提升
  如前所述,在学校探索二课成绩单制度之初,无论是实践充实度还是社会认可度都不尽如人意,但经过两学期的实践调整,再向二课学员和招聘单位发放与改革前基本相同的问卷,结果却有了明显的改善。反馈显示,招聘单位对二课成绩单实践专项的认可度则由之前42.7%的“能准确反映学生实践能力”、36.7%的“能部分反映学生实践能力”和20.6%的“难以反映学生实践能力”分别变为77.1%、21.4%和1.5%(见表1)。高达65.3%的学生认为,思政二课组织的实践活动对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大有帮助,这一数值比之前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认为帮助有限和没有帮助的比例则分别降为23.8%和14.1%(见表2)。
  (二)优质成果大量涌现
  相比早先二课实践因“管推不管教”而经常导致的“活動一完、曲终人散”情况,改革后的二课实践则可谓成果倍出。爱乡土研习营开办两学期便指导多项学生成果(如回乡观察微视频、精准扶贫调查报告)在全国性思政实践竞赛中获奖(其中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四项)。思想者社团在研讨之余推出的“思想者大讲堂学生系列讲座”,如“我看名人李鸿章”“区块链与比特币——中本聪游戏”“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金庸小说武侠精神观”等,不仅在校内引起轰动,还受邀走出校园前往兄弟院校举办巡回演讲展示,一些学生代表甚至被外校聘为“学生导师”。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优质成果除在民办高校圈内引起反响,还受到主流媒体的多次报道,被誉为“独立学院思政工作新体系的探路者”。
  (三)思政形象大为改观
  在学生传统概念中,思政课一直以单纯的理论和道德说教形象示人,但经过近一年的思政二课改革,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刻板印象已有较大改观。一方面,从学生票选的校园时代最具影响力的社团排名来看,成立时间尚不久远的三大思政社团不仅位列其中,且排名也都相对靠前。另一方面,根据问卷反馈,绝大部分思政二课参与学生都认为,二课社团性质的思政实践化运作比单纯的一课教学更具立德树人功效。最令人惊讶的是,经过大半年忙碌,原本“门可罗雀”的思政部门忽然间变得“门庭若市”——不少学生社团,甚至各专业院系主动邀请思政教师前去指导其实践活动。
  五、隐忧改进
   经过层层探索取得上述成绩固然可喜,但改革中暴露出的各种隐忧也值得引起高度关注。总结起来,目前的二课大思政改革之路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一)思政部门师资精力、能力供给不足
  虽然思政二课品牌已初步打响名号,但从学校整体来看,其辐射覆盖面还比较狭小——真正全程参与实践活动,并投身各项展示、比赛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不到2%。而且受限于指导教师数量,即便思政部门有心搞模式复制推广,也无法大幅提高思政二课的覆盖面。此外,由于思政二课鼓励学生将思政理念融入社会实践,学生实践项目的选题可谓五花八门,如有以电商购物平台建设切入点的精准扶贫项目,有以红色景点开发为切入点的基层社区文教服务探索,还有以老年关怀为切入点的社区医疗小程序开发。尽管不少选题从宏观层面来看属于思政范畴,但从微观层面看其实是用具体学科知识解决某项社会问题的专业类实践。在思政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不足以对学生项目进行指导的情况下,如何发挥思政二课导师的有效指导性就成了一个值得严肃对待的话题。   (二)各院系课程思政低效重复、分散精力
  在“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各院系也都普遍筹划以“青马工程”“三下乡”为代表的各类培训营。这些培训营大多强调通过创新创业、志愿服务来展现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精神风貌。从性质和内容来看,这些培训营与思政部门搞的二课活动存在较高的相似性。但在实际运作中,它们一方面习惯邀请思政教师为各院系培训营做思想动员方式,开展各式课程思政改革探索,使得思政部门本就有限的师资更显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各类培训营的课程思政探索又普遍存在思政硬植入或思政-实践“两张皮”的问题,并未真正做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师资力量的相对匮乏固然是制约思政二课模式复制推广的重要因素,但这种匮乏并非单纯的师资数量堆砌所能解决,因为从全局来看,上述隐患更多暴露的是民办高校师资整体质量的结构性矛盾以及部分院系对“三全育人”“第二課堂”“课程思政”概念的理解偏差:即一方面,思政教师不擅专业实操指导,专业课教师不知如何进行思政教育;另一方面,部分院系在推进二课实践和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常常用“就实践论实践”和思政教育“贴标签”的做法来规避思政教育能力短板。鉴于此,思政二课教改团队建议学校从顶层设计高度进一步完善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的大思政教改方案: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对全体教师,尤其是各院系专业课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以确保每位教师都清楚了解“三全育人”“第二课堂”“课程思政”的准确意涵,并掌握一定的思政实践指导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逐步打破思政部门与其他院系之间的壁垒,着力加强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实践指导方面的沟通与协作,努力把思政第二课堂和各类课程思政实训营打造为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融合平台。
  总而言之,虽然民办高校在生源质量、团委投入、科研实力等方面与公办高校存在较大差距,但南方学院的教改实践证明,只要愿意牢牢抓住“三全育人”核心要点,着力通过全校力量整合联动、师资结构优化调整等方式,加大对学生的关心指导,把教育重心真正落实到立德树人上去,民办高校同样能取得不亚于公办高校的二课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涯.“四种课堂”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路径[N].光明日报,2020-9-22(5).
  [2]搭建“三位一体”大平台,培育时代新人——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探路独立学院思政工作新体系[N].南方日报,2019-6-28(12).
  [3]宋丹,崔强,陆凯.提升高校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5):119-122.
  [4]陶好飞,陈玲,黄戈林.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关键结构及发展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4):137-144.
  [5]吴疆鄂,唐明毅,聂清斌.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运行机制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0):91-93.
  [6]朱哲成,王淑娉.在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全面推广实施背景下探索学分制[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8(4):118-123.
  [7]丁彦,李子川.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的构建:内涵、变革与实现路径[J].高教学刊,2019(8):72-74.
  [8]丁占英,邓娟,付成龙,等.书院制模式下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研究[J].高校共青团研究,2019(1):208-212.
  [9]唐思敏.独立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基于第二课堂的视角[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咖啡行业对具备良好冲煮理论,拥有扎实冲煮技术技能的咖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在“三教”改革背景下,结合咖啡冲煮技能与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以探究式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分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重新审视练习过程,进行自我调整,达到掌握冲煮技能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三教”改革;高职院校;探究式教学;咖啡冲煮技能  中图
期刊
摘 要:新时代开启了社会主义高校快速发展的新征程,面对新的方位、新的目标、新的使命,高校管理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必须充分理解高校管理育人的时代内涵、任务和要求,增强辅导员职业的文化自觉和自信,通过创新且有效的路径关爱、引导、服务和教育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帮助他们筑梦、追梦、圆梦,让青
期刊
摘 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强化“课程思政”,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地理科学专业“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智慧,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文章通过优化完善课程思政体系整体设计,深入挖掘地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资源,并结合天津大学地理科学专业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力求探索提高地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有效途
期刊
摘 要: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工科类专业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培养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然而2020年以来,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各大高校无法开展现场实习实践教学。作者以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为例,对疫情影响下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了“虚拟仿真与线上直播”相融合的工科实习新模式,对破解当前工科类大学生的生产
期刊
摘 要:以学习强国为代表的信息平台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精准把握高校教师的使用行为有助于提升党员管理效率、优化党建模式、促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本研究基于半结构化访谈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10位高校党员教师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得出69个初始概念、27个子范畴、9个主范畴和3个维度,厘清提炼出主范畴之间的典型关系,构建了“用户-平台-情境”综合视角下的高校教师智慧党建系统使用行为影响
期刊
摘 要:提出创新思路,优化课程目标,重塑课程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定位主线、抓重点、分散难点、总结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破解课程知识内容多、课时少的难题。从理论和工程应用两方面强调课程内容广度和深度,加大信息量,激发学习兴趣;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科学“增负”,培养学生深度分析、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探索,提升就业和执业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及严谨深入的治
期刊
摘 要: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是培养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针对目前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及策略,旨在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现有的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培养机制,进一步提升机械类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科研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5-0051-0
期刊
摘 要:学科建设是高校整体水平的重要体现,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基础。该研究从全国水产学科发展状况出发,分析了地方农业院校水产学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认真剖析了自身的优势特色及发展机遇,提出重点学科发展策略。加强地方农业院校水产学科建设,需要结合产业、准确定位、凝练特色;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科研实力;严把培养质量、紧扣育人目标、培养特色人才;加强交流合作,深入开展社
期刊
摘 要:文章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要求,从课程视角与教师视角两方面入手,探讨了在江苏省级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学原理课程建设中如何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经验与反思:围绕如何精确选择课程模块、精心设计思政元素、精准组织实施等内容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本次慕课的教学效果,即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巩固了社
期刊
摘 要:面向我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国家需求,传统水利学科的发展逐渐由服务于工程建设向注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转变,社会迫切需要一大批交叉领域的复合型、综合型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人才培养方面与当前国家和社会需求有更好的对接。新的交叉方向应将水利与环境、生态、海洋多学科交叉融合,以生态环境为主线将流域与海岸带系统相关联,关注资源能源开发、工程建设运行等引发的流域与海岸带生态环境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