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脾气也有好处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uwang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孩子发火时,他立刻就与我们在情绪上产生了距离,而这份距离其实是会让孩子产生力量感的。
  
  小D从小就是个急脾气倔强孩子,稍不顺心就爱哭。一开始她一哭我就心疼,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给她。再后来,她一哭我开始心烦,火气蹭蹭蹭往上冒。
  之后,我一直花特别多的精力帮助小D进行情绪管理,也帮助自己情绪管理。尽管颇有成效,但说实话,从小生长的环境还是会让我隐隐觉得不能让孩子哭。
  前不久在纽约上的一节儿童心理课,给了我一些耳目一新的观点。我是第一次意识到生气大哭的过程对孩子心理发展非常有益处。这样的认识让我真正地不再害怕孩子大哭。也想把这些分享给你们,和我一样害怕孩子哭的父母们。
  发火不会摧毁关系
  当孩子对我们生气发火时,他们其实也在学习一件事,就是发火,特别是对他们重要的人发火并不一定会摧毁关系。成年后的世界里会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彼此之间有不同意见,我们非常激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家最终达成共识并且和解。这个过程中,关系没有破坏,爱仍然存在。
  这样的认知体验非常重要,越早让孩子明白这点就越受益。孩子不会为了害怕关系破坏而压抑自己刻意讨好和取悦他人,这是非常有益身心健康的,也是对关系更加正确的认识。
  体会力量感
  当孩子发火时,他立刻就与我们在情绪上产生了距离,而这份距离其实是会让孩子产生力量感的。可是这样的距离感有时会让父母们感到害怕,这就是很多父母害怕孩子哭的原因,因为害怕这种疏离感。
  但这样的疏离感只是暂时的,而这短暂的疏离感却能让孩子感受到自主,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感,也体会不依赖父母的感觉。这也是为了给孩子今后真正独立做铺垫。
  防止自我过度膨胀
  为人父母一大迷思就是希望孩子永远快乐,当父母过度关注于孩子当下每一分钟都需要开心时,我们就失去了全局。生活本身并不总是快乐的,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孩子时时开心,而是让他们学会接受今后成人社会的失败和不开心。
  当我们需要给孩子立规则时,孩子一定会发脾气大哭,这样的情绪发泄可以促使他们去思考对和错,去理解为什么有时生活并不总以他们的意愿进行。这样的过程本身就是防止孩子过度自我中心。
  因此,千万不要害怕孩子发脾气大哭,而是让他们去体会生气、失望,这些负面情绪是有助于让他们的自我不过度膨胀,让他们学会责任,也为今后独立做准备。
  当我们知道发脾气对孩子发展有正面作用后,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发脾气时进行有效引导。
  1.尽早开始引导表达
  小月龄孩子发脾气会大哭、扔东西甚至在地上打滚,我们的容忍度都会比较高,因为我们知道孩子还不会说话。可惜现实生活中,很多已经可以说话表达的孩子,甚至十几岁的大孩子也常常出现一不顺心就撒泼的情况。这就提醒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孩子等大了就好了”,而是要尽早开始引导孩子学会如何表达。
  从孩子第一次发脾气开始,我们就要对孩子的情绪命名,帮助孩子表达出他正在进行的情绪是什么。这样等到孩子真的会说话了,他自己就能表达。一个可以大声说出来“我很生气”的孩子,他大发脾气撒泼的情况一定会小很多。
  2.允许情绪缓冲期
  这个是关于第一条的补充,很多父母都明白了对情绪命名的重要性,但往往不懂得正确的介入时机,常常孩子还在气头上哭得正厉害,我们就开始情绪命名各种说教,结果常常适得其反。
  当孩子哭得正激烈时,我们可以静静地陪着,但不要急于开口。当孩子气呼呼走进自己房间时,我们也不要跟着。这样的一段留白时间就是给了孩子一个情绪缓冲期,任何情绪都是需要宣泄的。
  但很多时候,我们太急于教育孩子,常常在孩子情绪最激烈的时候就进行了,这无疑就像是在要爆发的火山上加了一個盖子,越堵情绪反而越激烈,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会说,共情没用,安抚没用,越劝孩子闹得越厉害。
  3.教会孩子解决问题能力
  等到孩子开始逐渐平静后,我们就可以抓住机会教育孩子。关于教育什么,这里就又有一个误区,很多父母最经常说的是,不能哭,不要打人,不能乱叫。这样的说法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其实如果孩子有得选,他们也是不想哭不想打人不想乱叫的,但他们就是控制不住想发火。
  我们的教育应该侧重于两点。首先,和孩子解释为什么他们的需求不能被满足,比如重申规则,比如告诉孩子不允许这么做的原因。尽管孩子一开始还是无法接受,但坚持这么做以后,慢慢地,这些规则就能被内化,就能成为孩子的行为准则。我们都希望养育一个讲理的孩子,讲理的第一步就是孩子需要理解这些道理。
  其次,告诉孩子下次遇到这样类似情况、再发脾气时,正确的情绪宣泄该怎么做。这点很关键,却是我们经常会忽略的,当一个孩子不知道正确做法是什么时,那下一次他遇到类似事件,他仍然还是会用他最习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而这就成了我们大人眼中的“屡教不改”。
  为人父母最难的一关就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情绪,特别是孩子的哭。无条件的接纳,并不等同于没有原则地满足。我们接纳的是孩子的情绪,但坚守的是规则的底线。
其他文献
随着弟弟活动范围的增大,家中做好严谨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哥哥这么大的时候,我也是做足了功课,但是当跟弟弟的儿科医师就这事交流后,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要加强:他提出的不少安全误区,我之前根本听都没听说过!  布制衣篮  布制的洗衣篮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就在于那些支撑洗衣篮的金属圈。相信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将洗衣篮当作隧道来玩游戏,或者就是钻进钻出地寻开心,可万一布料有破损,那么这些金属圈
因为今天天气很热,所以你现在口渴了;因为你口渴了,所以你需要喝水。  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我修过一门逻辑思维训练方面的课。最开始我以为这是本科以上才修的,后来在参观美国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时候才发现,美国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接受逻辑方面的训练了。    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那些从小就开始接触思维训练的孩子,语言理解能力丰富、创造力强、智商更高,更重要的是,这些受过
[摘 要] 當前高考试题实现从能力立意到素养导向的转变. 基于素养导向,解三角形客观题命制倡导多思少算,凸显几何背景,力求小题巧解. 文章以一道莆田市质检解三角形客观题命制为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 素养导向;试题命制;一题多解;解三角形
即便你像我一样,挖空心思设计近乎完美的收纳系统,又不厌其烦拟定一本正经的使用守则来守护战果,但我还是要预先提醒你:不要对孩子期待过高。  成长这件事,有时是“随风潜入夜”的浑然天成,有时又要为人父母者付出难以想象的耐心来等候,给予恰到好处的空间去成全。比如今天的主题“收纳”,我们不妨管中窥豹,聊聊如何在琐碎日常中,为孩子的成长“留白”。不要求孩子每次都做到  总会有些时候,无论如何劝说或要求,孩子
我们对于车的要求往往比我们对自己更为苛刻,想要驾驶乐趣又想要低油耗,想要高科技又不肯花高价格,看看福克福克斯吧,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点刹车,急打方向,车子很听话地向弯心切去,良好的车身刚性与悬架调校让这辆车紧凑的操作质感展露无遗。深踩油门,拉高转速,我向着上山路的下一个弯道前进,此情此景,令人酣畅淋漓。  如果单纯看上一段的文字描述,你可能认为我在讲一辆性能车跑山的往事,但偏偏故事精彩的地方
至少从颜值上来看,比亚迪进步巨大,几天的驾驶感觉,这辆车没有什么路感,没有什么指向,动力衔接也不知所云,但这是以一名不接地气的汽车编辑的角度来看,真正的用户不会有这方面的需求,他们要的是颜值,空间,丰富的配置,行驶的经济性,性价比。  其实真的不用太在意我们这些汽车编辑对一辆车的微词,因为我们在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评论一辆车,我们开过太多的车,所以会用一个十分综合的标准来衡量一辆车,但公平不见得公正,
又到了南瓜成熟的季节了,黄澄澄的老南瓜好看又好吃,做成甜甜糯糯的南瓜饼,小朋友更喜欢。  周末。安安最喜欢看妈妈做小点心了,这个时候,安安也可以自己动手,因为自己做出来的吃得更香哎!  看看,手上,脸上,到处是面粉。安安和妈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成一团,别提有多高兴了。  最后,期待着,饼饼出锅喽!香香的饼饼啊,安安能吃一个?两个?哦,三个呢!  南瓜饼  原料:老南瓜、糯米粉、豆沙  制作:
给孩子开设安全教育课    着火了 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应该教会他们如何逃离火灾现场:迅速抓起一条毛巾、浸湿、捂着鼻子和嘴巴冲出房门,放低身体往楼梯方向跑。遇到火灾不能乘电梯!如果火势很大,可以手脚并用,沿着楼梯或在地上爬行逃生。一旦顺利地逃出火灾现场,就要在安全的地方等候救援,千万不要返回失火的地方。  假如火灾发生在自己家的楼下,不易出逃,稳妥的办法是留在家里,关好所有的门,并用湿布封好门
自我省2006年实施新课改以来,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面貌,它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改变着我们的教学策略.因此,作为新课改样本学校的教师,我们在新课改高一数学教学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领悟、总结.惊喜着新课改带来的每一点惊喜,困惑着新课改实施中的每一个困惑,更思考着新课改带来的困惑与迷惘,并不断探寻着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下是本人在必修2、5的在教学过程
小怪物长什么样子?有眼睛吗?几只啊?鼻子长什么样子?嘴巴呢?  给它穿个什么颜色的上衣呢?裤子呢?小怪物要不要穿鞋子啊?  有个家长反映:她家孩子看到风吹窗帘都直说“怕怕”,问题当时还是大白天。让她非常费解。  费解不代表无解。不要因为不理解孩子的“怕”,就随意安慰“没事”,或者急着告诉他“别怕”。了解孩子恐惧的来源  婴幼儿的知识主要来源于直接经验,尤其是18个月以前的婴儿,要通过感官的感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