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事业,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近年来,玄武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南京建设“全国历史积淀深厚,质量水平一流,名校名师众多,风格特色鲜明”的教育名城的历史机遇。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大力兴办人民满意教育。
一、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必须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新时期国家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现代化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那么什么才是教育现代化,什么才是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育现代化理念和教育本身的发展又是什么关系呢。我想,教育的现代化可分为物质及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即兴办教育事业的物质条件、装备的现代化和教育体制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内容及手段层面的现代化,即学校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学法及学习策略的现代化,以及理念层面的现代化,即教育价值、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要与世界文明相适应,强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与现代生活相合拍。三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功效和地位,缺一不可,其中,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深层次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它带动着其他两个层面,制约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可以说没有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观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交流能力、组织观念、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索创新能力等等,已成为衡量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不能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迫切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教育观念,下大力气推动由灌输式教育向自主式教育转变,由模式化教育向多样化教育转变,由单向型教育向多向型教育转变,由顺从性教育向选择性教育转变,使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文明素质全面进步,健康体质与健康心智同步实现,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整体提升。为此,我们在全区上下广泛开展了新时期教育理念大讨论,进一步确立了以学生为本,以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区为抓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的新时期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也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
二、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必须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衡量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而能否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则是广大学生家长们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当前,玄武教育之所以能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关键还是因为我们有一批名校,如北京东路小学、玄武外校等。但名校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优质资源与广大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强烈需求之间形成了一对矛盾,这也是玄武教育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要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整体发展、均衡发展。整体发展、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扬长补短,全面提升,把全区每所学校都打造成名校,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为此,我们注重发挥名校的示范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在鼓励并支持玄武外校等品牌学校保证质量的同时扩大办学规模,建立健全“强校”带“弱校”和强弱校资源共享机制,与此同时,加大对薄弱学校在人力、财力方面的倾斜,千方百计提升全区的总体教育质量和办学综合实力。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模式。解放思想是玄武教育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实干是玄武教育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我们坚持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办学为辅、国际合作办学为补的思路,探索出了一条多元化投入的办学模式。积极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国际班办学规模,充分利用玄武的各类教育资源,广泛吸引境内外优秀教育机构和知名培训机构来我区投资办学、合作办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同时,我们还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中小学建立更广泛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开阔眼界。
三、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必须要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区的主力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玄武教育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得益于我们有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当前,玄武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高位提升的重要阶段,能否实现高位跨越,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是关键,因此我们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是强化人文型师德建设。强化人文型师德建设,既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要求,也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因素。为此,我们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了“远学孟二冬,近学斯霞、袁浩”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进一步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精神。建立健全了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五位一体”的师德建设长效监督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的履职意识、师表意识。二是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是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教育力量的中坚。我们在全区各中小学都制定了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发展目标,出台了《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和《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和奖励实施意见》,明确区校两级培养任务,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目前,全区有在岗特级青年教师15名,市级优秀青年教师125名。三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校长是学校发展的设计者、组织者、推动者和引领者,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教师可以教好一班学生,一个好的校长可以带好一所学校。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名校长”工程,建立健全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学年工作目标考核制,完善校长定期学习交流制,加强校级领导干部梯队建设,有计划地安排校长到国内外教育发达地区和教育特色学校挂职体验,实践研修,进一步提升校长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四、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是我们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我区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认真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强区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教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长期以来,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实行了教育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各一名分管领导参加的“四抓一”工作机制,负责统筹安排全区教育发展规划、经费使用、人事管理以及区域内教育协调发展等各类重大事项。区委还坚持每年召开两次以上常委会,专题研究解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二是加大教育投入。按照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的要求,通过优先安排和调整结构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确保教师收入和生均教育费用逐年增长。三年来,区本级财政累计投入教育经费6.08亿元。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坚持改革投资体制与推进多元化办学有机结合,进_步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培养成本分担机制,通过吸引民资、利用外资、社会捐资等渠道增加教育经费。在增加教育基础投入的同时,每年区财政投入1000万元,用于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此外,我们还多方筹措资金4000多万元,进一步加快了教师住房补贴兑现步伐。三是加强评估考核。坚持将教育事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实施“四个纳入”,即将教育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区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纳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纳入全区三个文明统一考核。实施五方督查,即人大代表的法律督查、政协委员的民主督查、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的依法督导、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考核和群众评议。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机制,发挥教育督导的预警功能,开展专项督导调研,对中小学自主发展实施动态监控,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区委书记
一、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必须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新时期国家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现代化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那么什么才是教育现代化,什么才是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育现代化理念和教育本身的发展又是什么关系呢。我想,教育的现代化可分为物质及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即兴办教育事业的物质条件、装备的现代化和教育体制运行机制的现代化。内容及手段层面的现代化,即学校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学法及学习策略的现代化,以及理念层面的现代化,即教育价值、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要与世界文明相适应,强调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与现代生活相合拍。三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功效和地位,缺一不可,其中,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深层次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它带动着其他两个层面,制约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可以说没有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观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交流能力、组织观念、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索创新能力等等,已成为衡量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不能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迫切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教育观念,下大力气推动由灌输式教育向自主式教育转变,由模式化教育向多样化教育转变,由单向型教育向多向型教育转变,由顺从性教育向选择性教育转变,使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文明素质全面进步,健康体质与健康心智同步实现,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整体提升。为此,我们在全区上下广泛开展了新时期教育理念大讨论,进一步确立了以学生为本,以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区为抓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的新时期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也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
二、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必须整体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衡量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而能否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则是广大学生家长们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当前,玄武教育之所以能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关键还是因为我们有一批名校,如北京东路小学、玄武外校等。但名校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优质资源与广大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强烈需求之间形成了一对矛盾,这也是玄武教育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要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整体发展、均衡发展。整体发展、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扬长补短,全面提升,把全区每所学校都打造成名校,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为此,我们注重发挥名校的示范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在鼓励并支持玄武外校等品牌学校保证质量的同时扩大办学规模,建立健全“强校”带“弱校”和强弱校资源共享机制,与此同时,加大对薄弱学校在人力、财力方面的倾斜,千方百计提升全区的总体教育质量和办学综合实力。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模式。解放思想是玄武教育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实干是玄武教育工作者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我们坚持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办学为辅、国际合作办学为补的思路,探索出了一条多元化投入的办学模式。积极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国际班办学规模,充分利用玄武的各类教育资源,广泛吸引境内外优秀教育机构和知名培训机构来我区投资办学、合作办学,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同时,我们还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中小学建立更广泛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走出国门开阔眼界。
三、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必须要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区的主力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玄武教育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得益于我们有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当前,玄武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高位提升的重要阶段,能否实现高位跨越,教师队伍建设仍然是关键,因此我们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是强化人文型师德建设。强化人文型师德建设,既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要求,也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因素。为此,我们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了“远学孟二冬,近学斯霞、袁浩”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进一步培养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精神。建立健全了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五位一体”的师德建设长效监督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的履职意识、师表意识。二是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是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教育力量的中坚。我们在全区各中小学都制定了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发展目标,出台了《骨干教师管理暂行办法》和《骨干教师年度考核和奖励实施意见》,明确区校两级培养任务,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目前,全区有在岗特级青年教师15名,市级优秀青年教师125名。三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校长是学校发展的设计者、组织者、推动者和引领者,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教师可以教好一班学生,一个好的校长可以带好一所学校。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名校长”工程,建立健全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学年工作目标考核制,完善校长定期学习交流制,加强校级领导干部梯队建设,有计划地安排校长到国内外教育发达地区和教育特色学校挂职体验,实践研修,进一步提升校长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四、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是我们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我区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认真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强区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教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长期以来,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实行了教育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各一名分管领导参加的“四抓一”工作机制,负责统筹安排全区教育发展规划、经费使用、人事管理以及区域内教育协调发展等各类重大事项。区委还坚持每年召开两次以上常委会,专题研究解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二是加大教育投入。按照教育投入“三个增长”的要求,通过优先安排和调整结构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确保教师收入和生均教育费用逐年增长。三年来,区本级财政累计投入教育经费6.08亿元。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坚持改革投资体制与推进多元化办学有机结合,进_步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培养成本分担机制,通过吸引民资、利用外资、社会捐资等渠道增加教育经费。在增加教育基础投入的同时,每年区财政投入1000万元,用于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此外,我们还多方筹措资金4000多万元,进一步加快了教师住房补贴兑现步伐。三是加强评估考核。坚持将教育事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实施“四个纳入”,即将教育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区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纳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纳入全区三个文明统一考核。实施五方督查,即人大代表的法律督查、政协委员的民主督查、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的依法督导、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考核和群众评议。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机制,发挥教育督导的预警功能,开展专项督导调研,对中小学自主发展实施动态监控,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