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基层图书馆服务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因素及对策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现农村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这其中,加强农村基层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是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基层图书馆服务农村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种种制约因素。为此,要加强政府对基层图书馆的领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与培训,造就高素质的信息服务队伍;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及信息利用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活动。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建设;基层图书馆;服务;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7-0080-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认识、新要求,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农村信息化由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新农村的信息服务,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图书馆在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此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一、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是等同于各类物质资源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发展水平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信息化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没有农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信息化,就没有新农村。农村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意义深远,影响重大。
  1.实现农村信息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在驾驭农村市场经济中处于前置性的基础地位。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和装备农业,用充分的信息内容服务农业,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 高产业效益。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引导,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的增强,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实现农村信息化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点也在农村。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一是有助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促进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二是借助于网络技术,可以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提升农村发展速度,缩短城乡之间发展距离;三是借助于通讯技术,可以使城乡居民直接分享各种技术知识与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成果,推动科技、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四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经营、农村管理的高效化,促进农村社区性服务组织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实现农村信息化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切实搞好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开展面向农民的微观信息服务,可以使农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术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率,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工作,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引导生产和经营,促进产销对接,增强农民就业增收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变农民的思想文化观念,从而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我国农村基层图书馆服务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加强农村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是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我国的农村信息服务走过了一条从简单到复杂、从手工服务到网络化服务、从单一渠道到多元化服务的螺旋式发展道路。从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起,就开始了农村信息服务工作。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广播、电视在农村得到普及,基层图书馆建设也得到加强,农村信息服务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除了传统的政府农业部门外,基层图书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支主力军,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10个“一号文件”中都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国家有关部委围绕其主体业务大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农业部出台了《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一批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及产品研发。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向农村生产经营和管理领域不断渗透,基层利用信息谋发展的探索正在进行,多方参与的农村信息化全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电子政务、远程教育、遥感传输、射频识别、移动互联、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联网、3G、手机短(彩)信、农民信箱……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日渐深入,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社会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目前我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农村基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处于历史上最佳发展时期,其相继实施了社区和乡镇文化站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特别是农家书屋工程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更是加快了农村基层图书馆数字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它们相互渗透,共同推进农村基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还很不平衡,存在的问题也很多。   从实践来看,目前制约农村基层图书馆服务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
  1.资金投入不足。对于维持和保证农村基层图书馆正常运转来说,财政保障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在国家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支持下,农村基层图书馆发展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由于受一些非正常因素影响,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基本设备、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很难到位。尤其是在人口较少、地理环境相对较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困难的中西部偏远农村,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更是困难。从现实状况来看,政府部门对农村信息化的基本设施和基本服务机构比较重视,但只是起到维持现状的作用,在具体的资源建设和服务运行上投入经费比较少。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的各级政府,对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的作用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其资金运转困难,表现为图书馆内部基础设施落后、藏书量不足、电脑设备陈旧、信息数据缺乏并且不能及时更新等。
  2.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是促进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信息服务没有全面有效开展。例如广播、电视、电话、书刊资料等常规媒体的信息传播潜力未得到充分开发;二是网络信息服务未得到充分利用。受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的限制,农民家庭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程度还很低,信息网络结点一般只延伸至省、市、县,与乡、镇、村、农户之间出现 “断层”;三是政府的农业信息网与涉农企业以及农民合作组织缺乏信息沟通,未真正形成面对农民需求的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四是未形成统一的、面向基层的农村信息服务机构,各渠道的服务各自为政,处于散兵作战状态。
  3.涉农信息资源及信息供给不足,信息资源质量偏低,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信息需求群体,闭塞落后的农村既是我国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服务最薄弱的地方,也是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近年来,农村基层图书馆虽然依托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信息资源的供给有所发展,但涉农信息资源及信息供给不足或质量偏低依然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主要“瓶颈”。据调查,由于在涉农网站上可随意发布信息,致使涉农网站上的信息质量不能得到很好地监督控制。有的涉农网站为了增加信息量,在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不对信息进行更新剔旧; 部分涉农网站的热线信息只是摘抄,市场针对性差,不仅给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农民在信息查询上增加了难度,并且使其对信息将产生的价值缺乏准确判断,农民对所需信息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产生怀疑。从网站发布的信息内容分析,综合信息、交叉重复信息,简单堆积信息偏多,而专业信息、特色专业信息偏少,“网站雷同”现象普遍存在,信息质量一般。另外,在参与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中,既有农业部门的信息网站,也有新闻部门的共享工程,还有文化部门的图书馆和农家书屋,这些部门互不沟通,各自按自身的计划提供涉农信息资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
  4.农村信息服务人才短缺。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无论是政府农业机构的工作人员,还是农村基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其数量明显偏少,服务能力偏低。由于缺乏较高素质的专业服务人员,使得一些乡镇农业信息网站成为形象摆设。而一些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的本地农民,学历为高中,甚至是初中以下,其只能提供一些浅层次的服务,针对农民的科技、生活、保健等较高层次的服务则难以胜任。即使比较正规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和县级图书馆,其工作人员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比例仍比较低,不能跟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满足新型农民的文献信息需求。
  三、促进农村基层图书馆服务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言
  当前,农村信息化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和加强政府对农村基层图书馆的领导,针对农村基层图书馆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及其制约因素,积极探索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1.加强政府对基层图书馆的领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基层图书馆是基层公益性的社会公共文化事业。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改变现阶段非均衡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调整政府公共支出政策,加大政府对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农村公共产品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其运行和发展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对政府拨款资金制度化、法制化,对基层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目标等予以明确规定,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估机制。在运行中保证政府对基层图书馆服务资金的提供和监管,加强政府对基层图书馆服务资源的提供和宣传,保证政府对基层图书馆的领导。保障基层民众参与和监督图书馆建设的权益。农民作为读者身份的权益要得到有效的保障,要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运行机制和规则,对政府与基层图书馆进行有效的监督激励,也对公民社会本身的“观念、信仰、行为、习俗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非正式制度进行规制。政府在发展基层图书馆事业方面可制定相应的制度来满足作为普通公民的读者对基层图书馆发展事务的参与和对政府的监督。
  2.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一是在各级政府中成立农村信息服务机构,综合规划、组织、实施和考核农村信息服务工作;二是将现有的农业信息网和共享工程的信息进行合并,统一整合到农业信息网中,集中为农民提供服务;三是集中精力办好农家书屋,以流动图书馆的形式充实农家书屋的信息资源;四是大力建设农民工图书馆,为进城打工的农民用户提供服务;五是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倡导海外人士、友好团体、大型企业和私人兴建图书室,为农村基层图书馆(室) 捐赠图书,或为村民捐赠资金、设备等,为农村信息服务工作献计出力。
  3.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与培训,造就高素质的信息服务队伍。培养一批适应农村市场和信息时代要求的农村本土信息化人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基层图书馆可以通过经常性的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提高图书馆员工的信息服务能力。除对基层图书馆员工培训外,还要扩大培训的范围,如对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等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分析处理能力,再依靠他们把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使他们既是农业技术专家也是农村信息专家,让他们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引导农户、帮助农户,让各方力量协同发展,构建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支撑体系。要搞好新时期的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就必须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农业信息人才,造就一批有信息搜集、信息识别、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分析能力的信息人才队伍。其具体做法主要包括: 一是着重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使农业技术专家同时也是农业信息专家,让他们在农户信息化过程中引导农户、帮助农户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培养农村信息服务专职人员,使其在信息传递、文化扶持、阅读推广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是培养农村信息服务人员要有针对性,要把培训的重点放在那些信息需求量大、接受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比较强的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和村组干部等人员之中,同时兼顾其他人员。   4.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及信息利用意识。对基层图书馆来讲,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编写生动活泼的小故事、小案例在村民集聚的时候宣讲,也可以做一个书面介绍广告贴在墙上,或者编写一些信息快报等。但是要让村民真正信服,还得树立榜样,积极主动帮扶。比如确立一些服务对象,全程跟踪服务,并实现以点带面,通过传帮带形成互动效应,从内心最深处触动农民信息化意识的提升。另外,基层图书馆要根据农村地域特色创办信息产品,树立本村本土的“品牌”形象,提高农民信息利用意识。首先要引导农民认识到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性,培养他们阅读和关注信息的良好习惯。要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能培训,教育农民使用和掌握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和操作技巧,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其次,通过信息培训、信息项目示范区和典型示范户建设,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增强对信息的认知、接受与分析能力。同时,提高农民对信息的分辨能力,教会其如何辨别假劣信息,引导农民有效地利用信息和正确地消费信息。
  5.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活动。首先,要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图书馆的作用。不仅要搞好农村基层图书馆及农家书屋的环境建设和硬件建设,更要搞好信息资源建设。要改变现在“看摊守门”式的服务模式,为广大农民提供灵活多样的文献信息服务。其次,要大力开展广播、电视、手机和网络的信息服务活动。以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为基础,针对农民的信息需求,多反面搜集整理有关农村和农民的信息,充实农村信息网络的内容。利用广播、电视和手机等新型媒体使用普遍、农民用户接触多的特点,积极开展专题直播、用户答疑、信息查询等信息服务活动,切实解决农民用户的生产生活问题。再次,要进一步发挥省、地、县图书馆的流动图书馆作用,定期选送农民喜欢的文献资料到乡村图书室或农家书屋,吸引农民用户阅读书刊,提高文化素质。最后,发挥乡镇科技人员的科技指导和带动作用,亲临现场,帮助农民朋友解决种植、养殖和工业加工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玉香.2005—2006 年农业信息化发展概况[K].北京:国家信息中心,中国信息年鉴期刊社,2006:22-23.
  [2]李雪仙.图书馆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0).
  [3]张红胜.新时期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5,(1).
  [4]毕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农村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0,(7).
  [5]张红胜.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可行选择——建立受托图书馆[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4).
  [责任编辑:张亚茹]
其他文献
解放前,南京有家鹤鸣鞋店,牌子虽老,却少人问津。老板发现许多商社和名牌店登广告推销商品。他也想做广告宣传一下。但怎样的广告方有效果呢?店老板来回走动寻思着。这时,账房先生
摘要:总结中国共产党90多年取得革命、建设与改革辉煌成就的艰辛历程,其根本原因在于成功地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两次结合。两次结合是在一定的理论准备
为观察新生化冲剂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治疗效果,选择确诊为非带器早期妊娠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完全流产率,月经恢复时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属性,整体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和人的思维的至上性的共同诉求。目前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陷入自身无法克服的认识
发展小城镇,是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信阳市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小城镇的数量和
为准确诊断膀胱破裂,对30例膀胱破裂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认为导尿和膀胱灌注是简单实用的诊断方法.膀胱逆行造影准确率可达85%~100%,是诊断膀胱破裂的可靠方法,造影时造影剂的注
开放是世界历史的潮流,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各种因素影响下,我国的开放事业也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具体全面地分析这些问题,探寻有
为了解石嘴山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2000年10月10~17日对石嘴山市城市三区 41个接种点,采用现场调查、问卷、测试等形式进行了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现状调查.结果, 使用一次性注
"作为《信阳日报》的一名前沿记者,有幸成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备感荣幸。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鞭策和鼓舞,也坚定了我为群众鼓与呼的执著信念。"信阳市政协委员、《信阳日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