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海泛舟

来源 :初中生学习·初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gbdwc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阶梯,是科学把人类一个又一个征服自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但是,科学又是一把双刃剑——同样是科学,让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遭受到威胁与惩罚。人类只有凭借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用好科学这把利剑,才能真正为人类造福。
  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科海泛舟”,促使我们将语文实践活动推向现代科技领域,同学们或回忆“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或思考“自然的启示”,或展示“身边的科技发明”,或研讨“多面的科学技术”,正确认识人与科技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培养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
  要抓住“科海泛舟”这个主题的特点,写作时应明确以下两点。
  
  一、科学是深奥的,但并不晦涩
  
  我们在作文中谈论科学话题时,一定要借鉴课文深入浅出、化难为易的写作思路,用明快的写法、生动的语言带领读者在神奇的科学世界里遨游。
  1.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以课文《旅鼠之谜》。这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深入浅出,借助对话的形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作品主要谈论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而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人类还无从知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了自然科学的奥妙无穷。
  再如习作《兄弟田间谈施肥》,就是借鉴课文对话的形式来完成的。请看其中的片段:
  小聪:你看看我们的庄稼,叶色淡黄,一看就知道是缺少氮元素了,而碳酸氢铵就是一种氮肥,它能使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小明:哦,那除了碳酸氢铵以外,还有哪些氮肥呢?
  小聪:这个问题你问得很好。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等,这些物质都有铵根离子,而且都含有氮元素,所以我们就称它们为铵态氮肥。但是这些物质很容易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而放出氨气,从而降低肥料所含有的氮元素,这样肥效就会降低,所以我们不能将这些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对话的形式,使原本枯燥晦涩的科学知识通俗易懂了许多,很容易让读者理解和接受。
  2.语言通俗,趣味性强。
  以课文《敬畏自然》为例。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值得借鉴。
  再如习作《风的传奇》的开头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将风比做“神奇的隐士”“乖觉的孩子”“调皮的顽童”“慈祥的母亲”“凶神恶煞”等,形象地说明了风的特点,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然后,作者又依次说明了风的形成、风给人类带来的福与祸等科学内容。最后,作者满怀信心地展望了风在人类未来生活中将发挥的巨大作用和价值。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提升了作者对这一科学内容的好奇,引人入胜。
  
  二、科学是严肃的,但并不冷漠
  
  作文时,我们要善于像本单元课文的作者那样,将人文精神贯穿于写作中,将科学精神与人类命运融合在一起,使科学变得更有亲和力。
  课文《大雁归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与一般的动物观察者不同,本文作者对鸟儿有一份诗人般的情怀。在作者心目中,大雁的迁徙及其日常生活都是富有诗意的,它们像人一样组成家庭,有着人一样的亲情——团圆的时候,它们欢呼着旅行,喧闹着觅食、集会;孤独的时候,它们忧郁地鸣叫,徒劳地寻找失去的亲属。它们的到来宣告了春的回归,它们的鸣叫使天空回响着充满野性的诗歌。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描写,传达出这样一个主题: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世界因为它们的存在才有了如许的生机和情趣,我们与它们和谐共处,才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最恰当的定位。
  同样是写“科技”,习作《基因密码破译之后》的作者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写作视角,他并无意于反对科学的发展(当然谁也不可能阻挡科学的发展),而只是将视角对准了科学与人文的冲突。怎么办?我们当然应该更关心人的生存状态。文章想象合理,形象生动,阐述深刻,材料确凿,事实证明其绝不是杞人忧天。面对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认真地思考,作出理性的判断。当人类的秩序还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对科技适时适量的制约,更显得刻不容缓。
  下面就请同学们阅读一篇名为《科学之光照亮我的世界》的学生习作,看看作者是如何将这次语文实践活动推向现代科技领域的。
  世界对我来说是充满神秘的。小时候,我总喜欢问爸爸妈妈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人是从哪里来的?火箭怎么能升上天空?什么是原子弹?这些问题常常使爸爸妈妈狼狈不堪,他们往往只能搪塞过去。
  最近,我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了一本科普著作《科学之光》。这部《科学之光》带领我走进了一个我一直想靠近却摸不着方向的崭新世界。在这里,我接触到许多从未听闻的科学知识。
  老师曾经说过,人类是从猿进化来的。可我看了《人类是从哪里来的》一文,才知道人类的远祖到底是森林古猿还是海猿,目前还是一个谜呢!我想,长大后我一定要接过这根科学的魔棒,弄清究竟谁是我们真正的祖先。
  看到书中的《仿生人向你走来》,我不由想起爷爷。前些日子,爷爷的左眼不幸被戳伤了,经过治疗仍然无法挽回,最后只能接受失明的现实。我想,如果我们这里的医生掌握了“仿生眼”技术,那爷爷的左眼不是又可以复明了吗?那该多好啊!想到这儿,我又希望自己以后能学习和研究医学技术,为所有被病痛折磨的人造福,让许多像爷爷一样的失明者能够重见光明。
  写到这里,忽然停电了,屋子里一片漆黑,电风扇也慢慢地停止了转动。我觉得十分闷热,于是想到了书里的《神奇的智能建筑》一文。要是我也能住上智能房屋,那该多好啊!只要我触摸墙面上的空调图案,窗户就能发出一阵阵的冷气,那可真是说不出的舒服啊!而且,我永远都不会有担心停电的烦恼了。
  我信步走出闷热的小屋,外面真美啊!天空中闪烁着一颗颗可爱的小星星,那一颗快速移动的星星是不是外星人乘坐的飞碟?瞧!那两颗一闪一闪的,是不是“旅行者”1号或者2号?那上面携带的“地球之音”镀金唱片,外星人能收到吗?
  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乘上宇宙飞船来到了火星。一位白胡子老爷爷用亲切的话语对我说:“我就是科学老爷爷。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名科学家,到各种星球上去做客。”他还送给我一本书,我接过来一看,封面上有4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科学之光。
  本文作者围绕一本激发了自己科学兴趣的书——《科学之光》展开叙述,既介绍了《科学之光》一书的主要内容,也表达了书中的科学短文对自己的启发和影响。文章构思精巧,比如用停电的情节引出对书中未来空调的介绍;晚上做梦,紧扣题目,照应开头等。全文处处洋溢着作者对科学的向往和热爱,也处处闪现出作者构思和行文的智慧。
  看了以上的写作指导,写“科海泛舟”的作文,同学们是不是有些把握了呢?下面再请同学们欣赏一个精彩段落。
  《科学的魅力》片段:尽管硫化氢气体恶臭难当,我们还是忍不住去实验室一探究竟;尽管蚯蚓又脏又臭,我们还是拿起了解剖刀……这就是科学的魅力。伽利略,哥白尼,居里夫人,爱因斯坦……无数为科学献身的人忍受着清贫、挫折甚至是迫害,但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便是科学的魅力。科学,像一座神奇的宫殿,吸引我们不断探索其中的奥秘。科学,像一个巨大的磁场,让我们不得不走近她。
其他文献
村路怎能不弯呢?  好的地方,都让人家河流、田地占了,留给路的,实在太少了。  路从不计较这些,很知足,知足常乐。天天捡着这些人的脚迹、牛脚迹、狗脚迹吃着,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尤其是在冬天,有人穿着布鞋,刚刚从家里烤完火出来,留下一行人脚迹,还是暖乎乎的。夏天的牛脚迹又肥又大,闻一闻,还带着青草的味儿,还带着蘑菇的味儿。狗脚迹一长串,小小的,就像我家屋檐下,挂着的一长串板栗,不着急吃,待其风干,又是
期刊
1    我三更半夜爬起来,坐在床头给远在北京的董璐瑶打长途,我说:“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你,一直一直都不喜欢,可为什么你去了北京还不到半个月,我却那么那么地想你?”  我说这些话的时候,董璐瑶苍白倔犟的脸就毫无预兆地浮现在我的面前。沉默了许久,她说:“亚男,我听别人说,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只向勤勉的人开放,所以你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董璐瑶的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已经哽咽不止。  是的,一开始我就不
期刊
晚自习才上了一半就突然停电了。教学楼里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叫与欢呼。紧接着尖厉的口哨声、跺脚声、拍桌子声趁着黑暗此起彼伏,停电俨然成了大家盼望已久的节日。  戴着值勤红袖章的教导主任立即用手电筒朝着教学楼晃动扫射,同时大声吼叫:“干什么?干什么?嗯?不准放学!不准放学!”  但是,停电就意味着放学已成为一种不成文的惯例。在教室里从早到晚待了一整天的学生们,如同开了闸的洪水奔涌而出。教导主任顿时淹没在洪
期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品味了陶潜的避世脱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让我们看到了李白的闲情雅致;“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让我们感受到了陆游的不老雄心;“花自飘零水自流”让我们体验到了李清照的凄清寂寥……岁月淘洗,时光沥漉,经典诗文,真味永恒。那么,如何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们的笔下得到继承和发扬呢?    一、引用古诗增文采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作文中,适时地引用
期刊
1    那一段时间,我看陈俊达特别不顺眼。真的,他坐在我右侧45度角的地方,我就把脸往左转,尽量不看他。下课,不等他转过头跟我说话,我就趴在桌上装七星瓢虫;放学,我更是一溜烟儿地跑掉。  陈俊达还是比树獭敏感些的,一周后,他问我:“路小鹿,你干嘛躲我?”  “我躲你干嘛?你是狮子还是老虎?”我嘴硬。眼睛看着黑板,不敢看他。  陈俊达比较郁闷:“我要是得罪你了,你就明白告诉我,别让我猜!”  神经
期刊
匹诺曹的纸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美术成了那些不学无术成绩糟糕的学生的避难科目。匹诺曹是我们班成绩顶差的男生,所以他去学了美术。  物理实验快要结束的时候,这个叫匹诺曹的男生突然往我的笔袋里塞了张字条。那细薄细薄的纸片溜到了我那些荧光笔、中性笔、圆珠笔中间去了。我哗啦哗啦翻了几下,终于把它找了出来。  那上面写了6个字:出淤泥而不染。我没头没脑地问匹诺曹:“什么意思啊?”他朝我笑:“没读过
期刊
连岳 : 你的脑袋变成方形了,你会对许多圆形的东西生气,比如时钟、车轮、鸡蛋和屁股,可是它们除了圆一些,有什么错呢?  贵州李 : 当你开始批评、挑剔别人,索取、要求别人,控制、依赖别人时,你就教会了别人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你唤醒了对方的小我来面对你。你是谁,决定你遇见谁。  早安心语: 每个人就像是一个纸杯,知识、涵养像杯里的水。别人不会看到你杯子里的水,别人看到的只是溢出的那一点点。当你内涵溢
期刊
如果可以选择,我愿做一棵树,一棵可以开花,可以结果的树,活在生命的四季里。  当料峭的春寒尚未退尽的时候,我就要在枝头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朵。也许同那些只在草薰风暖的日子里卖弄风情的无实花相比,它太小、太淡、太平凡,没有玫瑰的香艳妩媚,没有牡丹的雍荣华美,没有百合的高贵雅致,没有栀子的摇曳生姿,但我知道,那看似不起眼的小花,将是我这一年的全部希望。我的花朵本来就不是为别人的赏玩而开,它只是为了留下生
期刊
那望不尽的长长的路,是希望,也是无奈。那坎坷不平的路,是历史的沧桑,也是生活的艰辛。一条条路静静地延伸着,相互交错着,织成一张密网,网罗着无尽的故事。  这是一条普通的乡间小径,蜿蜒曲折,高低不平。平日里还好,若遇上阴雨降雪,则泥泞不堪,行人很难在上面行走。可就是这条路,送出了学童的梦想、父母的期盼和全村的骄傲。  他也经常走在这条路上,但不属于骄傲的一分子。相反,他是大人眼中的坏孩子,书也读不好
期刊
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在倾听什么。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像温顺的臣民承受着浩荡的皇恩。我每次回家首先要打量的就是那个地方。喊一声父亲,父亲脸上立刻阳光灿烂,笑容如绽放在枝叶里的花朵般颤动。   一个人是会老的。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锈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老人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身边斜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