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本文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的学习方式以及怎样转变学习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1、以合作为基础的学习方式。以合作为基础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小组或团队的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有效转化和消除学生之间过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培养合作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
  2、以问题为载体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才能真正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
  3、加强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学生要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转化为能够理解运用的东西,还必须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为基础。这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如处理自身日常事务的生活实践,处理与他人相互关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交往实践等。
  4、注重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种方式主要是要求学生从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追求其结果。
  二、如何实施学习方式的转变
  1、更新教学观念
  (1)教学过程中,要把过程和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创新的过程。
  (2)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要去关注具有独特个性的、活生生的学生,要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情感。
  2、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对于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给学生提供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3、转变学习方式
  (1)多种形式地提出并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放式问题:诗中用“朵”来修饰“流星”恰当吗?为什么?一个女同学就领悟出应该是恰当的,因为那流星也像鲜花一样美丽绽放,所以可用一朵。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而且学生们喜欢标新立异等心理特点得以张扬,探究式学习的热情得以激发,智慧的火花时常在民主、愉悦的氛围中闪烁。
  (2)采用师生同台的互动模式。①师生共搭展示平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每节课前的三到五分钟作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时间。训练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讲一个历史故事、介绍一则名(格)言、推荐一本最喜欢的书等等。讲解时的要求逐步提高,由神态自然、语言清晰简洁到落落大方、语言流畅生动等。按顺序轮流往复,每个学期每位学生都能多次地得到登讲台当众讲话的锻炼机会,学生不仅练就了“说”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而且树立了自信心。②搜集整理资料,学生登台展示。如我们这学期学习的茅盾的《白杨礼赞》这一课,学生就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制作展示了近百张幻灯片,设计了20多个抢答题,课堂的容量增大了,学生的收获增多了。这种做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综合等语文素养,又满足了他们的好胜心,使每个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教学,我便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黑乎乎的湿土上嫩绿的小草芽顶开一小片泥土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干裂的黄土上春雨一滴一滴地落下、漫山的桃花、喜上眉梢的老农……这个时候,相信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学习的兴趣早已被调动起来了。其次,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总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课程实施中,只有努力,才能真正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完成课程改革的目标。如果我们切实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就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他语句凝练,意境优美,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如何进行古诗教学,在这里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
期刊
【摘 要】教师管理既要重视管的控制职能,也要突出理的协调职能,更要重视对教师的感染和引领。把握管与理的关系,是构建教师管理文化的基石;强化制度建设,是教师管理的刚性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弘扬教师管理中的人文文化,经营细节,做情感文化的代言人,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强心针。  【关键词】管理 把握 构建 以人为本    学校管理是校长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有关的手段和措施,对学校内外各种工作关系和因素进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并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人们对数学本身及其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本文通过自己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谈谈在教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数学课堂、作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
期刊
谚语是人民群众聪明才智和经验的结晶,也是表达真理的浅显方式,如同一则谚语所言:Proverbs are the daughters of daily experience。英国著名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培根说过:“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会表现在他们的谚语中。”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认识到,英语谚语不但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文化鉴赏力,而且在英语语法、词汇、写作教学中具有
期刊
【摘要】传统的阅读教学,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总是装在教师的心中,教学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教案设计去完成一篇篇课文的阅读理解。而“自能读书”则是学生在教师的提示和指点下,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实行阅读理解的自行感悟,从而掌握一定的学法。而在自我劳动实践中悟出的结论、学到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则是最为管用的,必将在学生的头脑中深深扎根。本文提出了训练自能读书的要点:一要给学生读的时间和思的空间。二要让学生跳着
期刊
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更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现在新课标实施后,对思想品德学科进行全方位改革,将这门学科完全与学生的生活紧紧扣在了一起,很多课文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很多课文正是学生好奇的知识,课本中又安排了很多实践活动,每课都有学生参与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看法:
期刊
迁移,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
期刊
高中地理会考对于大多数差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 的,怎样才能提高普通中学的地理会考合格率?我的体会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根本;分析会考试 卷特色,了解试题导向是关键;强化训练和个别辅导是保证。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地理的根本前提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才谈得上学好地理。根据我校差生多这一特点,我注重以下两方面来培养 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感情投资。感情投
期刊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学对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有其独到的功效。但是在农村,由于家庭误导和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的原因,使学生对美术课失去了兴趣,局限了思维发展 。那么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
期刊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阅读教学同样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是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投入探究,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学生语文素质能否提高的关键。  一、创设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