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现阶段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对策与建议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当今国际、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当前工程质量监督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因此,开发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当认清目前自身所处的位置,明确自身所面临的紧迫性,积极探索监督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对策,更好地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对策与建议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加强建议
  建筑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活跃阶段,高层建筑的建设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但是由于对建筑工程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在建筑施工阶段,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有利于促使整个工程顺利完成。因此,必须全面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含义
  由于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不止国内企业,外企的建筑工程也占有大多部分。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那么就必须要了解什么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为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法律上所要求的行为,所以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相关法规尚未完善
  目前,主要以国家相关的法律规范及地方性的各种规程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依据。但在遇到工程质量违规行为时,缺乏有力的处罚依据。因此,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规刻不容缓。
  2、缺乏对监督机构的正确认识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由于管理人员过于依赖以往的监督经验,常误将监督机构视为工程质量责任者,使得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主客体出现颠倒现象,违背了建筑工程施工方对工程质量负责的规律。质量监督机构虽然是政府直接授权,但并不能因为其管理行为而将之作为质量责任者,以免与目前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方式相矛盾。
  3、质量管理意识偏低
  现阶段,建筑企业质量管理意识偏低。而由于其不良行为并没有通过有效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进行公示,致使其诚信体制越加薄弱,工程质量监督也逐渐呈现弱化趋势。
  4、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近幾年,尽管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人员、设等变化,但由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致难以对政府监督的有效性进行强有力的保证。在质量管理机构中,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受人员管理水平和现场管理经验的缺乏,以及设备滞后的影响,对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起到直接削弱的作用。
  三、加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建议
  1、加强对监督机构的内部管理
  质量监督工作在建筑工程中是一项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与政策性的工作,它是受政府的委托进行执法。既要对建筑工程中各方责任主体的行为进行检查,又要检查建筑工程各方主体对国家建筑的法规与标准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特点是依法监督,所以监督工作的好坏不只是对项目的影响,也是对政府和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的影响。作为执法部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必须遵循与建立严格的监督程序。监督工作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采用检测仪器设备科学的、准确的、有说服力的提供数据,根据建筑工程的技术发展,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遵纪守法的监督队伍。对工程实物的质量加大抽检,其结果对人为的主观意识减小,客观性的用数据说话。由于建筑工程的监督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任何个人或单位从事建筑工程行业都要服从监督管理。监督工程师必须对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所熟悉,认真的对建筑工程的项目做到依法办理。在建筑工程中若发现有工程质量的问题与违法行为必须依法追究其责任。从而起到政府真正监管的作用。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2、加强对建筑各方主体行为的监督
  2.1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进行监督
  政府通过健全和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并运用和掌握市场经济的规律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宏观调控。鼓励和支持质量体系的认证培养。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从根本上加强与把握工程的质量。政府通过施工许可制度,用其监督各主体的行为来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微观管理,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主体结构、地基基础和其他涉及安全的地方进行抽查检查。保证环境质量和使用安全。
  2.2提高工作的质量,保证工程的质量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十分多,从招标投标、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等各个阶段对工程的质量都会形成影响,影响各个阶段的因素也很多,工作的质量便是核心。把建筑工程各主体的质量行为作为质量监督管理的主体。以保证质量责任的落实与质量体系的健全。
  2.3实施全面质量监督管理,促进工程质量水平整体提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监督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的工作内容除了监督检查工程的质量外,也对参与建筑工程的各主体的质量行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2.4加强质量行为的监督,预防为主进行工程监督控制
  建筑工程质量包括事前的控制、事中的控制以及事后的控制这三个阶段。监督工作的重点应该由事后、事中的控制转向以事前的控制为主。通过严格的制度,建立建筑的法律、法规及规范。对各行为进行主体、质量保证与质量行为体系加强监督与管理,规范市场与行业的运行机制,对从业人员健全质量与行为主体进行督促,对质量与体系的责任制度有所保证,提高业务素质和质量意识。确保工作的质量和质量体系的完善。
  3、加大监督执法的力度,确保工程的质量
  由于过去的监督工作缺少法律依据,而且其体制也不健全,员工的素质能力差,自身建设的水平差,对监督执法的需要无法满足,使得国家建设部的工作要求与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存在差异和很多违法的现象。颁布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条例或法规等制度,对建筑工程的违法行为加大力度进行惩处,但还有的质量监督机构,其法律的落实并不太理想。执法的情况在各地也不平衡,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情况还在很多地方发生,对违规违法的行为仍是零惩处的记录。若执法不严对责任主体的惩戒或质量监管的权威性就会大打折扣。在对监管队伍的素质进行提高的同时也要加强依法行政的能力。对监督人员要求必须有依法行政的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给予建筑行政主管部门大力的支持和高度的重视,保证监督工作能够全面开展。加大管理机构与工程质量监督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监管.尤其对工程质量上违规违法的行为加大执法的力度。深刻地认识到任何的不良行为都会面临严肃的处罚,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若在监督的过程中发现违规违法的行为,必须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增加科技的投入,用科技来促进工程的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监测手段对现在的工程质量已不能满足其检验的要求。在新时代里,监督管理机构对工程质量管理要加大科技的含量,对科学的检测设备的配备以及便携式的监测设备进行完善。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全自动数字显示式回弹仪、钢筋位置测定仪等先进仪器已在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通过仪器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使监督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建筑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确保质量监督的权威性与科学性。目前在国际上ISO质量保证体系广泛使用.其核心是控制过程,措施是记录施工,关键是可追溯质量的问题,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总之,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时时刻刻都很重要。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不仅可以从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于建筑工程责任主体的监督,以及加强对于专业人员的培养,和采用先进的监督方法等。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关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应当不断地思考,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更加有效地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旭远,袁景环.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措施[J].价值工程,2011.
  [2]余玲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3.
  [3]陆庆.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现状与对策[J].山两建筑.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小区多功的要求日益增多。居住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人性化、多功能化对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公共建筑,由于其性质和规模的差异,因而存在着不同的特征,这就是我们在做公共建筑设计时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措施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由于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不少城市的建筑结构都模拟西方建筑形式,而忽略了建筑本身所处的环境、视觉触觉及乡土要素。本文就根据地域建筑影响的广泛性,分析地域建筑对中国本土建筑未来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全球化;地域建筑;本土建筑  纵观古今中外,所有的建筑形式都有着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要建设出合理的现代地域建筑特色,应该在不影响城市活动的原有模式下进行
期刊
【摘 要】 房屋建筑的结构设计在整个房屋建筑施工中造价比重较大,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心理念在于“实用、经济和安全”,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基于这一中心理念而产生。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和破坏性特点,因此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抗震设计体现了设计的安全概念以及对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本文从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力和降低地震作用对房屋建筑的影响几个方面论述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关
期刊
【摘 要】 节约能源是建筑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施工中运用节能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不仅体现在节约资源能源方面,还体现在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效益等方面。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的运用意义及运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房屋;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  1 引言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除了确保工程质量之外,合理运用相应的节能施工技术,提高整个工程节能效果也是不可忽视
期刊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行的加快,城市拆迁中存在问题不断的增多,引起了许多矛盾与纠纷,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法律角度来讲,城市房屋拆迁到许多的法律知识,其中包括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也关系到房屋建筑拆迁法律关系中各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问题,为此,本文就房屋建筑拆迁中的法律问题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房屋;拆迁;法律问题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房屋建筑拆迁也在
期刊
【摘 要】 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混凝土结构,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基础设施和商住楼的建设速度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混凝土的也不断的出现裂缝问题,设计师也因此被困扰着。本文针对混凝土裂缝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 混凝土;建筑结构;结构设计  混凝土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很多个方面,混凝土在建筑结构中起到了提升结构性能及建筑质量的作用。但是,混凝土应用在设计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抓住房地产这一经济产业进行开发经营,不仅从中获得较高经济效益而且为我国国民经济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然而这些房地产开发商想要在激烈的潮流中继续成长,不仅要有优秀的经营策略而且保证房屋的建筑质量,建筑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房地产开发商的企业形象而且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的潮流中能否立足。本文就主要对建筑施工过程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建筑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讨论房屋建筑施工中的结构加固技术及其应用,简单分析了国内房屋结构现状,并讨论了房屋建筑施工结构中常见的结构加固技术,并对其在房屋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  房屋建筑加固技术是当代房屋建筑结构领域的研究重点。近年来,国内建筑房屋开始进入老化阶段,严重威胁着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是我国的必然需求,在房屋建筑中应用结构加固技术能够
期刊
【摘 要】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建筑工程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一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这就要求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然而,作为工程控制的重要环节,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不够完善,特别是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存在许多漏洞,极不利于工程建设。因此,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漏洞进行分析,同时探究了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漏洞;规
期刊
【摘 要】 房屋结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着施工成品的质量与安全性,为此,设计人员不仅需要考虑房屋外观的个性表现,还要对结构安全性等问题进行有效兼顾,对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的合理性进行把握,将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引起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应对  1 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结构设计图纸模糊粗略。建筑在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