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的临床诊断和防制措施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zjs1989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蛔虫病是猪蛔虫寄生猪小肠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仔猪,是猪常见的寄生虫病。本病流行和分布极为广泛,呈世界性分布。
  一、病原体猪蛔虫病的病原为线形动物门、蛔目、蛔科、蛔属的猪蛔虫。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在猪的寄生线虫中个体最大。新鲜虫体为淡红色或淡黄色,固定后侧为苍白色。虫体呈中间稍粗,两端稍细的圆柱形。雄虫长15~25厘米,直径约3毫米,尾端向腹面弯曲,形似钓鱼钩。雄虫长20~40厘米,直径约5毫米,较直,尾端稍钝。未受精和受精卵有所不同,受精卵为短椭圆形,黄褐色,大小为50~75微米×40~60微米,未受精卵呈长椭圆形,灰色,大小为90微米×40微米。虫卵对化学药品抵抗力很强,对高温较敏感,45~50℃30分钟死亡。
  二、流行病学猪蛔虫病流行十分广泛,尤其仔猪,几乎均有感染,3~5月龄的仔猪最容易感染。主要原因是,第一,该寄生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第二,繁殖力强,产卵多。每条雌虫每日可产10万~20万个虫卵,产卵盛期每日可产卵100万~200万个。第三,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猪感染蛔虫主要是由于采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包括生的青绿饲料)和饮水或母猪的乳房沾染虫卵后,仔猪吸奶时受到感染。
  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营养缺乏,饲料中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猪只过于拥挤的猪场发病更加严重。由于病猪死亡率低,畜主往往忽视驱虫,这也是造成本病广泛流行的原因之一。
  三、临床症状猪蛔虫病的临床症状随着猪只的年龄大小,猪体质的好坏、感染的数量以及蛔虫的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以3~6个月大的猪比较严重。
  感染早期,即幼虫移行期间,肺炎症状明显,表现轻微的咳嗽,呼吸加快,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0℃左右。较为严重的病例,表现精神沉郁、呼吸短促和心跳加快、缺乏食欲,或者食欲时好时坏,有异嗜癖。多喜躺卧,不愿走动,可能经1~2周好转或逐渐虚弱,导致死亡。病猪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被毛粗乱逆立,有的生长发育受阻,变为僵猪。严重病例,呼吸困难,急促不规律,常伴发沉重而粗厉的咳嗽,如果此时病猪并发流感、猪瘟、猪气喘病疾病时,往往由于蛔虫的幼虫在肺脏的协同作用,而使猪只的病情加剧,导致死亡。此外,病猪表现为渴欲增加、呕吐、流涎、拉稀等症状。此时多
  喜卧,不愿走动。
  如果成虫大量寄生时,常扭转成团导致肠道堵塞,此时病猪表现为剧烈的腹痛,食欲废绝,严重的造成肠壁破裂,若没有及时发现可导致死亡。有时蛔虫进入胆总管,引起胆道蛔虫病,或者进入胰管,堵塞胰管,由此引发胰管和胰脏的疾病。以上情况经常出现,猪初拉稀,体温升高,不吃,以后体温下降,卧地不起,腹部剧烈疼痛,四肢乱蹬,多经4~8天死亡。
  四、病理变化猪蛔虫病发病初期,小肠黏膜出血,轻度水肿,浆液性渗出,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肝脏出现出血点,肝组织混浊肿胀,脂肪变性,有时出现肝脏局灶性坏死,有时在肝组织中,发现暗红色的幼虫移行后的虫道。幼虫由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时,造成肺组织小点出血,肺表面有大量出血点和暗红色斑点,肺组织致密,导致水肿,肺泡内充满水肿液,肺病变组织沉于水,此时,在肺组织中常可发现大量虫体。后期,肝表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纹,小肠中可发现数量不等的虫体。寄生数量少时,肠道无明显的变化。寄生数量多时,可见有卡他性肠炎,肠黏膜散在出血点或者出血斑,甚至可见溃疡病灶。肠破裂的可见腹膜炎,肠和肠系膜以及腹膜粘连。偶尔可见虫体钻入胆道。虫体钻入胰管,则造成胰管的炎症。
  五、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粪便检查发现虫卵及病理剖检确诊。
  直接涂片查虫卵:一般1克粪便中虫卵数量大于等于1000个时可以诊断为蛔虫病。蛔虫的繁殖力很强,用直接涂片法很容易发现虫卵。
  饱和盐水漂浮法:首先配制泡和盐水,将380克的氯化钠(或食用盐)溶解于1升热水中,冷却至室温备用。取10克粪便加饱和盐水100毫升,混合均匀,通过60目铜筛过滤,滤液收集于三角瓶或烧杯中,静置沉淀20~40分钟,则虫卵上浮于水面,用一直径5~10毫米的铁丝圈,与液面平等以藻取表面的液膜,抖落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于显微镜下检查。
  蛔虫幼虫检查法:在肝和肺组织有蛔虫病变和幼虫,可以采用贝尔曼法检查幼虫。具体方法为:将病变的肝组织或者肺组织撕碎,放于铁丝网筛上(网筛事先置于漏斗上,漏斗下用胶管连接一个小试管),随后加入40℃的温水,放置1~2小时,随后,取试管底部沉渣检查,可以发现幼虫。
  六、防治
  治疗:选用一般常用药物即可以治疗驱虫,可以使用的驱虫药有:
  敌百虫,每千克体重80~120毫克,拌料。
  噻嘧啶(抗虫灵),每千克体重30~40微克,拌料。
  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4~6毫克,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8毫克,口服。
  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一次口服。
  伊维菌素(害获灭、伊福丁、伊力佳等),每千克体重0.3毫克,皮下注射,商品为1%溶液,可按每33千克体重注射1毫升计算。
  预防:规模化猪场要采取综合防制,要注意猪舍和运动场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散播病原。保持饲料,饮水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
  圈养猪要进行定期驱虫:种猪配种前,要进行驱虫;母猪产仔前1周驱虫:仔猪断奶前驱虫。在蛔虫病流行的猪场,每年春秋两季对全群猪只各驱虫1次,特别对断奶后到6月龄的仔猪,应驱虫1~3次。引进种猪,先隔离一段时间。进行检验,如果发现有寄生虫寄生,进行驱虫,确认无寄生虫寄生时,方可并群饲养。
其他文献
《工人日报》11月18日刊登梁奇的文章说,日前,某地召开农民工工作联席会,提出对在城市工作时间长、贡献突出的农民工,如果被评为劳动模范、技术骨干的,可给予申请购买城市经济适用房的资格。  这种关怀农民工的承诺,初看起来颇令农民工兄弟感到振奋。但是,仔细一想,大部分农民工兄弟便会觉得有些无奈。因为地方政府给他们的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承诺,更多的像是一个美丽的“画饼”。想想看,农民工在城市里数以十万计
村官“城居”现象越来越多令人忧。村官“城居”成了“走读干部”?熏是农村群众对那些工作在村里?熏居住在城里的农村干部的一种说法。一是村官“城居”淡化了农村干部同群众的关系。不少村干部“城居”后?熏进村入户少了?熏接触群众少了?熏有时进村也只为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有的干部工作上抓大放小,着重抓项目、搞工程建设,群众事情关心的少了,扩大了与群众的距离。以至于有的群众说“中央领导电视里天天见,村干部田间地头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以母猪的生殖障碍与仔猪的呼吸道疾病及产生免疫抑制为特征的传染病。  一、临床症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潜伏期长短不一,在自然感染条件下,一般为14天。病程通常持续3~4周,少数可长达6~12周。但是,该病临床表现的共同点是所有发病猪食欲减退,母猪流产,仔猪出生后呼吸困难。死胎率和哺乳仔猪的病死率均极高。  发病的繁殖猪群可出现各种症状。全身症状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也叫猪副嗜血杆菌病,或称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所引起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肺炎和胸膜炎症状和病变  1流行病学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10~12月和6~7月多发不同性别,年龄和品种的猪都易感但幼猪比成猪易感,3月龄的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原菌主要存在于呼吸道,通过空气飞沫而传染的在工厂化集约化大群饲养的条件下最易接
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周龄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仔猪多发,且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以血性下痢、小肠后段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主要特征。2005年8月上旬,本地区某养猪场仔猪发生了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来不及治疗就已经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仔猪梭菌性肠炎。现将诊断与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维生素A又称维生素A醇、维生素A醛、视黄醇或视黄醛。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于日粮中维生素A及其前体物——胡萝卜素含量不足或缺乏引发的一种慢性营养代谢病。在临床上以病牛嗜
1概述    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其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的22%和25%,粮饲经多用,在粮食食品饲料化工医药轻工和经贸等行业都是重要的产品和原料,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发展玉米经济不但具有与汽车工业类似的带动其它相关行业发展形成巨大产业链条的作用,更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2选种原则    种植
维生素是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有机化合物,是天然饲料中的成分,但明显不同于其他营养素,它本身既不能产生能量,也不是构成机体的成分,但它是维持猪体正常生命和生长所必需的一类特殊的营养物质。大多数维生素都必须从饲料中摄取,其需要量很少,但在生理上却起着调节和控制新陈代谢的重要作用,对猪的生长健康发育和繁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饲粮中缺乏维生素或吸收利用不当,造成体内维生素缺乏,会引起一系列特定的维生
1立体栽培增产原理    立体栽培技术是根据农业系统工程理论,按生态学规律,仿生态环境中高低作物分层次生长,各居其位,各有所为;依据植物学原理,运用玉米和大豆高与低的空间差别,承先启后,一地双收;根据生物学特征利用玉米和大豆的共生性,使之共同生存,互助互利;按栽培学的规律,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程度地利用垄台垄沟空间。巧妙运用水肥气热光能资源,配合良种良肥良药良法,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潜能。从而使玉
前胃弛缓是前胃的神经和肌肉功能紊乱,收缩力量减弱,瘤胃内容物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运转与排除,食物异常分解、发酵与腐败,产生有毒物质,微生物群遭到破坏,引起消化功能障碍,而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紊乱,产奶量下降的一种疾病。多发于长期舍饲牛。  一、临床症状 急性型多呈现急性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或废绝,表现为只吃青贮饲料、干草而不吃精料,或吃精料而不吃草。重者,上槽后,呆立于槽前。反刍缓慢或停止,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