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军梦
两个甲子后的今天,驻扎在刘公岛上的济南军区某海防团海防一连官兵以耻为鉴,枕戈待旦。海防一连经常用120年前的历史“折磨”自己,每年都要为新上岛的干部战士举行 “五个一”入连仪式:看一场《甲午风云》电影、参观一次甲午海战纪念馆、上一堂甲午战争教育课、到北洋海军忠魂碑下接受一次警示教育、组织一次“铭记甲午国耻、做新时期海防卫士”演讲活动。
夕阳西下,最后一抹霞光染红了刘公岛正旗山顶锈迹斑驳的古炮台。
长长的上坡路上,一个身着迷彩服、背着步枪的身影渐渐接近当年清军留下的古炮台。此刻,他步伐沉重,呼吸急促,跑得很是吃力。就在瞄见古炮台的那一瞬间,他突然像变了一个人,大喝一声、握紧拳头,加速向前冲去。两个、三个……更多穿着迷彩服的身影,跑过炮台时都会大吼一声,加速着向前冲去。
一连官兵把这个3.15平方公里的小岛建成了信息岛、火力岛、堡垒岛。“只有不断锤炼能打仗打胜仗的招数和本领,当年的耻辱才不会重现,这就是海防一连的追求所在。”山东省威海军分区司令员丁伟杰如是说。
甲午殇
120年前,号称亚洲第一的大清北洋水师,覆没于刘公岛海域。1894年的甲午刘公岛之战成为北洋水师的“绝唱”,十几艘军舰或降或沉无一幸免,提督以下数千名官兵埋骨沙场。耻辱的失败带来的是无尽苦难和屈辱:中日两国攻守异势,东亚格局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中华民族承受了深重的苦难。
甲午海战虽是清军完败,但其中的一些战斗细节仍值得借鉴。刘公岛南面的日岛面积不到0.01平方公里,驻守的30余名水兵用8门火炮抵抗住了日本舰队25只舰数百门速射炮的轮番围攻。激战8天,守岛士兵击退日军海陆军多次进攻,使日军未能向威海湾前进一步。
瞄准战场苦练实战硬功
团长杨伟峰是一个很苛刻的人,并且喜欢“挑事”。去年底,老兵复退不久,他就组织三个营的训练尖子进行比武对抗。海防一连和摩步连同属一营,本应共同组建一支参赛队伍,但是杨团长却要求海防一连全员参加,摩步连的尖子加强到其他营。
消息传来,大家不免有些担忧,因為很多骨干在新兵连,剩下的大多数是刚进入第二年的“老兵”,万一比不过咋办?“狭路相逢勇者胜,拼了!”连长张茂春简短的动员让官兵热血沸腾。
在随后的比赛中,一连官兵打败了3支由各营训练尖子组成的“明星队”。这次对抗,不仅增强了海防一连官兵的信心,更鼓舞了大家的士气,钻打赢、练打胜的信心和勇气空前高涨。
现任一连连长、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扬威国际赛场的张茂春是去年调到连里的。
那天,6名高手与张茂春的巅峰对决,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展开。三个回合下来,这6名高手完败而归,有的甚至连张茂春的影子也没看到,就“阵亡”了。
输要输个明白!“单凭枪法,6名战士个个都是‘神枪手’,打出50环也不是啥稀罕事,咋一到实战中就败得那么惨呢?”讨论随即展开。
原连长李健说:“过去,米数、秒数、环数一直是评价官兵能力素质的硬指标,是惯性思维拉开了我们与战场之间的距离。”质疑声中辟蹊径,实战化训练高潮渐起。
刘公岛上重要目标较多,遭受敌特种作战的概率大,一旦遭遇敌袭扰,传统的防御手段根本无法与之对抗。为此,他们大胆提出了“特战对特战”的作战构想。连队成立特战小组,根据可能遭受的特种作战威胁以及作战样式,选择了擒拿格斗、特种射击、目标指示和巡逻隐蔽等课目展开训练。
一连大胆学习借鉴某国的射击训练方法,不仅在内容上增加了快速射击、计时射击等6个课目,在场地设置上,他们把那些与实战不符的标识牌和保障人员“请”出训练场,在射击区域内布置了各种地物,就连靶位也是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岛虽小,视野不能小。一连官兵不仅把自己手中的武器装备捣鼓得很熟练,还把目光投向世界,经常分析周边形势,寻找破敌之策。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一连针对战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建立战备数据库,完善战备方案。
说到这里,张连长指着营区内3门高炮说:“敌机飞临我岛上空需要10分钟,我们让高炮在营区就置于战斗状态,这样从出动到打出第一发炮弹仅需5分钟,大大提高了快速应急能力。”
“战争在什么时候打响、以什么方式进行是不确定的,你早一秒出动就多一分胜算!”排长李骞告诉记者,他们根据驻岛实际,连队将战备物资长期布置于炮阵地和坑道中,确保一有情况,能立即进入战斗状态。为提高守岛控海能力,他们整修了炮兵、防空兵专业训练场和战备坑道,扩建了战备道路,完善了战术训练场、射击训练场,保障了实战化战备、训练需求,连队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不断增强。
无惧险难锤炼铁血精神
“刺刀见红”的战争模式渐行渐远,但敢于亮剑、勇于牺牲的铁血精神永不过时。
指导员万伟告诉记者,随着实战化训练的逐步深入,官兵们的身子骨比以前更硬朗了,但一提到与一流强敌交手,大家还是明显的信心不足。这是为啥?官兵说,强敌在近几次局部战争中的巨大优势,在心理上对我们有些影响……
这一情况引起了连队党支部的高度重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除了朝廷腐败、作战指挥失误之外,未战先怯、缺乏与强敌过招的勇气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现在我们不树立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信心,就很可能成为第二支北洋水师。”
战争年代,我军就是以敢于“刺刀见红”威震敌胆的。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面练习拼刺刀的胆量和勇气,让刺杀从技术上升为一种精神。
去年3月初,张茂春刚调入海防一连,就提议恢复刺杀操训练。第一堂课,他首先让一名虎背熊腰的战士出列:“不管用什么方法,上来刺倒我。”只用一个回合,他就把战士挑翻在地,让官兵瞠目结舌。
如今,这样的捉对厮杀,几乎每天都在一连上演,在战士逼视对方的眼神里,你能看到一团跳跃的火焰。
“‘三位一体’多样化的战斗精神培育模式,锻造出一连官兵钢铁般的意志,英勇顽强不拍牺牲的英雄气概,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拼命劲头,面对强敌敢亮剑的雄风气质。”威海军分区政委曹元怀谈起一连来,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随着登陆艇的一声长鸣,刘公岛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野,但一连官兵枕戈待旦的身影一直在眼前浮现。
两个甲子后的今天,驻扎在刘公岛上的济南军区某海防团海防一连官兵以耻为鉴,枕戈待旦。海防一连经常用120年前的历史“折磨”自己,每年都要为新上岛的干部战士举行 “五个一”入连仪式:看一场《甲午风云》电影、参观一次甲午海战纪念馆、上一堂甲午战争教育课、到北洋海军忠魂碑下接受一次警示教育、组织一次“铭记甲午国耻、做新时期海防卫士”演讲活动。
夕阳西下,最后一抹霞光染红了刘公岛正旗山顶锈迹斑驳的古炮台。
长长的上坡路上,一个身着迷彩服、背着步枪的身影渐渐接近当年清军留下的古炮台。此刻,他步伐沉重,呼吸急促,跑得很是吃力。就在瞄见古炮台的那一瞬间,他突然像变了一个人,大喝一声、握紧拳头,加速向前冲去。两个、三个……更多穿着迷彩服的身影,跑过炮台时都会大吼一声,加速着向前冲去。
一连官兵把这个3.15平方公里的小岛建成了信息岛、火力岛、堡垒岛。“只有不断锤炼能打仗打胜仗的招数和本领,当年的耻辱才不会重现,这就是海防一连的追求所在。”山东省威海军分区司令员丁伟杰如是说。
甲午殇
120年前,号称亚洲第一的大清北洋水师,覆没于刘公岛海域。1894年的甲午刘公岛之战成为北洋水师的“绝唱”,十几艘军舰或降或沉无一幸免,提督以下数千名官兵埋骨沙场。耻辱的失败带来的是无尽苦难和屈辱:中日两国攻守异势,东亚格局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中华民族承受了深重的苦难。
甲午海战虽是清军完败,但其中的一些战斗细节仍值得借鉴。刘公岛南面的日岛面积不到0.01平方公里,驻守的30余名水兵用8门火炮抵抗住了日本舰队25只舰数百门速射炮的轮番围攻。激战8天,守岛士兵击退日军海陆军多次进攻,使日军未能向威海湾前进一步。
瞄准战场苦练实战硬功
团长杨伟峰是一个很苛刻的人,并且喜欢“挑事”。去年底,老兵复退不久,他就组织三个营的训练尖子进行比武对抗。海防一连和摩步连同属一营,本应共同组建一支参赛队伍,但是杨团长却要求海防一连全员参加,摩步连的尖子加强到其他营。
消息传来,大家不免有些担忧,因為很多骨干在新兵连,剩下的大多数是刚进入第二年的“老兵”,万一比不过咋办?“狭路相逢勇者胜,拼了!”连长张茂春简短的动员让官兵热血沸腾。
在随后的比赛中,一连官兵打败了3支由各营训练尖子组成的“明星队”。这次对抗,不仅增强了海防一连官兵的信心,更鼓舞了大家的士气,钻打赢、练打胜的信心和勇气空前高涨。
现任一连连长、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扬威国际赛场的张茂春是去年调到连里的。
那天,6名高手与张茂春的巅峰对决,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展开。三个回合下来,这6名高手完败而归,有的甚至连张茂春的影子也没看到,就“阵亡”了。
输要输个明白!“单凭枪法,6名战士个个都是‘神枪手’,打出50环也不是啥稀罕事,咋一到实战中就败得那么惨呢?”讨论随即展开。
原连长李健说:“过去,米数、秒数、环数一直是评价官兵能力素质的硬指标,是惯性思维拉开了我们与战场之间的距离。”质疑声中辟蹊径,实战化训练高潮渐起。
刘公岛上重要目标较多,遭受敌特种作战的概率大,一旦遭遇敌袭扰,传统的防御手段根本无法与之对抗。为此,他们大胆提出了“特战对特战”的作战构想。连队成立特战小组,根据可能遭受的特种作战威胁以及作战样式,选择了擒拿格斗、特种射击、目标指示和巡逻隐蔽等课目展开训练。
一连大胆学习借鉴某国的射击训练方法,不仅在内容上增加了快速射击、计时射击等6个课目,在场地设置上,他们把那些与实战不符的标识牌和保障人员“请”出训练场,在射击区域内布置了各种地物,就连靶位也是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岛虽小,视野不能小。一连官兵不仅把自己手中的武器装备捣鼓得很熟练,还把目光投向世界,经常分析周边形势,寻找破敌之策。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一连针对战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建立战备数据库,完善战备方案。
说到这里,张连长指着营区内3门高炮说:“敌机飞临我岛上空需要10分钟,我们让高炮在营区就置于战斗状态,这样从出动到打出第一发炮弹仅需5分钟,大大提高了快速应急能力。”
“战争在什么时候打响、以什么方式进行是不确定的,你早一秒出动就多一分胜算!”排长李骞告诉记者,他们根据驻岛实际,连队将战备物资长期布置于炮阵地和坑道中,确保一有情况,能立即进入战斗状态。为提高守岛控海能力,他们整修了炮兵、防空兵专业训练场和战备坑道,扩建了战备道路,完善了战术训练场、射击训练场,保障了实战化战备、训练需求,连队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不断增强。
无惧险难锤炼铁血精神
“刺刀见红”的战争模式渐行渐远,但敢于亮剑、勇于牺牲的铁血精神永不过时。
指导员万伟告诉记者,随着实战化训练的逐步深入,官兵们的身子骨比以前更硬朗了,但一提到与一流强敌交手,大家还是明显的信心不足。这是为啥?官兵说,强敌在近几次局部战争中的巨大优势,在心理上对我们有些影响……
这一情况引起了连队党支部的高度重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除了朝廷腐败、作战指挥失误之外,未战先怯、缺乏与强敌过招的勇气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现在我们不树立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信心,就很可能成为第二支北洋水师。”
战争年代,我军就是以敢于“刺刀见红”威震敌胆的。狭路相逢勇者胜,面对面练习拼刺刀的胆量和勇气,让刺杀从技术上升为一种精神。
去年3月初,张茂春刚调入海防一连,就提议恢复刺杀操训练。第一堂课,他首先让一名虎背熊腰的战士出列:“不管用什么方法,上来刺倒我。”只用一个回合,他就把战士挑翻在地,让官兵瞠目结舌。
如今,这样的捉对厮杀,几乎每天都在一连上演,在战士逼视对方的眼神里,你能看到一团跳跃的火焰。
“‘三位一体’多样化的战斗精神培育模式,锻造出一连官兵钢铁般的意志,英勇顽强不拍牺牲的英雄气概,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拼命劲头,面对强敌敢亮剑的雄风气质。”威海军分区政委曹元怀谈起一连来,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随着登陆艇的一声长鸣,刘公岛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野,但一连官兵枕戈待旦的身影一直在眼前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