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式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示教品的制作与应用

来源 :基础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23456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示教品作为教学资源在实验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在实验示教品的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很低.因此,项目组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完成了由学生全程参与的七个生化实验示教品的制作,并将这些示教品作为实验教学资源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问卷调查显示,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与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宝贵意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完全愈合时间、肌力开始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脊柱骨折
目的: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新模式.方法:利用文献回顾法,对传统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特点及不足,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结果: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一网三端”家庭医生服务模型,并对每个模块内容及功能进行规划,为下一步系统建设提供思路.结论:“互联网+”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将在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家庭医生“签约”落地、助力医联体协同医疗、防治结合、促进全民健康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推动生命科学领域及其他多个相关领域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是各个科学研究领域的必备工具.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其重要性的逐渐提升,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对分子生物学技术教学的需求也日益明显且各有侧重.文章通过对研究生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提升实验技术课的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院校研究生提供参考.
为应对学生无法到校学习的问题,充分发挥线上教学在教学互动、科教融合、实验拓展等方面的优势,文章建立以目标为导向、探究为中心的医用化学线上实验教学模式,使用横向比较法研究其与线下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优劣.实践表明,线上实验教学利于学生对实验基础知识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文献查阅及创新思维等科学素养有一定优势,但在动手能力培养方面无法完全取代线下实验.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已引起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实验室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实地探访和线上交流的方式调查普通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发现主要存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实验室规划建设不规范和实验安全意识淡薄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为普通院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实验动物学是医科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在生物医学本科生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课堂作为实验动物学第一课堂的延伸,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等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文章阐述了实验动物学开展第二课堂的意义和优势,分析了开展第二课堂面临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医科院校开展实验动物学第二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广大高校开展实验动物学第二课堂建设提供借鉴和启发.
目的:探讨神经电刺激联合多感官促醒护理对老年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收的78例老年STBI昏迷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神经电刺激,观察组给予神经电刺激联合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苏醒时间、格拉斯哥昏迷程度(GCS)评分及残疾评定量表(DR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GCS和D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STBI昏迷患者给予神经电刺
刘宏奇为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省优专家,省级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委等.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失调、盆腔炎、绝经前后诸症等妇科疾病,尤以崩漏疗效突出,刘宏奇教授认为崩漏的基本病机是肾虚血瘀.出血期辨证以血瘀为主,常见证型为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湿热瘀结证,治疗上重视祛瘀止血以塞流;血止后辨证以肾虚为主,治疗上重视补肾调经以复旧,临床疗效较好.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医学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改革一直是高等医学院校关注的焦点.“互联网+”教育时代给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文章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为目标,依托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借助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着力打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技术、成绩评价等方面,初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
目的:观察养精汤治疗薄型子宫内膜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薄型子宫内膜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补佳乐联合地屈孕酮口服,治疗组予养精汤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与治疗期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精汤治疗薄型子宫内膜肾虚血瘀证月经过少疗效较好,且